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提高黄山毛峰品质 再塑黄山毛峰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三良 《茶业通报》2007,29(4):187-187
黄山毛峰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历史悠久,已被原产地域保护,产区涵盖黄山市产茶乡镇,黄山毛峰与太平猴魁是黄山市名茶的代表。作为黄山著名特产和优势产品,当地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对黄山毛峰进行产业化经营,涌现了一批知名黄山毛峰生产企业和品牌,如“汪满田”、“漕溪”等。黄山毛峰以其优异的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2.
黄山毛峰的自然条件和采制及品质规格初步探讨采用毛茶标准样和加工贸易样来作为收购和加工标准,仅有实物依据而无文字解释。为了提高制茶质量,使茶叶加工科学化、标准化并用文字表达。笔者根据省标准计量局下达的“拟定黄山毛峰品质规格和技术标准试验”课题,进行了两年试验。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闻名国内,誉满全球的黄山毛峰在当今贸容市场上倍受消费者的欢迎。黄山毛峰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其形质兼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们对黄山毛峰的品质特征谓之:芽叶肥壮匀齐,白毫显露,形似雀舌,色似象牙,黄绿油润,鱼叶金黄,清香高爽,味鲜浓醇和,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匀嫩成朵。其内质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我国已作过不少测定,但在芳香成分的含量方面却不甚清楚。日本的小  相似文献   

4.
论正宗产地黄山毛峰的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义  方俊 《茶业通报》1994,16(3):30-32
论正宗产地黄山毛峰的品质蒋文义,方俊(黄山市徽州区茶叶办)黄山毛峰,茶之珍品,蜚声全国.闻名世界。可是近年来受茶叶市场出现追求短期经济效应的影响,产区广而不断仿效采制,产量多而品质优劣不分.导致市场产品声誉已日趋下降。究其原因:生产上不论生态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黄山毛峰茶产地规划和品质提升,运用理化检测和感官审评等方法分析了富堨镇、唐里乡、洽舍乡和富溪乡等地的‘黄山大叶种’以及自‘黄山大叶种’中选育的‘漕溪一号’、‘漕溪二号’、‘漕溪三号’和‘漕溪四号’等新品系的黄山毛峰茶适制性。结果显示:4个产地中,黄山毛峰茶适制性最高的品种是富堨镇‘黄山大叶种’;新品系中,黄山毛峰茶适制性较高的依次为‘漕溪三号’、‘漕溪四号’;富堨镇‘黄山大叶种’的综合品质优于‘漕溪三号’和‘漕溪四号’。此外,相关性分析得出,咖啡碱、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与相应的审评得分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而游离氨基酸和水溶性糖含量与滋味得分分别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三种绿茶的总多酚、黄酮和花青素含量,利用亚铁离子螯合能力、DPPH清除能力和铁还原力法对三种绿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茶中以黄山毛峰的总酚含量最高。黄酮含量基没有显著性差异。花青素的含量由大到小依次是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和营州芽峰。亚铁离子螯合能力,黄山毛峰>信阳毛尖>营州芽峰。在稀释倍数为2时,黄山毛峰的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分别是信阳毛尖和营州芽峰的1.32倍和1.38倍。在0.25-1mgDW/mL的浓度下,黄山毛峰的对DPPH的清除能力要显著高于信阳毛尖和营州芽峰,而信阳毛尖和营州芽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稀释倍数为2时,黄山毛峰的铁还原力分别是信阳毛尖和营州芽峰的1.35和1.4倍。  相似文献   

7.
张婷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22,(4):187-192
黄山毛峰制作技艺在小农经济下演化生成,历经战争时期的无标准化发展,在建国后的统购统销政策中分化产区、工艺,使茶叶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质特征。但随着茶叶市场的开放、黄山毛峰产区扩大、生产引入机械促进产业的增效,黄山毛峰传统制作工艺逐渐被漠视,非遗技艺成为了“展览品”,失去了技艺的原真性。本文在整体性保护视角下,围绕黄山毛峰产区、生产组织加工模式、非遗项目评定与非遗传承人制度评定方式等方面,全面性探寻黄山毛峰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方式。从制度上说,非遗项目评定首先应以第三方组织开展申报,增强本产区茶农认同感,团结一致发展产业;对于非遗传承人评定,应摒弃依靠历史、文本的模式,回归技艺水平的高低;对于茶类非遗项目的评定,也应结合茶类国标,制定出非遗茶叶的评判标准。从产区角度来说,也应及时建立茶树群体种资源与古茶树资源保护区,结合自然环境、茶树资源分布、传统技艺留存区三个方面进行分级保护,划分核心区。  相似文献   

8.
徽州区耕地地力评价与种植业布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山市徽州区以盛产黄山毛峰茶叶和徽州贡菊闻名,耕地等级和特性对其生长和品质有很大关系。按照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要求将黄山市徽州区耕地划分为五个等级,并且对各等级耕地分布和主要属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把徽州区种植业划分为二个区域,即河谷盆地区和低山丘陵区,通过分析不同生产区的耕地等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提出合理的种植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胡兆义 《茶业通报》2004,26(3):130-130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制法始于清朝光绪年间,是我国极品名茶之一,黄山毛峰茶叶多以马蜂锅杀青和篾烘笼烘焙等手工炒制为主,工效低,制作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又因炒制人员的技术差异因素而导致产品不整齐,质量不稳定,加工制作难以规模化,制约了毛峰产业的发展。1992年,黄山市黄山区黄山林场在全市率先引进成套微型茶机,应用于黄山毛峰的制作,收到较好的效果,推动了黄山毛峰茶发展。为制定最佳机制工艺规程,探索机制工艺参数,为进行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本加工技术研究。1试验设计1.1鲜叶为一芽一叶初展和一芽一叶开展,一芽一叶开…  相似文献   

10.
人们提起安徽的茶叶,就不禁会联想起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涌溪火青等等在国内外颇负盛名的香茶来。安徽是我国古老的茶区之一,远在唐代就已经是我国著名的茶区了,当时茶园遍布、品质优异,一直流传发展到今天。安徽茶区主  相似文献   

11.
2002年黄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整合“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茶叶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恢复并提高黄山茶声誉,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首先,申请原产地保护认证,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其次积极争取发布了黄山市、安徽省“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地方标准,现又发布了“黄山毛峰”农业部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这无疑对保护这些知名茶叶品牌起到了极其有益的作用,值得借鉴。黄山市紧抓茶叶品牌整合  相似文献   

12.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山毛峰茶的术语和定义、原产地域范围、分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黄山毛峰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l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相似文献   

13.
地方名茶必须具有名茶独特的风格,形质兼美,色、香、味三者俱臻上乘的品质特征。目前我国生产名茶大约四十余种,其中我省正式生产收购的有十大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黄石溪毛峰、齐山毛尖、径县火青、休宁松罗、六安茗片、敬亭绿雪、霍山黄芽、祁门礼茶等。属于绿茶类名茶,基本上都具备“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四大特点。因此,挖掘和扩大的地方名茶要达到以上四大品质特征的要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14.
茶叶是我省的一项主要经济作物和传统的大宗出口物资,茶叶生产是山区人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原。我省产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越,祁红、屯录、舒录、烘青、大方等十一个大宗茶类,称誉国内外市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老竹大方位列全国十大名茶。涌汐火青、敬亭录雪、霍山黄芽、桐城毛尖、瑯源松萝、黄石汐毛峰等也有很高的声誉。解放以来,我省茶叶生产和收购量都有较大的发展,一九八○年全省收购茶叶五十九  相似文献   

15.
安徽是全国重点产茶省,产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是全国十大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全省上下的努力,我省茶产业连续7年实现增产增收,茶叶收入已成为产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从全国茶区的发展比较看,我省茶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滞后。由于长期缺乏政策扶持,投入严重不足,茶产业在全国的位次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3位,滑落到第7位。  相似文献   

16.
王宏树 《茶业通报》2004,26(3):125-126
开展安徽主要名茶生化成分测定与制茶品质关系的研究,对发展名茶及提高名茶品质,增进广大消费者对名茶的理性认识,宣传饮用名茶的价值,促进名茶消费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本试验严格按各种名茶采摘标准要求和精湛的加工工艺进行精心制作黄山毛峰等14种名茶样品,密封包装贮存。1.2试验方法1.2.1样品处理将采购的名茶样品及时进行磨细处理,通过40目孔筛,注明标签,存于阴凉干燥处待测。1.2.2测定内容与方法氨基酸含量采用GB8314茶-氨基含量测定法;多酚类含量采用GB8313茶-多酚类含量测定法;水浸出物含量采用GB8305…  相似文献   

17.
我县地处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是驰名中外的“屯绿”的主要产区,也是著名全国的“黄山毛峰”和“老竹大方”的原产地,另外还有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及被港澳同胞及国外侨胞视为珍品的各种花茶。近几年来,茶叶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产量大幅度上升,今年在去年大丰收的基础上,又创历史最高水平,产干茶量高达194000担,品质也比往年明显提高,在全国九百多个产茶县中,遥居首位。现将茶叶生产概况及主要措施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8.
汪智利 《茶业通报》2007,29(4):182-184
汪满田茶场,地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的名优茶产区、徽商的发祥地-黄山市歙县。歙县曾被誉为“全国产茶之最县”,是黄山毛峰的原产地。“汪满田”就处在徽茶的“四大名增”中,她座落于黄山南麓南云山,海拔1400m,丛岭峻秀,云雾缭绕,碧林幽深,鸟语花香,是黄山市最负盛名的黄山毛峰生产地。  相似文献   

19.
许乐平 《茶业通报》2007,29(2):81-82
黄山区是全国十大名茶中的黄山毛峰主产地和太平猴魁唯一产地。近几年来,通过实施茶业富民工程,强力推进生态基地、品牌宣传、科技进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茶业经济迅速发展,名茶资源优势日益  相似文献   

20.
环境控制与丛枝菌根在组培苗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理状态和品质差是限制组培生产的关键因素。在此,综述了植物组培不同发展阶段组培苗生长发育中存在的生理和品质问题,分析了其形成原因,介绍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工程和生物学方法,详细论述其作用机制。最后,作者认为深入研究丛枝菌根、环境因子控制和组培苗生理状态和品质间的互作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并指出两项技术的结合将是解决组培苗生理状态和品质差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