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滨水绿地兼具多重价值,对其合理规划建设将为河涌密布、高密度城市建设的广州提供生态宜居的滨水空间。2019年碧道规划的制定为滨水绿地建设提供契机,厘清广州市滨水绿地的规划政策管理发展历程可为广州市后续碧道建设提供编制参考与研究支撑。研究以2000—2020年的滨水绿地相关规划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统计、阶段划分、文本分析对其指导城市滨水绿地建设历程进行分析梳理。研究发现,20年间滨水绿地相关概念逐步完善,建设内容逐步丰富,规划范围拓展至全市河涌,但实施保障措施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以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西湖文化园为例,通过分析城市中央滨水空间具有的主要功能,提出了构建多元化城市中央滨水公共空间的四个基本点: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实现滨水绿地生态职能、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开发和景观经济价值的合理利用。以期为今后城市中央滨水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哈尔滨滨水植物景观现状的评价分析,针对哈尔滨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存在的缺陷,在体现科学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应用基础上,从植物营造空间、展现季相与色相变化、运用框景漏景等造景手法、营造野味滨水景观4个层面进行了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模式的探讨,以期为建设哈尔滨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滨水绿地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滨水区是一个城市中重要的用地类型之一,滨水湿地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景观资源也影响着城市的整体景观。笔者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滨水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对南昌市主要滨水湿地景观进行现状调查,提出滨水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方法、措施等,以期为我国滨水湿地景观的营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将滨水空间与绿道概念相结合,对滨水绿道空间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同时以国内外研究概况为基础,对我国在滨水绿道系统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提炼出对滨水绿道空间规划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为滨水空间绿道的完善和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河南省舞钢市石漫滩水库的城市滨水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该区域现存的城市滨水景观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对城市滨水景观营造与改良的相关课题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杭州几个代表性滨水绿地景观规划为例,对城市滨水绿地中休闲健身空间的组织原则、规划模式特点,以及如何统筹安排好其内部空间和外部联系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为实现城市滨水绿地的综合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福州现有的滨水植物景观进行了调查,为改变城市水系绿化模式和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文章主要从植物配置层面上,以7个公园滨水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福州现有滨水植物及其景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沿岸滨水植物群落的配置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9.
意境营造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岳阳市王家河段滨水景观设计为例,充分运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理念,在功能分区、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等方面来体现"水墨泼出"之意境,将城市景观、人文、生态、旅游融为一体,展现了城市的独特美貌,同时也为类似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滨水公园景观规划思考——以甘肃省西和县滨河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西和县滨河公园景观规划方案为例,探讨了在滨水公园规划中如何将场地风貌、人文物脉等要素融为一体,营造兼具物性感知和人性情境的绿色空间,为西部地区滨水公园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肖慧 《绿色科技》2020,(4):72-73,76
指出了茶卡盐湖作为生态型旅游景区,其优良的自然资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几年,随着青海省茶卡盐湖旅游业的发展及其知名度的上升,旅游者持续暴增,湖水污染、固体废弃物胡乱堆放等环境问题越发突出,景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不完善导致盐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对茶卡盐湖污染治理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污染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其他景区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唐宋时期南昌东湖的历史发展与营造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昌东湖风景空间在唐宋时期迅速发展,并逐步转化成为一个古代城市近郊复合发展的古典公共园林。唐代东湖作为一个城市近郊相对自然质朴的郊野湖泊,沿湖周围营造有可供官民共享的风景建筑。宋代开始,东湖收归国有,大量官方建筑和宅园的相继出现,对东湖的风景空间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针对历史演化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凝练了南昌东湖风景空间在唐宋时期的 3 个主要特色:城市与湖泊共同演进的历时营造;功能复合、自然朴质的风景呈现;官民共营共享的州府园林。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儋州市云月湖景区生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湖泊型景区的生态资源保护规划是景区开发建设的基础。选取高程、植被等7个生态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海南儋州云月湖风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明确生态保护等级,划定景区优先开发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结果显示:云月湖景区内敏感区占比69.41%,较敏感区占比18.45%,不敏感区占比12.14%。根据云月湖景区现状,结合地域特征及发展趋势,将景区分为生态保育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并针对每个分区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探讨“景区”及“地域景区化”内涵,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分析以千岛湖旅游为背景的地域景区化旅游,对于加快旅游转型、统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和富民强县,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出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景点品位,推进景城共建工程,深化景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等地域景区化旅游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仙岛湖风景区原生植被破坏后,土壤流失,母岩裸露,植物景观效果差。笔者以造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为基础,提出了仙岛湖风景区绿化的思路和原则、绿化植物的选择、植物的配置、绿化技术措施,对指导仙岛湖风景区的绿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南北湖风景区的鸟类为例,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发展旅游业对野生动物生存造成的影响及其原因,提出了风景名胜区保护野生动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景区,文章以中国和加拿大的千岛湖景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比较,通过收集网络平台上的游客点评,采用内容分析法获得景区游客形象感知,对文本进行旅游要素编码及要素等级评定,通过IPA分析法获得景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势旅游感知要素。结果表明:游客对中国千岛湖感知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基础服务设施3个方面,对加拿大千岛湖的感知则集中在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3个方面;中国和加拿大千岛湖游客情感态度上都倾向积极,但也都存在一定的消极评论;中国、加拿大千岛湖景区24个旅游要素的重要性和游客的满意度情况显示加拿大千岛湖较中国千岛湖获得游客的认同更高;针对两景区的旅游感知要素水平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景区之间相互学习、完善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千岛湖竹类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岛湖是国际花园城市,是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风景线上璀璨的明珠。本文论述了千岛湖竹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4个因素,提出了千岛湖竹类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9个对策。  相似文献   

19.
湿地植物在新西湖景区的应用与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湿地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作者全面调查了新西湖建设所使用的27科67种湿地植物及其所营造的景观效果.发现湿地植物在改变西湖水域质量、西湖景区景观营造以及控制景观稳定性上发挥着独特的多功能优势.根据本地区环境条件,提出要挖掘更多的优良湿地植物新品种,弥补不足,进一步完善区域的景观,构建新西湖的园林特色.  相似文献   

20.
阳新仙岛湖是省级生态旅游风景区,随着旅游景点的开发,景区资源破坏、生态脆弱、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景区生态环境建设亟待加强。笔者对仙岛湖风景区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保护与建设对策进行了探讨,对指导仙岛湖风景区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