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东北黑土区不同植被配置下的土壤抗冲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水土保持植物选择和配置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采用野外采样与原状土冲刷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表明:坡位对土壤抗冲性具有一定影响,胡枝子与紫穗槐在不同坡位上的土壤抗冲性不同,且在土层上层(0~10 cm)存在差异,下层(10~20 cm)的变化规律相近;不同植被配...  相似文献   

2.
西部土地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势和存在的非持续利用因素,最后,提出了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北黑土地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黑土地出现地力下降、水土流失等问题。研究旨在建立耕地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黑土地保护状况进行评价和监督,以期达到提升黑土土壤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田产出的效果。【方法】研究在东北黑土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取4个一级指标及15个二级指标构建东北黑土地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专家意见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结果】经过筛选与计算选取了农田肥力(权重0.4700)、农田环境(权重0.3093)、农田管理(权重0.1517)和农田产出(权重0.0690)一级指标及有机质(权重0.1773)、黑土层厚度(权重0.1590)、全氮(权重0.0955),沟蚀面积(权重0.0777),农田产出(权重0.0690)等二级指标评价黑土地的改善或恶化情况,并根据权重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结论】运用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东北黑土区的耕地保护效果进行评价,对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生物炭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探明生物炭对我国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了设计5个处理,1个空白对照,每个处理0.06 hm2,共3个重复,分别为600 kg/hm2,1200 kg/hm2,1800 kg/hm2,2400 kg/hm2,3000 kg/hm2其依次定为T1、T2、T3、T4、T5,空白对照为CK。研究表明:在土壤物理性状方面,生物炭能够提高土壤空隙度、电导率以及持水量,同时降低土壤容重;在化学养分方面,生物炭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的含量;在供试作物方面,生物炭能够有效提高根系活力以及总根尖数。总之,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以及其他物理性状,同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作物根系活力以及根尖数的提高,但对于生物炭对不同土壤作用的特点、施用量以及作用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盐碱土及耕作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概述了东北地区盐碱土形成的宏观机制和过程,并分析了盐碱土的危害及各种耕作的必要性。根据盐碱土的形成过程分析得出,在微观治理上,耕作是改良东北地区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基础,也是化学改良和植物改良的基础,为盐碱土耕作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丁文喜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221-226
为了进一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对中国水资源现状的调研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前人研究成果,以系统性、前瞻性和综合性为视角,将水资源的开发、保护、管理和应用等与水资源立法、行政管理、科技创新、理念转变、全民行为等有机融合,提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笔者认为,进一步加快水资源立法进程、规范和完善管理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把握科学发展理念,促进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升级,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制度保证;不断改善水环境条件和用水理念,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以“节流、控污、开源”应对水资源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全民行动,营造一个全社会对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氛围,这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长期惠及世界生灵的有效手段和根本保证;当制度和行为变为高度统一,综合手段同步发挥作用时,水资源才会真正富有涵养,水资源才会体现出人们科学开发、高效利用、系统治理和有效保护的真正效能。这是中国治水策略重大调整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侵蚀沟造成了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大量的土壤流失,开展有关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的研究对于土壤流失防治、耕地保护以及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预测、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本文对当前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总结,指出当前对黑土区侵蚀沟分级分类缺乏细致标准的分类依据,对黑土区侵蚀沟影响因子的研究不够全面,对侵蚀沟治理的经济、生态效益以及各种治理措施的效果差异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价。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提出了开展黑土区侵蚀沟分类分级体系的标准化,加强土壤、植物、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等因子对侵蚀沟影响研究以及进行侵蚀沟治理措施效果的定量评价将是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能够代表东北地区水稻当前育种动态的区域试验品种(系)为试材,利用SSR标记分析了东北稻区水稻种质资源地区问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以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东北稻区整体的遗传多样性狭窄,明显低于国内其他稻区水平.在103个多态性位点上共检测到30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只有2.94个,并且等位基因分布也极不均匀.不同染色体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Chr.6、Chr.9、Chr.11三条染色体的多态性位点分布较均匀且多态性信息含量也较多,整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高于其他染色体.结果还发现,三个省份中黑龙江地区的品种整体纯合程度最高的,吉林次之,辽宁最低.东北三省水稻遗传多样丰富程度排序是:黑龙江>吉林>辽宁.通过遗传聚类分析显示,吉林与黑龙江的整体亲缘关系较近,相对地与辽宁较远.  相似文献   

9.
张晓妮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432-432
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受教育程度低,就业能力差等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以职业教育为中心,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我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促进西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解农场生态环境现状不仅是加强农业生产的必要手段,而且是构建和谐自然环境的重要部分。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和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近年来东北地区农场生态环境呈现出逐渐退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土壤理化性质降低、生物危害日益严重、化学污染逐渐加重等方面。纠其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因此,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规范生产管理,推进制度建设,依靠科技支持,转换经营机制,从而遏制东北地区农场生态环境的退化现象,促进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泽州县是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丰富,如何开发利用用好这一优势,对于建设泽州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从农业资源的角度出发,对该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该县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产业化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土地肥力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单施偏施化肥和有机肥投入的减少,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有机肥的产业化利用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有机肥增施、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新路子,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实施有机肥产业化的建议,以促进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地区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目的】综述了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以期在区域发展中能利用气候变化的有利方面,降低其不利的影响;【方法】根据近年来发表的相关论文,文章综述了东北地区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影响及未来可能受到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过去100年东北地区的温度升高明显且降水普遍减少,干旱化趋势严峻。温度的升高改善了东北的热量资源,部分农业生产从中受益。但由于气候变化,目前特殊的生态系统如湿地,冻土退化或消失。未来的气候变化,会改变农业生产布局,降低主要作物的产量,生态系统结构发生改变,农牧带沙漠化的风险增加;【结论】东北地区必须客观认识气候变化的利弊影响,采取相应的适应和应对措施,促进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土壤肥料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土壤和肥料两大农业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污染、耕地减少、肥料资源紧缺、化肥利用率低、不合理施肥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从建立和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法、增施有机肥料,保育耕地、加强土壤肥料基础性研究工作、研制新型化学肥料、改进施肥技术和实行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战略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APSIM玉米模型在东北地区的适应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东北地区6个典型农业气象试验站的玉米田间试验数据和同期逐日气象数据对APSIM模型(农业生产系统模型)在东北玉米产区的适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先依据各站第一组玉米试验数据对模型相关参数进行调试、确定,再利用另一组试验数据检验模型模拟玉米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地上部总生物量和产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APSIM模型模拟的播种至出苗、开花和成熟各阶段天数与实测天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其误差分别为0~2.0、0.7~2.0和0.7~2.3 d;哈尔滨地区模拟的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总生物量相对均方根差分别为33%和11%,模拟效果较好;黑龙江哈尔滨、海伦、泰来,吉林桦甸、通化和辽宁本溪的模拟产量与实际产量的NRMSE分别为18%、13%、4%、4%、5%和2%。说明APSIM模型对东北地区玉米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过程、地上部总生物量动态变化过程和最终产量具有较好的模拟结果,验证后的APSIM模型在东北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以上结果为今后在东北地区深入开展玉米生产潜力以及解析产量形成的限制因素等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与支撑。  相似文献   

16.
宁夏南部旱区农业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义的水资源概念出发,分析了宁夏南部旱区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区域分布特征。宁夏南部旱区农业水资源14.90亿m3,占整个区域水资源总量的93.35%。其中土壤水资源为6.35亿m3,是这一区域旱作农业、草地、林地等农业生产和生态恢复与建设的重要来源。依据该区域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湿地遥感监测评价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国产风云三系列卫星数据进行东北地区湿地变化的动态监测及业务化运行,采用面向区域的虚拟框架结构设计和多种类型“层”数据协同处理的方式,实现FY3/MERSI、EOS/MODIS、TM等多源多通道卫星数据的数据定标、投影、几何校正及数据重采样等功能,同时提供地理信息背景数据和相关辅助信息叠加、提取等功能,针对湿地特点,进行植被指数、水体指数、蒸发散等湿地下垫面特征参数指标计算,多源遥感数据处理和融合与数据分割,湿地专题图制作等,为用户提供方便、可信的业务系统,为东北地区湿地保护、灾害防御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东北地区近40年生产上应用的18个代表性品种为材料,依据育成年代分为2000年以来、20世纪90年代、80年代和70年代,研究产量及源库关系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改良,产量均呈增加趋势,平均每个年代增长0.841t/hm2,平均增长率为11.6%,主要是生物产量的贡献,尤其是茎鞘物质输出量的增加。现代品种在保持一定叶面积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库容量提高了粒叶比。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黑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黑土地是肥力较高、适合进行农业耕作的土地,作为全国第一的黑土地大省,由于土壤侵蚀和长期高强度重用轻养等原因,黑龙江省出现了黑土流失、地力下降等问题。研究旨在建立黑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黑土地质量等级,继而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提升黑土地质量提供依据。为突出黑土地特征,考虑代表性、易获取等原因选取了4个一级指标及23个二级指标构建黑土地质量评价体系,并提出黑土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数,识别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质量等级。研究结果表明:选取土壤厚度、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和土壤侵蚀作为一级评价指标,黑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pH等作为二级指标,利用黑土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可以较好评价黑土地质量的改善或恶化情况,从而确定黑土地质量等级;运用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跟踪黑龙江省黑土地质量变化趋势,可为评价各种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和落实情况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机茶发展动态与若干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机茶是我国茶业发展的新亮点和增长点,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在介绍有机茶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对我国有机茶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以期对我国有机茶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