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西湖流域内土壤、入湖径流及西湖沉积物、间隙水、湖水中有关指标项目的采集测定,研究了西湖湖水碱化的原因及对水体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湖沉积物中碳酸钙含量18.6%(10.7%—26.3%)高于西湖流域土壤的碳酸钙含量6.89%(6.38%~7.65%)。西湖湖水长年处于弱碱性状态(pH为8.0—9.6),与藻类活动和补给水向上覆水补充碳酸氢盐直接相关。湖水的碱化延长了再悬浮沉积物在水中的滞留时间,增加了湖水对可见光的吸收,降低了湖水的透明度,从而降低了西湖作为风景旅游湖泊的价值。藻类大量繁殖季节,湖水的pH值高达9.6。湖水碱化促进水层中颗粒磷解吸成为水溶性磷。  相似文献   

2.
湛江高桥红树林沉积物理化性质与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广东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高桥核心区为研究区,在2 条垂直于海岸的样线A 和样线B 上,根据潮 汐淹没时间各选择3 个样点进行沉积柱取样,用于解析沉积物理化性质与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沉 积物为粉鄄砂型质地,其中黏粒、粉粒和砂粒含量分别为(134)%、(3912)%和(4816)%;有机质含量范围为 0.2% ~3.7%,pH 值为2.5 ~7.3,交换性盐基总量为1.4 ~16.4 cmol/ kg,总氮含量0.01% ~0.2%,总磷含量130 ~ 435 mg/ kg;A、B 样线的沉积物粒度、pH 值、盐基总量、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等理化性质差异不显著。沉 积物中11 种金属的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Al(4.5% ~ 19.2%)、Fe(1.0% ~ 4.7%)、Mn(50.4 ~ 163.4 mg/ kg)、Cr (24.4 ~43.0 mg/ kg)、Zn(14.4 ~52.1 mg/ kg)、Pb(11.3 ~ 34.9 mg/ kg)、Ni(3.5 ~ 19.4 mg/ kg)、Co(3.0 ~ 7.7 mg/ kg)、Cu(1.4 ~9.6 mg/ kg)、As(1.4 ~5.8 mg/ kg)、Mg(0.2 ~0.9 mg/ kg),除Co、Cu、As、Fe 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外, 其他金属元素间差异显著;A 样线上Cr、Cu、Mn 含量显著高于B 样线,其他金属的含量差异不显著。沉积物基本理 化性质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低潮位沉积物的含砂量、pH 值更高;垂向梯度上,细颗粒(黏粒、粉粒)含量、pH 值、盐基总量、有机质含量、总磷含量、总氮含量均以表层值最高,自表层向下逐渐降低,而含砂量则相反。金属含 量表现为更低潮位点的金属含量低,但也因金属元素而异,潮位因素对不同金属分布的影响存在差异;各样点金属 含量垂向上均以表层最高,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质与pH 值、含砂量负相关,而与细颗粒含 量正相关;金属元素含量除了与含砂量显著负相关、与pH 值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与盐基总量,有机质、黏粒、粉 粒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金属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反映了其相互伴生和同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南美白对虾4个月的养殖期内,对虾养殖池每平方米水面积积累沉积物平均湿重8.69kg,干重2.29kg,含水率73.2%。沉积物在虾池中的水平分布,养殖前期分布比较均一;养殖后期则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虾池的中心。沉积物数量的月变化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沉积物间隙水的pH值变化在6.21~7.67之间,平均为6.55。沉积物的有机物含量(平均为17.6%)和耗氧速率(平均为1.81g/m2·d)较高,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704)。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生物营养元素。沉积物中细菌总数变化在136.1×107~782.3×107cells/g之间,平均为352.9×107cells/g。沉积物中细菌总数与有机物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6067)。  相似文献   

4.
巢湖沉积物磷的形态及其与间隙水磷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磷形态的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巢湖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形态及间隙水中总溶解性磷(DTP)、可溶件磷酸盐(DIP)、可溶性有机磷(DOP)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湖区的沉积物总磷含量明显高于东湖区.表层沉积物中活性磷含量占总磷的44%~81%.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NaOH-P)作为活性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在西湖区含量比例达到47%~60%,对磷释放起重要贡献;磷形态剖面表明,西湖区的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可还原态磷(BD-P)含量高于东湖区,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可还原态磷、钙结合态磷(HCl-P)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有机磷(Org-P)受外源磷污染影响很小;BD-P、NaOH-P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说明巢湖近期磷负荷有增加的趋势;DTP、DIP、DOP在水-沉积物界面的浓度梯度反映它们有自间隙水向上覆水扩散的趋势;巢湖间隙水不同形态磷与BD-P、NaOH-P显著相关(α=0.01).这项研究可为巢湖内源污染和富营养化的控制与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沼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考察沼气工程发酵沼液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以苜蓿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探讨不同沼液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施用全沼液后土壤酸碱度得到明显改善,由碱性土壤逐渐转变为弱碱性,土壤含水率从5.53%提高到13.92%,土壤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得到显著积累,与施肥前相比分别提高80%、50%和116%,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施肥前相比提高了61.55%。[结论]施用沼液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显著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玲 《农业与技术》2010,30(3):65-66
施用有机肥对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土壤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有机肥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作物秸秆、绿肥、堆沤肥、城市垃圾、泥土肥及粪尿肥等,其中粪尿肥是有机肥料的主体。有机肥不但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还可以改善其质量,更新与活化土壤中已渐老化的腐殖物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和通透性能。  相似文献   

7.
利用沉积物柱状采样器在南四湖南阳湖区湖心和河口分别采取原位柱状沉积物,对比分析了河口与湖心沉积物理化性质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阳湖河口区与湖心区沉积物含水率、孔隙度、粒度、有机质、总磷和氨氮的垂向分布差异明显.湖心区沉积物孔隙度、粒度、有机质、氨氮和总磷含量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沉积物颗粒中值粒径由40 cm以上的19~29 μm减至40 cm以下的7.28 μm,氨氮和总磷含量分别由表层(0 ~ 10 cm均值)的137和610 mg/kg降至56和410 mg/kg(30 ~40 cm均值).河口区沉积物理化指标在45cm以上较为接近,45 cm以下陡增.其中,有机质含量较表层增加4~6倍,河口区较湖心区沉积序列有“倒置现象”,河口泥沙沉积是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空间代替时间,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闽东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不同阶段群落类型(秋茄红树林群落、秋茄红树林-互花米草共生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和光滩)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及二者相关性进行了差异分析,试图解释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土壤学机理。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增加了土壤密度,降低了土壤pH值和含水率,减少了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闽东滨海湿地土壤的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存在密切关系,蔗糖酶与全氮、全磷和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脲酶与含水率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显著负相关;碱性磷酸酶与全磷、含水率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与理化因子无相关性。本研究为治理互花米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旱轮作对红黄泥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腌制对鹿肉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工养殖屠宰后的梅花鹿肉为原料,研究了在4-6℃条件下,采用干腌法,测定在48h时段内,经腌制的鹿肉理化性质及卫生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腌制后肌肉中的水分、水分活度、发色率与未经腌制肌肉比较差异不显著;在24-48h时段内,腌制效果最佳,卫生质量得到极大提高。腌制能显著提高肉的保水力,并缓解pH值上升的幅度,推迟肉的腐败变质,通过腌制处理的鹿肉一级鲜度可延长48h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海口市东营镇高位虾池作为研究靶点,监测及分析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及沟渠土中的营养盐,结果表明:养殖中、后期水体中的pH、水温、盐度、溶解氧都在对虾养殖的适应范围内,但后期的养殖水体与中期相比,氨氮含量增加了137%,COD含量增加了33%,与对虾养殖的适应范围上限值相比,氨氮超标1.94倍,COD超标1.17倍;沟渠土沉积物中的营养盐与背景土中的相比,超标6~48倍,沟渠土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基本为深层含量大于表层含量,但沟渠土沉积物中的C/N比值介于2.8~16.0之间,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腐殖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养殖水体和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消除规律,为其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模拟养殖生态系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光照强度(1025、5320、12000 lx)、扰动强度(50、100、200 r/min)和p H(6.0、8.0、10.0)对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残留与消除规律的影响。【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呈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而底泥吸附的孔雀石绿残留量呈降低—回升—降低的变化趋势。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的残留量均是在光照强度12000 lx、扰动强度200 r/min、pH 8.0的条件下消除最快。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强度是影响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中残留消除的主效环境因子,光照强度与扰动强度是影响孔雀石绿在底泥中残留量消除的主效环境因子,p H变化对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的残留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不同环境因子对养殖水体和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消除的影响作用表现为:光照强度〉扰动强度〉p H,因此清除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孔雀石绿残留应从底泥入手,通过暴晒和翻耕等方法制造高光照强度、高扰动强度条件以加速底泥中孔雀石绿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以对虾养殖池水为培植水,采用3种浮植方式水培水芹、水蕹菜和生菜,通过对蔬菜的生长、氮磷的吸收及对虾池水化学状况的比较,探讨3种蔬菜对虾池水的净化效果以及适合水培蔬菜的浮植方式,以解决养殖期间虾池水体氮磷积累的问题。结果表明,水蕹菜日增重量与吸收氮磷能力显著高于水芹与生菜,且存活率最高。3种蔬菜对虾池水水质均有净化效果,其中水蕹菜效果最为明显,20 d后种植水蕹菜的水体中总氨氮、硝态氮、总氮、总磷以及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55.0%、78.6%、52.6%、44.2%和41.3%,水芹次之。3种浮植方式对水芹和水蕹菜生物量的增加和氮磷的吸收无显著影响,生菜则以浮板种植最佳。研究认为,在3种蔬菜中水蕹菜对虾池水体的适应性强,是较为适宜在对虾池塘中种植的蔬菜,绳结式浮植方式为其在虾池中种植的适宜方式,结合上海地区对虾生产,建议在虾池早期按500 kg/hm2种植水蕹菜,能吸收利用未被利用的50%的输入氮。  相似文献   

14.
凡纳滨对虾海水高位池养殖后期水环境因子日变化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对虾养殖场对养殖82~96 d的高位虾池水质因子进行每天定时监测,旨在了解养殖后期虾池水质变化状况,为合理调控养殖水质提供相关理论数据.结果显示,pH值变动范围为6.76~8.66;溶解氧(DO)含量为2.60~10.06mg/L;化学需氧量(COD)在7.94~16.00 mg/L之间波动;磷酸盐...  相似文献   

15.
微生态制剂对养殖后期虾池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为了解微生态制剂MP\|1和MP\|2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选择处于养殖后期虾池开展应用试验,每周从试验池中采样分析水体CODMn、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总氮的变化,并用PCR\|DGGE分析了虾池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投加微生态制剂MP\|1和MP\|2后1周,虾池亚硝酸盐均低于001 mg·L-1,2周后虾池氨氮分别稳定在026~033 mg·L-1和035~048 mg·L-1,试验过程中水体硝酸盐和CODMn保持稳定,总氮的去除率达到341%以上;虾池的主要细菌类群和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MP\|1和MP\|2可显著改善养殖后期虾池水质,其净水作用可能是微生态制剂调控虾池土著微生物群落变化后的共同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6.
水产养殖用水可重复利用性评估指标及相关标准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约束的增强使水产养殖用水重复利用的迫切性增加。如何正确评估经过处理后的养殖水是否能够再次用于养殖是避免处理不足或过量、提高处理效率的基础。目前国内外未见关于如何评估养殖水的可重复利用性的相关报道。养殖水的重复利用性评估可以借鉴养殖源水的评估标准,但应有所区别。本文基于水产养殖活动对水体的影响特征提出了养殖用水重复利用性的评估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的性质,提出了设定固定标准和变动标准两种标准类型的设想。对于既定的生产系统和养殖对象,开展现有生产行为的记录和分析是获得对实际养殖活动有指导作用的信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养殖池塘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概况评估其生态风险,2018年采集上海市范围内17个鱼虾蟹养殖池塘沉积物样品,检测样品中重金属(Cu、Zn、Pb、Cd、Cr、Hg、As)含量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以探究其分布和来源特点,利用3种不同评价方法评估其重金属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池塘表层沉积物中Zn、Cr、Cu、Pb、As、Cd和Hg年均含量分别为(58.36±23.41) mg/kg、(41.96±11.92) mg/kg、(20.61±7.76) mg/kg、(10.87±5.83) mg/kg、(7.81±2.12) mg/kg、(0.13±0.05) mg/kg和(0.055±0.03) mg/kg,Cu、Zn、Pb、Cr、As的年均含量在不同养殖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虾塘和蟹塘沉积物中Cd和Hg年均含量均显著高于鱼塘。池塘沉积物中重金属地质累积指数(Igeo)由高至低分别为Cd、As、Cu、Zn、Cr、Hg、Pb,属清洁等级的样品占比均高于95%。鱼、虾、蟹塘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平均值分别为56.94、76.51和69.65,均属低风险等级。一致性沉积物质量基准(CBSQGs)评价结果显示池塘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的平均可能效应浓度商(MPEC-Q)均低于0.5,即重金属整体上不会产生生物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按照近自然经营的原则及措施进行抚育管理和常规经营的千年桐生态林中分别选取3块样地,分析其土样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经过近自然经营后的千年桐生态林土壤的含水量,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常规经营的千年桐林;土壤容重、比重和碳氮比则小于常规经营的千年桐林.由此可见,千年桐生态林的近自然经营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9.
广西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巨尾桉林和马尾松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旨在阐明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后,0~60 cm土层的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呈下降趋势,而0~20 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稍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为0.42~0.91);②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相差不大,在各土层中的差异也不显著(P为0.79~0.89);③土壤养分的变化,除桉树林的土壤全氮和速效钾(0~20 cm)含量比马尾松林低外,全钾、有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都高于马尾松林,而土壤有机质、pH值、全磷和水解氮相差不大;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0~40 cm土层,桉树林与马尾松林的土壤有机质、pH值、全磷、水解性氮、速效钾、交换性钙的差异均不显著(P为0.14~0.99),0~20 cm土壤全钾和有效磷以及20~40 cm土壤全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交换性镁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存在显著差异(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08)。说明桉树 林取代马尾松林后,经过10年的林分生长,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仍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加速土壤氮素消耗、提高土壤有效磷和交换性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控制养殖底泥中重金属和PAHs等污染物的迁移性并降低其生物累积,从而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在探究热解对成品浒苔生物炭多环芳烃(PAHs)含量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方法老化生物炭对养殖底泥中复合污染物稳定效果的影响。将制得的浒苔生物炭热解后分别进行自然老化及冻融循环老化,再以3%的比例投入到待修复的底泥中,以菲律宾蛤仔为生物指示物评估生物炭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热解后浒苔生物炭中PAHs的含量下降86%,达到了《European Biochar Certificate》使用标准;3%老化生物炭添加后重金属和PAHs的生物累积浓度均有下降,且自然老化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冻融循环老化,前者实验结束后,菲律宾蛤仔体内累积的重金属Cu、Pb、Cd、Cr和PAHs浓度分别下降了30%、41%、53%、43%和28%,且蛤仔的食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分别下降了42%和35%。因此,自然老化浒苔生物炭的添加不仅对底泥中的复合污染物有良好的稳定化效果,同时有助于提升水产品的质量,并保障消费者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