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抗虫基因获得转基因烟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抗虫PI基因构建到pIG121Hm质粒的T-DNA上,利用农杆菌LBA4404介导转化烟草,获再生植株。经GUS检测和Dot blot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已插入植物细胞基因组中,再生植株的转化率为64.3%。  相似文献   

2.
将抗虫PI基因构建到pIG121Hm质粒的T-DNA上,利用农杆菌LBA4404介导转化烟草,获再生植株.经GUS检测和Dotblot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已插入植物细胞基因组中,再生植株的转化率为64.3%.  相似文献   

3.
甜瓜抗CMV转基因植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建立了转目的基因植物基因整台及表达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系统,并用报告基因检测、SDS-PAGE、Dot-ELISA、PCR特异扩增、Western-Blot等方法,研究了用叶盘法经Ti质粒转化的甜瓜再生植株CMV-CP基因的整合与表达。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基因组中整合了CMV-CP基因,长度为1kb,并能有效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为24Kd,确为CMV的外壳蛋白,其表达量占细胞总蛋白约5%。  相似文献   

4.
以陆地棉中棉19号再生植株的真叶、茎段、叶柄为外植体,采用改良MS培养基,添加2.4D、IAA和KT。培养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发生多,并高频产生子叶胚,再生植株率为25%。无菌苗除下胚轴外的各器官均未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2.4D加速再生植株叶片快速出愈,以IAA替代2.4D明显提高出愈率和愈伤组织的质量。再生植株真叶再培养的胚状体发生有直接发生和间接发生两种途径。用再生植株的真叶再培养是获得高频再生植株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影响大白菜离体再生及基因转化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耐热大白菜42号自交不亲和系的子叶为外植体再生及 研究了几种因素对大白菜植株再生的影响和农杆菌介导法转CpTI基因的条件,含0.1mg/LNAA,1.0-2.0mg/LCPPU,5.0-10.0mg/LAgNO3的MS培养基较适合于大白菜42号自交不亲和系的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测定了在含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离体27d后的子叶的内源激素含量,在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子叶内源IAA、ABA含量分别比  相似文献   

6.
普通不结球白菜抗虫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以普通不结球白菜品种“中脚黑叶”和“矮脚黑叶”种子无菌苗的子叶为外植体材料,在附加2mg/L CPPU、0.1mg/L NAA和7.5mg/L AgNO3的稍作修改的MS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子叶(柄和子叶切段诱导不定芽频率分别为32.52%、4.35%和4.79%、11.55%。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Ⅱ)的重组质粒导入普通不结球白菜,获得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再生植株。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当代转基因植株(T0)及其自交后代(T1)植株经PCR和Southern blot分子检测,确认抗虫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的基因组中,并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体外生物学测定结果,显示抗虫性在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植株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7.
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附加不同浓度NAA,6—BA的MS培养基上对杜仲的下胚轴和子叶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并获得两类不同的愈伤组织,一类是白色的结构松散的非胚性愈伤组织,虽然能继代培养,但在附加较高浓度的6─BA的MS培养基上都不能再生植株;另一类是黄绿色的结构紧密的有颗粒状突起的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适量的6—BA的MS培养基上能较容易再生小植株。实验表明,杜仲的下胚轴和子叶在附加1.0mg/LNAA和1.0mg/L6—BA的MS培养基上能100%诱导成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0.5mg/LNAA和2.5mg/L6—BA的MS培养基上培养,植株再生频率高达92%;小植株转移到附加1.5mg/L的IBA的1/2MS培养基上,15d左右长出较粗的根。  相似文献   

8.
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花蕾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葱花蕾培养,成功地诱导出再生植株。附加NAA4mg·l-1和BA5.5mg·l-1的MS培养基适于诱导愈伤组织;附加NAA1mg·l-1和BA1mg·l-1的MS培养基最易于诱导不定芽;在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不定芽的生根状况良好。经检验,再生植株均为二倍体,保持了大葱染色体固有的数目。利用此项技术,250天内的繁殖系数可达16348倍。  相似文献   

9.
番茄子叶下胚轴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番茄子叶下胚轴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孟祥栋张卫华马红刘文宝(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关键词:番茄;子叶;下胚轴;植株再生中图法分类号:S641.2STUDYONTECHNIQUEOFPLANTREGENERATIONFROMTOMATOCOTYLEDONA...  相似文献   

10.
低酚陆地棉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生产上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的5个低酚陆地棉品种为材料对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供试5个品种均得到了再生植株,初步建立了低酚棉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以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在附加IAA,KT,2,4-D各01mg/L的MS无机元素+B5有机成分的培养基上,易诱导出灰软疏松的愈伤组织,当去掉2,4-D,且NH4NO3减半后,胚性愈伤组织大量出现,再除去激素,KNO3加倍有利于胚状体的发生。在不含激素但含活性炭15g/L的SH培养基上,子叶期胚状体可以萌发,并长出具有根、茎、叶的完整植株。低酚棉再生体系的建立为棉花的基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低能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法于 1993年首次获得成功 ,本研究通过这一技术将抗菌肽ShivaA基因导入水稻恢复系明恢6 3成熟胚中 ,经过诱导愈伤和绿苗分化 ,并再生植株 ,经PCR检测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再生植株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反义蜡质基因导入寒地 4 个水稻品种(系)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经连续2 次 25~50 mg/L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的转化频率为12.15%~25.95%,经分化培养,不同品种的绿苗转化频率分别为 2.49%~4.43%。分化成苗的植株经GUS检测,80%以上的植株叶片呈阳性反应,显示兰色。经 PCR检测,也能扩增出外源基因相应的DNA片断,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因芯片作为高通量、高效率的DNA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植物抗逆性功能基因的分析之中.为探讨盐生植物和甜土植物NHX1基因调控盐应答过程和亲水性C端的功能研究提供借鉴,进一步揭示盐生植物和甜土植物耐盐机制的差异,为植物耐盐机理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Affymetrix拟南芥表达谱芯片对过表达盐生植物灰绿藜和甜土植物水稻NHX1基因及缺失部分C端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进行基因表达差异的分析.[结果]在盐胁迫的转基因拟南芥组织中,筛选出在四组转基因型拟南芥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94条,占筛选基因总数的1.64;,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77条,下调表达的基因有217条.将这些差异基因初步分为12类, 包括非生物性与生物性刺激的应答过程、胁迫应答过程、电子转移和能量途径、信号转导和转录等功能类别.[结论]表明植物耐盐过程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的变化过程, 涉及到许多相关基因的变化.联系两两比较散点图和聚类分析结果从理论上说明,转基因拟南芥cgNHX1,cgNHX1dc,osNHX1和osNHX1dc耐盐性有依次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转基因植物商业化,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尤其是转基因植物中的抗性标记基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人们担心这些抗性标记基因能够潜在地流向杂草、微生物或相关的植物并产生超级杂草、超级微生物或使一些相关的植物产生意外的性状,从而引发食品或生态安全问题。尽管这些担忧尚未有明确的科学根据,但培育无抗性标记基因的工程植株或使用安全性标记基因无疑会提高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并有助于公众对转基因植物的认同和接受。为此,近年来已发展了多种提高植物转基因安全性的策略,该文即对这几种策略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在杨树上的功能,明确DFR对抗病物质儿茶素合成的影响,利用抗病基因防治树木溃疡病提供候选基因。以接种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后6 d的一年生中林46杨树苗干的树皮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DFR基因的ORF序列,并构建DFR的反义表达载体anti-p BI121-DFR。采用农杆菌介导叶盘法转化84K杨,获得了转反义DFR基因的84K杨4株。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儿茶素质量分数,结果显示,4株转反义DFR株其内源儿茶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97、2.4、1.6和0.87 ng/g,与84K野生型植株中儿茶素质量分数(8.9 ng/g)相比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DFR基因参与了杨树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该基因与儿茶素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来源于水稻细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的hpa99基因改良小麦抗赤霉病的可行性,以小麦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以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hosphomannose isomerase,PMI)作为选择标记,通过基因枪法将带有hpa99基因的表达质粒AF234296导入普通小麦品种山农15。2~3次PMI筛选后,获得38株再生植株。通过氯酚红(chlorophenol red,CPR)染色以及PMI基因和目的基因hpa99的PCR检测,获得7株阳性植株,转化率为0.108%。结果表明,hpa99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获得了无抗生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小麦。  相似文献   

17.
过量表达cyp71av1和cpr基因提高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素是从青蒿植株地上部分提取的一种含有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为了提高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根据  相似文献   

18.
CBF是植物低温驯化过程中的关键性调控因子,过量表达CBF可显著提高转基因植物的非生物胁迫抗性。但是,组成型高表达CBF基因常导致转基因植株生长受阻。通过使用人工合成的水杨酸诱导型启动子,结果发现拟南芥CBF1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受低浓度水杨酸诱导表达,且不影响烟草的生长发育。本研究结果说明,组合化学诱导型启动子和CBF基因,可以用于提高作物的抗环境胁迫的遗传改良中。  相似文献   

19.
基因枪共转化将拟南芥DREB2A基因和bar基因导入小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小麦的抗旱耐盐性,采用PCR方法克降了拟南芥DREB2A(AtDREB2A)基因,构建了由水稻Actin启动子驱动的组成型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共转化途径,将AtDREB2A基因和抗除草剂筛选bar基因同时导入小麦品种Alondra和扬麦12,bar基因、AtDREB2A基因的转化频率以及两基因的共转化频率分别达到2.4%、0.4%和0.2%.对部分阳性植株进行RT-PCR分析表明,导入的AtDREB2A基因和bar基因均获得稳定表达.本研究获得的共转化植株为今后剔除筛选标记基因、培育安全的抗旱耐盐小麦新种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枯、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传统育种缺乏抗源,几丁质酶和 -1,3-葡聚糖酶是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两种防卫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据此构建了4个单价和2个双价基因(分别定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以及1996 2000年温室及病圃多代筛选鉴定,已培育出对枯、黄萎病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棉花株系。将抗病基因导入国产抗虫棉品种GK19中,还获得了兼抗病、虫的转基因优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