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通过对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做到科学安排农艺措施:通过对积温的研究,划定了三个中稻生态区,即低山区(海拔300—600米)、中山区(海拔600—800米)高  相似文献   

2.
贺兼华 《作物研究》1995,9(2):17-18
依据当家组合在不同海拔梯度上适应性种植苗情观察资料,初步探讨了杂交中稻生长发育与海拔高度变化的相关关系。为克服山区杂交中稻生产中气温低、光照少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有限的光温资源,达到平衡高产,从合理布局品种、改进栽培技术了实施了一系列的立体高产栽培措施,在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探索了适应山区杂交中稻特色的旱育秧栽培技术,即苗床要选择爽水菜土,使用专用混配肥,推广前铺后拱法盖膜,调整多效唑用法等;大田要推广扯身法适时早插,采用“前重后补施肥法”,适时早控苗,防止无效分蘖过多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根据桃源县中稻种植实际情况,2015年从有关科研单位和种业公司引进新选育的杂交中稻组合14个,以Y两优1号作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晶两优华占、T89优1号、晶两优534、徽两优898、C两优277、深两优2000六个组合稳产高产能力好,抗病抗逆性强,与对照比较增产幅度较大,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Y两优5867、徽两优2000、深两优116、Y两优689四个组合与对照生产能力相当,可根据地理条件、生产水平、环境条件选择性地慎重采用。  相似文献   

5.
肖中楷 《作物研究》1998,12(3):18-19
为探讨适宜于高海拔山区的杂交中稻育秧方法,1994年选用汕优647进行了当地旱育秧、薄膜水育秧和下山育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旱育秧可早播、早插、早熟,提高了产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是高海拔山区种植杂交中稻最好的育秧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长沙县气候条件的高产杂交中稻品种,以臻两优5438、宸两优665、青香优261等15个中稻品种和Y两优1号(对照品种)为试验材料,2023年在长沙县春华镇龙王庙村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有4个品种表现优异,与Y两优1号(CK)比较,其产量增幅均大于5%,其中珂两优1019产量最高,达10 561.5 kg/hm2,比CK增产16.7%,其全生育期130 d;玮两优7713产量位居第2,为10 522.5 kg/hm2,其全生育期128 d;两优5077产量排第3,为9 882.0 kg/hm2;卓两优1126产量位居第4,为9 534.0 kg/hm2。综合生育期、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抗性等指标,珂两优1019、玮两优7713、两优5077和卓两优1126适宜在长沙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2014年引进深两优865、和两优1号等9个品种,以Ⅱ优明86作对照在浦城作中稻种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生育期在130~134 d,其中深两优865、广优673和扬籼优68等品种表现优良,可在浦城县扩大示范推广。主要介绍了各品种在浦城县种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闽清县推广的杂交中稻品种,进行了杂交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优616、嘉浙优99、中浙优8号比对照增产,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表现较好,可以作为当地主要推广的新品种,简述了表现较好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9.
杂交中稻再生稻试验示范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祚昌  戴加立 《作物研究》1990,4(2):17-18,21
对威优64不同插植规格和同一插植规格不同基本苗处理结果,以插10×20厘米和亩插19.3万苗(每蔸三粒谷秧,13×23厘米)的两熟产量最高。不同留桩高度处理中,以留桩33.3厘米的再生稻产量最高。並对其高产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引进12个杂交水稻新组合在建阳市进行2a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优3301、川优673、丰两优四号、深两优5814、东优1388、丰优126和SD-88等品种在产量及其他性状方面优于对照Ⅱ优838,并对表现较好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上杭县步云乡中高海拔山区种植的中稻品种,引进6个杂交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广8优199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适应性等综合表现好,可作为步云乡主推品种进行推广;中浙2优58、嘉优中科2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加大示范。总结了各品种在步云乡种植的产量及特征特性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栽培的杂交中稻优良品种,引进6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含对照)在建阳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40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综合表现最好,适宜在建阳区作为中稻主导品种大力推广;甬优9号综合表现较优,适宜在建阳区作中稻推广种植;广两优676综合表现较优,但植株偏高,在栽培上应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较适宜在建阳区作中稻推广种植;深两优5814、中浙优10号产量比对照Ⅱ优3301减产不显著,其他性状表现较优,可以在建阳区作中稻适当种植。  相似文献   

13.
刘大锷  高汉清 《作物研究》2011,25(5):489-490
2010年在桃源对准两优608、谷优明占、广占63S/1128、Y两优25等4个新组合进行了引种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准两优608和谷优明占表现抗高温和耐低温,较抗稻瘟病,产量较高,在山、丘、平区种植均较适宜,在桃源县可以作为主推组合种植;广占63S/1128生育期偏长,且两段灌浆明显,秕粒多,需继续示范;停止示范Y两优25。  相似文献   

14.
引进8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生产简比试验,结果表明:广优3301、宜优3301、甬优10号、金农2优3号和全优3301,分别比Ⅱ优明86(CK)增产15.85%、8.13%、7.32%、6.50%和6.10%,适宜明溪县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5.
2015年,引进6个杂交中稻新品种在永泰大洋进行田间简比试验。结果表明:浙优18、广优673、福两优1587、乐优3301表现较好,具有穗大粒多,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良好等特点,适宜永泰县中、高海拔地区作中稻栽培。总结了各品种在永泰种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16.
对10个中稻新品种与对照Ⅱ优明86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抗逆性等特征特性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川优2189、两优616、福两优1586等品种适合中高海拔地区作中稻栽培;广优2186、广优3301、中浙优1号、花2优3301等品种适合高海拔区域作中稻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两系杂交中稻超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选用2两优培九和培矮64S/E32等两系组合进行超高产栽培试验示范。技术上采取“苗期-旱育、假植、重肥攻低位蘖促根,中期-宽行、控氮、润田攻大穗促壮秆,后期-补肥、控水、防病攻粒重促稳健”的“三攻三促法”,达到了一季单产大面积10t/hm^2以上,小面积12t/hm^2以上,基本上实现了超高产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在全国各地发展很快,它优势强,米质好,增产潜力大,是提高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县也有人说: “杂交水稻虽然产量高,但种子贵、需肥多、病虫重,不划算”。 1985年,我们针对划不划算的问题对杂交中稻与常规中稻进行了技术经济效益试验和调查。试验调查地点为本局在半月区紫盖乡承包的5000亩杂交中稻的点上,在5个村,0户农户设立对比试验田,试验田选择肥力中等,田块面积1亩,设重复2次。供试品种杂交稻为“汕优2号”,常规中稻为我县当家品种“691”。施肥量按亩产1000斤以上的需肥标准,纯氮22—25斤,纯磷10-12斤,纯钾22—25…  相似文献   

19.
较高海拔山区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的制种实践,结合山区的气候生态条件,总结了较高海拔山区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稳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友文 《杂交水稻》2003,18(2):46-49
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是将一种两收的杂交中稻和再生稻的栽培技术看成一个统一的技术体系。概述了要选用两季都高产的良种,确定适宜的种植区域;种好头季稻,在实现其高产的同时,为再生稻稳产高产奠定基础;适时施足促芽肥;看芽收割头季稻,高留稻桩和加强再生稻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