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梧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路小游园绿化景观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通过对平面构图、种植规划、植物配置等方面论述了植物景观在绿化中的景观效果,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能黑山生物发电厂绿化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能黑山生物发电工程厂址位于黑山县城南部,地处科尔沁沙漠南缘,属水蚀风蚀交错区。属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土壤侵蚀形式是水蚀、风蚀几乎各具一半。本地区为华北植物区。鉴于项目区水蚀、风蚀并存的现实及自然植被率只有3.7%、森林覆被率仅2.3%的现状,将项目区内的可绿化面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全部进行植被恢复,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根据本工程的总体布局及项目建设特点,确定防治责任范围。项目建设区包括厂区、厂外道路区、厂外工程管线区、输电线路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水土保持方案设计,除坚持工程措施先行外,生物措施成为控制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绿化方案在生物措施选择上,注重植物种类的生态习性选择物种;选择乡土树种,提高造林成活率;利用其观赏特性,配置林分结构,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效能。实现了美化环境、防止噪音、控制粉尘、治理水土流失等多功能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浙江省嘉兴市平原公路绿地生态及地形特点的分析,提出平原地区生态公路绿化规划方案、绿化模式、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方式以及生态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良好设计有助于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缓解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从而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绿化的要求,但是在其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城市环境建设,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基于此,对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植物造景和配置的原则和方法,希望可以更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和休闲环境,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绿化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生理及精神生活。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景观环境在居住区中发挥的作用也越发重要,合理进行绿化植物配置是改善居住区景观环境的重要方式。基于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林新村小区绿化植物配置为例,从植物配置总体形式、植物种类构成、绿地空间群落结构3方面分析该小区植物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植物配置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利枢纽工程的大坝类型有很多种,相应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配置模式也不尽相同,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坝型,因地制宜地配置相应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针对面板堆石坝和重力坝两种坝型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配置模式进行的研究和对比分析表明:面板堆石坝可形成坝下平台,可布设园林绿化措施形成大坝观景平台;重力坝绿化面积有限,应针对性地选用先进的高边坡绿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园林的绿化对于工业园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业园区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但可以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更重要的是对工业园的外显特征都有着很好的效果。由此,以工业区的园林植物配置设施状况为研究对象,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郁洁汝  唐剑  蔡平 《南方农业》2010,4(5):21-26
江南现代中式别墅区景观绿化注重景观和自然的结合,本文通过分析江苏昆山倚林佳园别墅区绿化工程的设计案例,研究了江南现代中式别墅区植物配置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特点,以及植物在绿化中的实用、文化和观赏功能,寻求一种自然、舒适并且可以体现江南水乡独特韵味的绿化空间,以期能为今后的别墅区绿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使边坡绿化工程能够形成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且稳定的植物群落,采用样地法对108国道门头沟段边坡微立地自然恢复植物分布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筛选出与边坡环境类似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12种,并提出2种植物配置模式,为同类型区边坡绿化的植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浙江省水土保持植物建设情况,采用座谈、走访、勘察、收集资料等方法对浙江省水土保持植物进行了专题调研。按照水土保持功能可将浙江省分为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态维护功能区、水质维护功能区、人居环境维护功能区4个类型区,针对4个区现有的植被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宜每个区的水土保持植物布局、措施配置及优良水土保持植物,并建议:植被建设与人文特色并重,科学规划布局,合理选择树种,立体复合配置,加强后期抚育管护;加强水土保持植物宣传,充分发挥植被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推动浙江省水土保持植物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植物造景的角度分析了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建设,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南屏商业步行街植物遣景的分析,提出关于城市商业步行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几点建议,认为在植物造景中应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空间的营造及文化的传承,以创造一个体现城市人文精神与生活风貌,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的绿色休闲步行街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边坡绿化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方法]运用专业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与VOSviewer对中国知网收录的边坡绿化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发文量、高频关键词、聚类主题和突现词等为主要指标,讨论坡面根系固持土体机理、边坡植物筛选及配置、边坡绿化技术应用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变化。[结果]中国的边坡绿化领域的研究持续推进,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主要研究机构集中在农林类、理工类和综合类型的高等院校,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应用技术,还需发挥行业学会作用。[结论]坡面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数值模拟技术在坡面稳定性研究有望发挥更大作用;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是植物筛选的基础工作,可以加强区域性乡土护坡植物的调查和繁育推广,探讨植物多样性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植物配置的可持续性;喷播是最为广泛应用的绿化技术,基质材料的抗侵蚀性和稳定性是研究热点,未来还需从术语、工法、设备、资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入手,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喷播绿化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用地面积逐渐扩大,导致绿化用地面积越来越少,两者之间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屋顶绿化不仅不会额外占用城市土地,还能扩大城市绿化范围,促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以屋顶绿化为切入点,在明确屋顶植物配置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专业可行的配置建议及养护方法,促进屋顶绿化植物健康茁壮生长,扩大城市绿化面积。  相似文献   

14.
煤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植物措施中的植物配置合理,不仅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能,而且能够达到绿化美化环境的目的,促进煤矿资源开发与当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煤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植物配置的原则,并针对各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提出了植物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铁路交通网之一的东莞至惠州铁路快速通道进行调研,结合铁路工程绿色通道建设指南及景观工程方案设计要求,分别对路堤、路堑、桥梁、隧道、站场等典型地段进行植物配置模式研究。路基地段,由于路堤高度的差异,分别对边坡高度<3 m、3 m<边坡高度<6 m、边坡高度>6 m的边坡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植物配置,提升景观绿化效果;桥梁地段绿化以植草为主,通过配置灌木提升景观,桥下可根据需要配置灌木;隧道地段的洞口边、仰坡及明洞顶部绿化用植物搭配出景观标识,提升景观文化;站场地段,划分不同功能区,按区域确定植物配置,提升景观。并对其他大临工程用地后期植被恢复提出建议,最后完成东莞至惠州铁路快速通道景观提升方案,为其他铁路快速通道景观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朝阳区立交桥立体绿化植物配置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有限空间范围内的绿化率,实施立体绿化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北京市朝阳区立交桥区是立体绿化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区内已经进行立体绿化的立交桥进行全面的调查及资料收集,经研究分析,提出适宜立交桥立体绿化的植物品种;并区分桥壁式、立柱式、边坡式3种类型,对现有立交桥立体提出绿化的植物配置模式的改进方案,同时对光明桥的立体绿化改造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绿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植被恢复与绿化以体现物种多样性与注重绿化美化功能为规划基础,以黄河大堤为界把涵闸绿化分为上游区、下游区和堤顶道路两侧绿化区,按照地带性植物群落结构和组成成分有计划、多层次地布设植物措施,以此形成立体复合群落结构,通过搭配具有不同物候特征和观赏特性的植物,增强了植物的季相观赏性。工程共设计运用植物36种,其中乔木21种、灌木8种、园林草本植物7种,明显提高了项目区绿化率和景观美感度。  相似文献   

18.
对咸宁市温泉城区的主次干道行道树的选择与配置进行分析发现咸宁市温泉城区的主次干道行道树种类包含22科29属31种,且行道树绿化具有层次感较强,对观花、观叶和观果行道树树种的运用较到位,造型独特,绿化量较丰富等优点,但行道树配置也存在色彩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没有考虑到其他园林要素、乡土树种运用不够充分且缺乏人性化等问题。因此,提出了咸宁市温泉城区的主次干道绿化应合理选择行道树、均匀分布城市绿化量、充分且合理运用乡土树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高速发展,原生态的环境越来越少,大多都是人工改建成的,使得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变得迫切,而现代风景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意义、现状、原则、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以及产生的效益等多方面的描写,展示了现代风景园林绿化植物在配置方面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滨海城市地带特殊的土壤与气候条件,限制了道路绿化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为了解滨海盐碱地道路绿化措施及植物的选择、长势,给今后滨海盐碱地道路绿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对唐山市曹妃甸新区28条干道上的道路绿化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现有道路绿地主要应用54种植物,长势均良好,其中广泛应用型植物4种、常见型13种、零散应用型37种;依据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调查区植物滞尘能力为Ⅰ级的有8种,Ⅱ级的有15种,Ⅲ级的有17种,Ⅳ级的有14种;调查区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其中强度耐盐植物有5种,轻度耐盐植物有9种,其他均为中度耐盐植物;调查区道路绿地种植方式以客土结合地下排盐工程为主,个别道路两侧采用原土绿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