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植物皂苷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具有抗炎、抗肿瘤、提高动物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目前,植物皂苷的饲料利用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文中综述了植物皂苷的结构分类和生物合成、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植物皂苷饲料化利用及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莫哈韦丝兰(Yucca schidigera Roezl),简称丝兰(Mojave),皂苷和白藜芦醇是丝兰中最主要的2种化合物。皂苷具有植物雌激素类作用,可以调节动物生产过程中的激素分泌、营养物质的代谢,具有抗应激作用。本文综述了丝兰皂苷和白藜芦醇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动物机体生理、生长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效果,可为研究人员更深入了解和使用丝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皂苷是糖苷类化合物,存在于人参等多种植物中,具有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概述了植物皂苷对动物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并对植物皂苷应用于畜禽养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植物皂苷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皂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应用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体内含有丰富的皂苷。而皂苷是一类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并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本研究全面阐述了紫花苜蓿皂苷的理化性质、合成机理及分布情况,介绍了苜蓿皂苷的分离及定量分析方法,详细综述了苜蓿皂苷应用价值,提出了应用前景。目的是为了更了解苜蓿皂苷的研究情况,为苜蓿种质资源筛选及育种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
植物提取物富含生物碱、类黄酮、皂苷、甾醇、精油及单宁等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或药理作用。使用植物提取物可以改善家兔生产的福利和健康,有利于胃肠道发育,提高兔肉品质。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成为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植物提取物对家兔生长、代谢、肠道发育、肌肉品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兔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三七总皂苷(PNS)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有效活性成分,含有多种单体皂苷,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延长凝血时间、调节免疫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又发现三七总皂苷有抑癌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试验选用的三七总皂苷由江苏省动物药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自行制备,为有效控制制剂质量,对其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并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了三七总皂苷的含量.现将三七总皂苷的质量控制研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植物提取物是经一系列化学或物理方法从植物中得到的某种或多种有效成分,属天然植物添加剂.植物提取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等,其中某些成分具备抗微生物、抗发炎、抗氧化功效,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等性能具有影响.文章综述植物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各种动物生产...  相似文献   

8.
植物提取物因其低毒副作用及所具有的独特天然性、营养性和生物活性,成为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之一。许多植物提取物可用于调控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的消化道功能。本文旨在阐述精油、皂苷和大蒜提取物等植物提取物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及作为瘤胃发酵调控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植物提取物中含有生物碱、皂苷、单宁和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菌、促生长、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可以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模式,提高氮利用率,降低甲烷排放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是一种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文章综述植物提取物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甲烷排放、氮利用率和生产性能方面的调控作用,为植物提取物在反刍动物方面的研究和实际...  相似文献   

10.
腹泻是幼龄动物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不仅危害着动物的健康,还制约了畜牧业的绿色发展。饲用抗生素是长期以来添加于饲料中有效防治动物腹泻的常用药物,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但同时也会残留在动物体内,进而杀死体内的各种有益菌,破坏动物体的微生态平衡。植物提取物含有皂苷、多糖、植物精油、黄酮类、生物碱以及多酚类等物质,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等作用,在动物生产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植物提取物防治幼龄动物腹泻和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研究进展,为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皂苷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调节脂类代谢等多种生物学活性。随着分离与提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皂苷的生物活性、研究价值、开发前景等认识更加明晰。该文综述了皂苷的结构、生物学活性和在动植物生产及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进一步认识、研究、开发、利用皂苷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和抗病的需要,目前动物生产上很普遍使用抗生素,但随着公众对动物源性食品中化学残留物以及对抗生素的日益关注,需要开发新的安全性添加剂代替化学性添加剂。皂甙作为纯天然提取物在调节瘤胃发酵和动物性能方面可以代替化学添加物,由于皂甙的化学结构和添加量及日粮组成不同,许多研究结果不一致,文中就皂甙在瘤胃微生物区系、瘤胃发酵和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促进皂甙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黄酮和皂苷不仅是植物中重要的防御性次生代谢产物,而且具有显著的药理和生理活性,对于植物的抗性研究和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鹰嘴紫云英(Astragalus cicer L.)、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L.)、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L.)Desr.)和苜蓿(Medicago L.)多种豆科牧草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周年积累规律和分布特点进行研究,以期为豆科牧草建立科学的牧刈制度和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总黄酮和总皂苷在不同属间和品种间的动态变化各不相同;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也不同,在整个生育时期,均为叶片中的含量多于茎秆中的。前5种豆科牧草的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苜蓿,是提取总黄酮的优质材料;红豆草、鹰嘴紫云英、黄花草木樨及苜蓿的总皂苷含量均高于小冠花和百脉根,是提取皂苷产品的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14.
皂苷小分子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在人体中必须与靶细胞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才能发挥其生物作用。α-乳 白蛋白(α-lactalbumin,α-LA)是球状蛋白质,能结合疏水配体,在食品工业作为功能性配料。采用计算机模拟的 方法,对2 类皂苷(达玛烷型皂苷和齐墩果型皂苷)和α-LA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并获得其相互作用模式的相关图 像。分子对接结果表明,2 种类型的皂苷与α-LA活性口袋内的氨基酸残基均以疏水相互作用及氢键作用结合,但达 玛烷型皂苷结构更复杂,可以提供更多结合位点,且其形成氢键的作用力更强。  相似文献   

15.
黄芪含有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调节血压及防治糖尿病等作用,应用于畜禽生产中能够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提高生长性能和产品质量。对黄芪的生物学活性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动物用黄芪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比较不同品种、刈割时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总皂苷含量变化及添加剂处理的苜蓿青贮后总皂苷变化的程度,采用比色法对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总皂苷含量差异极显著(P <0.01),总皂苷含量范围为0.69%~0.98%。不同刈割时期苜蓿青贮间的皂苷含量差异极显著(P <0.01),第2茬不同生育期比第1茬相应时期皂苷含量都有增加趋势,不同生育期以现蕾期含量最高,苜蓿皂苷含量最高的时期比最低时期要多51.72%。不同添加剂处理的苜蓿青贮以对照组含量最小为0.65%,蔗糖和绿汁发酵液处理的苜蓿青贮皂苷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0.01)。苜蓿鲜样中总皂苷含量最高为1.07%,与苜蓿青贮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 <0.01),苜蓿青贮总皂苷含量较青贮前明显降低。选择‘先驱者’、‘首领’2个苜蓿品种,在第1茬初花期、第2茬结荚期进行刈割,以蔗糖和绿汁发酵液作为添加剂制作青贮,可以有效降低总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紫花苜蓿中苜蓿皂甙的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以苜蓿总皂甙提取量为评价指标,优选苜蓿皂甙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甲醇浓度、甲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苜蓿皂甙的提取量都有极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50%的甲醇,苜蓿草粉15倍量,超声波提取2次,每次30min。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皂苷对山羊瘤胃细菌发酵功能的影响。选择4只22月龄、体况良好、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晨饲后3 h采集瘤胃液,分离出细菌后,采用批次培养法进行体外发酵。试验分0%(对照组)、1%、2%及3%4个组,每组3个发酵瓶,每个发酵瓶为1个重复,体外厌氧培养24 h后,分别测定各处理组pH值、氨态氮浓度、微生物蛋白浓度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添加1%~3%的苜蓿皂苷可以降低瘤胃细菌发酵液的pH值,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的浓度,但未对微生物蛋白浓度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A large number of soybean components have diverse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ese include hormonal, immunological, bacteriological and digestive effects. The presently known allergens are listed. The divergence between chemical evaluation and biological value is highlighted.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re discussed: Kunitz inhibitor, Bowman-Birk inhibitor, saponins, soyacystatin, phytoestrogens (daidzein, glycitein, genistein), Maillard products, soybean hydrophobic protein, soy allergens, lecithin allergens, raffinose, stachyose, 2-pentyl pyridine. The studies describing the effects of the isolated components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20.
三七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综述了近年来三七皂苷在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物质代谢系统,以及抗炎、抗衰老、抗肿瘤等多方面生理活性的研究近况,为进一步开发三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