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刚  魏林  梁志怀  马艳青  张屹 《长江蔬菜》2015,(22):168-171
以前期研究确定田间种植表现型优秀、编号为341号的寸三莲品系为典型品系,以寸三莲原种场栽种的湖南湘潭县内101份寸三莲种质资源和21份太空莲等子莲品种为对比材料,利用SRAP技术,对当前混乱的湘莲品种亲缘关系进行了分子检测分析,以期开发出能最大限度地识别湘莲寸三莲典型品系341的分子标记1对,并构建出其分子鉴定体系,为稳定湘莲市场、打造湘莲品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湖南湘潭县位于长江中游平原与江南丘陵的交错地带(北纬27°20'~28°05'、东经112°25'~113°03').地貌轮廓为西北、西南、东南三面高,中部和东北部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光、温、水空间分布差异小,灾害性天气较少; 年均温 16.7~18.3℃,年降雨日数125~190 d,年降雨量997.7~1750.2 mm,年均日照时数1584~1885 h,无霜期273 d[1];气候、土壤、水及其他生态条件都非常有利于莲的生长,被誉为"中国湘莲之乡","湘莲"已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尤其是传统品种寸三莲,因其洁白圆润、质地细腻、清香鲜甜,成为历代皇家贡品.但由于寸三莲在不同的乡镇种植,经农民自选留种分化,形成了诸多品系,造成各地对寸三莲植物学形态特性的描述不尽详细和统一.  相似文献   

3.
湘潭县是“中国湘莲之乡”,湘莲是湘潭县特色支柱产业,是继水稻、生猪之后的第三大农业产业,年产值达40余亿元。“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湖湘”,湘莲是历代皇家贡品,其传统品种寸三莲因其3颗莲籽连接起来大约一寸(3.3 cm)长而得名,该品种莲籽洁白圆润、质地细腻、清香鲜甜。  相似文献   

4.
谢维 《长江蔬菜》2014,(5):28-29
芦笋嫩茎味美,具有防病、防癌、抗癌作用。湘潭市蔬菜科学研究所2008年引进美国芦笋品种UC800,2010年春芦笋上市,产品供不应求,在湘潭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一年每667 m2投入800元,3年后667 m2产量超过750 kg,纯收入4 000~5 000元。  相似文献   

5.
湘潭县是“中国湘莲之乡”,寸三莲为主要种植品种[1],其莲籽洁白圆润、质地细腻、清香鲜甜[2],历史上曾长期作为进贡朝廷的珍品,又称“贡莲”,与福建建宁县的建莲和浙江武义县宣平的宣莲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莲籽。莲是多年生植物,一般莲田可连作3~5 a,湘潭县常年湘莲种植面积约10万亩(0.67万hm^(2)),70%以上为连作莲田(又称宿莲田)。为充分利用冬季温光资源,培肥地力,减轻莲田连作产生的病虫害,自2018年以来,在谭家山镇全丰村、花石镇龙潭村和红中村开展了宿莲—油菜套种模式试验,探索相应的栽培模式。宿莲—菜油两用油菜套作模式不仅符合湘潭县历史种植习惯、种植结构调整要求,还能增加莲农收益、培肥地力,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湘潭寸三莲     
潭寸三莲又称半渡红,系湘白莲中最优品种。它以三粒莲籽并列的宽度超过一寸而得名。寸三莲莲籽颗粒圆壮均匀;肉色乳白,、质地细腻,易熟耐煨,久煮不碎,汤清而不浑,清香味美,落口消融。以色、香、味、形俱优而著名,历代都作为珍品进贡皇室,称为贡莲。 寸王莲原产湘潭县城西杨塘(今湘潭市岳塘区杨塘)。自汉朝以来,一直有栽培,但面积不大,单产低。新中国成立后,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1959~1981年湖南省外贸部门收购白莲13,923吨,其中湘潭寸三莲为4010.7吨,占总收购量的34.72%。 1984年全县种植9.4万亩,总产量达14,100吨,比1959年增加306.5倍…  相似文献   

7.
湘莲1号是利用人工杂交方法获得杂种一代无性系,通过无性繁殖成为定型品种。该品种中熟偏早;生长势强;单株蓬数多、丰产性能好;适应性广;外观及品质优良,商品性状好。一般每666.7m2产量120~150kg,比对照品种寸三莲增产48.5%~67%,单粒重增大18.55%。1988年以来应用于生产,累计推广面积已达4000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湘 莲(Nelumbo nucilfera Gaertn.)为源自湖南省子莲栽培品种的统称[1],现已成为湖南省多地的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其中,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中游的湘潭县种植湘莲历史悠久,生产的湘莲产量高、质量优良,被誉为"中国第一莲籽",享有"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湖湘"之誉[2].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区荷花种质资源共有湘莲、鄂莲、太空莲、玉臂藕莲及冬瓜莲5大类群,其中湘莲类分布面积最广,种植面积最多,出现频率为100%。其次是太空莲,频率为65%,鄂莲为55%,玉臂藕莲为35%冬瓜莲仅为15%;莲花产业以子莲为主,其中湘莲和太空莲为主要栽培种类,以藕莲为辅,主要栽培种类有鄂莲和玉臂藕。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及品种、技术引进,强调栽培技术攻关,加强产品流通环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正>沂南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沂南黄瓜"色深条直、脆甜清香。当地技术人员通过采用全程控制健康栽培方式进行管理,植株几乎不发病,每667 m2减少农药用量30%。山东省沂南县自1934年开始种植黄瓜,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温室大棚黄瓜,目前,全县黄瓜种植面积达2.3万 hm2(34.5万亩),总产量260万t,其中日光温室黄瓜面积1.3万 hm(2 19.5万亩),早春大棚7 000 hm2(10.5万亩),实现了全年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杭州湾里塘莲藕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7月,注册资金200万元,入股社员152名,现有种植面积2 680余亩,其中核心示范基地788亩,主营绿色无公害莲藕、慈姑、马蹄、茭白、子莲等水生作物以及花莲、睡莲等水生观赏植物,年产水生作物超过500万kg、观赏植物10 000盆,年销售额达3 000万元以上。2011年合作社荣获"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2015年"湾里塘"品牌荣获杭州  相似文献   

12.
湘潭市蔬菜畜牧水产局,为解决9月蔬菜淡季,填补7~10月的甘蓝空白,增加市场花色品种,1986年队上海农科院园艺所引进夏光甘蓝试种及推广,三年来,共推广1045亩,增加经济效益32.68万元。在1988年湘潭市秋甘蓝种植面积中,夏光甘蓝占64.86%,深受菜农和居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2001年盐城市大棚西瓜种植面积达13 000 hm2(公顷),产品畅销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年产值80 000多万元."佳蜜"牌、"金墩"牌、"蕙兰"牌等品牌西瓜已由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其中"佳蜜"牌西瓜还获得了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产品在市场上倍受欢迎.  相似文献   

14.
湘潭市蔬菜研究所通过引进试种蔬菜新优品种,总结出多种大棚蔬菜周年生产种植模式。其中春黄瓜—晚豇豆—秋辣椒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每667 m2产黄瓜4 000~4 500kg、晚豇豆2 500~3 000 kg、秋辣椒3 500~4 000 kg、平均667 m2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丹东市现有栗树15万hm2,8 000万株,2012年产量为8.0万t,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90%。全市所有乡镇均有栗树分布,其中面积在333hm2以上的乡镇有13个,667hm2以上的乡镇38个。宽甸县被列为全国板栗基地县,凤城市被列为全国经济林示范县,东港市被列为全省板栗基地县。"丹东地区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已于2008年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查,获得进入  相似文献   

16.
<正>接官乡位于湖北省安陆市北部,与广水市临近,距107国道35 km,距316国道12 km,全乡耕地面积2 000 hm2,国土总面积102 km2,是2001年1月湖北省西甜瓜协会授牌的"全省优质西瓜明星乡"。2010年,全乡西瓜预计总产3万t,西瓜总收入3 000万元,全乡人均西瓜收入1 153元,占2009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 031元的23%,是短、平、快的脱  相似文献   

17.
正红富士苹果作为阿克苏市享誉疆内外的名优果品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截止2014年,全地区苹果面积达到24万亩,总产量达到32.77万吨,红富士苹果市场行情稳中有进。目前苹果已让阿克苏地区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8 000~10 000元,给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带来了较  相似文献   

18.
运用SWOT分析法,对湖南湘莲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从发挥优势因素,转化劣势因素,用好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等层面,提出湖南湘莲产业发展应以WO战略作为主要方向,以其他3种发展战略为辅,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为促进湖南湘莲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武汉荷香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注册资金1 238万元,主要从事以国家地理保护商标"蔡甸莲藕""蔡甸藜蒿"为主的农产品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和进出口等业务,是武汉市首批农业科技型企业、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拥有自建基地2 107亩、联办基地8 000亩,带动农民发展基地近20 000亩,产值8 600万元。已完成2条农产品保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0月17日,金秋时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国柿子之乡"的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进入柿子收获的季节,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经过削皮、挂晒等工艺将柿子加工成柿饼。据了解,富平县已建成优质柿子基地10多万亩,年产鲜柿7 000万千克,加工柿饼1 000万千克,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