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扎实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内涵的必然延伸和深化。目前全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水保部门工作定位基本明确,技术路线初步形成,建设管理体系渐趋完善,工程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显现。总结各地成功经验,主要得益于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根本原则,防治理念、建设模式和投入机制的创新,以及部门协作和科技支撑的强化作用。各地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规划指导和政策、科技配套,继续抓好试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2.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人员以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为基本要求,提高小流域周围的生态环境,以水土保持为目标,经济发展为动力,建立高效的、清洁的治理模式.为此,阐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分析了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应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重视水环境的生态管... 相似文献
3.
4.
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东北部,属阴山北麓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自治区级水土流失局部重点治理区。2021年乌拉特中旗土壤侵蚀模数最高达4 500 t/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6 901.93 km2,占总面积的73.91%,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将全旗小流域划分为水源区小流域和集镇及重点村庄区小流域两个类型,分别按照生态自然修复区、综合治理区和河(沟)道及水库周边整治区,因地制宜制定防治目标及治理重点,并分区配置防治措施,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另外,采取加强组织领导、拓宽资金渠道、强化监测监管等措施,保障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推进全旗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倡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新形势下必须有所创新和发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作为在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将水土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新型综合治理模式,在新形势下应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科学、准确地定义生态清洁小流域,并明确其建设目标;二是要完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规划内容;三是要做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基础工作,完善监测手段,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四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要整合各行业的先进技术,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大山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安县大山沟小流域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试点过程中,综合运用已有的成功经验,把三道防线建设与开发性治理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介绍了该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7.
保护水环境,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昌平区在继承传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基础上,结合出现的新问题,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了构筑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新模式,对今后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介绍了北京市昌平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成效,指出了今后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建立流域现状诊断系统;建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标准系统;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进行归纳细化;出台有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8.
延庆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庆县在北京市的功能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境内有妫河和白河两大河流,妫河直接注入官厅水库,白河直接注入密云水库,清洁小流域建设意义重大。总结了延庆县自2004年以来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成效和经验,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密云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根据密云县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水土流失及治理状况,分析了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思路、原则和模式,并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实践,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中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大河流域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从水库一级保护区向二三级保护区推进,形成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生态保护圈。构成“生态修复防线、生态治理防线和生态保护防线”。达到保持水土、保护水源、改善环境、促进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11.
1991~ 2 0 0 0年甘肃省开展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态系统建设研究 ,对全省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 10 3条小流域从治理方略、规划设计、生态建设、效益开发、经营管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和探索 ,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均治理程度由 3 8 86%提高到 77 70 % ;农、林、牧用地比例由基期的 43 17∶12 5 8∶4 5 0调整为 3 8 5 3∶2 9 0 5∶14 19;年人均纯收入由3 82 87元增长到 110 6 3 5元 ;推广应用面积达到了 73 11km2 。 相似文献
12.
13.
青海省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生态环境脆弱。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省不断探索,持续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江河源区预防保护、生态修复、小流域治理、监督执法、水保监测以及淤地坝、大示范区、集雨利用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3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87 8km2。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16.
对林草植被、河流泥沙、水土流失面积和治理程度等因素的分析表明,甘肃省洮河流域具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临潭县斜藏沟等39条小流域作为2019-2030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重点,类型包括生态治理型、水资源保护型和乡村旅游型等。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垌小流域1980年起列为水电部治理试点小流域,经过治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同步提高,被水利部列为“十、百、千”中的千条示范小流域之一。本文总结了该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历程,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