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丰都县11个马铃薯主产乡(镇)22个农户的马铃薯施肥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氮磷钾总量施用比例不合理;氮、钾肥在不同生育期的分配比例不合理;施肥方法不合理;化肥保管方法不当,施肥前处理不到位"等问题。针对问题现状,提出了马铃薯合理施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于静  刘坤  樊明寿 《蔬菜》2024,(2):22-26
为更好协调马铃薯高产栽培与高效贮藏的关系,从块茎保鲜、抑芽、防腐、降低还原糖含量、减少质量损失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马铃薯生产中有机肥施用,氮、磷、钾肥应用以及微量元素处理对马铃薯贮藏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其中,生育期施用有机肥是减少块茎贮藏期干物质消耗、提升贮藏质量的有效策略;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有助于减少贮藏期间块茎质量的损失和降低腐烂率;钾肥有助于降低块茎贮藏期间的发芽率,而氮、磷肥效果正好相反;施用钙肥可提升块茎的耐贮性及加工品质,镁的施用效果与钙相似。  相似文献   

3.
氮素是制约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因子,在品种多元化背景下,氮肥盲目统一化极大地限制了马铃薯产量潜力的发挥,构建不同品种间归一化的氮肥推荐方案是开展合理氮肥管理的关键。不同马铃薯品种氮肥利用效率不同,本文分析了品种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品种间归一化氮素营养管理方案及其利与弊,为马铃薯氮肥养分优化管理提供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氮素管理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马铃薯生产需要合理的氮素管理。本文分析了马铃薯氮肥利用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氮素管理的思路,即在了解马铃薯的氮素需求规律、明确马铃薯农田氮素走向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栽培措施。在氮素管理策略上,提出既要总量控制又要分期调控,实施关键生育期氮素精确诊断监测,采用合理的施肥方式,研发适合马铃薯的新型氮素缓/控释肥料。最后,对马铃薯氮素管理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平果县马铃薯生产适宜的施氮量与施肥方式,2012年冬在广西平果县开展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施肥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肥力石灰性田上,马铃薯氮肥施用量应低于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推荐方案,在施足磷钾肥(P2O575 kg/hm2、K2O 180 kg/hm2)的基础上,用70%氮肥(68.25 kg/hm2)作基肥、30%氮肥(29.25 kg/hm2)作苗肥施用是当地冬季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的一种理想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马铃薯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长期轮作与施肥对马铃薯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9 a(年)间不同肥料配比对马铃薯与杂粮轮作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 a轮作与施肥,磷钾肥区旱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从2011年的6.46 g·kg-1上升到2019年的11.79 g·kg-1,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总体呈现出缓慢递增的趋势,全量养分含量呈递增-降低-递增-降低的“M”态势,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马铃薯增产效果显著,在2019年产量达到最高,为12015 kg·hm-2。综上所述,经过9 a的长期轮作与施肥后,土壤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氮肥增效剂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增产效果和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随着氮肥增效剂施用量的增加,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经济性状和施肥利润呈递增趋势,而边际产值、边际利润在递减。通过氮肥增效剂施用量与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回归方程y=18.80+17.50x-125.00x2求得氮肥增效剂最佳施用量为0.08 t/hm2,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理论产量为20.65 t/hm2。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绥化市北林区马铃薯氮肥、磷肥和钾肥最佳配比及最佳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增产和施肥效益的最大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马铃薯氮、磷、钾每667 m2施肥量(纯量)分别为8 kg、6 kg和10 kg的最佳施肥措施为2/3氮肥及全部磷肥、钾肥做底肥1次施入,1/3氮肥在花前发棵期追施,每667 m2产量达2590.8 kg,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对重庆市马铃薯"3414"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相对产量55%、65%、75%、85%和95%划分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并分别以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线性加平台模型对各试验点施肥量与产量关系进行模拟,选择最优模型计算最佳施肥量,建立了重庆市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当土壤碱解氮含量处于极低等级(<90mg/kg)、低等级(90~110mg/kg)、较低等级(110~140mg/kg)、中等级(140~170mg/kg)、较高等级(170~210mg/kg)、高等级(>210mg/kg)时,马铃薯氮肥(N)每667m2推荐施用量分别为10~12kg、8~10kg、7~8kg、6~7kg、4~6kg、0~4kg;当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极低等级(<5mg/kg)、低等级(5~10mg/kg)、较低等级(10~15mg/kg)、中等级(15~20mg/kg)、较高等级(20~25mg/kg)、高等级(>25mg/kg)时,马铃薯磷肥(P2O5)每667m2推荐施用量分别为8kg、7~8kg、6~7kg、5~6kg、4~5kg、0~4kg;当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极低等级(<30mg/kg)、低等级(30~50mg/kg)、较低等级(50~80mg/kg)、中等级(80~130mg/kg)、较高等级(130~210mg/kg)、高等级(>210mg/kg)时,马铃薯钾肥(K2O)每667m2推荐施用量分别为11~12kg、9~11kg、7~9kg、6~7kg、4~6kg、0~4kg。  相似文献   

10.
赵文博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1):141-142
主要介绍兴安盟地区马铃薯的主栽品种,包括‘费乌瑞它’、‘兴薯1号’、‘紫花白’、‘大西洋’等。并从选茬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方面总结兴安盟地区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不同产区氮肥利用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研和文献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6 个马铃薯主产区氮肥施用量、基肥量、追肥次数、马铃薯产量等因素,对马铃薯氮肥利用率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提高马铃薯氮肥偏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不同产区马铃薯氮肥偏生产力差异较大,东北区为184 kg · kg-1、西南区110 kg · kg-1、中原区104 kg · kg-1、华南区99 kg · kg-1、西北区95 kg ·kg-1、华北区84 kg · kg-1;氮肥施用过量是氮肥偏生产力低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土壤测试与植株营养诊断相结合的氮肥推荐方案、新型肥料和有机肥配施的施肥方式进行马铃薯产量潜力的充分挖掘是实现减氮增效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播前常规肥料和综合养分基施对中早熟马铃薯LK99一级种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LK99植株生育期对N素吸收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生育前期植株吸收的N素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中;出苗后55 d左右,N素在茎叶和块茎中的分配几乎各占一半;至成熟期,约有90%的N素贮存在块茎中。出苗后60 d左右是马铃薯N素需求关键期。综合养分处理明显提高了中早熟马铃薯LK99一级种的商品薯率、单株生产力及块茎产量,平均667 m2增产26%。  相似文献   

13.
从外观诊断、化学诊断、无损测试技术3个方面,总结了目前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的若干方法.对各种方法的应用原理、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其他可用于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但目前仍未采用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马铃薯生长发育特点以及产量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基肥+水肥一体化施用、基肥+3次追肥处理效果比较好,马铃薯产量较高,特别是基肥+水肥一体化施用的效果更明显、产量更高、效益更好,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种薯退化与试管薯应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物技术途径生产的马铃薯试管薯不带病原,纯度高,种薯质量好,能工厂化作业,周年生产,就近供应。既可以节约相当于播种面积10%以上的种薯繁殖田和相当于总产量约20%的种薯,还要改变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种薯退化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品种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李彩霞 《长江蔬菜》2012,(12):64-65
通过对霜冻后的马铃薯叶片表面喷施不同药肥处理,筛选出减轻马铃薯冻害,提高其产量的药肥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次百菌清20~30 g对水15 kg加磷酸二氢钾1 000倍液的混合液,可以提高霜冻后马铃薯的产量,是一种既经济又较为适用的灾后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黑色地膜双垄覆盖对马铃薯干物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材,研究黑色地膜覆盖双垄沟播(FF)、黑色地膜覆盖双垄垄播(FR)和露地垄作(CK)对马铃薯干物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在淀粉积累期至成熟期以FF处理最大,比CK显著增加了31.88%~31.98%。随着马铃薯生育进程的推进,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呈现"S"形变化趋势,成熟期FF、FR处理的块茎干物质积累量比CK显著增加了28.49%和21.52%。马铃薯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成熟期块茎干物质分配比例FF处理最高,比CK显著增加了6.21%。FF、FR处理的块茎产量分别比CK增产59.74%和46.11%,耗水量增加幅度为6.80%和10.0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9.57%和32.82%。综上,黑色地膜覆盖双垄沟播可以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增产效果显著,是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生产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施氮对马铃薯植株生长生理机制的调控,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通过盆栽的种植方式,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素对马铃薯株高、茎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350kg/hm2时,马铃薯各生长时期株高和茎粗达到最高;SOD活性随生育期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为430 kg/hm2时最高;POD活性和CAT活性均在施氮量为350 kg/hm2时最高;当施氮量为350 kg/hm2时,平均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与施氮量符合关系式y=-0.006 4x2+2.6418x+115.6(R2=0.887 2**),并计算出马铃薯产量最高(491.27 g/株)时施氮量为206.39 kg/hm2。通过综合分析马铃薯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等指标,马铃薯氮素最适施用量为206.39~350.00 kg/hm2。  相似文献   

19.
通过播前常规施肥、大中微量元素配施(综合养分)处理,研究其对中早熟马铃薯LK99干物质积累,N、P、K、Fe、Zn、Ca的积累、分配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中微量元素配施可明显提高LK99商品薯率和鲜薯产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LK99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现"慢-快-慢"的"S"形变化规律,而干物质积累速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整个生育期LK99植株对6种养分的吸收呈"慢-快-慢"的单峰变化曲线。养分在各器官中的分配随着生长发育各阶段的推进而变化,生育前期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中,块茎形成以后,随着库的扩大,开始由茎叶向块茎运移。至成熟期,约有90%的N、P、K和80%的Zn是贮存在块茎中。大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有利于Fe、Ca在块茎中的贮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肥料组合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土壤大量元素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各处理仅以在配方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分别提高马铃薯产量17.7%和12.9%。施用配方肥和在配方肥基础上增施土壤调理剂、中微肥提高了马铃薯VC含量,分别为9.2%,9.6%,9.2%。各配方肥处理均提高马铃薯淀粉、粗蛋白和磷含量,增幅分别为10.5%~13.0%,21.5%~40.8%和3.5%~27.2%。施用配方肥和在配方肥基础上增施土壤调理剂分别降低了马铃薯还原糖含量14.1%和5.6%,施用配方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增加了马铃薯块茎的钾含量7.0%和10.9%。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料、土壤调理剂可提高马铃薯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有效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