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究自然纳潮、微孔曝气、养水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仿刺参池塘底部的沉积物间隙水水体环境,对3种池塘间隙水水温、溶解氧、无机氮、无机磷4项水质指标差异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自然池塘间隙水水温为-2.4~25.8℃,微孔曝气池塘间隙水水温为-3.0~26.1℃,养水机池塘间隙水水温为-2.2~26.1℃;自然池塘间隙水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25~18.80 mg/L,微孔曝气池塘间隙水溶解氧质量浓度为4.51~16.78 mg/L,养水机池塘间隙水溶解氧质量浓度为5.88~19.72 mg/L;自然池塘间隙水无机氮质量浓度为0.440~1.347 mg/L,微孔曝气池塘间隙水无机氮质量浓度为0.482~1.367 mg/L,养水机池塘间隙水无机氮质量浓度为0.214~1.149 mg/L,养水机池塘无机氮质量浓度全年各月份均处于最低水平,平均为0.556 mg/L;自然池塘间隙水无机磷质量浓度为0.0042~0.0871 mg/L,微孔曝气池塘间隙水无机磷质量浓度为0.0071~0.0794 mg/L,养水机池塘间隙水无机磷质量浓度为0.0065~0.0818 mg/L。综合分析得知,...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夏天高温季节刺参池塘混养大型藻类——菊花江蓠对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运用黑白瓶法对混养菊花江蓠的刺参池塘进行4次初级生产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混养藻类池塘的初级生产力为271.63~1354.82(mg C)/(m2·d),平均值为724.12(mg C)/(m2·d),较无藻对照池塘提升16%.有藻池塘排水口的平...  相似文献   

3.
刺参养殖水质的变化特点和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刺参养殖水质变化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刺参养殖水质的调控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于2007、2008年每年的3-11月,对大连沿海地区的仿刺参养殖池塘叶绿素a含量进行了调查,并对初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大连沿海各地区的仿刺参养殖池塘中叶绿素a年均含量为2.11~5.40 mg/m3,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8月的庄河,平均值为12.96 mg/m3,最低值出现在2007年3月的旅顺附近,平均值为0.17 mg/m3.仿刺参养殖池塘中初级生产力的年均值为111.38~272.58 mg/(m2 · d),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6月的瓦房店复州湾地区,平均值为602.72 mg/(m2 · d),最低值出现在2007年3月的旅顺附近,平均值为16.47 mg/(m2 · d).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水质变化特点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河北渔业》2015,(3):11-13
黄河三角洲地区引进刺参,证明在山东省中西部分沿海实施"东参西养"是可行的,水质变化与调控在刺参养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概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水质变化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刺参养殖水质调控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刺参养殖在山东、辽宁省沿海广泛开展,目前增养殖面积已经超过20万hm^2(300万亩),已经成为山东、辽宁等省农业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刺参产量参差不齐,病害发生日益频繁。研究发现刺参出现死亡和低产不单纯是由于病害原因,而与低(高)温、pH值、化冰前后水质条件的突然改变等养殖环境恶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水质调控方式下仿刺参池塘沉积物—水界面N、P营养盐物质交换,采用沉积物—水界面N、P营养盐扩散通量室内培养法,研究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位于庄河市海参养殖基地的自然纳潮、微孔曝气(空压机0.1 kW/667 m2)和养水机(750 kW/h)3种不同水质调控技术下605 m×85 m参池沉积物—水界...  相似文献   

8.
精养池塘水质调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国军  齐子鑫 《河南水产》2009,(3):25-26,30
本文分析精养池塘水质的现状,阐述了影响精养池塘水质的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等非生物因子,总结了非生物因子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关系、水体中的变动规律及具体的调控技术;同时分析了精养池塘中浮游生物对水色变化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调节措施,旨在为精养池塘的水体调控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渔业可持续发展已逐渐引起水产工作者的注意。一个池塘所能消除过多营养盐和有机物以净化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大量投入饲料和肥料促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初级生产力和鱼产量得到提高。然而多余的肥料和残饵碎屑的沉积与分解,使得底泥和水体中的营养盐、有机物浓度升高,透明度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问题:COD升高、耗氧加剧、DO和底泥pH降低,一些有毒物质在水体中大量积累,水质恶化。如果管理者掌握了良好的水质调控技术,在水质有不良趋向时用适当的措施加以改善,就能使生态系统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对信阳市五大水库的主要理化性质和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溶解氧、BOD5、CODMn和pH等指标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石山口水库的总氮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的要求,其他水库的总氮则符合Ⅱ类水的要求,南湾水库的总磷符合Ⅱ类水的要求,其他水库的总磷符合Ⅲ类水的要求。南湾水库的初级生产力属于高型,泼河水库、石山口水库和鲇鱼山水库属于较高型,五岳水库属于中型。  相似文献   

1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多种细胞因子的受体,在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RACE法首次从仿刺参体腔细胞中克隆出EGF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3 826 bp,包括821 bp的5’-UTR,281 bp的3’-UTR,开放阅读框2 724 bp,编码907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55-184aa和365-487aa符合EGFR基因所具有的L1和L2受体结构域,在203-344aa和503-823aa含有EGFR家族特征区域CR1和CR2半胱氨酸富集区,并同为跨膜糖蛋白,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经BlastP与GenBank已知物种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仿刺参EGFR基因氨基酸序列与果蝇EGFR相似性为49%,同源性为34%,与斑马鱼EGFR相似性为47%,同源性为34%,与淡水椎实螺EGFR相似性为49%,同源性为31%。据此推断,仿刺参EGFR基因属于EGFR家族成员。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仿刺参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肠、呼吸树、表皮、体腔细胞、纵肌中EGFR均有表达,且体腔细胞和表皮表达量较高。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在仿刺参组织发育和再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仿刺参幼参对缬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80%、1.60%、2.40%、3.20%和4.00%的包膜缬氨酸,配制缬氨酸含量分别为0.61%(D1,对照组)、1.14%(D2)、1.46%(D3)、1.73%(D4)、2.17%(D5)和2.64%(D6)的实验饲料,饲喂体质量为(9.20±0.12)g的仿刺参幼参8周。结果显示,①添加缬氨酸对仿刺参幼参的成活率(SR)无显著影响;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4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②添加缬氨酸对肠壁比和肠长比均无显著影响;③体壁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4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添加缬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组氨酸、缬氨酸、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降低了亮氨酸、异亮氨酸和酪氨酸含量;④肠道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缬氨酸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D1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丙二醛(MDA)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D4组显著低于对照组;⑤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3组蛋白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淀粉酶活力不受缬氨酸含量的影响。综上,饲料中添加适宜的缬氨酸显著提高了仿刺参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改变了体壁的常规成分和氨基酸含量。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得出,体质量为9.20 g的仿刺参其配合饲料中缬氨酸最适含量为1.79%(9.18%饲料蛋白质)。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仿刺参幼参对亮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0.80%、1.60%、2.40%、3.20%和4.00%的包膜亮氨酸,配成亮氨酸含量分别为1.29%(D1,对照组)、1.63%(D2)、1.98%(D3)、2.22%(D4)、2.58%(D5)和2.97%(D6)的6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6.40±0.14) g的仿刺参幼参60 d。结果显示,(1)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幼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在D3组增重率达到最大值100.84%,随亮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但D3、D4和D5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还是显著高于对照组;(2)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体壁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在D3组达到最大值5.50%,且显著高于其他组,随亮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仿刺参体壁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各组间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随饲料亮氨酸含量的升高,仿刺参体壁蛋氨酸含量显著提高;(3)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仿刺参幼参对配合饲料中维生素A(VA)的适宜需求量,实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维生素A乙酸酯,配制VA含量分别为3 250 (D1)、5 187 (D2)、7 054 (D3)、8 970(D4)、12 975 (D5)和16 400 (D6) IU/kg的6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5.48±0.01) g仿刺参幼参8周。结果显示,(1) VA对仿刺参存活率(SR)无显著影响,显著提高了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2) VA显著提高了体壁粗脂肪和VA含量,降低了羟脯氨酸含量;(3)肠道脂肪酶(LPS)活性呈上升趋势,D1组显著低于其他组,淀粉酶(AMY)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肠道谷草转氨酶(AST)、总抗氧化能力(T-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AST及CAT活性均在D4组出现最高值,D2~D5组T-SOD活性显著高于D1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呈上升趋势,D1组显著低于其他组,丙二醛(MDA)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导致辽宁大连、山东东营的2家养殖场池塘养殖刺参大量化皮死亡的新的敌害生物进行鉴定并确定其对养殖刺参的危害。本实验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了涡虫的分类地位,通过生态学方法确定了其生态适应条件,通过切割后培养的方法观测了其再生能力,通过与刺参苗种的共培养实验测试了该物种对刺参的危害及其危害方式。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该涡虫体长0.96~3.26 mm,体宽0.49~1.93 mm,外观黄色或黄褐色,头部钝圆,具一对暗红色棒状眼点,尾部具两条并列的尾垂;显微镜镜检发现其表皮下分布密集的虫黄藻,体表周生纤毛,雌雄同体,口后具有两个生殖孔;对该物种COⅠ及18S r DNA基因片段扩增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并构建基于18S rD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生物与澳洲异尾涡虫序列同源性达99.64%,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并结合18S rDNA分子鉴定结果,将该生物鉴定为澳洲异尾涡虫;进一步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生物具有避光性,其适宜温度为18~24°C,适宜pH为5.5~8.0,适宜盐度为20~40;再生实验表明,该物种具有很强的前后轴极性再生能力;该生物与刺参的...  相似文献   

16.
使用钙黄绿素标记刺参稚参,在Nikon 80i荧光显微镜波长450~490 nm激发光下观察其对刺参骨片的标记情况;研究了钙黄绿素浓度和染色时间对刺参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钙黄绿素能够标记刺参体壁、触手、管足、疣足真皮表层的骨片。实验中,钙黄绿素浓度对SOD和GSHPx的活力无显著影响,浓度在1 000 mg/L时明显抑制CAT活力。染色时间对3种抗氧化酶活力有显著影响。染色时间×浓度交互作用对SOD和CAT活力有显著影响。钙黄绿素浓度在750 mg/L,染色时间在24 h左右,对3种抗氧化酶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仿刺参cDNA文库,获得铁蛋白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序列全长792 bp,5′非翻译区长133 bp,开放阅读框长522 bp,编码173个氨基酸,3′UTR长137 bp;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0 ku。5′UTR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的铁离子应答元件。仿刺参ferritin氨基酸序列具备脊椎动物ferritin的亚铁氧化酶活性中心所特有的保守结构。该序列与海参的同源性最高,达84%,与其它无脊椎动物如:海星、鲍、牡蛎、海葵、线虫、小龙虾和果蝇的同源性为74%~34%;与脊椎动物ferritin重链亚基同源性高于轻链亚基。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仿刺参的ferritin与大部分无脊椎动物聚为一支。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ferritin mRNA在仿刺参未受精卵、受精卵、多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小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型幼体、五触手幼体、稚参11个发育阶段和幼参的体壁、体腔细胞、肠道和呼吸树中均表达。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 ferritin mRNA在未受精卵至原肠期表达量低,从小耳状幼体至稚参表达量显著增高;在幼参的不同组织中,ferritin mRNA在呼吸树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组织;幼参注射LPS后,4种组织中ferritin mRNA表达量与注射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仿刺参幼参对维生素B_6的最适需求量,配制维生素B_6实测含量分别为1.23、5.29、9.35、17.47、33.71和66.17 mg/kg的6组实验饲料D1、D2、D3、D4、D5和D6组,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2.23±0.11) g的仿刺参幼参12周。结果显示,①随着维生素B_6含量的增加,实验仿刺参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先升后降,在D5组达到最高值;体壁粗蛋白含量先升后降,D6组显著低于其他组;D1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②体腔液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先升后降,D6组显著低于其他组;③随着饲料中维生素B_6含量的增加,肠道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降低,肠壁厚度及绒毛长度均显著升高。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仿刺参幼参饲料中维生素B_6的适宜需求量为45 mg/kg。  相似文献   

19.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种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水解酶类。为研究MMPs在仿刺参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仿刺参基质金属蛋白酶16基因(Aj-MMP-16)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和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别分析了Aj-MMP-16基因在仿刺参不同组织、不同"化皮"体壁组织以及病原菌刺激后体腔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Aj-MMP-16基因的cDNA全长为2 976 bp,包括一个342 bp的5′非编码区,一个963 bp的3′非编码区;开放阅读框(ORF)为1 671 bp,编码55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63.11 ku,等电点为4.79。Aj-MMP-16具有典型的MMPs家族蛋白结构:N-端前肽区、铰链区、催化区、C-端类血红素结合区和跨膜区。Aj-MMP-16与其他物种的MMPs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紫色球海胆的MMP-16相似性最高。Aj-MMP-16基因mRNA在仿刺参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由高到低为呼吸树、肠、体腔细胞、管足、肌肉、体壁;在"化皮病"不同阶段,AjMMP-16基因mRNA在"化皮"体壁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体壁组织;灿烂弧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刺激后,体腔细胞中Aj-MMP-16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Aj-MMP-16基因可能在仿刺参内脏再生、炎症发生以及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红刺参和青刺参耗氧率与排氨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包杰  姜宏波  董双林  田相利 《水产学报》2013,37(11):1689-1696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比较研究了两种体色刺参(红刺参和青刺参)幼体在不同温度、盐度、光照下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温度7~27 ℃范围内,红刺参和青刺参OC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二者OCR变化范围分别为7.58~25.94和13.12~25.61 μg/(g·h);红刺参OCR在7和12 ℃下显著低于青刺参,而在22 ℃下则显著高于青刺参。2)红刺参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青刺参AER随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在温度17 ℃达到最高值,而后下降。二者AER变化范围分别为0.62~2.57和0.90~2.22 μg/(g·h)。红刺参AER在7 ℃下显著低于青刺参,而在27 ℃下显著高于青刺参。3)在盐度26~38范围内,红刺参和青刺参OCR和AER均随盐度的增加呈M形变化。红刺参和青刺参OCR变化范围分别为15.72~21.32和14.83~21.80 μg/(g·h);AER变化范围分别为1.47~2.83和1.40~2.00 μg/(g·h)。红刺参OCR在盐度23~32条件下显著低于青刺参;红刺参的AER在盐度29下显著高于青刺参,而在盐度32下则显著低于青刺参。4)在不同光色下,红刺参与青刺参OCR变化范围分别为14.33~21.37和15.73~21.59 μg/(g·h),AER变化范围分别为4.00~8.86和6.38~8.22 μg/(g·h)。红刺参和青刺参的OCR和AER仅在白光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果表明,红刺参对低温较敏感,而青刺参对高温敏感;红刺参和青刺参最适盐度范围均为29~32;青刺参可能对光谱的适应范围较红刺参广,这与两者所栖息的天然环境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