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桂北主栽果蔗区采集表现褪绿斑点或花叶及无症状的未脱毒拔地拉、青皮果蔗、紫皮果蔗、罗汉果蔗、广东黄皮、同安果蔗及脱毒拔地拉等7个品种蔗叶样品88份,用SCBV检测引物对采集的样品进行PCR检测分析。检测结果显示:有2份为SCBV阳性,检出率2.3%,均为未脱毒果蔗拔地拉,其中1份叶片无明显的症状;脱毒拔地拉、青皮果蔗、紫皮果蔗、罗汉果蔗、广东黄皮、同安果蔗检测均为阴性。表明桂北果蔗区存在SCBV侵染。  相似文献   

2.
铜仁地区特色烟叶生产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凸显铜仁地区特色烟叶风格,筛选出适合铜仁地区生态环境的烤烟品种,于2010年在石阡县青阳乡,以K 326为对照,对南江3号,GY 2,贵烟4号等9个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产值上南江3号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品种,且农艺性状表现较好,适应性强,是9个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GY 2和贵烟4号也表现较好,这几个品种可在铜仁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商品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选择适宜武山县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天薯10号、11号较当地多年种植的主栽品种陇薯3号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抗旱性和丰产性,可考虑作为武山县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晋薯16号、陇薯8号、3号可适当推广种植;紫花白为中早熟品种,抗旱性差,可在川区进行地膜栽培试验;02175-200抗旱性较差,产量低,不适宜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省弥度县进行了双亚5号、双亚6号、双亚7号、双亚8号、高斯(Argos)、Argos和Ilona七个亚麻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双亚8号、高斯两个品种表现最好,其主要优点是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弥度地区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双亚5号品种原茎产量最高,抗病性、纤维强度和生育期性状最佳,但出麻率和纤维产量低于双亚8号和高斯,只能作为搭配品种种植,不宜大面积推广。其它四个品种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省弥度县进行了双亚5号、双亚6号、双亚7号、双亚8号、高斯(Argos)、Argos和Ilona七个亚麻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双亚8号、高斯两个品种表现最好,其主要优点是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弥度地区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双亚5号品种原茎产量最高,抗病性、纤维强度和生育期性状最佳,但出麻率和纤维产量低于双亚8号和高斯,只能作为搭配品种种植,不宜大面积推广.其它四个品种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贵州无糖厂蔗区果蔗良种供应问题,促进果蔗产业发展,助农增收,2008年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浙江省义乌市引进果蔗良种进行品比试验,以期择优示范推广。方法: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个区组,3次重复,定期观察,年底测产。结果表明:宁化果蔗品质优良,平均田间糖分锤度18.60%[较对照(罗汉蔗)高3.47个百分点]、平均单产6 854.49 kg/667m2(较对照增产2 701.39 kg/667 m2),增产率65.05%;福建1号品质优良,平均田间糖分锤度16.60%(较对照高1.47个百分点)、平均单产6789.27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636.17 kg/667 m2)、增产率63.47%;四川白鳝蔗品质优良,平均田间糖分锤度18.10%(较对照高2.97个百分点)、平均单产7 380.39 kg/667 m2(较对照增产 3 227.29 kg/667 m2),增产率77.71%;广东黄皮果蔗品质优良,平均田间糖分锤度18.65%(较对照高3.52个百分点),平均单产7 709.32 kg/667 m2(较对照增产3 556.22 kg/667 m2),增产率85.63%。同时,宁化果蔗、福建1号、四川白鳝蔗及广东黄皮果蔗还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抗虫性、抗寒性及抗旱性。  相似文献   

7.
几个果蔗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个果蔗品种做品种比较试验。观察发芽率,分蘖率,成茎率,株高,茎径等农艺性状;分析蔗糖份,纤维份等。综合评价结果广西白玉蔗表现优越,产量较高,品质较佳;罗汉蔗居次,温岭果蔗较差;主栽品种黑皮果蔗表现良好。黑皮果蔗的组培苗供种的比一般常规生产种增产13.8%。  相似文献   

8.
以6个果蔗品种幼苗为试材,研究低温(0℃)胁迫对各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影响,利用隶属函数对果蔗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桂果蔗1号’和‘拔地拉’的叶绿素(Chl)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其余4个果蔗品种幼苗叶片Chl含量持续下降;低温胁迫下,6个果蔗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下降,但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却显著增加,说明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引起;在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低温胁迫下6个果蔗品种的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上升趋势,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和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均显著下降,表明低温对PSⅡ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潜力产生明显的抑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桂果蔗1号’>‘拔地拉’>‘闽引黄皮果蔗’>‘白玉果蔗’>‘龙黑果蔗’>‘川蔗26号’。   相似文献   

9.
张掖市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丰产性和商品性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于张掖市种植的优质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04~141 d,均在当地无霜期之内,能够正常收获。‘青薯9号’和‘青薯2号’产量表现较好,块茎产量分别较‘大西洋’(CK)增产57.2%和38.8%;淀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 091 kg/hm2和1 615 kg/hm2。经试验初步筛选出‘青薯9号’和‘青薯2号’可作为该地区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掖市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丰产性和商品性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于张掖市种植的优质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04-141 d,均在当地无霜期之内,能够正常收获。‘青薯9号’和‘青薯2号’产量表现较好,块茎产量分别较‘大西洋’(CK)增产57.2%和38.8%;淀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091 kg/hm2和1615 kg/hm2。经试验初步筛选出‘青薯9号’和‘青薯2号’可作为该地区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于2012年、2013年以主栽苎麻品种"湘苎2号"为对照,比较分析了4个苎麻新品种在重庆三峡库区的原麻产量及纤维品质。结果表明:中苎2号原麻产量最高,年原麻产量达3187.20kg/hm2,比对照湘苎2号增产17.0%,且纤维品质优良,抗逆性较强,适宜在重庆三峡库区种植,可作为主栽品种进行推广;中苎1号原麻产量居第二位,比对照增产1.7%,纤维品质良好,抗逆性强,可作为配套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2.
云南红皮果蔗是云南蔗区的果蔗新品种,2007年引入贵州试种,2012年在贵州3个县(市)进行区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贵州主栽品种黔糖3号果蔗(CK)比较,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商品性好、蔗糖分含量高、早熟;较对照黔糖3号云南红皮果蔗的平均株高高16.95 cm、茎径粗0.14 cm、田间糖分锤度高1.02%、单茎重重0.12 kg、有效茎多0.18株/m2、增产1.18 kg/m2,丰产稳定。  相似文献   

13.
半干旱区马铃薯品种抗病性和产量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抗病性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通过对引进的5个马铃薯品种及当地对照品种‘新大坪’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筛选适宜安定区种植的马铃薯抗病新品种。结果表明,‘青薯9号’对马铃薯早疫病及晚疫病的抗病性均表现最好,田间长势表现好,且产量最高(31 432 kg/hm2),适宜在半干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西吉县引进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与主栽品种‘青薯168’、‘庄薯3号’和‘陇薯3号’做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生育期最长为128 d,比‘青薯168’延长5 d成熟,且生育前期生长弱,但中后期生长势强,结薯较晚,在盛花期才开始结薯。所以在栽培技术中‘青薯9号’要尽量早播种、可以比其他品种适当迟一点追肥培土以便提高肥料利用率、延长中后期生长时间才能多结薯、长大薯,增加商品薯率,提高产量;‘青薯9号’外观品质好,深红皮黄肉、芽眼少而浅、口感好,淀粉含量较高(19.76%),既可作为鲜薯外销品种种植,又可作为淀粉加工型品种种植;‘青薯9号’商品薯率最高达96%、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2 888 kg/667m2,比‘青薯168’增产38.2%。因此,可以引进‘青薯9号’新品种,在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规范果蔗新品种桂果蔗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因地制宜地加快该品种的推广,达到果蔗高产、稳产和优质,通过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分析其主要特征特性、产量结构、品质、适应范围和利用前景,明确了该品种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及种茎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技术,适用于广西、广东等果蔗产区中高产肥力田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粤糖94/128、园林3号、园林6号、93/102、桂糖26号、粤糖00/236和云蔗93/94七个品种,与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进行对比试验,观测萌芽率、分蘖率、青叶数、株高、生长速、茎径、有效茎数、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和含糖量,并计算综合适应指数。结果表明:新台糖22号的综合适应性能最好,桂糖26号稍次之,其余依次是园林6号、粤糖94/128、粤糖00/236、云蔗93/94、园林3号,93/102的综合适应性能最差。桂糖26号、粤糖94/128、园林6号和园林3号在水肥条件适宜、技术措施配套的情况下,可在崇左蔗区适量推广种植,粤糖00/236、云蔗93/94和93/102不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河北省二季作区优势产区秦皇岛市昌黎县马铃薯两膜种植高效发展,于2020和2021年在昌黎县进行了两膜种植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中薯5号’为对照,对9个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块茎性状、主要生物学性状以及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希森6号’为适宜昌黎县两膜覆盖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其生育期符合当地栽培周期,薯块性状、生长情况及产量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较抗早疫病和疮痂病,产量优于对照品种‘中薯5号’,两年产量分别为57 456和56 952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0.66%和15.47%。该品种可作为适宜两膜种植品种在昌黎县进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10至2012年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汇总并结合其他相关试验示范结果分析,为全面认识不同产区生态条件、生产水平和技术现状,探求改进提高途径提供试验依据。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参试品种中,阿青6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4 977.0 kg/hm2,较对照增产22.0%,居第1位;其次是甘青4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857.0 kg/hm2,较对照增产19.1%,居第2位;甘青5号折合产量为4 165.5 kg/hm2,较对照增产2.1%,居第3位。以上3个品种建议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北青7号折合产量为4 126.5 kg/hm2,较对照增产1.2%,居第4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宿根栽培对地方果蔗品种与常规果蔗品种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果蔗宿根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Badila'('拔地拉')、'黄皮'果蔗、'同安'果蔗和'大田雪蔗'为试验材料,调查不同果蔗品种新植和宿根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性状和糖分相关性状的差异.[结果]果蔗宿根发株率略低于新植出苗率,'同安'果蔗与'大田...  相似文献   

20.
探索水稻11个新品种在泰兴市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抗灾性能、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表现抗倒性、抗病性比较突出,产量较高,但成熟期较迟,生育期较长,可作为机插秧的地区搭配种植品种,适当提前播种,不宜直播水稻.南粳52、盐粳13号综合表现熟期适中,产量相对较稳,可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武运粳24号、扬育粳2号、扬农稻1号综合表现出色,熟期适中,可作为泰兴市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