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90~1993年在阿勒泰对北疆苜蓿进行的头茬打草二茬收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初花期打草后其再生草苜蓿种子仍可成熟,而且20cm行距苜蓿再生草种子产量显著高于15cm行距苜蓿。  相似文献   

2.
滩涂地区苜蓿根系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对沿海滩涂地区苜蓿根系生长发育的特征、根系生长发育对地上部分的影响以及与土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潜水水位高、土壤质地粘重,苜蓿根系主要分布于0 ̄30cm土层内;主根受到潜水及盐分伤害后,诱导其再生出大量侧根系统,说明侧根发达是苜蓿适应该地区的主要特征之一。根系生长发育与地上部分的生长呈负相关。根系统对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尤其以0 ̄30cm土层盐分的下降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行距及施肥量对兰引3号结缕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不同行距及施肥量对兰引3号结缕草种子产量与种穗数量的影响,并对种穗数与其种子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10cm,30cm,40cm,50cm和60cm的行距处理中,50cm处理的种子产量和种穗数均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种穗数与其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0,r=0.875),种穗数控制了种子产量的76.6%;种子田的施肥量以N——100kg/hm2、P2O5——50kg/hm2、K2O——50kg/hm2最为经济,施肥后兰引3号结缕草生殖枝数量显著增多是其种子产量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滨海盐渍土壤苜蓿保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对于滨海中度盐化土壤,在夏末秋初表层盐分低于其他季节的时期,整地开沟10-15cm播种苜蓿可基本上保证其正常出苗和生长。另外,苜蓿与油菜混播也可提高苜蓿的保苗率。  相似文献   

5.
三江平原岗地白浆土种植苜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岗地白浆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试验,探讨了适于白浆土上种植苜蓿的土壤耕作、品种选择、播种时期、苗期和生长期管理。结果表明:白浆土地种植苜蓿品种为肇东苜蓿,播种时期为春节,播深在1.5cm左右,播前精细整地,播后及时镇压。  相似文献   

6.
亚热带牧草闽牧42行距及留茬高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行距与留茬高度的闽牧42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牧42经多次收割后,以行距50cm、留茬高度5cm较适宜闽牧42的生长,其农艺性状好、产草量高、叶茎比大,几时便于生产操作,有利加速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苜蓿优势产区内蒙古中部地区高产优质苜蓿生产中适宜的种植密度。以草原3号苜蓿为研究材料,在4个种植行距处理下(15、30、45和60cm),对其生长特征,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苜蓿茎叶比影响显著,在窄行距处理(15和30cm)下茎叶比较小,显著低于宽行距处理(45和60cm)。种植密度对苜蓿的株高、生长速度、鲜干比影响不显著。株高、生长速度随行距的增大而增加,鲜干比随行距增大而降低。种植密度对苜蓿饲草产量影响显著,饲草产量随行距的增大而减小,窄行距处理(15和30cm)下饲草产量较高。生长第2、3年苜蓿饲草产量分别在30和15cm行距下达到最大,分别为10813和12574kg·hm^-2。种植密度对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相对饲用价值影响显著,对粗脂肪和灰分则不显著。粗蛋白在30cm行距下最高,中性洗涤纤维在15cm行距下最小,酸性洗涤纤维在45cm行距下最小,相对饲用价值在15cm行距下最大。综合苜蓿生长,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指标,内蒙古中部地区苜蓿生产适宜种植行距范围为15~30cm。  相似文献   

8.
种植及收获因子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茎叶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苜蓿品种及播种量、行间距、 播种深度、刈割高度等栽培因子对苜蓿干草产量及茎叶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前三茬及年总干草产量中,行距的产量贡献率均最大。而苜蓿品种及刈割高度对茎叶比的影响较大。不同的行距处理中,苜蓿产量以20 cm行距最高,显著高于50 cm,随着行距的加大,干草产量逐渐下降,但与30 cm行距的产量无显著差异。第4茬干草产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差异较大,新疆大叶和金皇后苜蓿品种产量较高。而播种深度、播种量、刈割高度各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苜蓿的茎叶比在苜蓿品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中苜1号苜蓿茎叶比最小,金皇后茎叶比最大。茎叶比在行距、播种量和播种深度不同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1 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属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株高 60~1 0 0cm ,年可刈割 3~ 4次 ,亩产鲜草 5 0 0 0kg ,营养丰富 ,有“牧草王”之称。适宜各种畜禽饲料。紫花苜蓿喜温暖 ,半湿润到半干旱的气候。抗寒、抗旱能力都很强 ,能耐冬季 - 30℃的严寒 ,但气温超过35℃时生长停滞。对土壤要求不严 ,除重盐碱地、低洼内涝地和重粘土地外都可以种植。紫花苜蓿一年四季均可播种 ,但以早秋播种为最好。播种方法可条播也可撒播。条播行距 2 0~ 30cm ,播种量每亩 0 1~ 1kg。苜蓿的最佳刈割期为 1 /1 0开花阶段。这时苜蓿的干物质含量为 2 5 %…  相似文献   

10.
1 栽植技术 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平原地,株行距宜为25~35m×4m,每6667m2栽67~48株。在土壤瘠薄的丘陵地或沙滩地,株行距宜为2~3m×4m,每6667m2栽83~56株。配置授粉树或3~4个品种混栽,能明显提高着果率和增加产量。授粉树配置比例4∶1。定植穴深60~70cm,每6667m2施入土杂肥2000~3000kg。栽植后及时定干。一般采用开心形树形,应于50~60cm处定干。剪口下20cm整形带内要留饱满芽,以利发出健壮枝条,选留作主枝用。2 肥水管理 根据李树需水特点,可在萌芽开花前、新梢生长期、果实迅速膨大期、果实采收后、封冬等几…  相似文献   

11.
1 选地 应选避风向阳、空气流通的粘壤土、壤土或沙壤土 ,土层厚度至少在 80cm以上 ,有机质含量高 ,保水性、通气性良好 ,地下水位在 80cm以下 ,土壤pH5 5~ 7 0 ,还应具备良好的排灌设施。2 定植前准备 “红紫香蕉”试管苗定植之前 ,应进行全园犁翻晒白 ,并做好清园工作 ,每 666 7m2 撒施呋喃丹 2 5kg和生石灰 50kg ,再整地做畦。蕉畦成馒头型 ,畦面要平 ,一般畦宽 3 8cm ,沟宽 0 8cm ,沟深 60~ 10 0cm ,每畦定植两行 ,行距 2 4cm ;在水源较缺乏的山地 ,香蕉定植处应成行沟 ,沟宽 1 5m ,深 2 0~ 3 0cm ,以…  相似文献   

12.
牧草生物学特性差异导致牧草生物量和结构的差异,结构的差异表现出品种间对时空的利用各不相同。Ladino白三叶(Trifoliumrepens)密度试验,其生物量表现出株行距小的窄行定植a大于株行距大的窄行定植c,中行定植c的生物量介于二者之间,同密度试验的雅安白三叶(T.repens),其生物量和抗草害的能力较低。180天的不同物候期的盖度与密度的大小为正相关。且经三年的盆栽封闭性试验得以证实。几种豆科牧草地上部的倒“”字结构和地下部的半“T”字型结构中:无性繁殖的Ladino白三叶生物量大于雅安白三叶;种子直播的金花菜(Medicagohispida)、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和苕子(Viciacoracca)与两种白三叶都分别表现出地下部0~10cm与0~40cm的根产量关系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刈割后叶片再生动态的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禾草刈割后,不同再生期的叶伸长率,萎蔫率、净生长率及叶片发生率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刈割强度影响不显著,留茬高度在5cm与10cm之间,上述各项参数相对稳定,叶片动态对草地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建议以叶片动态作为刈割和放牧的判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4.
1 园地准备选光照较少、土壤微酸性、坡度在 30 以下的北向或东北向缓坡地建园。种植前 1~ 2个月挖深0 8m的种植穴。分开堆放表土和底土 ,底部填入杂草、树叶等 ,用表土分层隔开踏实 ;中层每穴施入农家肥 2 5~ 5 0kg、磷肥 1 5kg ,施后与底土混匀。上层以表土回填至高出地面 2 5cm左右。2 栽植时期和密度分春季和秋季栽培。春植在 2月上旬至 3月上旬。秋植在 11月中下旬。一般以春植为主。一般每 666.7m2 植 33株 ,株行距为 4m× 5m。为了提早获益 ,也可采用株行距 3m× 4m适度密植。3 种植方法选嫁接口以上 2cm处直径…  相似文献   

15.
不同苜蓿地方品种根系发育能力的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Viands(1988)的方法评价了我国10个苜蓿地方品种根系发育能力的强弱,结果表明,无棣和准噶尔苜蓿侧根发育能力较强,淮阴苜蓿主根直径增粗能力增高,关中,肇东,陇东和新疆大叶苜蓿的根系发育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天水,敖汉和北疆苜蓿对伤害主要根的抗性相对较弱,主根被切断后,侧根大多发生于主根以下0~1cm区域内,主根被切断处会产生1~2条侧根以代替生根的部分功能,但这些侧根不具有原有主根的生长优  相似文献   

16.
两种豆科牧草干草产量正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农红豆草和草原2号杂花苜蓿为材料,进行牧草播种行距、播种量、施肥量三因素、三水平牧草干草产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是影响两种供试牧草干草产量的主要因素。影响蒙农红豆草干草产量的试验三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播种量、施肥量、播种行距;影响草原2号杂花苜蓿牧草干草产量的试验三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播种量、行距、施肥量。蒙农红豆草牧草干草产量的因素水平的最优搭配组合为播种行距30锄,播种量2.5kg/667m^2,施肥量5kg/667m^2;草原2号杂花苜蓿牧草干草产量因素水平的最优搭配组合为播种行距30cm,播种量0.4kg/667m^2,施肥量2.5kg/667m^2。  相似文献   

17.
闽南火鸡的人工孵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火鸡自然孵化率仅40%以下,每窝入孵蛋少10~14枚,为提高火鸡孵化率,笔者使用电孵化器,使闽南火鸡受精蛋孵化率提高达80%。现介绍如下:1孵化前的准备1.1孵化器的改装由于闽南火鸡蛋比鸡蛋大横轴4.4cm,纵轴6.8cm,利用普通家禽电孵化器时,蛋盘内种蛋的行距应加宽至4.5cm,蛋盘之间的间隔距离应拉大至8cm。机器使用前应试温12h,使机内温度控制在37~38.5℃。1.2种蛋的选择闽南火鸡蛋呈长椭圆形,蛋型指数1.55,蛋壳浅褐色并有深褐色斑点,平均蛋重75.5g。应选择蛋型…  相似文献   

18.
切叶蜂为苜蓿种子授粉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苜蓿切叶蜂 (MegachilerotundataF)属蜜蜂总科切叶蜂科 ,原产西亚和欧洲 ,现已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苜蓿切叶蜂是为苜蓿授粉最有效的昆虫 ,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 ,应用切叶蜂为苜蓿授粉已成为苜蓿种子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我们于 1998年初从林甸县引入苜蓿切叶蜂 ,并在大庆市草原饲料试验基地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切叶蜂为苜蓿种子授粉试验。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试验地为沙壤土 ,面积为 5hm2 ,地势平坦 ,具灌溉条件。试验材料为种植第 2年的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培育的龙牧80 1、80 3号苜蓿 ,行距 …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 ,毛樱桃是桃、李的一种极有希望的矮化砧木类型。其砧用技术如下。1 实生砧木苗的培育 采种与层积处理 :采集充分成熟的毛樱桃果实 ,放在缸内沤烂 (应防止温度过高而伤种 ) ,捞出用清水冲洗 ,必要时渗沙揉搓 ,避免果肉残留。将洗净的种子阴干 1~ 2天后 ,拌入 3~ 5倍湿沙进行层积处理。翌春化冻时 ,即可播种。播种及管理 :“春分”至“清明”期间开沟播种。行距 2 0cm ,座水点播 ,株距 5cm ,覆土厚度 2~ 3cm。苗高 5~ 10cm时 ,按规定株行距间苗。定苗后松土除草 ,追肥灌水 ,防治病虫。当年秋季即可嫁接。也可当年采种当…  相似文献   

20.
1 土地准备1.1 深翻平地  深耕要求 2 5cm以上。1.2 施基肥 每亩施有机肥 5t ,加适量石灰中和土壤酸性 ,如基肥不多 ,可集中施于植沟植穴内。2 栽植2 .1 栽植时期  以 12月中旬栽植的生长最好 ,3月下旬次之 ,土壤封冻时栽植的最差。2 .2 栽植密度  每亩栽 15 0 0~ 2 0 0 0株。2 .3 株行距  行距 1~ 1 3m ,株距 0 35~ 0 4m。2 .4 定植  一般粘重土壤宜浅栽 ,沙性土壤宜深栽(根颈埋入土中 10cm以上 )。做到桑苗深浅一致 ,株行整齐 ,植沟植穴施基肥填土踏实后 ,按规定的株行距拉线定点 ,定植桑苗 ,栽后用细土壅根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