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地产权安全感知是影响农户参与林业经营及林业生态治理决策的关键因素,探究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下石漠化地区农户林地产权安全感知形成的影响因素,对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引导石漠化地区农户合理的林业经营行为及林业生态治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549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Ologit模型估计了林权改革变量、干群关系对石漠化地区农户林地产权安全感知的影响。结果显示:1)林改确权发证强化了农户的林地产权安全感知,但受林改政策实施的制度环境影响,其强化作用在石漠化地区的发挥仍比较有限,在确权方式方面,均山到户模式比均股均利到户模式更为显著地提高了农户的林地产权安全感知;2)以农户对村干部的信任为代表的干群关系显著地提高了农户林地产权安全感知;3)干群关系对林改政策的实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但这种调节作用在当前农村治理扁平化、农户与村级组织之间关系有所疏离的背景下被弱化。进一步深化完善林权制度改革并以良好的干群关系来保障制度政策的实施,可能是提高石漠化地区农户林地产权安全感知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采伐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  宋维明 《林业科学》2012,48(7):161-169
使用2005和2010年江西省集体林区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采伐决策的影响,运用FE和RE研究林改对木材和竹材采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显著增加木材和竹材的采伐量,其中林下资源的使用权可以延迟农户对木材的采伐,农户倾向于在产权明确的林地上进行采伐,同时家庭经营林业的方式不利于木材供给的增加。基于本文的实证,建议在勘界发证的工作中应首先确保用材林地,提倡以林地流转的方式实现林地的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3.
对深化山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山西省实际出发,分析了林改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对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分山到户、明晰产权难度大,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不健全,资金困难阻滞了林业产业的发展,采伐限额制约林权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公益林效益和补偿机制,出台利好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改革采伐机制、完善木材流通监管机制,发展多种经营、进一步深化林改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林木采伐权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采伐权是权利主体根据依法取得的采伐许可的规定而享有的按照法定方式对林木进行采伐获得收益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是林权处分权能的一个表现.我国有关林木采伐的制度中,还存在立法不完善、商品林的林木采伐权的限额制度过于严格以及管理机制不完善等不足.因此,只有明确林木采伐权的物权地位、完善林木采伐的法律制度并建立高效的林木采伐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林木采伐权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
森林经营问题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得到重视.以福建省邵武市和尤溪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156个农户样本数据,分析农户造林、砍杂、施肥和管护4方面的森林经营行为现状;基于利润最大化理论,选择Probit模型,分析家庭、林地、非林生产、林业生产、制度因素5方面17个变量对农户森林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造林、砍杂、施肥和管护4类森林经营活动的参与性分别为64.1%、36.5%、33.3%和46.2%;造林行为受户主受教育水平、户主是否主要从事农林业超过10年、用材林比重、林改前是否进行过造林、家庭耕地面积、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影响显著;砍杂行为受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是否距家庭远、林改前是否进行过造林、农户是否对经营制度改革满意的影响显著;施肥行为受户主是否主要从事农林业超过10年、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是否距家庭远、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是否对税费制度改革满意、是否对经营制度改革满意的影响显著;管护行为受新一轮集体权制度改革中获得的林地占家庭林地总面积比重、林地是否距家庭远、是否计划修建林道的影响显著.为提高农户森林经营积极性,需要关注农户家庭、林地、非林生产和林业生产方面的特殊性,优化有助于农户提高营林收益和降低营林成本的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木所有权由模糊的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户所有,应该说,林改后发生的非法采伐林木案件的性质根据被采伐的林木的权属似乎不难判断。但是,在一些地方,由于林改制度不够落实、措施不够完善、程序不够规范,加之相关法律和政策之间衔接不够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木所有权由模糊的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户所有,应该说,林改后发生的非法采伐林木案件的性质根据被采伐的林木的权属似乎不难判断。但是,在一些地方,由于林改制度不够落实、措施不够完善、程序不够规范,加之相关法律和政策之间衔接不够  相似文献   

8.
在后林改时期,农户已成为我国集体林区主要林业经营主体。文中梳理了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相关研究文献;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从林业生产过程角度揭示林改后农户造林、抚育和采伐行为动态趋势,从投入角度探讨林业资金和劳动力投入行为变化趋势,从林业产出角度分析林业收入水平和来源结构变化趋势及其与林业生产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后林改时期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的基本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张立春  徐会勇 《绿色科技》2013,(12):243-244
对云南省大关县固定样本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农户在林业方面的收支情况及在林业劳动力投入支出状况,反映了农户林业收入在此次林改中所受的影响,剖析了林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集体林改惠及千万林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林业生产关系更加适应林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极大地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江西、福建、辽宁、云南四省的农户调查,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农户相关情况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计有显著影响,林改后农户林业收入明显增加,并且农户对林改政策的了解和林权证的发放是影响林改成效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studies recent changes in forest regimes in Europe from an analytical perspective, combining both property-rights theory and policy analysis. Important elements of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forests can be identifi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ies from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property and use rights) and public policy analysis. Different examples of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in European countries illustrate which components were most likely to change in recent years: the order frame of property and use right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due to the breakdown of the socialist systems; the implicit use rights for the public due to growing needs in leisure activities and nature protec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arrangement, where the state gradually withdraws from forest management activities. A first analysis of the triggers and dynamics of the changes shows that slow and incremental changes in public policies are much more likely to occur than any reform of the property rights or forest tenure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changing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into account not only the contingent external triggers, but also the logic of learning processes and the actor networks in place.  相似文献   

12.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得出平原地区历年林权制度频繁变动,林权制度绩效总体处于一种非均衡的低效率状态,河南省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发展民营林业关键在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民营林业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民营林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当前关于民营林业的制度创新重点在于:要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尊重经营者的自主权,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税费负担,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和生态效益补偿。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林业产权呈多元化趋势。林业产权的变化,要求森林资源管理不断改革。本文分析了鹰潭市林业产权的现状,阐述了不同林权结构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南方林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森林资源产权管理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权制度作为调整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规范,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森林资源产权与森林生态管理之间存在比较紧密的相关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森林资源产权管理制度发生了数次变革,对森林生态保护产生了较大影响。进入21世纪,森林资源经营权利民有化作为南方集体林区林业改革的重要目标,其产权设置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辨证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以森林资源分类经营为基础,按照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种不同的森林经营类型,构建有区别的森林资源产权结构模式,以取得生态和经济双赢的产权格局,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关键。本文围绕着上述问题,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予以论证和分析,以期为南方林区森林资源产权改革研究充实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土地产权安全作为解决土地产权问题的核心,已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文中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认为:1)已有研究对土地产权安全的内涵认识很不一致,也没有对其衡量指标进行统一的界定;2)由于保障性方面的数据很难获取,研究中常常采用实质性的衡量方法作为替代来阐释土地产权安全;3)关于土地产权安全和经济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往往缺乏相关指标内生性的考虑。正是由于研究者对土地产权安全的定义和衡量方法不同,实证研究结论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三权分置”改革中林农环境权益保障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林地使用权流转业已出现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之相随的是,在林地流转实现过程中出现诸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在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置,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文中解读“三权分置”的逻辑构造,...  相似文献   

18.
江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江西林业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现阶段林业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运用产权理论分析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江西省当前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在描述并测算我国非国有林业企业人工林经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基础上,运用并扩展"制度—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对我国非国有林业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非国有林业企业面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较高,严重挤压了企业经营收入;同时,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及其实施单独或共同对当事人行为发生作用,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权受限程度,并对交易成本产生影响。文中认为,应充分考虑历次制度的有效衔接及实施,在此基础上形成尊重产权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从而保障企业的经营权并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