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古代黄河中游饥荒与环境变化关系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方灾害史料收集整理,统计出黄河中游近2000年来共发生了306次饥荒。分析表明:饥荒的发生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以及环境变化之间有显著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气候寒冷时期,农业生产受到影响,饥荒发生频率较高;气候温暖时期,农业生产发展,饥荒发生频率较低。历史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常引发饥荒,尤其是旱灾与饥荒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环境的恶化也是饥荒发生的重要原因。频繁发生的饥荒对社会经济及城市发展建设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皇甫川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半干旱区,作物生产对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利用该流域1961—2000年生长季(5~9月)的降水、气温数据、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数据,深入分析作物生产对旬尺度降水、气温变异的响应。研究表明,排除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皇甫川流域农作物生产对旬尺度降水、气温变异有明显响应,但不同农作物的响应程度不同,同一种农作物对不同旬的响应亦不同;8月上旬降水量的丰缺对糜黍、玉米、薯类和谷子等农作物的气候产量有明显正效应,6月下旬和7月上旬降水量的多少对高粱的气候产量有决定性的影响;5月中旬最高气温和7、8月份各旬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升高,都可能使农作物的气候产量不同程度降低。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生长季(尤其是7、8月份)旱作区的田间管理,降低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3.
文中分析了榆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史前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区域人口变化情形,探讨了陕北高原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变迁与史前石城兴衰的关系,揭示了陕北高原史前石城兴衰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史前石城集中兴建的龙山时期,气候总体较为冷干,而石城衰落、废弃的夏前期,气候却相对暖宜,陕北高原史前石城的兴衰与气候变化没有直接联系。2)陕北高原史前石城的兴衰与经济社会变迁存在明显联系。仰韶晚期粟作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人口的增长,在冷干气候背景下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先民食物不足进而引发部落间的冲突,在易于防守的梁峁上修建坚固的石城作为战时的避难场所成为先民应对区域内外冲突的必然选择。同时,部落日益强大的社会组织力,使较大规模的石城工程建设成为可能。随着陕北高原人口外迁和气候变得暖宜,社会趋于安定,失去用途的石城逐渐走向废弃。3)陕北高原史前石城兴衰并不是气候变化的直接产物,而是气候变迁背景下区域人地关系发生变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近50年岱海生态与环境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岱海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内陆湖,历史时期受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湖泊经历多次扩张和收缩,最大水域面积曾达到760 km2。近5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湖区农业活动的加强,岱海的补给水量急剧减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岱海水位持续下降,且下降速度呈现出明显的加快趋势;与此同时,湖水的矿化度不断升高,咸化现象已十分明显;受农业活动和城镇生活的影响,岱海水体的富营养问题也日益突出;其原始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岱海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人类对流域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对污废水的不合理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只是起到了加速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藏西北高寒牧区气候特征及草地退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藏西北高寒牧区9个气象站1971~2005年共35年的观测资料以及现代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域与牧草长势相关的温度、降水、蒸发量等气象因子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表明,近35年来,藏西北高寒牧区平均温度、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为逐年增加,蒸发量逐年减小;各季节的变化与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藏西北高寒牧区两大区域,阿里地区的北部和那曲地区的气候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从牧草生长最重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来看,阿里牧区的气候变化特征朝着干热方向发展,对牧草的生长有不利影响,而那曲牧区气候变化特征为暖湿型,有利于牧草生长。然而,通过对整个藏西北高寒牧区牧草的研究表明,无论是阿里地区还是那曲地区,牧草都呈现出了退化趋势,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除自然天气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叠加上其它的自然驱动力和人类活动力,必将对区域脆弱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利用1961~2010年皇甫川流域气候数据、准格尔旗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NPP计算模型,分析流域降水、气温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961~2010年流域降水、气温的季节和年际波动明显;降水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主要受降水量年际波动影响,流域NPP和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功能均表现出明显的年际波动变化;NPP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农业生态系统作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其粮食生产增长趋势明显,但气候暖干化可能会带来农业气象灾害。此外,流域气候波动性大、稳定性差,加剧了土地荒漠化。因此,在皇甫川流域生态建设、环境治理中,要综合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将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7.
论文把农业生产看作由农业产出、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社会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农业生产系统,并构建了农业生产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评价了中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生产系统及其四个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另外还定量评价了四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戴君  胡海珠  毛晓敏  张霁 《干旱区研究》2023,(10):1547-1562
石羊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和季风区边缘,流域内绿洲农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高,生态环境脆弱,未来气候变化加剧了流域水资源的不确定性,对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构成威胁。本文基于观测数据,评估第6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11个气候模式在石羊河流域的模拟能力,用等距离累积分布函数法对气候数据进行降尺度,得到该流域的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CMIP6模式数据在石羊河流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多模式集合平均数据对石羊河流域降水和气温的模拟性能均优于其他模式。(2)未来不同情景下(2023—2100年),流域内降水量、气温和潜在蒸散发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随着辐射强迫增加而增大。(3)未来时期石羊河流域的干燥度指数整体减小,流域气候趋向暖湿化,且民勤盆地是流域内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研究结果对于石羊河流域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及其毗邻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区域分异的研究,涉及到若干虽经长期争论,至今并未得到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然而,它们却是治理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的重要基础。本文就全新世以来的植被变迁、历史时期农牧业发展历程、黄土高原空间范围、干湿状况和雨养农业、现代自然环境的区域分异与综合治理等问题阐述了基本观点。认为,全新世中晚期以来,多数地方就是森林和草原相嵌构成的自然景观;全新世晚期以来,植被的破坏加剧;历史时期农牧业区域曾经历频繁更迭;现在的种种环境问题,自清朝以来已全部明朗化;黄土高原的空间范围与地质上的黄土沉积稳定带大体相符,面积近3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的治理和农业生产均应以自然区域分异为纲。  相似文献   

10.
黄土是第四纪气候变化的重要载体,对临汾盆地丁村古人类遗址东沟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光释光定年、磁化率及粒度指标的测定,以揭示末次间冰期以来临汾盆地的气候演化过程。根据光释光定年数据,并结合磁化率及粒度参数变化特征,可将临汾盆地气候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30~75kaBP,成壤作用强,古土壤发育明显,表明该时期亚洲夏季风占主导,降水量较大,气温较高,最为暖湿;75~57kaBP,沉积作用增强,黄土发育明显,表明亚洲冬季风占主导,干燥少雨,且气温极低,最为干冷;57~25kaBP较为特殊,弱古土壤发育,表明气候回暖,但仍处较冷时期,降水相对较大,气候温和;25~20kaBP,该时期沉积作用再次加强,黄土沉积,表明亚洲冬季风增强,降水减少,气候变冷。通过将临汾盆地丁村剖面数据与其他地质数据对比分析可见,在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的气候旋回中,临汾盆地气候变化与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且存在一定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东北黑土冻融作用与冻融侵蚀发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对气候变化与东北黑土冻融作用及冻融侵蚀发生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黑土冻融作用发生的气候环境,以及气候环境变化对黑土冻融作用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东北黑土区年平均气温的波动上升十分显著,而降水呈波动下降趋势。在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情况下,东北黑土冻结层和融化层的深度趋于减小,发生冻融作用的程度趋于减小。在空间变化上,黑土区由北到南冻结层和融化层的深度逐渐减小,发生冻融作用的程度也逐渐减小;土壤有迟冻结,早融化的趋势;初春(3月)温度的上升,冬季降雪量的增加,使春季解冻期融雪侵蚀有加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选取1961~2009年兰州市气候观测资料,采用城郊对比法,分析兰州市气候环境变化特征,发现兰州市城市气候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干岛效应和暗岛效应,雨岛效应则不明显。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的基础上,应用回归分析建立城市化过程与气候环境变化之间的关联模型,其中三次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分析表明:兰州市热岛效应和暗岛效应的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现象比较明显,而此现象在干岛效应和雨岛效应中并不存在,兰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并不完全符合环境库茨涅兹曲线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隋代大兴城的选址建设及唐末迁都洛阳的资源环境因素的深入分析,表明在隋代关中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为了规避不利的灾害风险而移址大兴城;唐朝末年,由于气候转向冷干,为了寻求更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则迁都洛阳。  相似文献   

14.
陕甘宁接壤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能够正确反映陕甘宁接壤区多年气候变化的趋势,特别是1999年以后的气候改善状况,利用线性回归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1951~2004年间39个测站的气温和降水的记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甘宁接壤区暖干化趋势明显,多年来一直处于干燥的状态,气温在波动中不断升高,降水在波动中不断减少,这种恶劣的气候状况严重影响了陕甘宁接壤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但是1999年之后,在气候暖干化的大背景之下,气温有所降低,降水有所增加,这是一个较好的气候变化趋势,对于气候的转型以及生态环境的重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西汉长安城的选址建设及东汉定都洛阳的资源环境因素的深入分析,表明西汉都城选址是受河流水系的演变限制及为了寻求更丰富的水土资源条件;东汉迁都洛阳则是在气候变化异常、生态环境恶化及灾害频发的条件下,为寻求更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进行的迁移。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调查 ,研究和分析了对发菜生存与生长发育起直接作用的微土壤、微气候、微地形、微植被和风向等微生态环境。发菜对生存环境的选择性很强。其中 ,干一湿交替的微气候环境是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性因子 ,是发菜生存和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一方面 ,发菜藻体在干燥的状态下 ,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是发菜生存和生长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 ,发菜藻体只有在一定湿润状态下 ,才能生长发育。由于干旱气候环境所限 ,野生发菜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  相似文献   

17.
试论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沙漠形成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跃  李森 《干旱区研究》1996,13(2):20-24
第四纪期间中国北方风沙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如风力、风向、沙漠、地形等随青藏高原的逐步隆升均发生相应变化。从探讨青藏高原隆升与中国沙漠形成演化出发,本文指出高原阶段性隆升与中国北方沙漠演化阶段上的因果关系。受高原隆升的地质、气候等综合效应影响,中国沙漠于第四纪初先在贺兰山以东、长城以北地区形成;1.6MaBP以后高原北侧出现有利于风沙活动的干旱多风环境,沙漠扩展至西北地区;1.1MaBP以后高原隆升对  相似文献   

18.
松嫩平原西部湖泡水环境问题、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气象数据和湖泡水化学实验数据从宏观至微观分析了松嫩平原西部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即旱涝灾害并存、氟污染严重、水生环境退化、盐沼化加剧、富营养化明显。针对问题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 ,最后提出了保护与改善湖泡水环境的主要治理对策 ,即保护湖泡漫滩湿地、加强生态建设与管理、协调好区际用水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内蒙古固阳县16个乡1 6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分析,指出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抗干扰能力弱、易于发生风蚀、水蚀的生态背景是制约农牧交错带传统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生态瓶颈,探讨并提出了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农牧企耦合发展模式”,分析论证了该模式对于解决农牧交错带生态和经济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与人口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rcGIS技术,以1km×1k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选取了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因子,构建了基于人居环境指数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对人口分布做了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临界适宜地区的适宜性与限制性因素。研究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人居环境指数介于21.51-84.62之间,整体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