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静 《云南农业》2014,(9):25-26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医药、食品和轻化工的重要原料.咖啡是一种较易栽培的热带经济作物,管理成本较低、收益早、产值较高,定植后3年便可收获,管理好的可收获20~30年.结合泸水县小粒咖啡种植现状,阐述小粒咖啡的育苗技术及栽培管理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出口大葱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梅州日成农业发展公司引进大葱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在广东蕉岭县(北纬24°25,′东经116°,海拔180m)栽培种植17hm2,经农业部门测产验收,平均单产58.80 t/hm2,高产田块达82.51 t/hm2。2004年种植53.33hm2,平均单产59.93 t/hm2,2005年种植面积将扩大到65hm2。生产的大葱主要销往日本、香港及国内深圳、广州等地。大葱是葱类蔬菜之一,食用部分为假茎葱白和嫩叶,营养丰富,辛辣芳香,生、熟食均佳。在广东蕉岭县栽种具有产量高,栽培容易,病虫害较少,效益高(产值可达3.75~4.5万元/hm2)等优势,适宜于我县石窟河沿岸沙壤土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3.
1经济效益分析 大棚春番茄~中稻~冬莱栽培,一般单产番茄60000kg/hm2,产值75000多元/hm2,中稻7500kg/hm2,产值11250元/hm2.冬菜11250~22500kg/hm2,产值15000余元/hm2.该模式年总产值至少101250元/hm2.其中,纯收入在7500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4.
小粒种咖啡(CoffeaarabicaL.)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热带雨林地带[1],经过系统发育,形成喜静风、荫蔽或半荫、湿润环境的习性,对强光比较敏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际生产中常常采用大面积无遮荫栽培,这就对小粒咖啡的生存和正常的光合性能带来了挑战,光抑制减少植物的碳积累,严重的光抑制还可能影响到咖啡的生存[2]。我国对咖啡种植中的荫蔽问题存在不同观点,但大多数认为,适当荫蔽有利于咖啡生长[3]。1荫蔽的必要性和荫蔽度潞江农场曾在20世纪80年代推广不种荫蔽树的咖啡栽培技术,加大咖啡种植密度,5000~7000株/hm2,有的甚至达到7500株…  相似文献   

5.
秋莴笋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笋属菊科,性喜冷凉湿润环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肉质鲜嫩,既可生吃又可熟食,平均单产可达34500kg/hm2,产值22500元/hm2以上,深受广大消费者睐,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50年河南省小麦育种工作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建国前,河南省小麦面积400万hm2左右,单产不足600 kg/hm2,20世纪50年代总产在400万t上下。50年代前期面积有了较快发展,最多曾达510万hm2(1955年),但由于病、虫、旱灾害频繁,单产始终徘徊在900kg/hm2以下,且面积不稳,一度不足400万hm2。60年代中期随着对农业的重视和生产条件的逐渐改善,总产达到450万t,70年代后,单产逐步上升,到1983年已突破3 000 kg/hm2,总产达1 456万t,面积恢复到430万hm2。90年代中后期,单产和总产均有较大发展,面积一度到480万hm2,单产达4 500 kg/hm2左右,总产达2 100万t左右,但由于连年丰收和…  相似文献   

7.
兔眼蓝浆果干20世纪60年代引入德州,70~80年代进入商品性栽培.米克蓝浆果农场位于纳客多切斯西10 km,属抗寒性8区.1988年种植兔眼蓝浆果28 hm2,2003年又种植6 hm2,共计34 hm2.该地年雨量约1 200 mm,冬春潮湿而夏季以早、热为特征.晚春的霜冻对蓝浆果的生产是重大的挑战.从2001-2008年各品种平均产量分别为"顶峰"6.396 t/hm2,"杰兔"6.265 t/hm2,"灿烂"11.164 t/hm2,"梯扶蓝"9.378 t/hm2,"粉蓝"16.457 t/hm2.本文是该场多年来田问生产和经营策略的回顾.  相似文献   

8.
玉门市西瓜套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套种番茄栽培技术是玉门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成本低、效益好、栽培管理简单的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在当地的西瓜产量为67 500~75 000 kg/hm2,产值达27 000~30 000元/hm2;番茄产量52 500~60 000 kg/hm2,产值达36 750~42 000元/hm2;两项合计产值可达63 750~72 000元/hm2.  相似文献   

9.
咖啡种类及优良品种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咖啡为茜草科(Rubiaceae)咖啡属(Coffea)植物,原产于非洲中北部,据Chevalier研究认为,该属植物共有4组66种,通常所指的咖啡为真咖啡(Eucoffea)组小粒种(Coffea arabica)、中粒种(Coffea robusta)、大粒种(Coffea liberica)和埃塞尔萨种(Coffea excelsa)的植物,其中生产性栽培的主要为小粒种和中粒种,小粒种约占栽培面积的80%,中粒种占20%.  相似文献   

10.
江西红壤区马铃薯高产、高效、优质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根据11年来在平缓红壤丘陵地上进行的马铃薯高产、高效、优质栽培试验,提出了应用微膜、微生物肥、免深耕、大垄双行、倒芽播种、稻草包芯、农艺农机有机结合的综合栽培技术,使泰和县红壤地马铃薯单产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7.5 t/hm2逐步上升到目前的30 t/hm2,最高达41.85 t/hm2,为江西省典型红壤区的开发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