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籼稻粒形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以8个粗短粒品种和5个细长粒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显遗传模型,对早籼粒形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其中粒形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是以加性相关为主,仅粒宽与长宽比性状间同时存在着显著的显性相关。有效穗数与着粒密度、每穗粒数、穗重间具有较高的负向加性相关,与粒重则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显性相关。着粒密度、每穗粒数、结实率、穗重、粒重以及单株产量性状间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品种数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瑞清  闫志顺  刘英 《种子》2004,23(11):56-58
对41份冬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植株性状、穗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间、产量构成因素与植株性状间、穗部性状与植株性状间均呈显著相关,说明通过穗部性状、植株性状间接选择产量性状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1983年戴君惕等提出相关遗传力概念,近年来在春小麦、水稻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应用相关遗传力分析方法,能将性状表型值、基因型值、遗传力和相关系数联系起来考虑,从而包括了通路的全部信息,使分析更全面有效。本研究用相关遗传力对20个新育成品种(系)进行分析,以确定直接、间接选择效果,为今后的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多元遗传分析法分析了高粱16个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参数。结果表明,多数性状间相关遗传力小于性状遗传力。当选择强度相等时,对一级枝梗数表型的选择可以明显提高二级枝梗数和穗粒数。对其他性状的间接选择相对效率都比性状的直接选择效率要低。相关遗传力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表型对穗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为千粒重和二级枝梗数。各性状通过穗粒数都有最大的正向间接作用。因此,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超过其他性状,是提  相似文献   

5.
大豆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陆地棉品种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和选择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内外23个陆地棉品种(系)为材料.利用相关遗传力研究了陆地棉数量性状间的相关遗传变异;并分析皮棉产量和产量构成性状各种组合的选择指数.相关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衣分和下部茎粗等性状间接选择单株皮棉产量比直接对单株皮棉产量进行选择效率高.相关遗传力通径分析表明在构成皮棉产量的三要素中,对单株皮棉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铃数,衣分次之,单铃重最小.皮棉产量的选择指数分析也同样表明有效铃、衣分、籽指、单株皮棉重进行组合选择的效率较佳,同时也必须对单铃重进行必要的辅助调节和控制,协调好它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海滨锦葵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成江  钦佩  何祯祥 《作物学报》2005,31(10):1310-1313
对海滨锦葵的16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1) 种子产量与果实数、地径、结果枝比、结果枝数、百粒重间呈十分显著的正相关(r = 0.945、0.770、0.567、0.497、0.397),与粗脂肪含量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 = 0.348);但与结果枝高度间呈十分显著的负相关(r =-0.343);粗脂肪含量与百粒重、结果枝底径和地径间呈十分显著正相关 (r = 0.389、0.383和0.358),但与结果枝枝下高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 =-0.397)。(2) 果实数对种子产量的直接正效应最大,其后依次是叶长、地径、结果枝长、百粒重、分枝数、结果枝角度、结果枝高度和株高;14个产量因子中有5个对产量有直接的负效应,包括叶宽、叶长宽比、结果枝数、结果枝底径和结果枝比。相关、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相结合的分析表明,对果实数、地径和百粒重的直接选择可有效增加种子产量;选择结果枝高度低的植株对种子产量改良有益;结果枝数和结果枝比的选择有助于提高种子产量,因其通过果实数和地径的间接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8.
共显性分子标记与显性基因数量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正交表形式表现的共显性动物分子标记资料根据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型配合了动物分子标记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以正交表形式表现的显性基因共显性分子标记资料配合的分子标记回归方程,可以对显性基因的相对作用加以估计,并可作为育种的依据。运用此方法亦可以实现从基因到性状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徐翠莲  杨衍菊  王瑞清 《种子》2013,32(2):85-88
为了给南疆地区小麦育种和品质遗传改良提供参考,对疆内外引进的13个冬小麦地方品种的5个农艺性状和4个籽粒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单株粒重与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或偏相关;单株粒数与单株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或偏相关。因此,在保证单株穗数的前提下,可通过增加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来提高小麦的产量。(2)干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蛋白含量之间无显著正相关;沉淀值与蛋白含量也无显著相关性。(3)除穗长和蛋白含量在0.1水平上显著偏相关,偏相关系数达0.537外,其余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均无显著相关或偏相关关系。因此,在育种中可以适当将高产和优质结合起来,达到高产和优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樱桃番茄几个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樱桃番茄几个主要数量性状单株株高、叶片数、单株穗数、每穗结实数、单果重、单株产量之间相关和通径系数进行分析,剖析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樱桃番茄的栽培管理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旱地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对养分投入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玲  王朝辉  李生秀 《作物学报》2010,36(7):1192-1197
以9个旱地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其产量及主要农学性状与养分投入水平的关系。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在低、高水平养分投入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0%和40%,生物量提高17%和35%,单位面积穗数增加11%和25%,穗粒数增加8%和10%。高产品种的生物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及其随养分投入增加而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低产品种。千粒重不受养分投入水平的影响。旱地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生物量、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均随养分投入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并且存在品种间差异。高生物量、高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是旱地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它们对养分投入的敏感响应是高产品种养分投入提高后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北京地区1949年以来不同时期冬小麦品种生物产量若干性状的演变规律、遗传相关、环境相关和遗传变异系娄的比较得出:①目前推广品种的收旨数比解放初推广品种增加了11。72个百分点,但是单位茎叶重所负担的子粒重(克草粒重)却增加了83。9%,说明库源器官的比例变化较大,光合产物输出增多。②随着品种的遗传改良,单个茎秆特别是单个穗子的生产能力强化了,但群体成穗数有所下降,茎秆矮化、粗壮,穗子也变得粗  相似文献   

13.
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应用胚乳性状的遗传模型,以6×6双列设计研究了小麦蛋白质含量及沉淀值的遗传。结果表明:小麦F_2代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沉淀值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控制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基因作用方式为超显性,显性作用大于加性作用。F_2群体中显性等位基因的频率与隐性等位基因的频率不等。本文还比较了二倍体模型与三倍体模型的异同,讨论了小麦蛋白质含量及沉淀值的改良与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若干品质性状遗传及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李宗智 《作物学报》1990,16(1):8-18
F_1的沉淀值、伯尔辛克值介于双亲之间,前者以正向部分显性为主,后者以负向部分显性为主,与中亲值相关显蔟,遗传力高,表明这两个性状在杂交后代易于获得遗传进展。相反,蛋白含量在 F_1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表现,很难指出以哪种遗传形式为主,与中亲值无显著相关,遗传力低,表明高蛋白育种较难。但在 F_2、F_3中各组合都出现了蛋白含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基因型离体叶片失水与产量结构和植株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4年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在冬小麦基因型产量和株高变异较大时,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与产量构成和植株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RWL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多数情况下RWL与产量和千粒重呈负相关,与株高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基因型位次随失水时间的变化,有低失水,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和高失水4种类型。RWL与产量负相关随失水时间延长而减弱。基因型差异以失水2-3h最为明显,且更具有较大生理意义,因此提出  相似文献   

16.
小麦白粉病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以河北农业大学近年培育出的鉴定圃中16个品种(品系)为试材,对小麦白粉病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小麦白粉病与株高、基部三节长、倒三叶长呈显著正相关(r=0.5356,r=0.5687,r=0.5157);与倒二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r=0.7181);与不孕小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7132);与倒二叶宽、倒三叶宽负相关不显著(r=-0.4340,r=-0.4803)。与其它性状均无相关或相关系数很小。使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抗白粉病基因进行定位,并进行标记辅助育种,培育和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也是综合治理小麦白粉病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不同冬小麦品种产量和节水性状差异及对供水的反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24个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不同的灌水处理下,研究了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抗旱指数的品种差异。结果表明,灌水处理间与品种间产量差异均极显著,灌水与品种互作差异显著。2水处理产量高于4水。石4185,冀 5579,石麦12等19个品种2水处理产量高于4水,多丰2000,师栾02-1,良星99等5个品种4水产量高于2水。分别以2水处理和4水处理下的产量作为水地产量计算抗旱指数,得出抗旱型,不抗旱型和中间型比例分别为4.2%, 29.2%,66.6%和20.8%,20.8%,58.4%。综合分析认为石麦12,冀5579和石新618等产量和节水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更适于节水栽培。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冬小麦抗寒性的分子机制,以168个花培3号×豫麦57的双单倍体株系为作图群体,利用已构建含有324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对电导法测定低温(−18℃)处理后的叶片膜透性进行QTL定位。利用完全区间作图法,在3种环境下共检测到21个与叶片膜透性相关的加性QTLs,分布于1B、2A、3A、3B、5B、6A、6B、6D、7B和7D染色体上,其中4个位点(qCMP-1B-1、qCMP-3B-2、qCMP-5B-1和qCMP-5B-4)遗传贡献率大于10%,属主效基因,其余QTL的遗传贡献率较小,属微效基因。3种环境条件下在5B染色体的Xgwm213–Xswes861.2区间检测到共同位点,与Xswes861.2的遗传距离为0 cM,其中qCMP-5B-1 (环境1)和qCMP-5B-4 (环境3)的贡献率高达17.5%和14.0%。研究结果对于小麦抗寒标记选择和抗寒育种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