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采石场废弃地的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为人工辅助其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方法]在对河北省井陉县不同恢复年限采石场废弃地进行植物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群落特征、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自然演替2 a采石平台和自然演替2 a道路边坡的植物群落结构相似,物种组成较简单,以1年生草本为主,且物种多样性低;自然演替11 a采石平台和自然演替13 a道路边坡物种多样性较演替2 a标准地有较大提高,物种以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结论]自然演替13 a道路边坡植被明显好于自然演替11a采石平台植被,通过改善采石废弃地的立地条件,遵循植被的演替规律,可以加快其植被演替进程。  相似文献   

2.
撂荒为采伐迹地树种提供了更新机会,但是撂荒在用材林向天然林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尚不清楚.该文比较分析了亚热带湖南会同林区,杉木采伐迹地撂荒10年而成的次生常绿 阔叶林、杉木人工林、老龄次生常绿阔叶林,3个演替阶段的维管植物多样性差别.结果显示,撂荒过程相对于杉木人工林过程有显著更高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和Srensenia 相似性距离,但是Pielou均匀度在乔木层、林下层以及各生长习性的比较中表现相似.NMS(非度量多元标度)排序揭示不同的演替阶段,无论乔木、灌木、草本还是藤本均有明显的分组现象,从杉木林林下植被演替到老龄常绿阔叶林,β多样性是增加的.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检验了灌木、草本和藤本的物种组成单独对树种的更新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其总的联合效应促进了本地树种的更新.实验证实,撂荒所致的物种变化不单纯是α多样性的改变同时还伴随了β多样性的增加,表明撂荒可作为多样性保护及天然林重建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黄土丘陵区撂荒农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演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超  刘国彬  薛萐  肖列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8):3809-3817
【目的】探索农耕地撂荒对土壤微量元素演变特征的影响,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撂荒年限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农耕地撂荒后不同坡向土壤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变化趋势。【结果】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阴坡由于土壤温度较低,含水量较大,植被生长旺盛。有机碳、全氮、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锌含量变化规律性较强,表现为在演替前期变化较小,而后期随撂荒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增加,有效铜则随撂荒年限呈降低趋势。阳坡土壤有机碳、全氮及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则随年限呈波动变化。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量元素密度变化不同,阳坡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锌密度在演替前10年明显高于阴坡,而在10年后显著低于阴坡;有效铜密度在前5年略低于阴坡,5年后明显高于阴坡。【结论】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20年后,虽然4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有所提高,但仍处于低或极低水平,因此黄土丘陵区通过自然演替来改善土壤微量元素状况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两种干扰强度下岩生红豆天然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为其群落保护、物种多样性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群落学调查方法,设置6个典型群落样地,统计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和Simpson生物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值,分析两种干扰强度下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研究区岩生红豆各个群落皆以高位芽植物为主,以热带成分略占优势;黔灵山3个样地群落有维管植物29种,隶属25科26属,笔架山3个样地群落有维管植物74种,隶属40科59属,两地群落各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程度亦有较大差异。【结论】强干扰型对黔灵山岩生红豆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致使其更新层不发达,不利于岩生红豆的繁育更新;而弱干扰型对笔架山岩生红豆群落的影响较小,其更新层发达,有利于群落岩生红豆的更新演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两种干扰强度下岩生红豆天然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为其群落保护、物种多样性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群落学调查方法,设置6个典型群落样地,统计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和Simpson生物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值,分析两种干扰强度下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研究区岩生红豆各个群落皆以高位芽植物为主,以热带成分略占优势;黔灵山3个样地群落有维管植物29种,隶属25科26属,笔架山3个样地群落有维管植物74种,隶属40科59属,两地群落各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程度亦有较大差异。【结论】强干扰型对黔灵山岩生红豆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致使其更新层不发达,不利于岩生红豆的繁育更新;而弱干扰型对笔架山岩生红豆群落的影响较小,其更新层发达,有利于群落岩生红豆的更新演替。  相似文献   

6.
以宁南黄土区5个不同年限的撂荒梯田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研究撂荒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土壤容重等物理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通过对2016—2017年降水数据和多年平均降水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植物生长旺季6—8月,且降水的季节分配极为不均,2017年全年降水的峰值出现在8月;(2)撂荒地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8月9月5月6月7月,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大体一致;在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撂荒年限的延长,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是很明显,总体呈现波动变化趋势;(3)梯田撂荒后,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土壤容重总体呈减少趋势,土壤孔隙度、土壤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总体呈升高趋势。说明梯田在撂荒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结构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果可为该区域撂荒地植被的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京山区天然灌丛植被群落特征与演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的自然演替序列和过程对人工辅助促进天然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该文在对北京密云山区不同封育年限天然灌丛进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植被群落特征、结构组成、物种数、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演替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灌丛植被的演变趋势为荆条+酸枣群丛—荆条+蚂蚱腿子群丛和荆条+三裂绣线菊群丛—三裂绣线菊群丛;灌丛中天然次生乔木树种山杨、椴树和蒙古栎幼苗、幼树的重要值增加较快;封育年限5~15年,灌木从12种增加到31种,乔木种类从0增加到8种;封育15年灌丛的生物量增加为封育5年的2.34倍;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都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预计随着封育时间的增加,天然三裂绣线菊灌丛会逐渐演替为山杨、桦树林或者椴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长年限人参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生长年限人参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人参根际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增多的趋势,其中6年生人参地人参根际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数量最多,人参生长4~8年的人参地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种类基本趋向稳定;而人参收获后撂荒5年的人参地中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明显增加的趋...  相似文献   

9.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不同治理时间及不同演替阶段沙地为对象,从物种科属组成、生活型组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等方面入手,定量分析了沙地不同治理时期及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的恢复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治理年限的不断增加,沙地植物群落自然侵入的植物种数逐渐增加,由2010年治理时的2种,增加到1995年治理的9种。沙地植物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大,物种均匀度则呈下降趋势。沙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随治理年限增加而增加,且增幅较大。从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自然侵入沙地的植物种从2种增加到15种,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步增高,物种多样性增幅较大。物种均匀度指数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也均呈现增加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草地退化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宁夏东部退化草原生态系统主要群落植物多样性特征及草原植被沙化过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生地带性群落以及演替早期类群多样性程度高,受干扰严重的退化群落多样性程度低;群落植物多样性与种群生物量的变化及种群在群落中的消长有密切联系;植被沙化过程植物多样性呈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12.
应用病理学方法对湖南山区一群老母鸭进行了疾病调查。在107羽鸭中,105羽患有各种疾病(或病变),最常见的疾病是慢性间质性肝炎,卵黄性腹膜炎和内脏蠕虫病。各种疾病(或病变)的检出率如下:卵黄性腹膜炎,52%;慢性间质肝炎,89%;肝内肉芽肿,8.5%;肝化脓和坏化灶,21.5%;肝血吸虫病,16%;肝吸虫病,6.5%;慢性支气管炎,72%;肺血吸虫病,1.2%;慢性间质性肾炎,32.5%;肾血吸虫病,2.5%;食道毛细线虫病,18.5%;气管吸虫病,19%;前殖吸虫病,3.7%,未发现肿瘤病例。文中描述了主要病变的特点并简要地讨论了这些疾疯(病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彩色海芋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菌的抑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4个进口彩色涨芋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种类抗生素、适宜抗生素的浓度对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菌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200mg/L的青霉素GK对内生菌抑制的效果最为明显,且不影响组培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超滤过程中渗透通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醋酸纤维素膜(CA)和石聚砜膜(PS)对黄浆水(BCWW)、啤酒、卵蛋白溶液等进行了超滤试验研究,分析了液体压力、主体流速、pH值及离子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82年7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从苏格兰购回2岁左右的边区莱塔特(简称边莱)种羊115只。1983年4~5月和12月,先后发现其中有2只母羊和3只一岁龄的纯种后代羔羊出现明显的搔痒与神经症状,经检查未见螨和虱等外寄生虫。一只母羊因迅速失重,后躯瘫痪,躺卧不起,于濒死期剖杀。尸体剖检无明显病变。病理组织学切片观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干(延髓、脑桥、丘脑和纹状体)呈两侧对称性的损害,出现特征的空泡性神经元(所谓“气球样细胞”)、灰质不同程度的海绵状变性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肥大与增生等病变。取脑和脾作细菌培养为阴性,以病羊脑悬浮液接种家兔未发病。诊断是以呈现典型的痒病症状和脑内的组织损害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培养基种类对梨试管苗茎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培养基种类显著影响梨试管苗茎的增殖。外殖体在MS培养基上产生的茎,叶片大、叶色浓绿,平均茎长(2.9厘米)、鲜重(175毫克)和干重(26毫克)值最高,但平均茎数(2.9)最少。WPM产生的茎,叶片小、叶色黄绿,平均茎长(2.0厘米)、鲜重(67毫克)和干重(9.3毫克)值最低,但平均茎数(7.3)最多。QL培养基产生的茎,各项指标均介于MS和WPM之间。三种培养基的主要差异表现为:MS培养基的总离子浓度(94.22mM)和总氮浓度(60.01mM)最高,WPM最低,分别为42.51mM和14.70mM。QL介于两者之间(68.45mM和37.88mM)。上述差异表明,高总离子浓度或高氮浓度的培养基有利于梨外殖体已分化茎的生长,反之,则有利于茎的分化。  相似文献   

17.
以水稻不育系宜香1 A为材料采用B C Sood(1978)介绍的水稻香味快速测定法对香型水稻不同时期叶片香味差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同一叶片中间部分香味更浓,同一单株中主穗与分蘖穗的同位叶片香味无明显差异。在剑叶未完全成熟时,从下位叶至倒2叶香味逐渐变浓,而不完全剑叶的香味不如倒2叶浓;在剑叶完全成熟时,从下位叶至剑叶香味逐渐变浓,在同一单株所有叶片中成熟剑叶香味最浓。  相似文献   

18.
景观生态学在高校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园林绿化建设,是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和满足景观欣赏要求等多重目的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通过校园园林植物群落规划建设,建造兼具自然和人工特色的优美景观.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分析新时期高校园林绿化功能、特点、建设原则,并基于景观生态学提出高校园林绿化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白色莱航鸡孵化第13d~21d期间,每天随机选取7个-8个胚胎,从中随机选取3个胚胎,分别采肝脏和骨骼肌样品(n=3),用Primer Express2.0(Applied Biosystem)和BLAST(NCBI)软件设计引物,从采取的肝脏和骨骼肌样品中分离出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合成cDNA。并应用限制性内切酶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核酸序列分析法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和鉴定目的片段。分别对其肝脏和骨骼肌中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I和己糖激酶-II的mRNA进行定量分析,旨在了解鸡胚胎发育过程中糖酵解关键酶的mRNA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在孵化期的第13d~21d,鸡胚胎肝脏中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I和己糖激酶-II的mRNA含量均高于骨骼肌中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孵化第17d时肝脏中葡萄糖激酶mRNA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之后缓慢增加,到第21d时其含量仍低于第13d~15d时的含量;肝脏中己糖激酶-I mRNA在孵化第15d明显减少,之后缓慢增加,到孵化第19d时与第13d的含量接近;在孵化第13d~17d期间,肝脏中己糖激酶-II mRNA含量基本没有变化,到孵化第19d时略有升高,但差异均无显著(p>0.05)。骨骼肌中的3个关键酶的mRNA表达,在整个胚胎发育期均无明显的变化(p>0.05)。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