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猴广泛分布于非洲西部地区,是动物园灵长类观赏动物的一种.笔者结合温州动物园绿猴日常饲养管理实践经验,从饲养和繁殖管理两个方面,对绿猴人工圈养技术要点进行阐述和总结,为动物园绿猴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熊猫为东亚小型珍贵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小熊猫数量稀少,动物园为小熊猫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科学的饲养,有效减少了种群压力.本文介绍了小熊猫的生活习性,并简述了其在动物园内的饲养环境、饲料、卫生、日常管理、繁殖与育幼、外伤与疾病等饲养技术要点,为动物园内小熊猫的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美貘是奇蹄目貘科貘属动物,分布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及其流域附近,国内外动物园均有饲养。本研究以上海动物园圈养的5头南美貘为研究对象,从饲养环境、日粮组成、繁殖期护理、丰容、行为训练、常见疾病预防等方面阐述圈养条件下南美貘的饲养管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袋鼠原产于澳大利亚。在中国,动物园内所饲养的各种袋鼠大多采用高栅栏、窄范围圈养,这种圈养的方式不利于袋鼠生活,也不利于游客观赏。目前,动物散养已成为动物园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对圈养的澳洲袋鼠进行  相似文献   

5.
北极狼为犬科犬属灰狼亚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是动物园常见兽类观赏动物的一种。本文结合上海动物园北极狼日常饲养管理经验,阐述了北极狼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饲养环境、饲养管理方式、日粮组成、疾病预防等方面要点,为北极狼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于学伟 《野生动物》2012,33(2):97-99,107
从时代发展、保护教育与游客需要、动物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和动物园自身发展的角度说明了动物园进行环境丰容的必要性。对野外生活环境下与圈养条件下动物生存条件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丰容工作应依据野生动物的自然史,充分利用动物学、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保护生物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及其研究成果,根据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增加自然因素,提供更多的刺激,给动物更多的选择,增强动物的主体能动性,使动物展示出更多的自然行为,并结合动物园实际指出了进行丰容工作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疣鼻天鹅是著名的观赏游禽之一。在动物园圈养的过程中,生活环境的改变会对疣鼻天鹅生活习性、繁殖等造成一定影响,给饲养和疾病的治疗也带来了难度。笔者对太原动物园疣鼻天鹅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圈养疣鼻天鹅在馆舍设置、饲料配比、繁殖等方面的饲养管理经验;着重介绍了在饲养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及日常疫苗免疫、驱虫等情况,以期为疣鼻天鹅的饲养管理及疾病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动物园有限的面积与园中野生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需求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差距。应用分配通道提高动物园场地利用率可以缓解这一矛盾,并最终有利于提高动物福利。分配通道的应用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其发展趋势是将动物园中的所有展区联结成网络,从而使每种动物的生活和展示空间逐步接近动物生态领地模型,使动物园中有限的场地条件能够满足圈养野生动物的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9.
孔雀作为珍贵观赏动物,除圈养在动物园供游人观赏外,现已作为一项新兴的特种经济珍禽饲养业,在我国逐渐发展。为更好促进孔雀人工繁殖的发展,现将孔雀的饲养管理与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动物圈舍丰容是改善人工圈养条件下动物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其福利水平的一种动态的工作程序。笔者结合亚成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通过对亚成体大熊猫的内、外笼舍进行改造丰容,高度模拟野生自然环境,使其圈养生活环境得以多样化,使亚成体大熊猫表现出更多的自然行为。不仅可以改善饲养管理水平,还能增加动物观赏性,提高公众的动物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垫料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使实验动物生活在舒适环境中并维持笼内的清洁。实验动物垫料直接与机体接触,对实验动物的微环境有重大影响,并进而影响实验动物的质量和动物实验的结果。使用标准化的垫料以及垫料的消毒灭菌处理是饲养合格标准实验动物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两栖爬行馆环境和动物福利做得好,能给市民,尤其自然爱好者、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甚至科研单位起到示范作用,能推动国内以展示、科研为目的两爬饲养繁育的标准化。本文以广州动物园在保持原有两栖爬行馆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物种的生态习性,对原有饲养环境进行了微改造,在生态化造景、光照设备、防寒保暖设备、喷淋设备、底材垫料、动物安全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更新改造,除了提升动物福利以及满足动物生活基本需求外,还进一步提升了不同物种在生态教育方面的作用,从而满足了游客的参观体验需求。本文所述内容为动物园行业在两栖爬行动物展示上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狼是动物园常见的兽类观赏动物之一。中小型动物园由于受饲养条件的限制,通常采取圈养方式来对狼进行饲养管理,本文主要介绍圈养方式下狼的饲养与繁殖情况。狼属食肉目犬科犬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文化底蕴,所以被动物园列为重要的兽类观赏动物之一。野生狼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嗅觉灵敏,听觉发达,夜间活动多,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栖息  相似文献   

14.
小灵猫分泌的灵猫香膏,是香料工业的原料之一。因小灵猫的圈养繁殖尚未解决,故靠山区捕捉送动物园饲养。由野生转入圈养,体内感染多种寄生虫,危害严重,常造成死亡。我们先后在杭州动物园小灵猫饲养场进行驱虫试验,现就抗蠕敏对小灵猫的钩虫、蛔虫和绦虫治疗结果报导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试验药品:市售抗蠕敏,又称丙硫苯咪唑(杭州制药厂生产) 2.试验动物:杭州动物园小灵猫,每只  相似文献   

15.
动物园动物的应激行为与动物福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园动物是人工驯养的动物,动物的应激行为表现是动物与饲养管理人员、游人之间和与笼舍环境的应激,是人为造成的。分析广州动物园动物应激行为表现,与广州动物园动物的福利水平,提出动物园动物福利管理思路和方法。减少动物园动物的应激行为,在饲养管理中定人、定点、定时、定量。在动物繁殖期分笼,设立专门的产房和育幼室。应用动物行为丰容技术和动物园笼舍建设生态化。让动物康乐生活,防疫好,疾病少,寿命长,合理繁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圈养野生动物的福利水平,丰容是人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改善动物福利的方式。圈养条件下,动物的活动空间十分有限,活动场所的环境与天然生境也不尽相同。丰容可以最大限度的模拟动物在野外的生存环境,激发动物表达各种自然行为,从而提高动物福利。本文介绍了社群丰容、认识丰容、动物生活环境物理要素丰容、感知丰容及食物丰容这五种丰容方法在长春市动植物公园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供野生动物饲养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福州动物园圈养川金丝猴为研究对象,对福州气候、饲养环境设置、饲养方式、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提高其存活率和繁殖率,分享饲养管理经验,以供同行间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冬季来临,各种牲畜的饲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牛、羊、猪等动物由放养转入了圈养舍.长期圈养生活可能会使牲畜行动、生殖等各方面的能力降低,甚至产生某些疾病.因此饲养管理方式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圈养东北虎尾部采血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某动物园通过正强化行为训练,引导动物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主动配合医疗人员完成检查,并成功对1只圈养东北虎完成尾部采血。科学的行为训练可以增加动物与饲养人员之间的信任,减少日常饲养管理中动物因环境改变和人为干扰产生的应激反应,避免了麻醉或物理保定对动物造成的伤害,提高了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20.
自然养猪法的垫料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养猪法的技术关键在于对发酵垫料的管理,其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垫料使用的年限,而且会影响猪群的健康状况和饲养效果.垫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猪的排泄物与垫料的处理能力达到平衡.垫料的管理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