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国产砜苯咪唑对60头自然感染多种寄生蠕虫的湖羊进行了驱虫试验。按2.5、5、10、20mg/kg的剂量,对捻转血矛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绵羊毛首线虫、羊仰口线虫、绵羊斯氏线虫和扩张莫尼茨绦虫的驱虫率为100%;按20mg/kg的剂量对绵羊夏伯特线虫的驱虫效果达100%;按2.5mg/kg对野牛平腹吸虫的驱虫率为0%;按5、10、20mg/kg的剂量驱虫率为0%~83.5%,疗效不稳定;该药对细颈囊尾蚴和同盘类吸虫均无效。投药后24~72h粪中排出虫体最多。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羊均无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推荐剂量为2.5~5mg/kg。  相似文献   

2.
以国产丙硫苯咪唑对48只自然感染各种寄生蠕虫的猪进行了驱虫试验。对中华枝睾吸虫和长剌后圆线虫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的剂量,驱虫率可达100%;此剂量对布氏姜片吸虫、许壳绦虫、细颈囊尾蚴无效。该药对蛭状巨吻棘头虫效果不稳定。对猪蛔虫、有齿食道口线虫、长尾食道口线虫和六翼泡首线虫按每公斤体重5毫克的剂量,驱虫率即达100%或接近100%,对猪毛首线虫按每公斤体重10毫克的剂量,驱虫率可达100%或接近100%。对刚棘颚口线虫按每公斤体重5和10毫克的剂量,驱虫率分别达84%和94%,对圆形蛔状线虫按每公斤体重80和100毫克的剂量驱虫率可达100%。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或更高的剂量给药的猪,多数有停食或减食反应并有少数猪死亡。此药适口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用自然感染蠕虫的绵羊观察并确证氧阿苯哒唑对绵羊蠕虫的驱除效果。各试验组羊分别一次内服氧阿苯哒唑5、10、20mg/kg药物,药物对照组内服丙硫咪唑10mg/kg。结果是氧阿苯哒唑各试验组的精计驱虫率和粗计驱虫率对食道口线虫、奥斯特线虫和细颈线虫均为100%;高剂量对毛首线虫分别为100%和95%;中、高剂量对莫尼蒋绦虫均为100%。人药后无毒副反应,部检未见病理变化。表明氧阿苯哒唑对绵羊的抗蠕虫效  相似文献   

4.
应用改良司徒尔(stoll)氏虫卵计数法,在3月春乏期随机抽检放牧牦牛40头,其中消化道线虫和肝片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77.5%和4;%;感染度以消化道线虫最高,每克粪便中虫卵数(epg)平均达458.9枚,最高迭1000粒,分别重复检查发现epg平均上升312.5枚。应用硝氧酚、丙硫苯咪唑(抗蠕敏)和伊维菌素配方驱虫,硝丙舍剂投服20天,消化道线虫卵和肝片吸虫卵减少率和转阴率均达到10(啪;硝伊舍剂投服20天,消化道线虫卵和肝片吸虫卵减少率分别达到95.31%和90.91%,转阴率分别达到7;%和75%。  相似文献   

5.
体重 2 2~ 32kg的绵羊 8只 ,单次按 10mg/kg剂量交叉内服氧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中阿苯达唑 (ABZ)、氧阿苯达唑 (亚砜 ,ABSO)及代谢物阿苯达唑砜 (砜 ,ABSO2 )。绵羊分别内服氧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后 ,血清中ABZ低于仪器最低检出限 ,ABSO和ABSO2 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两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内服氧阿苯达唑分别为 (2 9.34± 11.38)和 (2 1.98± 5 .88) μg/h·ml,内服阿苯达唑分别为 (2 8.86±8.78)和 (2 2 .80± 7.0 3) μg/h·ml。内服后代谢物达峰时间 (Tmax)氧阿苯达唑较阿苯达唑短 ,两药ABSO的Tmax分别为 (7.2 5± 3 .5 7)和 (8.75± 2 .6 1)h ,ABSO2 的Tmax分别为 (11.0 0± 6 .0 5 6 )和 (19.5 0± 8.12 )h(P <0 .0 5 )。内服后代谢物的消除氧阿苯达唑较阿苯达唑快 ,血清中ABSO的平均滞留时间 (MRT)两药分别为 (12 .89± 3 .0 0 )和 (15 .6 6± 2 .34)h(P <0 .0 1) ,ABSO2 分别为 (17.93± 3.2 5 )和 (19.2 7± 5 .0 8)h。本项研究表明 ,绵羊内服氧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后 ,两药代谢物的吸收程度相近 ,吸收和消除速度氧阿苯达唑则较阿苯达唑快  相似文献   

6.
鸡的寄生蠕虫在我国广泛流行,常常是多种虫混合感染。对鸡的危害,不但阻碍生长、发育,降低产蛋,严重感染能造成死亡。据有关材料介绍,我国1979年合成的丙硫苯咪唑,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新药。在试验和应用方面虽有报导,但为数不多,尤其是驱除鸡寄生蠕虫的报导更少。  相似文献   

7.
<正>成果简介本成果属于饲料添加剂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兽用盐酸氧阿苯达唑预混剂的准备及应用。主要是以盐酸氧阿苯达唑为有效成分,用沸石粉为载体,按一定配方比例均匀混合制成。该预混剂可添加于猪、羊、牛全价配合饲料中,用于预防家畜体内寄生虫病。应用前景寄生虫病是一种长期性、群发性疾病,如果以片剂、混悬液、注射液等剂型来防治寄生虫病工作量十分巨大。该预混剂可直接  相似文献   

8.
伊维菌素对蠕虫感染羊体内阿苯达唑药动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联合应用伊维菌素对阿苯达唑在蠕虫感染绵羊体内药物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在单独口服给予阿苯达唑和配合皮下注射伊维菌素的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其在自然感染蠕虫病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选取自然感染消化道蠕虫的鄂尔多斯细毛羊12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只.第1组单独口服阿苯达唑(15 mg/kg),第2组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mg/kg)的同时口服阿苯达唑(15mg/kg).于给药后第45min至72h,由颈静脉采集血样,离心分离血浆,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阿苯达唑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发现,在血浆样品中未检测到阿苯达唑原药,而检测到了阿苯达唑砜和阿苯达唑亚砜两种代谢产物;组间,两种代谢产物在绵羊体内的药动学各参数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配伍给予伊维菌素后阿苯达唑砜和亚砜的AUC均有下降趋势,而表观分布容积则有增加趋势,且滞后时间显著延长.因此,配伍应用伊维菌素对阿苯达唑在蠕虫感染绵羊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有一定影响,在临床联合用药过程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延边黄牛肝片形吸虫病主要流行县实地调查了当前牛主要感染的寄生虫有四大类:即肝片形吸虫、胃肠道线虫、同盘(前后盘)吸虫、莫尼茨绦虫,其感染率各为53.49%、51.16%、51.16%和13.95%;艾美耳球虫和毛首线虫的感染率分别达6.98%和1.16%。同时用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对42头病牛分组进行驱虫试验。结果,20毫克/公斤剂量组对除了同盘吸虫以外的三大类寄生蠕虫虫卵转阴率达100%;15毫克/公斤剂量组对对胃肠道线虫(不包括毛首线虫)虫卵转阴率为100%,莫尼茨绦虫为75%,肝片形吸虫为47.36%,对同盘吸虫和毛首线虫的虫卵转阴率较低。又简述了该药对延边黄牛寄生蠕虫的首次驱治试验效果、毒性及今后尚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人工污染土壤的方法进行阿苯达唑的蚯蚓毒性试验,设计阿苯达唑的暴露浓度为0、50、100、200、400、600 mg·kg-1,暴露实验进行3、7、14、28 d后,分别检测蚯蚓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蚯蚓体内各生化指标对污染物暴露指示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敏感性大小为:MDAGSTSOD≈CATPOD。400 mg·kg-1和600 mg·kg-1浓度下,阿苯达唑能够引起蚯蚓机体的氧化应激响应。这些敏感的生化指标可以用作阿苯达唑生态毒理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业科学》1993,(2):84-85
以吡喹酮、丙硫苯咪唑不同剂量及FASINEX、ABZ缓释胶囊对绵羊进行驱虫试验表明,丙硫苯咪唑可使线虫虫卵减少率、阴性率高达100%,驱虫率达80%以上,并对双腔吸虫有良好的驱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县农民多以养山羊为副业,平均一户养山羊约20只,一般乡(镇)养山羊达2000只左右。为摸清本县山羊被寄生虫侵袭情况,在本县5个区各选山羊集中的1个乡,抽查成年山羊3只,共15只,在本站逐只解剖检验。结果共发现有12种蠕虫寄生于山羊体内。其中有吸虫纲3个科3属3种、绦虫纲1个科2属2种,线虫纲4个科6属7种。并有国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研制的阿苯达唑混悬剂的品质进行评价,为扩大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散法制备阿苯达唑混悬剂,以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和药物含量等混悬剂药剂学特性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并确定最佳配方,对制备的阿苯达唑混悬剂进行品质评价。【结果】阿苯达唑混悬剂的最佳配方为:每25mL混悬剂中含有1.75g阿苯达唑,0.3g羧甲基纤维素钠,0.012 5mL聚山梨酯-80,0.3g柠檬酸,0.075g苯甲酸钠。制备的阿苯达唑混悬剂沉降体积比为0.94,再分散性良好,平均回收率(99.60±1.47)%,变异系数1.48%。【结论】确定的阿苯达唑混悬剂配方的药剂学特性稳定,制备的混悬剂物理稳定性良好,符合混悬剂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正芬苯达唑是商业上成功的苯并咪唑类药物,被广泛用于各种家畜。该药对大鼠和小鼠口服LD50高于10 000 mg·kg~(-1)。芬苯达唑对小鼠、绵羊和牛无胚胎毒性或致畸作用,对兔胎儿有毒性但不致畸。观察给药后大鼠和小鼠的情况,未发现药物的致癌作用。犬在为期6个月的毒性试验中,4 mg·kg~(-1)及以下剂量未见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选取确诊为羊疥螨病的羊32只,将其中29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按照50 mg/kg体重剂量进行口服治疗和30 mg/kg体重剂量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并在每种制剂第1次给药后的7 d重复用药1次,其余3只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羊疥螨病均有良好的疗效,皮下注射优于片剂口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国产丙硫咪唑(albendazol)对48只自然感染各种寄生蠕虫的猪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如下: 对中华枝睾吸虫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口投有100%效果。此剂量欠安全,适宜的剂量尚未试,建议试用每公斤体重30—50毫克剂量。对猪蛔虫、有齿食道口线虫、长尾食道口线虫和六翼泡首线虫效果很好,按每公斤体重  相似文献   

18.
按体重5mg/kg、10mg/kg、15mg/kg不同剂量的达虫净对自然感染线虫的山羊进行拌料饲喂驱虫,同时用0.2mg/kg阿维菌素一次皮下注射作药效对照,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7天取粪便进行虫卵计数。用药后第2天起每天检查由粪便中驱出的虫体数至查不出为止。结果表明:各剂量组药物对肺线虫虫卵减少率分别为100%,100%,100%,83.3%,虫卵转阴率分别为100%,100%,100%,66.7%;对捻转血矛线虫等其他线虫虫卵减少率分别为88.9%,100%,100%,100%,虫卵转阴率分别为66.7%,100%,100%,100%。用药后第2天病羊开始排虫,第3天为排虫高峰,第4天排虫减少,第5天仅见有少量虫体,第6天以后未再见虫体排出。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解目前福建省山羊寄生蠕虫感染种类以及不同日龄段山羊寄生蠕虫感染状况,通过剖检福建省内各地送检山羊病例221只,按照蠕虫学完全解剖法进行各种蠕虫的形态学种类鉴定以及按照不同日龄段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221只山羊检出194只有蠕虫感染,总检出率为87.78%,其中吸虫、绦虫、线虫的检出率分别为28.05%、33.48%和76.92%,有些病例同时检出2种或2种以上蠕虫混合感染。检出的主要吸虫有同盘吸虫、片形吸虫、阔盘吸虫和列叶属吸虫,检出率分别为17.65%、9.50%、6.79%、5.43%;检出的主要绦虫有莫尼茨绦虫和细颈囊尾蚴,检出率分别为28.05%、6.33%;检出的主要线虫有捻转血矛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和毛圆线虫,检出率分别为65.61%、27.60%、5.88%。不同日龄山羊的蠕虫检出率和感染种类有所不同。说明福建省内山羊寄生蠕虫种类繁多,不同地区、不同日龄组山羊感染的蠕虫种类不同,在生产实践中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驱虫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