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松果梢斑螟寄主选择的植物挥发物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松果梢斑螟幼虫转移危害期和成虫产卵选择期,采用XAD2的吸附法和二氯甲烷提取法以及GC-MS分析,研究了虫害诱导后油松和华山松球果或针叶挥发性萜类成分.结果表明:幼虫转移危害期,油松球果虫害后的特异性组分为α-蒎烯、β-非兰烯、β-蒎烯、β-香叶烯、D-柠檬烯、异松油烯、乙酸天竺葵酯,以及大香叶烯-D和石竹烯等9种;球果受害后,倍半萜含量显著下降;但非寄主华山松健康球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主要组分有8种,其组成和含量与油松球果显著不同.成虫产卵选择期,油松健康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成分和含量有很大差异,其中特异性组分是α-蒎烯、β-非兰烯/4-侧柏烯、β-香叶烯、D-柠檬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和α-石竹烯等8种;与健康果和虫害果相比,针叶挥发性萜类的特异成分为α-蒎烯、乙酸龙脑酯、莰烯、β-蒎烯、对-薄荷-1(7),3-二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和α-石竹烯等8种.幼虫选择和趋向试验表明:幼虫明显趋向和选择油松球果而不选择华山松球果;在油松球果及其提取液试验中,幼虫明显趋向和选择虫害球果.  相似文献   

2.
花椒挥发性化合物的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提取挥发物质,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花椒叶片、嫩枝和韧皮部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花椒叶片中分离鉴定出56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反式-β-罗勒烯(16.82%)、α-罗勒烯(16.42%)、石竹烯(13.27%)和1R-α-蒎烯(6.28%);嫩枝中分离鉴定出5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石竹烯(26.10%)、荜澄茄油烯(17.27%)、乙酸香叶酯(15.89%)和1R-α-蒎烯(6.17%);韧皮部中分离鉴定出3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石竹烯(48.17%)、1R-α-蒎烯(25.91%)、律草烯(9.32%)和月桂烯(6.68%)。三者均以萜烯类含量最多,为进一步研究花椒害虫的寄主选择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樟子松、臭冷杉针叶精油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马尾松、樟子松、臭冷杉针叶中提取针叶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针叶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马尾松、樟子松、臭冷杉3种针叶精油的提取得率分别为0.50%、0.43%、0.48%。从马尾松针叶精油中鉴定出46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色谱中出峰面积的99.24%,主要为:α-蒎烯(16.30%)、β-石竹烯(14.65%)、β-蒎烯(9.38%)等;从樟子松针叶精油中鉴定出37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色谱中出峰面积的99.08%,主要为:δ-杜松烯(18.55%)、α-杜松醇(10.23%)、τ-依兰醇(9.84%)等;从臭冷杉针叶精油中鉴定出48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色谱中出峰面积的99.73%,主要为:乙酸龙脑酯(19.16%)、α-柠檬烯(14.93%)、樟脑(10.73%)等。马尾松针叶精油中单萜化合物占43.80%,倍半萜化合物占50.21%,二萜化合物占4.63%;樟子松针叶精油中单萜化合物占12.72%,倍半萜化合物占84.73%,二萜化合物占0.25%;臭冷杉针叶精油中单萜化合物占75.59%,倍半萜化合物占20.46%,二萜化合物占1.72%。马尾松、樟子松、臭冷杉3种针叶精油的提取得率相差不大,但它们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可能与树种、树龄以及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量对闽楠枝叶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的组分和含量的影响,提高闽楠的开发利用价值。【方法】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10年生闽楠人工林为试验林,分别按照每株施氮量(46%的尿素)0、100、200、300、400 g进行处理,在施肥前、施肥后6个月、施肥后12个月进行采样,采用水蒸馏萃取法提取闽楠枝叶挥发性次生代谢物,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闽楠枝叶挥发性次生代谢物成分。【结果】5个施肥处理检测出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叶挥发性次生代谢物共有78种,其中烃类51种,醇类16种,醛类7种,酯类2种,萘类2种;枝挥发性次生代谢物共有84种,其中烃类54种,醇类21种,醛类6种,酯类2种,萘类1种。其中枝和叶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相同的成分有48种,主要成分都以萜烯烃类为主,但有一定差异,叶的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的典型成分为白菖烯、杜松萜烯、大根香叶烯、香树烯、石竹烯、γ-衣兰油烯、古巴烯等,枝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的典型成分为古巴烯、杜松萜烯、石竹烯、(-)-Alpha-荜澄茄油烯、γ-衣兰油烯、α-石竹烯等。施氮量和施氮时间的变化会影响闽楠枝叶挥发性次生代谢物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施肥后6个月至12个月的闽楠...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提取多脉含笑、绢毛含笑和黄兰3种含笑植物叶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脉含笑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百分比为97.54%,主要成分为α-金合欢烯、β-橄榄烯、大根香叶烯B和朱栾倍半萜等;绢毛含笑共鉴定出36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百分比为98.47%,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α-蒎烯、β-芳樟醇和二甲基-2,6-辛二烯醛等;黄兰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95.93%,主要成分为大根香叶烯B、β-芳樟醇、罗勒烯、石竹烯、桉叶醇、β-榄香烯和异丁酸苯乙酯等;3种植物叶片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在3种含笑属植物叶中均含有很多高生物活性的物质,在香料工业及医药方面都有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6.
对大麻花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麻花叶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大麻花叶挥发性成分。从大麻花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95个色谱峰,鉴定了7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05%,主要成分为石竹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oxide,含量为13.2%)、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含量为9.90%)、β-瑟林烯(β-selinene,含量为3.82%)等。结果表明:大麻花叶挥发油中鉴定出萜烯及其衍生物33种,杂环类化合物8种,酮、醇、酯类化合物18种,烷烃类13种,其他类3种;其中萜烯及其衍生物成分含量及数量最多,占挥发油总量的56.03%。  相似文献   

7.
以岭南特色果木-龙眼木为材料,采用蒸馏法提取其木质精油,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得率为0.54mL/100g。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了龙眼木木质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精油中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为94.72%,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石竹烯(31.44%)、α-蒎烯(17.91%)、α-律草烯(11.9%)等烯类化合物以及4,7-二甲基-1-异丙基1,2,4a,5,8,8a-六氢萘(17.55%)等其它化合物,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比达到74.67%以上。精油中不但含有石竹烯等香料成分,还发现含有抗癌、抑菌等生物活性成分β-榄香烯、α-蒎烯、荜澄茄油烯、人参炔醇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 Maxim.)针叶中的挥发性成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臭冷杉针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和鉴定出11种化合物,分别为左旋乙酸龙脑酯(47.44%)、莰烯(20.40%)、(1R)-(+)-α蒎烯(12.78%)、2,5-二甲基-2,4-己二烯(3.64%)、2-莰醇(3.07%)、石竹烯氧化物(2.99%)、右旋柠檬烯(2.33%)、(1S)-(+)-3-蒈烯(2.21%)、3-硝基-丁醇(2.03%)、3,4-二甲基-2-环戊烯-1-酮(1.77%)和三环萜(1.33%)。臭冷杉针叶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萜类等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以岭南特色果木—荔枝木为材料,采用蒸馏法提取其木质精油,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得率为0.62 ml/100 g。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测定了荔枝木木质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精油中化合物相对含量的95.3%,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Α-姜黄烯(12.45%)、反式石竹烯(10.28%)、异丁子香烯(8.61%)等烯类化合物以及棕榈酸(27.34%)等化合物,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比达到55.67%以上,表明烯类化合物是荔枝木木质精油的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樟科4种野生植物资源叶片进行精油提取、挥发性成分鉴定与组成分析,为重庆4种常见樟科植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代表性取样法样品采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叶片精油、利用GC-MS分离叶片精油组分,并结合计算机自动检索辅助人工解析鉴定挥发性成分。【结果】1)大叶新木姜子、粉叶新木姜子、近轮叶木姜子、毛叶木姜子样品精油提取率分别为0.211 6%、0.063 4%、0.258 4%、0.698 2%,毛叶木姜子叶片精油含量最高,粉叶新木姜子最低。2)GC-MS从4种植物叶片精油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60种,其中大叶新木姜子78种,主要含乙酸龙脑酯(9.11%)、β-桉叶醇(7.85%)、(-)-4-松油醇(7.58%);粉叶新木姜子65种,以(-)-4-松油醇(8.75%)、长叶烯(7.72%)、β-石竹烯(6.79%)为主;近轮叶木姜子67种,α-香柑油烯(7.72%)、(1R)-α-蒎烯(6.70%)、α-石竹烯(6.58%)相对含量较高;毛叶木姜子67种,主要包括D-苎烯(8.46%)、β-榄香烯(7.66%)、反式-香叶醇(7.01%)。3)大叶新木姜子叶片精油属乙酸龙脑酯型,粉叶新木姜子叶片精油属长叶烯型,近轮叶木姜子叶片精油属α-香柑油烯型,毛叶木姜子叶片精油属β-榄香烯/反式-香叶醇型,4种植物叶精油挥发性组成与含量差异主要由物种遗传背景决定。4)4种樟科植物叶片精油挥发性成分共包括烃类53种、醇类48种、酮类19种、酯类11种、醛类10种、萘类4种、苯类2种、其他13种,4种植物叶片精油挥发性组成均以烃类、醇类为主,烃类和醇类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强的香气,是样品叶片精油芳香气味的主要来源。【结论】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野生樟科植物资源叶片精油挥发性成分种类与组成特征,主要功能性组分相对含量较高,生物活性显著,样品精油主要挥发性组分的产业化应用价值高,为重庆野生精油植物资源化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了岗松(Baeckea frutescens)产业的开发利用,对西南沿海地区人工促进更新的岗松林进行抽样调查,利用岗松叶提取岗松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普联用(GC-MS)技术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岗松精油进行分析,测得岗松叶含水率32.23%,出油率0.653%。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岗松油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53个组分,占挥发物总量的91.58%,主要成分为α-蒎烯(6.480%)、α-侧柏烯(6.330%)、1,8-桉叶素(10.088%)、对伞花烃(8.009%)、芳樟醇(11.652%)、4-松油醇(11.774%)、α-松油醇(6.277%)、石竹烯(3.160%)、葎草烯(3.490%)。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假种皮精油的化学组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对两种方法提取的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精油中分离出58种组分,含有较多的大分子香味成份和非挥发性成份;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中分离出62种组分,其中以挥发性组分居多。两种方法提取的精油中有11种组分是相同的,主要挥发性组分均为α-蒎烯和柠檬烯。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卡南加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含量。通过质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法,分析并鉴定了卡南加油中的72个成分,占卡南加油挥发性成分的93.33%。卡南加油的主要成分为苯甲酸苄酯(18.359%)、α-芳樟醇(16.186%)、(E)-石竹烯(10.412%)、α-毕橙茄醇(5.651%)、δ-荜澄茄烯(5.241%)、乙酸香叶酯(3.247%)、γ-衣兰油烯(2.969%)等。其中,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共57个,占卡南加油挥发性成分的72.33%。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种源北美香柏和北美乔柏叶挥发油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利用崖柏属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小相同、长势一致的健康2年生幼苗为材料,通过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幼苗相同位置新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分离与鉴定,采用质谱进行定性,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得各挥发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不同种源北美乔柏和北美香柏幼苗叶挥发油中共鉴别出156种成分,北美乔柏鉴定出74种,北美香柏鉴定出95种。北美乔柏和北美香柏叶挥发性成分均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北美乔柏的平均相对含量(80.258%)高于北美香柏(69.445%),而倍半萜类及其他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相反。两树种挥发油成分组成差异明显,不同种源北美乔柏幼苗特有成分27种,北美香柏35种; 10个种源共有成分仅6种且含量差异显著,共有成分分别为α-崖柏酮、γ-松油烯、(8β,13β)-13-methyl-17-Norkaur-15-ene、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乙酸酯、石竹烯和棕榈酸甲酯。北美乔柏和北美香柏的主要成分差异明显,相同主成分仅有α-崖柏酮和β-水芹烯,但两树种均以α-崖柏酮含量最高。【结论】不同种源北美乔柏和北美香柏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明显,但两树种均以α-崖柏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安溪丰田国有林场福建柏种源实验林中14个种源的福建柏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福建柏叶精油,并用GC-MS对福建柏叶精油的成分及其GC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种源福建柏叶精油得率及成分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得到福建柏叶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5∶1(mL∶g)、提取时间8 h、超声波处理时间30 min和超声波功率240 W。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0.252%。14个种源叶精油共检测出17种主要成分(GC含量大于1%的成分),占总成分的86%~92%,主要成分GC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α-蒎烯、 1-辛烯-3-醇、β-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β-石竹烯、Z,Z,Z-1,5,9,9-四甲基-1,4,7-环十一碳三烯、β-荜澄茄烯、γ-杜松烯为共有的主要成分,α-蒎烯GC含量约为50%。重庆江津种源叶精油成分和GC含量与其他种源差异明显;大部分福建省内种源叶精油成分和GC含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广西3个种源中桂林灌阳和南宁大明山这2个种源有较强的相关性,广东深圳南岭种源精油成分与福建省内种源有较强的相关性,表明种子来源距离较近的福...  相似文献   

16.
经GC-MS分析,思茅松新鲜针叶和衰弱针叶的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具有很大差异.新鲜针叶挥发性物质中α-蒎烯和柠檬烯的含量远大于衰弱针叶,而在衰弱针叶的挥发物中未检测出在新鲜针叶中含量最大的β-水芹烯;另两种挥发性物质α-蒎烯和月桂烯在新鲜针叶挥发物中含量较低.室内饲养在具备思茅松新鲜针叶条件下,松实小卷蛾雌蛾可顺利产卵;而在衰弱针叶存在或没有针叶的条件下,雌蛾不产卵.新鲜思茅松针叶的存在与否,是松实小卷蛾雌蛾产卵的必要条件.据此推测,思茅松针叶中所含的α-蒎烯、柠檬烯和β-水芹烯3种挥发性物质对松实小卷蛾雌蛾的产卵可能具有刺激作用,而α-蒎烯和月桂烯则对此行为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水浴加热一反相柱吸附提取天目木兰(Magnolia amoena Cheng)的挥发性物质,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到27个组分,鉴定出23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α-蒎烯、β-蒎烯、莰烯、β-月桂烯、D-柠檬烯、鞋葑酮、十八烷等.  相似文献   

18.
枫香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挥发油的出油量为考查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粉碎度、浸泡时间、提取时间的最佳组合方式优化枫香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采用GC-MS法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枫香叶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打浆、不浸泡、蒸馏提取6h.从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1个色谱峰,鉴定出47个化合物,检出率为98.11%;其中萜类化合物30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2.28%;脂肪族成分为1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14.01%;芳香族成分为3个,占挥发油总量的1.82%.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β-蒎烯(21.18%)、α-蒎烯(20.70%)、(E)-2-已烯醛(7.64%)、柠檬烯(7.59%)、β-石竹烯(6.08%)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法对柬埔寨南部地区的南亚松松香和松节油的化学组成特征进行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将南亚松松脂分成松节油和松香两个馏分后,分别对松香和松节油中所含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松脂中的含油量为20.67%.在松香馏分中共检出9个化合物,其中海松酸型树脂酸占49.59%,枞酸型树脂酸占37.18%,二元酸占12.40%.主要的树脂酸为异海松酸、8(9)-异海松酸、枞酸和南亚松酸,分别占松香馏分的20.90%、21.14%、23.45%和12.40%.松节油馏分中检出16种化合物,其中单萜类化合物13种,倍半萜类化合物2种,二萜类化合物1种.单萜类化合物占松节油量的99.49%,其中间(廾孟)-4,8-二烯、小茴香烯和别罗勒烯,分别占松节油量的24.01%、29.21%和23.71%.研究发现该松香中枞酸型树脂酸量小于海松酸型树脂酸,同时在松香中还检出了2-甲基-5-异丙基-双环[3.1.0]-己-2-烯、间(廾孟)-4,8-二烯、α-水芹烯、小茴香烯、4-蒈烯、别罗勒烯、9,10-二氢环异长叶烯等7种化合物,而未发现α-蒎烯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研究"千叶香"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千叶香"叶精油,测试出油率,应用GC-MS分析鉴定出21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右旋芳樟醇,达97.8%,其他如反式氧化芳樟醇0.56%、石竹烯丁香烯0.29%、α-石竹烯0.26%等.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千叶香"叶精油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