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鼠兔繁殖及种群年龄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指导草地鼠害防治 ,我们对甘孜州草地主要害鼠———高原鼠兔的繁殖及种群更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为季节繁殖的动物 ,其繁殖期为 4月下旬至 7月中旬 ,约 90天 ;雄雌比为 1 :1 31 ,S R为 44 3± 7 2 ,繁殖期中平均繁殖指数为 1 35 ;雌鼠年平均繁殖 2 4胎 ,胎仔数为 1— 6只 /胎 ,平均为2 93只 /胎。鼠兔种群数量呈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准确掌握青海玉树市天然草场高原鼠兔,在怀孕期危害程度及其繁殖性能,了解鼠害动态局势,及时开展灭鼠工作,提高草原生产力,方法是从2020~2021年对玉树市高原鼠兔全面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动态监测,样方面积为1/15 hm2,捕捉、解剖、观察测定和统计。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在玉树高海拔地区,气候严寒,一年只能繁殖一次,每胎产仔1~9只,3~6只者居多,占孕鼠的91%,平均产仔3.58只。雄鼠体重158 g,体长147 mm,雌鼠体重176 g,体长150 mm,雌鼠在种群中占52.5%,生殖能力与种群性别比例有着一定的相关性。经833例剖胃测定日食量为77.3 g,是其体重的50%左右,1只成鼠在牧草生长季节4个月可食牧草9.5 kg,52只成年鼠兔日消耗牧草量相对于1头藏系绵羊的日食量,而高原鼠兔混合种群的采食量每只每天66.0 g,食量大,繁殖率高,破坏力强。  相似文献   

3.
钟亮  朱红娟  余义博  曲家鹏 《草业科学》2021,38(8):1605-1614
对30只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分别灌喂艾美尔球虫(Eimeria)卵囊(2 × 106个·mL?1)、驱虫剂以及生理盐水(对照),测定艾美尔球虫对高原鼠兔食物摄入量、体重、粪便皮质醇浓度、静止代谢率以及探索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试验第5天时,艾美尔球虫卵囊数达到最大值,且灌喂艾美尔球虫组的艾美尔球虫卵囊数显著高于驱虫组和对照组 (P < 0.05);2)试验第18天时,灌喂艾美尔球虫组与对照组高原鼠兔的食物摄入量无显著差异(P > 0.05),但均显著低于驱虫组(P < 0.05);3)第8天时,灌喂艾美尔球虫组和驱虫组高原鼠兔粪便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第18天时,灌喂艾美尔球虫组和对照组高原鼠兔粪便皮质醇浓度、静止代谢率均显著高于驱虫组(P < 0.05);4)第5 天时,灌喂艾美尔球虫组高原鼠兔探索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驱虫组(P < 0.05)。高原鼠兔感染艾美尔球虫后,其皮质醇浓度升高、静止代谢率降低、探索性减弱,降低了被捕食风险,增大了艾美尔球虫在高原鼠兔种群内的传播率。本研究结果可为应用艾美尔球虫作为潜在的高原鼠兔生物防治制剂以及控制高原鼠兔种群数量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钟亮  朱红娟  余义博  曲家鹏 《草业科学》2022,38(8):1605-1614
对30只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分别灌喂艾美尔球虫(Eimeria)卵囊(2×106个·mL?1)、驱虫剂以及生理盐水(对照),测定艾美尔球虫对高原鼠兔食物摄入量、体重、粪便皮质醇浓度、静止代谢率以及探索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试验第5天时,艾美尔球虫卵囊数达到最大值,且灌喂艾美尔球虫组的艾美尔球虫卵囊数显著高于驱虫组和对照组(P<0.05);2)试验第18天时,灌喂艾美尔球虫组与对照组高原鼠兔的食物摄入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驱虫组(P<0.05);3)第8天时,灌喂艾美尔球虫组和驱虫组高原鼠兔粪便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8天时,灌喂艾美尔球虫组和对照组高原鼠兔粪便皮质醇浓度、静止代谢率均显著高于驱虫组(P<0.05);4)第5天时,灌喂艾美尔球虫组高原鼠兔探索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驱虫组(P<0.05).高原鼠兔感染艾美尔球虫后,其皮质醇浓度升高、静止代谢率降低、探索性减弱,降低了被捕食风险,增大了艾美尔球虫在高原鼠兔种群内的传播率.本研究结果可为应用艾美尔球虫作为潜在的高原鼠兔生物防治制剂以及控制高原鼠兔种群数量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兔尾鼠种群年龄结构与发生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1988年开始,连续3年在塔城沙湾县博乐通古牧场对黄兔尾鼠的鼠密度、年龄组成和数量季节消长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黄兔尾鼠的平均有效洞密度为2000~3000个/hm2。对捕获的鼠标本进行测量、称重,并以酮体重作指标,参考繁殖情况,将黄兔尾鼠种群年龄划分为5个年龄组:幼年组酮体重小于13.0g,亚成年组酮体重为13.1~24.0g,成年1组酮体重为24.1~34.0g,成年2组酮体重为34.1~47.0g,老年组酮体重大于47.1g。调查还表明黄兔尾鼠因繁殖能力强,在一年中数量变化很大,如1988年4月份其种群密度为48.59±5.38只/hm2,到8月份则急剧上升到951.64±66.58只/hm2,增长了约18倍。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掌握青海省果洛州高原鼢鼠的危害程度,根据农业部的部署,按照青海省有关部门的要求,试验从2013年3—11月份对果洛州高原鼢鼠进行了监测与繁殖性能调查。结果表明:高原鼢鼠一年有两个繁殖高峰,分别为4—6月份和8—10月份,雄鼠数量占雌鼠数量的39.8%,雄鼠体长为20.11 cm,体重为263.90 g;雌鼠占雄鼠体重的88.02%,雌鼠体长为19.57 cm,体重为232.28 g;每只雌鼠每次平均产仔4只,有的高达7只,空胎率低,成活率高,破坏力强。  相似文献   

7.
选择甘肃天祝县高原鼢鼠(Mospalax baileyi)2个地理位置不同的栖息地为研究区,以高原鼢鼠体重、胎数、妊娠率和种群密度作为其生物学特征指标,以2011~2013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为环境因子,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个研究区域NDV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除了2011年和2013年雌性体重存在差异外,2个区域高原鼢鼠体重、妊娠率、平均胎数和种群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个体重和平均胎数与NDVI呈负相关关系,妊娠率和种群密度与NDVI呈正相关关系;雄性个体重、胎数和种群密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关系,雌性个体重和妊娠率与年均温呈正相关关系;雄性个体重、妊娠率、胎数和种群密度与年均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雌性个体重与年均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但高原鼢鼠各生物学指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说明,高原鼢鼠体重、妊娠率、胎数和种群密度的变化与栖息地环境因子没有直接关系,生物学特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野外定时观测的方法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在不同种群密度下的行为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以改变行为格局的方式对种群密度变化做出响应,其基本应变机制为:觅食时间随密度的上升而增加,警戒和洞内时间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他行为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在放牧压力下,食物资源在高原鼠兔诸多利益权衡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高原鼠兔的栖息地选择与降雪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境适合度是包括气候、食物和风险等诸多环境因素的综合性概念,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自然分布格局及种群动态具有决定性影响。本研究以高原鼠兔对栖息环境基本表征的选择偏好为依据,通过对不同植被斑块间鼠群特征的对比分析,对高原鼠兔栖息地适合度与降雪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雪被消融速率与鼠群密度、裸地面积和土丘数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与植被高度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降雪后鼠兔能否在最短时间内获得食物是高原鼠兔栖息地适合度的重要指征,也是高原鼠兔行为导向的基本动因。植被性状是影响雪被消融速率的重要因素,其斑块状的分异特征是决定高原鼠兔种群分布格局以及预测其动态趋势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10.
天祝县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草原分布有高寒草甸、灌丛草甸等草甸草原,高原鼠兔是南部草甸草场的优势鼠类,危害严重,有效洞口密度达458个/hm2。为了进行有效防治,制作鹰架,招鹰控鼠。观测结果表明,招鹰控鼠方法控制高原鼠兔效果明显,第3年有效洞口密度平均降低37.5%,植被破坏率平均减少11.4个百分点,有效抑制了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的恢复,减少了牧草损失。  相似文献   

11.
常明  周雨阳  张卫国 《草业科学》2022,38(9):1831-1840
生境适合度是包括气候、食物和风险等诸多环境因素的综合性概念,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自然分布格局及种群动态具有决定性影响.本研究以高原鼠兔对栖息环境基本表征的选择偏好为依据,通过对不同植被斑块间鼠群特征的对比分析,对高原鼠兔栖息地适合度与降雪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雪被消融速率与鼠群密度、裸地面积和土丘数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植被高度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降雪后鼠兔能否在最短时间内获得食物是高原鼠兔栖息地适合度的重要指征,也是高原鼠兔行为导向的基本动因.植被性状是影响雪被消融速率的重要因素,其斑块状的分异特征是决定高原鼠兔种群分布格局以及预测其动态趋势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12.
高原鼢鼠与高原鼠兔共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原鼢鼠与高原鼠兔在同一栖息地中的种群数量、领地重叠强度和种间距离的动态变化作了为时3年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栖境下的一定时期内,高原鼢鼠的种群密度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与此同时,种间领地重叠强度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种间距离则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增加而缩小。两种鼠在同一生境下的共栖可以认为是高原鼠兔对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性迁入的结果。高原鼠兔对高原鼢鼠具有强烈的侵扰性,并可导致高原鼢鼠因竞争失利而被迫外迁,最终在原栖息地消失。因此,高原鼠兔与高原鼢鼠的共栖只是一个种间竞争过程的外在表象,这一过程大约持续3年时间。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7,(4):54-57
探讨薄荷油颗粒剂对高原鼠兔的抗生育作用,为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的控制提供依据。用不同薄荷油含量的颗粒剂对高原鼠兔进行摄食系数研究,筛选出适口性良好的剂量进一步研究其对高原鼠兔怀孕率及生殖器官临床剖检和病理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荷油含量为0.54、0.27和0.135 m L/kg的颗粒剂摄食系数分别为1.03、0.97和0.84。0.54 m L/kg的薄荷油颗粒剂对高原鼠兔的抗生育率达66%,经剖检,可见雄性高原鼠兔睾丸和输精管充血,雌性高原鼠兔出现子宫充血、胎儿吸收等现象;进一步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雄性高原鼠兔的睾丸和附睾内间质和精子均不同程度的减少,雌性高原鼠兔的卵巢和子宫可见细胞核碎裂等现象。结果提示,薄荷油颗粒剂对雌雄高原鼠兔均有良好的抗生育作用,主要作用器官为生殖器官,说明薄荷油颗粒剂具有应用于草原鼠害的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14.
莪术醇雌性不育剂防治草地害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饵粒试验区平均校正控制效果为21.86%,母粉试验区平均校正控制效果为20.14%;母粉试验区雌鼠怀胎率平均下降率为3.7%;平均胎仔数下降率为5.26%,饵粒试验区雌鼠怀胎率平均下降率为5.6%,平均胎仔数下降率为9.44%:母粉试验区亚成体下降率仅为14.24%,饵粒试验区亚成体下降率仅为11.65%,且0.2%莪术醇母粉与燕麦混合的饵粒适口性较好;而0.2%莪术醇饵粒适口性较差。该不育剂对高原鼠兔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对693只福建兔黄毛和黑毛2个品系体重进行Logistic曲线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福建兔黄毛品系公母兔及黑毛品系公母兔的生长模型分别为:y=1(/1/3 679+0.007 1*0.973 1x),y=1(/1/4 197+0.006 6*0.977 8x),y=1/(1/2 830+0.003 2*0.974 3x),y=1(/1/3 290+0.003 5*0.976 7x);2个品系实际生长曲线与Logistic生长模型的拟合度均在0.925以上(P<0.01),其中以福建兔黄毛品系公兔生长模型的拟合度最高(R=0.959);福建兔黄毛品系公兔的生长拐点在120日龄,体重为1 848.2 g,成熟体重为3 696.4 g;福建兔黄毛品系母兔的生长拐点在148日龄,体重为2 099.7 g,成熟体重为4 199.4 g;福建兔黑毛品系公兔的生长拐点在89日龄,体重为1 413.7 g,成熟体重为2 827.4 g;福建兔黑毛品系母兔的生长拐点在104日龄,体重为1 651.8 g,成熟体重为3 303.6 g。  相似文献   

16.
高原鼠兔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备受关注,而多年鼠类防控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与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鲜见。本研究通过对青海省河南县鼠类种群密度较高的高寒草甸进行了连续九年、每年三次的鼠类防控和监测,研究多年鼠类防控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及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四年连续的鼠类防控显著地降低了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而后五年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下降趋势并不明显;随着鼠类防控年份的增加,植物群落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且它们与鼠兔种群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说明高密度的鼠兔种群数量不利于植物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维持;气候因子比鼠兔种群大小更能解释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其对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也大于持续鼠类防控的影响。因此,对于鼠害严重的高寒草甸,鼠类防控协同气候因子共同影响着高原鼠兔种群大小和植物群落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17.
高原鼠兔作为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的小型穴居植食性哺乳动物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植食性特点和挖掘活动对高寒草地植被、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利弊还存在较大争议。一方面认为,高原鼠兔可提高栖息地植被的丰度;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捕食者提供食物资源,也为许多其他动物提供栖息地;同时,其挖掘活动会对土壤产生扰动,增加土壤的渗透力和含水量,促进物质循环。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高原鼠兔会破坏植物根系和土壤结构,加快土壤的侵蚀速度,降低栖息地的植被质量,并且和家畜争夺食物资源等。过去,高原鼠兔一直被作为草原"鼠害"的元凶,遭到人类大规模捕杀,造成种群数量大幅降低。在高原鼠兔对生态系统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的背景下,应更加谨慎地制定和实施高原鼠兔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降水对高原鼠兔种群消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卫国  丁连生 《草业科学》1999,16(6):20-22,25
就降水对高原鼠兔种群消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的变化与高原鼠兔种群数量消长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通过对年降水量、三季度降水量和一季度降水量的综合分析,同时参考特殊降水因素的影响,即可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9.
风险性声讯信号对高原鼠兔行为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卫国  刘蓉  江小雷 《草地学报》2010,18(1):115-120
为探讨利用天敌动物声讯信号控制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种群数量的可行性,于2006年8月分别就猛禽类、兽类的啸叫声和鼠兔的惨叫声对高原鼠兔行为模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敌动物的啸叫声和同类个体的惨叫声是高原鼠兔捕食风险的重要组成因素,猛禽类、兽类的啸叫声和同类个体的惨叫声均可对高原鼠兔的行为格局造成强烈干扰。其中,尤以同类惨叫声的影响最为强烈。同类个体的惨叫声可显著增加洞内躲避时间,减少警戒时间。猛禽类和兽类的鸣叫声可显著减少高原鼠兔的采食时间,而猛禽类的鸣叫声则可延长鼠兔的警戒时间。高原鼠兔在受到风险性声讯信号的干扰时,通常均以减少采食时间、增加警戒时间和洞内滞留时间为响应,但具体应对策略则因风险类别和性质而异。高原鼠兔对声讯信息具有较强的辨识和估测能力,是实施行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应用模拟风险性声讯信号营造和强化风险环境实施对鼠类种群数量的局部调控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果洛地区高原鼠兔繁殖特性种群数量和对天然草地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果洛州3县5个样点2000—2004年的实验和调查结果表明:果洛地区鼠害区高原鼠兔5年的平均密度达908只/hm2,属极严重的鼠害区;高原鼠兔的性别比并非1∶1,5年的性别比平均为1.25∶1,高原鼠兔每年只怀孕一次,在5年的调查研究中没发现高原鼠兔有第二次的怀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