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上接《家禽科学》2018年第2期第19页。)2.4.2.2高峰后及时减料在高峰料量达到之后准备减料,监控母鸡的体重及脂肪沉积、高峰产蛋率、温度及季节、吃料时间,鸡群对饲料的兴趣并使用这些线索来决定什么时候减料。如等得太久,母鸡会变得超重。饲料的增加或减少必须通过紧密的管理来维持35周高峰之后的合理生长和产蛋,最终限制育成和产蛋母鸡的体重来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
<正>1种公鸡的管理公鸡采食过多易导致体重过大和腿病的发生,要求公鸡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用量为母鸡的140%~150%。应喂给12%~13%蛋白质、钙0.9%及磷0.36%的饲料,饲喂的原则是在保持公鸡良好的生产性能情况下,维持最低体重标准。2种公、母鸡同栏分槽饲喂公、母鸡营养需求及饲喂量不同,为避免公鸡体况过肥影响繁殖能力,混养的公、母鸡必须实行分槽饲喂制度。否则,公鸡在采食高峰产蛋料后会很快超  相似文献   

3.
肉种鸡经过长达24周的培育期进入产蛋期,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包括早期蛋重、种蛋质量、产蛋高峰水平及产蛋持续性;管理好种公鸡的体重及公母比例,提高受精率是产蛋期的中心工作。因此,AA+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养鸡业一向把公鸡和母鸡在饲养上同等对待,在公母混群饲养的鸡舍内采用同样的饲料饲喂、同样的饲养管理方法。虽然,这样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以往的生产成绩也不错,但是由于近年来的育种趋势是选择大胸肌和长肉极快的商品代肉鸡,而这些性状与受精率在遗传上则呈负相关。因此,要保持和提高原有的受精率,就不得不改进公鸡的饲养方法,这是肉鸡业发展的必然步骤。公母分开育雏、育成,混群后公母分饲并供以不同的专用饲料等等都将成为必要的管理方法。 肉用种母鸡的饲养要领是从小限制它长得太大,而在成熟期则尽量让其生殖器官发育,并按时开产。开产后,按其产蛋情况增料,在产蛋高峰过后则逐渐减料,以免其过肥。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目标是把之培养成一只腿长、平胸、睾丸发育良好、体重比母鸡重30%左右、行动时龙骨与地面约成45度角的健壮雄鸡。  相似文献   

5.
<正>1种母鸡确保高峰后产蛋率的维持,尽可能提高受精种蛋的数量和质量。1.1监测和控制鸡群的蛋重、体重和体况产蛋高峰后,尽管产蛋率有一定的下降,但总产蛋重仍在继续增加。为了维持产蛋高峰后的生产性能,种母鸡的增重必须与标准保持一致,周增重控制在15~20g,以控制平均蛋重及总产蛋重。如体重控制不好,会造成脂肪过度沉积,产蛋高峰后种母鸡的产蛋率、蛋壳质量及受精率的维持都会受到显著  相似文献   

6.
郑卫军 《湖南饲料》2010,(1):45-45,41
肉仔鸡公母性别不同,其生理基础也不同,因而对环境、营养条件的要求和反应也不同。如公鸡的生长速度快,而母鸡的生长速度慢,56天体重相差约27%;公鸡8周龄后体重增长速度下降,而母鸡在7周龄后体重增长速度就下降,按经济效益应分别出栏。因此肉鸡最好采用公母分群饲养,公母分群后可分别调整日粮水平,更好地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培育好种公鸡,是提高种蛋受率、孵化率和产雏率的前提。培育种公鸡应从雏鸡开始。公鸡比母鸡小而弱,采食量也较小。育雏期小公雏要给以较精细的照护。小公雏的饲养程序,通常有两种:一是公母全期分育,即从1日龄到26周龄都实行公母分开养育。二是公母前分后合饲育,当公鸡分养到3—4周龄、体重达到母鸡体重的140%时,才开始合群饲养,并要把公鸡体重一直稳定地控制在母鸡体重的130%范围,直到24周龄。两者以前者优点多,应积极采用前者,培育的要点是:  相似文献   

8.
肉种鸡产蛋期公母分饲的运用效果许学标袁爱民张秀兰张祥洪刘义勇(江苏省国营沿湖农场畜禽公司221164)肉用种鸡产蛋期公母同栏分槽饲喂,可使公、母鸡根据各自的营养需要,采食公、母鸡专用日粮,从而合理使用饲养成本,有效地控制种公鸡体重,减少种公鸡腿病,提...  相似文献   

9.
1产蛋高峰后期种母鸡的饲养管理 1.1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只种母鸡受精种蛋的数量。 1.2种母鸡的体重控制 1.2.1为保持种母鸡30周龄以后的健康身体和旺盛精力,种母鸡必须按照体重标准以近乎于平均的速率获得体重增重。如果增重不足,某些种母鸡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摄入,整体产蛋率就会有所下降。如果种母鸡增重过快,生产后期的产蛋率和受精率都会低于期望值。  相似文献   

10.
一、公母及早分群和处理公鸡混合雏自然比例一般是公母各半。公鸡发育怏、长的大、吃料多、吃料快,每次喂饲时,一些好料大部分被公鸡抢光,加上幼年公鸡不知爱护母鸡,经常挤、踩、压、欺服母鸡,所以影响母鸡的生长。我们养母雏的目的是育成产蛋母鸡,让鸡得到充分的生长和发育。所以,要及早进行分群饲养管理;对多余的公鸡要及时处理,以保证母鸡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1.
正生产实践中,公母肉鸡最好分开饲养,原因如下:1对营养需要不同公鸡沉积脂肪的能力比母鸡差,但公鸡比母鸡能更有效地利用蛋白质。从2周龄起,公鸡饲料的蛋白质水平就应高于母鸡。2生长速度不同公鸡生长快,在4、6、8周龄时,公鸡体重比母鸡分别高13%、20%、27%。如公母混养,体重大小不一样,食槽、饮水器高低要求不同,往往顾此失彼。3对环境要求不同公鸡羽毛长得慢,母鸡羽毛长得快,所  相似文献   

12.
经过二十周左右的分开饲养,在母鸡开产之前,我们需要将公鸡混入母鸡群体中(混群时间和种鸡挑选对交配尤为重要。混群后公母感情培养及公鸡体重变化影响着种蛋受精率。所以,通过合理的混群时间、方法及恰当的公母比例,我们才能得到较高的受精率,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1过度交配的表现 种鸡群如果公鸡过多就容易出现过度交配现象,鸡群的受精率、产蛋率和孵化北都会明显降低.在公母混合群的早期,某些种母鸡头部及尾根部羽毛移位、磨损是正常的.安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到羽毛脱落,就是一种过度交配的信号.如果公母比例不减少,这种情况将进一步恶化,将引起种母鸡背部大面种脱毛,被抓破、撕破皮肤.造成种母鸡体况下降,产蛋率降低.当种公鸡的羽毛过分损时也表明种公鸡数量过多.  相似文献   

14.
肉种鸡通常在产蛋高峰以后随着日龄的增长,产蛋率和受精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了维持产蛋高峰后的生产性能,种母鸡的增重必须与目标要求一致。如果体重控制不好,造成脂肪过度沉积,产蛋高峰后种母鸡的产蛋率、蛋壳质量及受精率的维持都会受到显著影响,而且40周龄以后蛋重会超重;但是如果管理得当,产蛋率和受精率下降的速度就会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15.
<正>(一)公母的配置公鸡与母鸡正常交配才能产生受精卵,孵化出雏鸡。因此,公鸡与母鸡的比例是种鸡群应首先考虑的问题,公母比失调,无论公鸡多,还是母鸡多,都会降低种蛋的受精率。公母比一般确定为1:8~12,即8~12只母鸡  相似文献   

16.
种鸡群如果公鸡过多就容易出现过度交配现象,可导致鸡群的受精率、产蛋率和孵化率明显降低。在公母混群的早期,某些种母鸡头部及尾根部羽毛移位、磨损是正常的,但当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到羽毛脱落,就是一种过度交配的信号。如果公母比例不减少,这种情况将进一步恶化,并会引起种母鸡背部大面积脱毛,被抓破、撕破皮肤,造成种母鸡体况下降,产蛋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叙述了通过合理的光刺激,混群时公母鸡性成熟状态应一致,有效的公母分饲系统,正确的饲喂量与合理的饲喂程序,观察与控制鸡群体重及体况等手段来保证肉种鸡达到理想的性成熟与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8.
肉种鸡群生产性能持续性差的原因,主要有育雏条件差、饲养密度高、采食和饮水位置不够、早期限料不当、均匀度差、设备使用效率低、15~25周增重不当、过度刺激鸡群开产、未遵守加料先于产蛋的原则、通风差、累计营养不足、疾病因素等。生产性能表现良好的鸡群应保持育雏育成阶段性能良好,整个育雏育成阶段周增重的曲线基本符合该品种的体重标准,种母鸡20周时应达到标准体重及与鸡群周龄相对应的丰满度和体况。种公母鸡保持良好的均匀度,育成阶段末期鸡群变异系数低于10%,羽毛覆盖良好。  相似文献   

19.
选用同日出壳公母健雏各222只,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对海波罗肉鸡早期生长发育等有关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公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母鸡快,平均日增重比母鸡高4.53g,公母鸡7周龄体重分别为2197.06g和1976.47g;累计耗料量公鸡比母鸡多16.33g;公母鸡料肉比分别为2.10和2.33;经7周龄饲养公母鸡成活率均达92%,抗逆性强,是值得推广的优质鸡种。  相似文献   

20.
<正>(上接《家禽科学》2017年第5期第24页。)4.8保持公母鸡体重差异合理过多的能量摄入可导致肥胖,使得公母鸡差异大,体形不匹配;肥胖使母鸡排卵不规律且蛋壳质量问题多;肥胖母鸡不接受小公鸡的交配,公鸡不能有效交配;母鸡的精腺存放精子有困难,鸡更易得病。因此过多的能量摄入是麻烦的!应按标准配置日粮,确保产蛋期公母鸡采食到足够的营养(图16和图17),体重达标,差异合理(图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