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木莲木材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百度试验法研究灰木莲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灰木莲属易干木材,干燥速度2级;截面变形程度轻,为1~2级;初期开裂2~3级,扭曲等级2~3级,无内裂,弦径向干缩差异小.根据试验结果,提出25~30 mm厚灰木莲木材的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2.
锈叶杜鹃的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对锈叶杜鹃自然居群进行了开花物候及访花昆虫的调查,分析了其开花特性;并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人工控制授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锈叶杜鹃开花时间为2月初至7月,其单花花期、单花序花期及单株花期分别为7.06±2.74 d,12.33±2.37 d和16.17±4.24 d。锈叶杜鹃的雌、雄性器官具有同熟性,但两者的最佳活性时间不同,花粉活力在开花第1天的活力最高,而柱头可授性在开花第4~6天最好。锈叶杜鹃的繁育系统为异交型,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同株异花授粉是其主要的授粉方式。锈叶杜鹃的有效传粉昆虫主要为蜂类,而象甲类、蚁类、叶蜂类昆虫是侵害性昆虫,严重影响其传粉;传粉昆虫访花频率低,可能是导致锈叶杜鹃自然杂交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灰木莲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灰木莲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苗木培育、栽培技术及其在我国南方各地的引种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4.
对新树种华木莲的繁育技术进行索研究,结果表明华木莲无性繁殖难以成功,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有性繁殖较为成功,其相关技术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乳源木莲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源木莲(Manglieti yuyuanesis),为木兰科亚热带珍稀树种。树高可达20m,生长迅速,干形通直圆满,木材结构细致,软硬适中,易加工,为优质用材;叶色浓绿,花果艳丽,为优良的绿化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6.
灰木莲大树移植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一年四季均可移植,最佳为早春。ABT生根粉对灰木莲大树移植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许伟兵 《绿色科技》2023,(19):121-125+131
研究探讨了灰木莲(Magnolia sumatrana var. glauca Blume Figlar&Noot.)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与叶面积变化以及叶片解剖特性之间的关系。在灰木莲中,叶肉细胞在叶面积基础上,面向细胞间空气空间的表面积(SME)在全叶面积扩张(FLE)时已经相当大。然而,叶绿体在叶面积基础上面向细胞间空气空间的表面积(Sc),以及叶面积基础上的叶绿素和加氧酶含量在FLE后15~40 d达到最大值。在灰木莲中,内部CO2转移电导(gi)在FLE后10 d略有增加,但在后期下降。gi对光合作用的限制在FLE时仅约占10%,但在FLE后约40 d增加至约30%。FLE后的较大gi限制可能是由于叶肉细胞壁厚度和每个叶绿体表面积的加氧酶含量增加,导致叶绿体中CO2浓度降低。这些结果明确表明:(1)在灰木莲中,叶绿体的发育速度较慢,相对于叶肉细胞的扩增,在FLE后仍持续进行;(2)FLE后,灰木莲叶片的光合作用明显受到gi<...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不同造林密度条件下灰木莲人工林生长量、林下植物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在漳州平和县开展了造林密度分别为3088株/hm~2、1600株/hm~2和1112株/hm~2的灰木莲试验研究。对造林5年后林分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灰木莲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下降,而单位面积蓄积量以1600株/hm~2的林分最高;3种造林密度的林分中,1600株/hm~2的林分其林下植物种类最多,植物多样性指数最大,林分土壤疏松透气。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化树种——灰木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 Biume)属木兰科常绿乔木,原产于越南及印度尼西亚,垂直分布多在海拔700 m以下的山坡地,适生于热带与南亚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灰木莲幼苗在重金属镉(Cd)胁迫下生长与生理特征的分析,研究在镉胁迫下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灰木莲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增长率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减少,Cd2+对苗高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在低浓度下升高,在高浓度下保护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丙二醛浓度、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镉胁迫的增加而缓慢上...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选择代表性标准地,对广西高峰林场某分场48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的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人工林乔木层净生产力为5.34kg/(hm2·a),其中以干材净生产力最大,为3.8t/(hm2·a),占乔木层净生产力的71.7%。  相似文献   

12.
灰木莲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西高峰林场界牌分场46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测定和研究,建立灰木莲各器官生物量估测模型,分析灰木莲人工林不同径阶的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和林分生产力。结果表明:生物量估测模型拟合效果理想,达到较高精度,可用于生产实践;灰木莲林分乔木层总生物量为224.86 t·hm-2,干材生物量为155.24 t·hm-2,占总生物量比重的69.04%;林下植被总生物量为5.31 t·hm-2。无论是单株生物量还是乔木层生物量,灰木莲各个器官生物量所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顺序均为:干材>根系>活枝>干皮>叶子>枯枝;灰木莲人工林单株生物量随着林木径阶的增大而增加,不同径阶差异性显著;灰木莲人工林净生产力为10.09 t·hm-2·a-1。  相似文献   

13.
乳源木莲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乳源木莲的光响应特性、CO2响应特性及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源木莲的光补偿点为98μmol·m^-1·s^-1,光饱和点为1123μmol·m^-1·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21μmol·m^-1·s^-1;乳源木莲的C02补偿点为108μmol·mol^-1,CO2饱和.最为2132tμmol·mol^-1。,羧化速率为0.022p.mol·mol~;乳源木莲的光合作用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主要的生理生态影响因子为气孔导度、大气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等。  相似文献   

14.
广西灰木莲人工林材积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某林场12年生灰木莲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找出了灰木莲人工林材积的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人工林林分蓄积的总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单调递增,当树龄达到12年时林分蓄积总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最大值,其值分别为170.10m3/hm2和14.17m3;灰木莲人工林林分蓄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随着树龄的增长先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15.
永顺落叶木莲开花与结实物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永顺落叶木莲开花与结实物候学特征。其花期在3月中旬至5月上旬,果期在4月中旬至10月上旬。其间有3次花周期和3次果实发育期,每次花周期和果实发育期天数不同。低海拔比高海拔开花早,落花期亦早,开花周期较短;低海拔较高海拔的果发育期长,种子散落期晚,果实最佳采集期在9月20日至9月30日。  相似文献   

16.
对广西现代林业科技园优良树种展示区的灰木莲8年生(G1)和灰木莲45年生(G2)的0~20cm土层一年四季的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木莲幼林(G1)与成熟林(G2)的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有明显的差异。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数量的季节变化,G1均为夏>冬>秋>春,而G2是秋>冬>夏>春。真菌数量上无论是G1或G2均是秋季最多而冬季最少。放线菌数量的季节变化是,G1:春季>冬季>秋季>夏季,G2: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对两种林地不同季节的微生物而言,春秋冬季的细菌>放线菌>真菌,夏季则是细菌>真菌>放线菌。土壤蛋白酶活性表现为:G1,春>夏>秋>冬;G2,秋>春>夏>冬,而G1和G2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冬>夏>秋>春。  相似文献   

17.
灰木莲花期物侯观测及生殖构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解灰木莲引种到广西凭祥地区花期物侯及生殖构件分布状况,为其在引种地败育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树木园、白云实验场、伏波实验场的灰木莲人工林为观测对象,参考Dafni方法,从林分到单株水平调查研究灰木莲在广西凭祥地区的花期物候、开花特征及生殖构件分布,跟踪观察单花开花动态进程,统计花部组件大小、数量及位置等特征。[结果]表明:灰木莲花为子房上位的两性花,雄蕊群着生于雌蕊群下部,雄蕊短小,其高度仅达到雌蕊群下缘;灰木莲花芽到开花过程可分为混合芽阶段、花芽阶段、花蕾露白阶段、白蕾阶段、展花阶段、花瓣脱落阶段6个阶段,花被片展开存在二次开合现象;在适生区,灰木莲开花特征稳定,开花强度中等,不同海拔高度灰木莲林分的花期物侯存在差异,林分的生殖构件在林内、林缘分布差异显著,且生殖构件的败育率极高。[结论]灰木莲引种到广西凭祥地区花期物侯稳定,开花同步性较高,但是花果转化率极低。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广东省郁南林场大东坑工区内 51 年生灰木莲 Manglietia conifera 为研究对象,对灰木莲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侧枝生长习性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51 年生灰木莲生长良好,胸径平均为 44.28 cm,最大为 79.60 cm,树高平均为 20.79 m,最高为 27.00 m,单株材积平均为 1.48 m3,最高为 3.65 m3。可见,灰木莲引种在广东郁南适应性强,能够生长良好,具有生长速度快,树干通直,自然整枝好等特点,是该地区可以推广种植和培育大径材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9.
红花木莲苗期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濒危植物红花木莲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花木莲苗期的光合日进程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9 00和下午15 00左右。在中午13 00左右出现光合作用明显下降的光午休现象。光午休现象的出现可能与当时气温的升高和湿度饱和差的增加有关,因此使叶保卫细胞失水增多导致气孔导度减小以致引起光合速率下降。此外,也可能与二氧化碳羧化酶的活性降低有关。分析红花木莲苗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发现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有较大的一致性。对红花木莲的叶片的光响应曲线进行分析,得到红花木莲苗期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其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200~1300μmolCO2·m-2·s-1和23 487μmol·m-2·s-1。  相似文献   

20.
研究依据国家林木种子检验技术规程,以采集于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亮叶木莲 (Manglietia lucida)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数显游标卡尺与电子天平秤测定种子纵径、横径、厚度(短轴 直径)以及千粒质量,并通过设置不同的种子贮藏方法、温度、光照和 GA3 浓度及浸种时间等处理对亮 叶木莲种子贮藏及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亮叶木莲聚合果为卵球形,种子平均纵径为 7.83 mm、平均横径5.87 mm、平均厚度(短轴直径)3.08 mm,变异系数为11.97%~14.38%;千粒质量 为 59.92 g,变异系数为 4.16%;( 2)种子萌发经历了“缓慢期—快速期—缓慢期”3 个阶段,萌发进程为 20 d,平均发芽率为 84.6%;( 3)不同温度对亮叶木莲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P ≤ 0.01), 0 h 光照时间对 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其他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 2 000 mg·L-1GA3 浓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 影响与其他处理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 ≤ 0.01);( 4)亮叶木莲种子在 4 种贮藏方法中随着贮藏时间延长, 种子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综合以上各指标,亮叶木莲种子宜随采随播。种子萌发处理以温度 25℃、光 照时间 12~16 h,GA3 浓度 1 000 mg·L-1,浸种时间 24 h 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