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江苏滨海盐土脱盐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滩涂是江苏省主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滨海盐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盐平衡指数的概念,归纳出滨海盐土的三大脱盐技术,即雨水/微咸水淋洗脱盐技术、阻止毛管水上升减少根区聚盐技术和生物脱盐技术.在具体的滩涂脱盐改土实践中江苏省通过这3种技术的集成,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滨海滩涂脱盐改土技术体系,包括养鱼改...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盐碱土中不同灌水量对盐分的洗盐效果,选取滨海盐土、半漠境内陆盐土,通过回填土柱模拟试验分别灌水1.25、2.50、3.75、5.00 L,对2种盐碱土进行淋洗。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2种盐碱土的淋洗液和不同层次土壤p H值、EC值呈下降趋势;当灌水量与土壤质量比超过1.5∶1时,增加灌水量,土壤盐分淋洗效果差异不明显,特别是盐分含量较低的滨海盐土。结合土壤淋洗液和土壤的p H值、EC值,灌水量与土壤质量比为(1.0~1.5)∶1为较适宜的洗盐用水量。盐分较高的半漠境内陆盐土土壤EC值的降幅高于盐分较低的滨海盐土,同时p H值降幅也较大。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沿海地区的农民深受滨海盐土的困扰,因其具有盐分高、脱盐慢、易返盐等特点,导致农业生产损失严重,然而一种新型耐盐肥料的出现让大海之畔的印度农民喜出望外。为加强滨田盐土的改良与利用,印度居那加德农业大学(JAU)的科学家们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型肥料,通过合理使用嗜盐菌,逆转土壤盐度,从而达到土壤再次肥沃的目的。嗜盐菌是一种十分"爱盐"的微生物,在盐水中大量的存在。研究人员称,这种新型肥料在实验室已经  相似文献   

4.
滴灌淋洗土壤盐分效果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用0.71%的滨海盐渍土做草莓和黄瓜盆栽试验时,发现了滴灌具有较强的淋洗土壤盐分的性能;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初步研究滴灌淋洗土壤盐分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滴灌洗盐控盐,可使滨海中、重度盐渍土的0~20cm的土层含盐量降到0.15%左右,形成“脱盐淡化层”,能够实现蔬菜生产,为滨海盐渍土的开垦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土壤水盐运移过程和运移机理是滨海围垦农田微域性盐斑成因研究的关键,也是盐渍土研究的核心。尽管目前对于盐碱土脱盐过程中微域性盐斑产生的基本认识是比较一致的,但是国内对微域性盐斑土壤水盐运动与正常脱盐土在土壤-地下水环境的差异性研究较少,利用水盐运移数值模型进行过程定量化的研究更少,因为针对上述部分科学问题与现实需求,开展探索性的和应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滨海滩涂盐碱地在土壤脱盐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异质  相似文献   

6.
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省人均耕地少,沿海滩涂盐碱地作为我省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初步总结了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及我省有关研究机构在滨海盐土快速脱盐改良技术、耐盐作物大规模筛选技术、沿海滩涂作物栽培关键技术以及技术沿海滩涂作物高效种植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设想,包括:①滨海盐土评估、农林利用适宜性评价技术, ②滨海中、重盐土快速脱盐改良技术, ③滨海滩涂植树造林改土技术,和④耐盐作物品种的筛选及高效规模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7.
盐斑地在江苏沿海地区有广泛分布。受海水浸渍发育形成的滨海盐土,在围垦以后土壤中残留大量的盐分,在江苏沿海季风湿润气候条件下,土壤总体向着自然脱盐方向发展。但受地形、母质、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降水-蒸发作用下,土壤中不断进行着盐分再分配的水盐运动,导致土壤脱盐不均匀,局部脱盐极慢,甚至盐分集聚、滞留,形成返盐或脱盐迟缓的盐斑地。盐斑小  相似文献   

8.
应永庆  傅庆林  郭彬  刘琛  林义成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2):121-123,131
在滨海盐土中,通过在水稻上开展腐殖酸5个施用量田间试验,研究腐殖酸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腐殖酸对滨海盐土改良机理和效应,以期为滨海盐土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不仅显著降低了滨海盐土的土壤pH值、盐分含量,还能显著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饱和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稻谷产量.当腐殖酸施用量为1200kg·hm-2时,滨海盐土的土壤降盐、降碱和稻谷增产等效果是最好的.因此,腐殖酸在滨海盐土改良上效果较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天津地区碱化土壤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多点采样分析发现,天津滨海盐土已出现脱盐碱化趋势,并对城市绿化和农业持续发展产生危害,进一步研究证明盐土脱盐过程中的脱盐碱化,苏打型地下水引起的土壤磷化,以及碱性水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碱化是天津地区土壤碱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滨海盐土综合改良措施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天津滨海盐土综合改良措施及其改良效果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经过近1.5年的综合改良,0~60cm土壤平均脱盐率达71.78%,表层土壤含盐量降低79.54%;且表层土壤盐分组成由氯化物型向硫酸盐型转变,降低了土壤盐分对植物的毒害效应;排水系统良好的条件下,灌溉淋洗有很好的脱盐效果;施用有机肥和种植绿肥能够明显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1.
碳管理:盐土治理的一种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人多地少,沿海滩涂盐碱地是其主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滩涂盐碱地开发利用的前提是盐土的快速降盐。笔者从碳管理的角度综述了盐土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盐土改良的3个技术措施为耐盐植物、改进土壤SOC库的农艺技术以及可溶性盐的淋溶,而重要的农艺技术包括粪肥、作物残茬管理、建立人工林、农林系统、多年生禾草与饲草、营养综合管理等。最后,笔者对江苏沿海滩涂盐土改良与耐盐作物研究策略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降雨强度下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规律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原状土柱 ,对滨海盐渍土的水盐运动进行了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7,14和 2 8mm的雨量下 ,滨海盐渍土土壤剖面的水分运动规律基本相似 ,水分运动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入渗控制阶段和蒸发控制阶段。第 1阶段经历的时间很短 ,第 2阶段经历的时间较长 ,其水吸力随时间变化趋势符合对数方程 ,达到极显著水平。剖面上盐分运动规律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小雨时土体中的盐分再分布十分缓慢 ,甚至基本没有变化 ;中雨和大雨时土体中的盐分明显发生再分布 ,且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即盐分迅速下降阶段和盐分缓慢上升阶段。中雨和大雨第 2阶段盐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也符合对数方程 ,达到极显著水平。就脱盐效果而言 ,小雨很难使土体脱盐 ;中雨能使土体在短时间内部分脱盐 ,但长期而言 ,整个剖面脱盐效果不理想 ;大雨能使整个土壤剖面长期处于脱盐状况 ,因此脱盐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滨海盐渍土水盐运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着重对滨海盐渍土水盐运移进行了模拟探讨,初步获得了淋洗脱盐分含量和土体构型等影响因素对水盐运移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海水灌溉滨海盐渍土的水盐运动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模拟江苏大丰夏季降雨条件 ,采用原状土柱 ,对江苏滨海盐渍土进行海水灌溉试验。结果表明 ,夏季滨海盐渍土 0~ 4 0cm土层中盐分的运动和再分布非常活跃 ,而 4 0~ 12 0cm土层中盐分较稳定。未灌溉处理一般不会有盐峰形成 ,始终处于较稳定的脱盐状态 ,但遇持续性高温干燥天气 ,会有较小的盐峰形成。海水灌溉各处理灌溉后 ,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降水 ,则 0~ 5cm土层中可溶盐将明显积累 ,形成巨大盐峰 ;而 5~ 2 0cm和 2 0~ 4 0cm土层形成的盐峰较小 ;4 0cm以下的土层一般无盐峰形成。灌溉海水的浓度越高 ,且灌溉后持续干旱的时间越长 ,则积盐越严重。海水灌溉处理中 ,Na+ 交换了Ca2 + 、Mg2 + 后 ,很快被土壤胶体吸附 ,在土体中较稳定 ;相反 ,Ca2 + 、Mg2 + 则遭到严重淋失 ;Cl-是较为活跃的离子 ,随水分蒸发在土壤表层积聚 ,随降雨和灌溉海水向下层迁移 ;HCO3 -较稳定 ,除非有大强度的降雨 ,否则 ,一般不会淋失。因此 ,只要夏季选择适宜浓度的海水灌溉 ,土体中的盐分不会积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插入式地下滴灌对盐碱土壤入渗与水盐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土柱试验,以阿拉尔灌区春季返盐的盐碱土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滴头流量与滴头埋深,对土壤湿润峰运移和湿润体内部水分及盐分的影响规律。【结果】相同入渗时间和滴头流量条件下,地下滴灌比地表滴灌湿润峰深度、湿润面积、湿润体内土壤平均含水量和脱盐深度增加。与CK处理相比较,T1处理土壤湿润峰深度和土壤湿润面积分别增加20.89%和18.01%;T2处理土壤湿润峰深度和土壤湿润面积分别增加45.78%和19.06%。T1和T2处理土壤湿润体内含水量平均值分别增加2.48%和1.37%。土壤脱盐深度由10 cm增加至25 cm。增加滴头埋深和流量,能够增加土壤持水效率,T1~T4处理0~25 cm土层土壤持水效率分别为2.56%、3.82%、9.81%和13.35%。滴头流量较小,随滴头埋深增加,土壤盐分表聚。T2处理0~5 cm土层深度土壤积盐率为67.98%。若增加...  相似文献   

17.
滨海盐碱地微区改土系统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滨海盐碱地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以及当前盐碱地绿化中广泛存在的客土费用高、破坏农田、土壤返盐性大等问题,提出了用塑料膜阻断土壤水盐运移,形成滨海盐碱地微区改土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封闭、有完整排水的系统,其规模可大可小,可灵活地进行建设和管理;不需要客土,少用或不用客水,可依靠自然降水进行脱盐和农业生产;排水量和排水费用极小;利用系统非耕作区地面高于耕作区地面的微地形,加蓄水池调节,可实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初步分析表明,用于盐碱地绿化,其造价不足现有方法的1/3,用于设施农业种植,一年可收回成本。该系统是一些较为成熟技术的集成,技术上可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盐渍化改良措施与农业措施相结合,对土壤剖面盐分和0~80 cm耕层脱盐效果,为实现重度盐渍化土壤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重度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改良方案(T1:农业改良措施、T2:根区隔离土壤盐分+农业改良措施、T3:暗管排水处理+农业改良措施),通过3年的大田试验,分析0~80 cm土壤剖面盐分分布与盐分含量变化。【结果】不同改良措施地下水埋深随着生育期的灌溉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暗管排水措施对地下水埋深具有较好的调节效果;根区隔离、暗管排水措施与农业改良措施相结合均能够快速有效降低土壤盐分,根区隔离措施底层(40~80 cm)土壤脱盐效果较强,盐分含量降低了8.92 g/kg,暗管排水措施在表层(0~40 cm)土壤盐分含量降低了6.30 g/kg,具有较强的脱盐效果,农业改良措施在耕层(40~80 cm)土壤整体盐分含量降幅相对较低;结合3年的脱盐率变化来看,2016年脱盐率较低, 2017年研究区脱盐率大幅度提升,根区隔离措施、暗管排水措施耕层(0~80 cm)土壤平均脱盐率分别为63.30 %、52.47 %,明显高于农业改良措施脱盐率30.67%,2018年农业改良措施、根区隔离措施以及暗管排水措施在0~80 cm土层脱盐率分别为5.28 %、20.00 %、3.89 %。【结论】根区隔离、暗管排水工程措施结合农业改良措施,能够快速有效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改善重度盐渍化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