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onerwell罐表系统首次在国内LNG项目中应用.系统介绍了该罐表系统的组成,描述了测量液位的伺服液位计及其附件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维护,跟踪液位并可监控各个位置液体密度和温度的LTD的工作原理与维护事项,监控储罐表面温度和泄漏情况的电阻式温度检测器(Resistance Temperature Detector,RTD)、为保护储罐而设置的高液位报警、参与联锁控制的雷达液位计以及通讯传输线缆和数据转换设备等的应用.罐表系统在江苏LNG接收站的应用与维护经验可为国内其他LNG项目罐表系统的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LNG加气站的安全隐患,分析了LNG的化学属性和低温特性,基于LNG加气站的间歇生产过程,利用HAZOP分析方法,对LNG加气站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原因、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卸车过程的危险因素:槽车停放随意或停车后有滑动可能性,LNG泄漏;储存过程的危险因素:储罐过量充装或溢出,安全阀失效,保冷出现问题,罐内液体分层;加液过程的危险因素:潜液泵出口压力高、流量大,进入加气机的LNG出现两相流,加液计量偏差较大,LNG泄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防护措施,实现了LNG加气站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江开兰  赵先勤 《油气储运》1994,13(5):26-27,34
原油储罐所用的老式液位计是使被测介质(原油)直接进入液位计内,由于原油易凝,常粘堵在液位计上,使液位计显示液位不准确,甚至无法工作,针对这种情况研究制出一种新型液位计-隔离液液位计,特点是把被测介质与进入液位计的显示介质彻底分开,显示介质选用粘底,不凝,不堵的液体,间接,准确,直观地将被测介液位显示出来。新型液一计与其它直显式液位计相比,增设了进液阀,加液漏斗,排液阀,进行气管和一个耐磨,耐腐蚀,  相似文献   

4.
大型LNG储罐通常在微正压低温条件运行,无论静态还是动态工况运行,环境热量漏入均会导致LNG闪蒸气化,造成气损,增加生产成本,并有可能造成LNG分层而发生翻滚,使罐内压力上升带来安全威胁。根据大型LNG储罐的结构特征,给出了较为简便的日蒸发率计算方法;提出了光照对储罐漏热量的影响,并给出不同条件下储罐表面温度的简便计算公式。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某16×104 m3的LNG储罐日蒸发率计算,其计算结果达到大型LNG储罐蒸发率的通用要求;运用液位差间接法对储罐实际蒸发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上述简便公式计算值较为一致。该简便计算方法可为LNG储罐保冷设计、施工及生产过程中的绝热性能衡量提供较为准确的分析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计算LNG储罐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全容式LNG储罐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计算了稳态工况下储罐罐体的温度场分布,进而根据计算结果,对不同环境温度、液位高度、对流换热系数对储罐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罐壁漏热量影响较大,环境风速对罐顶漏热量影响较大,液位高度对罐壁和罐底的漏热量有一定影响,环境风速对储罐整体漏热量影响不大,该模拟结果对全容式LNG储罐的结构设计与优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油罐雷达液位计液位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昭文 《油气储运》2003,22(6):56-59
油罐雷达液位计的标称精度是其测空高的精确度,液位的精确度受其安装校正、测量方法及油罐参照高度的随机变化、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而存在不确定性,就液位测量而言,雷达液位计与人工检尺具有同样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LNG加气站中BOG直接放空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以加气能力为1×104 m3/d的LNG加气站为例,计算BOG的日蒸发量,并使用HYSYS软件模拟适用于该LNG加气站的BOG再液化工艺流程,逐步优化制冷网格,计算该加气站BOG再液化所需的LNG流量。对于加气能力为1×104 m3/d的LNG加气站,增设1套BOG再液化装置(1台BOG压缩机、1个BOG缓冲罐、1台再冷凝器及1个调压阀),即可实现BOG的再液化。调节流程中各节点参数后得出:当过冷LNG的流量达到90 kg/h时,BOG完全冷凝。该BOG再液化流程利用LNG自身冷量冷凝BOG,并回注于LNG储罐中,不仅可提高BOG回收率,使其在LNG加气站中循环利用,保证罐内温度、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可有效地减少LNG冷能浪费。(图4,表7,参10)  相似文献   

8.
液位是压缩机组运行中需要重点监控的参数之一,而差压式液位计则是在压缩机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液位测量仪表.以西气东输沁水压气站压缩机组为例,基于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与运行机组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差压式液位计的运行故障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排除故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不带密封罐的液位计,使用矿物油替换旋风分离器下腔内含有水分的轻烃,可避免冬季在引压管内出现结冰现象,保证液位计的测量准确性;对于带密封罐的液位计,确保密封罐内合成油的液位高度,及时向其内加注合成油,即可解决液位计低报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楚海明 《油气储运》1998,17(8):28-30
在黄岛地下油库改造工程中,分别在1号和3号地下储罐安装了雷达液位计监测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天线发出到达介质液面的发射液,检测出其与反射波之间的频率变化,与被测液面距离成正比关系,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罐存介质的液位,并可同时将液位、温度及裂隙水位等重要数据传至地面控制中心进行监测,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生产的保障系数。该系统具有精度度高、传输速度快、防爆性能好及维修方便等特点。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原  相似文献   

10.
我国液化气球罐和其它压力罐的液位测量,除少数引进成套设备的压力罐使用同步电机伺服测量仪,微波测量仪外,大多数一直沿用玻璃板液位计人工观测。这种方法缺点很多,常发生泄漏,堵塞等,测量结果误差较大。球罐光纤液位计是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和计算技术相结合的新液位,它具有防火防爆,抗电磁干扰,精度高,安装调试方便,运行可靠,抗腐蚀污染等特点。详细介绍了GY-9200型压力罐光纤液位测量仪的原理,结构,技术规格,  相似文献   

11.
李天成 《油气储运》1997,16(10):46-48
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流程显示、报警处理趋势图显示、报表打印等项功能,但在汪罐液位检测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所采用的浮标指示误差太大,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罐位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系统,滨州输油站首次在油罐上安装了投入式液位计,该液位计稳定、精度度高、安装调试和维护十分方便,其价格只有进口液位计的十分之一。液位计所检测到的罐位变量信号可直接传至计算机,从显示仪上便可观察到实际罐位的变化情况,从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了原油储罐原有的液位计存在的问题之后,按浮顶油罐和非金属地下油罐(包括拱顶油罐)两种类型,提出了改进意见,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改进、安装、校验后的计量仪表均达到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储罐火灾报警装置对于保障大型油库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当前以光纤光栅感温探测装置为主的火灾报警系统误报率较高、维修维护不便等问题,通过在浮顶罐浮盘二次密封圈上安装无线测温探头,运用无线传输技术,将温度测量数据实时上传至上位机监控,建立无线储罐火灾报警系统,实现对储罐罐顶温度的探测和火灾的报警联动。通过大量测试和长期试用,无线储罐火灾报警系统具有测量准确、单点显示、安装方便、维护简单等优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郑洪林 《油气储运》1995,14(6):40-43
压力容器内液面的准确测量是多年来未能解决的一大难题。雷达液位仪的开发应用不仅解决了压力容器内液位的测量问题,也为其它行业物位的测量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介绍了雷达液位仪的原理、构造,分析了现场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认为对现用的储存液化石油气、丙烯等产品罐可在不停主、不动火的情况下安装雷达液位仪表。  相似文献   

15.
研究LNG的翻滚机理,根据LNG的储存状态对LNG在储罐中的翻滚做出准确判断对LNG翻滚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建立了LNG储罐的翻滚模型,并利用FluentTM软件,通过模拟储罐的翻滚过程研究了储罐的初始密度差、分层高度、储罐罐容对LNG翻滚的影响。结果表明:储罐中LNG分层间的初始密度差越大,罐容越大,储罐发生翻滚的时间越早,储罐翻滚越剧烈;相反,储罐中的分层高度越大,由于分层高度使储罐相邻两分层之间的黏滞力增大,储罐翻滚越不易发生,翻滚持续时间越长。通过分析储罐翻滚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全面地对LNG翻滚做出预防,保证储罐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吴运逸 《油气储运》2014,(11):1254-1258
除有效容积外,设置高度也是LNG储罐区防护堤设计的关键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半地下LNG罐池,在不同防护堤高度作用下的LNG液池扩展和LNG低温蒸气扩散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防护堤高度和罐池底面积对LNG低温蒸气扩散速度、可燃气云隔离距离和云团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防护堤高度可以有效减小LNG泄漏后产生的可燃气云体积、尺寸及最大扩散距离,但同时延长了可燃气云的滞留时间,增加燃爆和窒息发生的危险。对于同一种罐池,在液池充分扩展前,可燃气云最大扩散距离与罐池底面积成正比。对于LNG储罐区,可通过提升罐池的防护堤高度减小LNG扩散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7.
李金光  郑建华  高贤 《油气储运》2012,31(10):777-779
基于实际工程设计工作的需要,研究了全容式LNG储罐内罐泄漏动态过程的特点,建立了描述内罐泄漏动态过程的泄漏源模型,推导了基于泄漏孔位置的泄漏液体液位高度与泄漏持续时间关系的方程。以某16×104m3的LNG储罐为例,进行了不同泄漏工况的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容式LNG储罐内罐泄漏最不利的情况是内罐底部出现破裂,此时,液体泄漏到环形空间的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8.
常规的LNG储罐内管道与维修梯分体式设计安装方法施工复杂、造价较高,且因焊接扰动而增加了储罐主容器(内罐)发生泄漏的风险。通过对LNG内罐结构形式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一套LNG储罐内管道与维修梯一体化结构的设计方案:将管道作为承载构件,横向连接件及维修梯作为固定构件,相互辅助形成独立于内罐壁外的自支撑结构系统。根据LNG储罐设计中的典型极端工况,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一体化结构系统进行了计算分析,基于容许应力法校核验证了一体化结构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该系统可以实现罐内管道和维修梯的功能需求,且脱离了内罐壁板的侧向支撑,自成稳定结构体系,有效提高了储罐建造的经济性、安全可靠性,可为LNG储罐内一体化结构系统设计和安全可靠度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大型LNG储罐内潜液泵国产化,开展了总体结构设计、关键部件设计、强度分析与材料选择、水力模型优化设计、转子动力学分析以及轴向力平衡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成功开发了国内首套大型LNG储罐内潜液泵(额定流量430 m3/h,额定扬程256 m)。该设备完成了水力性能测试,在低温测试台上进行了LN2低温性能测试,并依托浙江LNG接收站完成了样机现场变流量运转性能测试和长周期可靠性运转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运行平稳,噪声和振动值均满足设计要求;样机低温材料的选取和结构设计合理,在低温环境下的机械性能良好;样机安全保障性能良好,可靠性强;运行参数达到预期设计目标。该设备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对大型LNG潜液泵技术的全面掌握,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显著提升了我国LNG装备的技术水平,同时有利于大幅降低LNG关键设备的采购成本和后期检维修费用,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型全包容式LNG储罐是目前国内LNG接收站广泛采用的一种罐型,此类储罐为内外两层,内罐采用Ni9钢,外罐采用钢筋混凝土,中间填充保冷材料,其投用技术比较复杂,而储罐冷却技术是其投用调试过程中风险最大、最难控制的一个环节。结合大连LNG接收站3#储罐冷却的整个流程,对大型全包容式LNG储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结合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了大型LNG储罐的冷却投用经验,为进一步完善优化LNG储罐冷却投用技术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