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改进机采棉交易规则 加速机采棉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在机采棉收购交易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美国和独联体机采棉收购交易规则,提出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新疆实际改进机采棉交易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机采棉推广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农六师五家渠市自2000年开始推广机采棉技术至今已有9年时间,累计完成机采棉面积4.9万hm2,目前拥有采棉机22台,机采棉加工生产线19条。机采棉技术的推广深受广大干部职工欢迎。但是当前在机采棉推广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势必会影响机采棉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机采棉清理加工技术发展状况,分析了引进机采棉清理加工工艺及国内机采棉清理加工工艺的不同点,针对兵团机采棉清理加工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改造重点。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当前播种模式的更新换代播种机模式太单一问题,我们特开展了用集棉模式种棉花而且用机采棉机子集采技术推广,旨在为今后大面积推采棉花的模式、高产棉花新提供可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5.
6.
7.
机采棉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机械收获,是促进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迈进和实施精准农业的重要举措。2001年29团大力推广应用机械采棉,使棉花产业走向优质、低耗、节能、高效的发展之路。1与机采棉配套的农艺技术与农机具(1)种植模式:按适应于机械采收的要求和贯彻“矮、密、早”的丰产栽培技术路线,株行配置66+10cm,理论每667m215266~16709株,株数较30+60cm行距(常规棉田)增加3398~4851株。(2)播种机械:采取与机采配套的精量半精量播种机,空穴率小于3%,二籽粒在90%以上。(3)机采棉品种选择:棉… 相似文献
8.
从制约因素和有利因素两方面着手分析。通过对机采棉技术认识上的误区、个别技术环节不成熟、残膜混入问题、推广中资金不足,支持政策不连续、管理、技术人员不足等方面分析了推广机采棉技术的制约因素。通过机采棉技术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拾花劳力严重不足、棉花收获成本逐年增加、配套技术和设备基本完善、机采棉各方面人才因素、其他经济作物的机收推动棉花的机收以及有利于机采棉推广的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推广机采棉的有利因素。提出加快机采棉技术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在机采细绒棉加工设备的基础上,增加皮辊式轧花机,通过技术改造使其实现加工机采长绒棉。介绍了技改的方案、投资,机采长绒棉加工工艺及加工后皮棉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灌水量对南疆棉花墒情及长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棉花膜下滴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情况下作物长势与产量影响及土壤墒情变化与分布规律的影响。试验共设了3 300、3 000、2 700、2 400m3/hm2等不同灌溉定额的处理,在各处理试验小区内装土壤墒情传感,并其传感器探头埋在地下10、20、40cm处实时监测不同层面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变化,以及同时在相应处取土样采用烘干法测土壤含水率和田间持水量。结果表明:3 300、3 000m3/hm2灌溉定额下,作物长势、土壤含水率和温度变化规律比较好,并与产量的相关性显著最佳状态,灌溉定额对土壤水分与温度灌水前后和灌水周期内变化的影响有明显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质地条件下土壤表层温度与土壤蒸发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溉排水学报》2019,(9)
土壤表层温度与土壤蒸发量有着紧密联系,土壤质地对二者均有着重要影响。【目的】探究不同质地土壤表层温度变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种质地原状土(粉壤土与砂土),进行配比混合,得到5种不同质地土壤。测量1次性供水与充分供水条件下不同土壤的蒸发量、土壤表层温度数据、土壤砂粒量,探究不同质地条件下土壤相对蒸发量(RE)和土壤表层相对温度差(RT)的关系。【结果】①1次供水和充分供水条件下RT随着蒸发过程的进行逐渐增大,当蒸发过程至水汽扩散阶段时,RT趋于稳定;②随着土壤砂粒量增大,蒸发至水汽扩散阶段时对应的RT逐渐减小;③土壤质地相同情况下,RT越大,其RE越小,回归建立了二者的二次函数关系;④RT相同情况下,土壤中砂粒量越高,其RE越小。【结论】土壤中砂粒量的不同,使土壤孔隙、热容量等性质产生差异,导致蒸发过程中土壤温度及蒸发量变化出现规律性特点,RE与RT呈与含砂率有关的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不同保墒措施对枣园土壤温、湿度及枣树生长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山地枣林土壤温、湿度及枣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保墒措施的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和剖面分布,相对于对照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地下25 cm处铺玉米秸秆+地表铺玉米秸秆和地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但是二者土壤含水量相差0.72%。地膜覆盖有明显的增温效应,覆盖玉米秸秆对温度的影响则表现出"双重"效应:高温时具有降温效应,低温时具有保温特点。不同的保墒处理对枣树生长有不同影响,但各处理的新梢生长量、干周净增量、百叶鲜物质量、平均单果重比对照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王开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7)
针对陕北地区水资源日趋紧张,雨水、灌溉水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干旱条件下不同保墒措施对山地枣林土壤温、湿度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几种保墒措施的保水效果均较明显,在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中,以B120(保水剂量为120 g/棵)、J2(秸秆覆盖量为2 kg/m2)及D(地膜覆盖)的效果最佳,平均土壤水分较对照CK高出25.4%、23.7%、18.1%。保水剂及秸秆施用量偏低或偏高都会影响其保水效果。地膜覆盖有升温的作用,而秸秆在高温时有降温效应。 相似文献
17.
应用Phytalk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和Globelog土壤水分温度监测系统,研究了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棉花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茎流、叶温及茎粗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棉花茎流呈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晴天呈双峰曲线,多云天呈单峰曲线,阴天值较低且稳定,高的土壤含水率下峰值更高;棉花叶温变化与茎流类似,不过有滞后现象,叶温达到33℃左右时保持稳定;棉花茎粗与茎流和叶温变化规律相反,茎直径最大值出现在9点左右,最小值出现在18点左右,在中午12点左右会出现萎缩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土壤水分条件是棉花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塔里木灌区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特征,于2014年4月18日至10月31日采用中子仪对膜下滴灌棉田0~120cm土壤水分进行观测,分析了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的时空变化,采用水量平衡原理计算了膜下滴灌棉田耗水量。结果表明:4月中旬到7月中旬为土壤水分稳定期,7月中旬到8月底为土壤水分剧烈变化期,8月底到10月底为缓慢消耗期;0~20cm为土壤水分活跃层,20~60cm为土壤水分次活跃层,60~120cm为土壤水分稳定层;灌溉入渗水主要分布在0~40cm;膜下滴灌棉田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的耗水强度分别为0.63、2.62、7.01、0.71mm/d。 相似文献
19.
为探寻适宜东北辽河平原地区的最佳保护性耕作模式,以传统耕作模式为对照,探讨不同秸秆残茬覆盖模式对土壤含水率、地温及风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含水率、地温及风蚀的影响不同;与传统耕作模式相比,保护性耕作土壤的含水率及地表温度较高,且地表粗糙度大、土壤风蚀量小;在所有处理中,留茬全覆盖模式的防治风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微咸水膜下滴灌条件下水盐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和缺水已成为影响南疆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微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有效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微咸水不同灌溉条件下土壤盐分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生长关键期内,土壤含水量在O~30cm土层内呈增加趋势,45cm土层含水量逐渐减小,在45cm土层以下含水量又成缓慢增加趋势;土壤含盐量在0~15cm表层较大,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土壤水分条件改善,土壤含盐量有下降的趋势。同时测定了不同矿化度灌溉水处理的土壤含盐量,灌水后土壤含盐量总体是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分析土壤水盐与棉花生理特征的关系表明:土壤盐分浓度较大则会抑制棉花株高、株径的生长,并且会影响棉花的出叶进程以及加快棉铃的脱落。通过实验得出灌水定额为30mm,灌溉水矿化度在咸淡水比为2:1(电导率为2.22ms/cm)时对棉花生长影响最小,甚至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