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大宗农产品进口价差变动与调控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近年来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调控面临"价差扩大引发进口激增"和"农民增收要求继续提价"的两难局面,通过构建进口压力系数及价差对比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大宗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变化趋势及调控空间。结果表明,我国大宗农产品国内外价差逐步扩大,进口压力不断增加,进口压力系数与净进口呈正相关关系,且均呈快速增长趋势;棉花和食糖已经没有进口配额调控空间,而大米、玉米、小麦的进口配额调控空间逐渐变小;小麦尚有一定的价格调控空间,大米、玉米的价格调控空间不大,而食糖、棉花和大豆基本已失去价格调控空间。因此,在边境保护基本失效的情况下必须调整我国现有的大宗农产品价格干预政策,探索农民收入保障和价格干预相分离的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国将向具有极强竞争力的国外农产品进一步开放。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农业该如何应对? 一、粮、棉受冲击,油、莱、肉类有优势 从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走势来看,我国粮食、棉花的价格已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据测算,目前我国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二至七成。  相似文献   

3.
《湖南农业》2004,(8):5-5
国家商务部副部长于广州在日前召开的有关促进农产品出口的研讨会上说,2004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出现了三大特点:一是农产品出口价格普遍上涨大米、玉米、小麦的出口价格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水产品中,烤鳗、虾的价格分别上涨28.4%和15.5%。园艺产品中,大蒜、苹果汁的价格分别上涨17%、7%。畜禽产品中,鸡肉、猪肉的价格分别上涨24.3%和20.5%。据介绍,在国家商务部重点监测的30种大宗农产品中,有27种产品单价上涨,涨幅最高的达50.4%。出口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世界粮食市场价格上涨带动的。二是对主要市场出口仍保持较强的增幅在我国农产品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中国大宗农产品普遍出现进口快速增加与国内库存高企并存的现象。直接原因是国内外价格倒挂,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现行的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急需完善。通过对中国大宗农产品贸易情况、国内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格变化情况的分析,阐述了政策性收储价格逐年提高导致国内价格高于国外价格是近几年进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完善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我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基本上结束了食物短缺的历史,进入了农产品供求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在这一新阶段里,农业发展暴露出许多新问题、新难点.一是农业结构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农产品质量差:一方面大量的大宗农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不出来,不得不大量进口.全国每年进口的优质大米、小麦等粮食就达1000多万t.二是农产品价格连年下滑,农业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小康目标如期实现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6.
稳定农产品物价,是保证农业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经济持续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通货膨胀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动影响的基础上,从大宗农产品和小宗农产品市场切入,结合具体事件分析造成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一方面,推动市场偏弱运行的因素依然较多。从国际看,大宗农产品供大于求格局将持续,这将导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现象加剧,进口压力进一步增强。从国内看,粮食生产"十连增",大宗农产品库存居高不下,供求关系短期宽松特征明显。另一方面,导致市场波动上行的因素不容忽视。从国际看,近几年极端天气、资本投机等往往驱动大宗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日本受政府价格政策干预的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 日本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按干预程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政府直接制定的价格,如对大米、烟草及麦类,为保证价格的稳定,政府规定市场流通量,制定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另一种是对大米、烟草、麦类以外的农产品,政府不直接制定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其价格随市场供求自发形成,但政府通过制定稳定基准价格、稳定上下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产品价格走势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大宗农产品价格稳中趋降,比较优势农产品价格具有竞争优势。提高农业生产力,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是提高农产品价格竞争优势关键。为此,提出10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中外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规律,应用复杂网络和统计物理学分析方法,对中国和美洲市场大宗农产品玉米、小麦和大豆在双变量相关性波动模态的变化规律、强度分布和聚集系数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外大豆价格波动以弱正相关性为主,小麦价格更多的表现为弱负相关性,而玉米价格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波动较为均衡。3种农产品的价格相关性波动表现出不同的群簇性和周期性,波动网络通过各自不同的核心模态进行传递和演化。最后提出了依据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及趋势进行价格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与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的源泉 中国粮、棉、油料等大宗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从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下降,目前已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而与此相反,大米、畜产品、园艺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盐城市地处苏北黄海之滨,稻作历史悠久,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水稻主产市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90万亩,总产230万吨。近年来,随着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我市稻米出现了阶段性相对过剩,普通大米、低档大米积压,而优质稻米特别是无公害稻米供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经济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大宗农产品卖难以及价格大起大落已经成为常态。由于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大宗农产品卖难往往导致主要产区的主导产业大起大落,严重影响农业的稳定和大量农民的生计。  相似文献   

14.
一、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1.农副产品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农产品总量供大于求,出现了结构性、阶段性和低水平的“过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导致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从1996年开始粮食、畜产品、蔬菜、油料等大宗农产品市场的价格一降再降,持续走低。去年小麦、玉米、瓜干等价格较上年下降0.15元~0.25元/公斤,花生较上年下降0.8元/公斤,棉花较上年下降2.6元/公斤,瓜菜较上年下降0.4元~0.6元/公斤。 2.农副产品品质差。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下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质量差异上。一方面大宗农产品没有销路,另一方面,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同样的产品,质量不同,价格相差很大,甚至成倍、几倍。特别是目前我国已经加入WTO,在蔬菜、果品、肉类产品等农副产品上有较强的价格优势,但农产品的质量较差,仍然是限制出口的壁垒。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北京市八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测,2010年11月中旬北京市农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235.6,比11月上旬下降1.4%,比2009年同期上升34.0%。综合来看,今年农产品整体价格水平大幅高于历年水平。与2010年11月上旬相比,蔬菜价格持平,上市量上升4.4%;水果价格上升4.4%,上市量上升2.7%;肉禽蛋类价格上升2.8%,上市量上升1.7%;淡水鱼价格上升0.9%,上市量下降0.9%;东北大米价格持平,上市量上升1.1%;富强粉价格上升2.2%,上市量上升1.1%;食用油价格上升5.4%,上市量下降2.5%。与2009年同期相比,蔬菜、水果、肉禽蛋、淡水鱼、东北大米、富强粉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上升39%、47%、16.5%、7.9%、26.1%、10.7%和32.0%。上市量方面,蔬菜和肉禽蛋分别增加3.1%和7.4%,水果、淡水鱼、东北大米、富强粉和食用油分别下降4.7%、15.2%、33.4%、21.4%和7.3%。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一方面,推动市场偏弱运行的因素依然较多。从国际看,大宗农产品供大于求格局将持续,这将导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现象加剧,进口压力进一步增强。从国内看,粮食生产"十连增",大宗农产品库存居高不下,供求关系短期宽松特征明显。另一方面,导致市场波动上行的因素不容忽视。从国际看,近几年极端天气、资本投机等往往驱动大宗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进而传导影响国内。从国内看,在需求持续刚性增长背景下,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求紧平衡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2014年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继续加大,自然灾害影响可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不同属性的农产品长期价格形成与波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属性农产品的价格形成和波动成因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1965-2013年香蕉、橙子、大米、小麦、棕榈油和大豆油的国际市场年度价格数据,考察了国际农产品长期价格形成与波动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因素对2004年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在波动中上升,长期上升趋势明显,短期波动剧烈;上期价格是影响农产品当期价格的主要因素,六种农产品上期价格对当期价格均有显著影响,平均影响水平0.5,且对水果的影响最显著;石油价格显著影响植物油和小麦价格,不影响水果价格,原因是油价上升引致谷物、植物油等生物燃料替代能源需求扩张;上期库存对除香蕉外的其他五种农产品价格均有显著影响,对谷物影响最显著,对水果影响最弱;收入、通货膨胀仅分别对水果、谷物价格有影响。在国际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为保持国内农产品价格稳定,建议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容忍度、增强国内农产品供求信息透明度和加强国内农产品储备。  相似文献   

18.
市场与信息     
农业部发布2002年12月份世界主要农产品价格动态2002年12月份,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大部分在较高价位波动,粮食品种价格有所回落。其中:国际市场主要米食品种中,大豆、小麦、玉米价格回落,大米价格上升;食用植物油品种中,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棕榈油价格全部继续上升。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9.
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消息,2012年初至今,世界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直接影响到越南的出口贸易。然而,越南主要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在价格方面,越南7个主要农产品中只有胡椒售价上升,同比增长26.3%,橡胶、木薯、木薯制品和大米制品等商品售价均有所下降。由于越南加大贸易促进力度,主动应对贸易壁垒,积极开拓新市场等,大多数商品(大米除外)出口量都明显增加。农产品贸易盈余达约55亿美元,有利于减少越南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北京市八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测,2010年5月上旬北京市农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223.7,比4月下旬下降1.2%,比2009年同期上升11.9%。综合来看,截止目前今年农产品整体价格水平高于历年水平。与2010年4月下旬相比,蔬菜价格下降9.5%,上市量下降0.2%;水果价格上升4.2%,上市量下降10.4%;肉禽蛋类价格下降0.7%,上市量下降2.7%;淡水鱼价格上升1.3%,上市量下降0.2%;东北大米价格上升1.6%,上市量下降3.4%;富强粉价格上升0.4%,上市量上升4.2%;食用油价格持平,上市量下降13.2%。与2009年同期相比,蔬菜、肉禽蛋、东北大米、富强粉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上升28.4%、1.4%、19.8%、5.4%和0.1%,水果和淡水鱼价格下降3.3%和1.2%。上市量方面,淡水鱼、东北大米和富强粉分别下降10.0%、17.4%和13.2%,蔬菜、水果、肉禽蛋和食用油分别上升3.6%、16.6%、3.7%和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