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家蚕微孢子虫原位杂交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家蚕微孢子虫rRNA基因高度保守的特点,设计合成了1对PCR引物,从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上扩增出1个12kb片段,用同位素标记后作为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特异性探针。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家蚕卵及感染家蚕微孢子虫4、6、10d的幼虫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家蚕单粒卵内检测到296粒孢子,对感染家蚕微孢子虫4、6、10d的幼虫均有阳性杂交信号出现。  相似文献   

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染色体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定位技术,在染色体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主要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概况、探针的类型及标记方法、探针和染色体的杂交、荧光显微镜检测方面介绍了荧光原位技术的原理及FISH目前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前期研究发现,相对于其它组织器官,有一种低分子量热激蛋白在家蚕肾型卵中高量表达,并命名为低分子量热激蛋白HSP20.8。为了进一步阐明家蚕低分子量热激蛋白HSP20.8的基因结构、表达特性及其在家蚕染色体上的分布,根据HSP20.8基因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了克隆、表达及荧光原位杂交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含有1个561碱基对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与cDNA序列比较分析发现该基因无内含子序列。重组蛋白的分子量在20 kD左右。热激蛋白基因HSP20.8在家蚕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基因,其位点在染色体近中部区域。  相似文献   

4.
家蚕基因组序列解读及其展望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20 0 3年 10月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家蚕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开创了蚕丝科学研究的新阶段。基于支持和推动家蚕基因组乃至后基因组的研究 ,阐述了家蚕基因组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以及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有关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5.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披碱草和圆柱披碱草的染色体组组成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披碱草和圆柱披碱草均为异源六倍体,染色体数为2n=6x=42,染色体组组成为StStYYHH,核型类型分别为2A和2B。(2)两种披碱草属植物的H染色体组起源于大麦属,St染色体组起源于拟鹅观草属的不同物种;Y染色体组与St染色体组有共同的祖先。(3)披碱草和圆柱披碱草都有6个5SrDNA位点,和4个45SrDNA位点;两个物种中有1对染色体上同时含有5SrDNA和45SrDNA位点,但5SrDNA和45SrDNA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和所在染色体组别不同。(4)重复序列pAs1和pSc119.2在两种披碱草染色体上的分布呈现多态性,主要集中于H组,在St和Y组的分布较少,可作为披碱草属植物的细胞学标记,用于区分H组和其他染色体组。(5)两种披碱草均有染色体易位或重组的变异。  相似文献   

6.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动物肠道微生物定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6S rRNA为靶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已广泛应用于分析环境中复杂的微生物群落构成。作者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对其在动物肠道中微生物鉴定和计数上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最后探讨了FISH技术的局限性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EST规模测序在家蚕功能基因组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指的是一组cDNA的部分序列,一般长度为300-500bp,是由大规模随机取出的cDNA克隆一次测序得到的组织或细胞基因组的表达序列标签。一个EST代表生物某一时期的某种组织或细胞的一个表达基因。对整个基因组表达基因的功能及调控研究就称为功能基因组研究。  相似文献   

8.
家蚕在变态发育过程中组织器官发生着激烈的新旧替换,旧组织在消溶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凋亡。通过剖取家蚕变态发育期的各种组织(中肠等)的组织块,利用DAPI、Hoechst33342、AO等荧光素直接对活体组织进行荧光显色显微观察,实验证明,利用荧光显微技术可以简单方便地观察到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组织细胞的形态变化,是研究家蚕变态发育中细胞凋亡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覆盖人类、植物、畜禽、微生物等100多种物种全基因组的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在不同时间、不同群体中相继产生,为物种基因资源的保存、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材料。细菌人工染色体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结合能够将物种的大片段基因组DNA杂交在染色体上,确定基因或标记物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从而成为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论文对细菌人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染色体结构与核型分析、疾病与肿瘤病原学研究、基因和标记物的定位与细胞遗传图谱绘制、基因组比较作图及物种进化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基因芯片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其应用于毒理学基因突变的检测及染色体畸变分析等方面,推动了毒理学的研究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深入到未曾达到的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诱导三眠蚕技术在家蚕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金鹿三眠素诱导三眠蚕技术,对象蚕2个中系杂交组合、3个日系杂交组合,采用连续、隔代添食诱导,常规育种的方法,经连续四代的诱导、选择、培育,于F4代进行早代配合力鉴定,于子五代恢复四眠(不添药)。结果表明:连续诱导区、隔代诱导区的子五代数量性状和形态性状与对照区相仿,其基因型、早代配合力均不受添食诱导的影响;诱导三眠蚕的全龄经过,比对照区四眠蚕短3天左右;全茧量、茧层量分别降低30%、35%;茧丝长、净度相仿,解舒率却高于四眠蚕;体质春季与四眠蚕相仿,夏秋季均强于四眠蚕,有利于节约桑叶与人力,缩短育成年限,提高选育效率;三眠蚕诱导率不受连续添食代数和品种的影响,各代、各品种均表现出很高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12.
家蚕血淋巴超氧化物歧化酶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浓缩胶3.3%,分离胶6.5%,分析家蚕血淋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表明,家蚕血淋巴SOD在大部分供试品种中能明显看到两茶酶带,少数品种只能见到两条弱带或仅存在一条活性带。品种间酶带的宽度及染色程度亦存在明显的差异。家蚕血淋巴SOD以Cu/Zn-SOD型为主,少数品种中亦可能存在Mn-SOD型与Fe-SOD型。家蚕肠液SOD同工酶也有两条弱酶带,其SOD酶活力较低。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点滴法测定了若干家蚕品种对叶蝉散的敏感性。不同品种对叶蝉散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抗性强的是东34(R系),最敏感的是华七(S系),其LD_(50)(μg/g)的相对倍数为5.9。进一步杂交试验显示,大部分组合的杂种F_1已代对叶蝉散的抗性比两亲强,有杂种优势现象,部分组合还表现出超亲优势,且母本对杂种F_1代抗性的影响大于父本;从东34与华七这对组合的F_1、F_2 及其回交后代分析,它们对叶蝉散的抗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14.
野桑蚕血缘对家蚕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家蚕雌与野桑蚕的雄交配,得到961B、961C、961D、961E四个形态性状不同的蚕品种.经与亲本比较,这4个带有野桑蚕血缘的蚕品种表现出龄期经过短,健康性增强,但茧层量低,交配能力弱,不受精卵多,卵质较差.  相似文献   

15.
添食壳寡聚糖对家蚕茧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芳、秋白品种为对象,研究添食壳寡聚糖对家蚕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龄蚕和5龄雄蚕添食壳聚糖与对照相比,蚕的生长和茧质指标均无明显差异;5龄雌蚕添食壳聚糖与对照相比,解舒率显著增加,平均粒茧落绪次数显著减少,而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周乃明  洪健 《蚕业科学》1990,16(3):145-148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家蚕前胸腺超微形态的变化.在四龄龄初细胞基底膜很致密,细胞核不规则形.四龄中期以后.基底膜疏松,而呈纤维状,细胞核以细分枝伸向细胞全域.线粒体形状呈多态,马蹄状和环状线粒体明显增多.在四龄眠中和五龄吐丝期,细胞质中出现大型液胞和裂隙状液胞,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一般是龄的后期比前期发达.  相似文献   

17.
家蚕脑神经分泌细胞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骆琦  徐凤梅 《蚕业科学》1991,17(1):29-32
发现家蚕脑中央群神经分泌细胞中的A细胞的神经分泌物存在于家蚕一切化性品种的幼虫、蛹、成虫的各个发育阶段。但其数量在不同化性品种中存在着明显差异,有滞育多化性农42、无滞育多化性白皮淡的脑中央群A细胞中的神经分泌物,明显多于一化性罗尼3号和二化性苏5。查明中央群,侧群的B细胞也存在于家蚕不同化性品种中。第一次指出B细胞中也存在液泡。系统调查了A、B两种分秘细胞以及A细胞中的液泡在家蚕中最早出现的时期及存在期等。并对神经分泌细胞在各个时期的生长规律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家蚕外源基因导入法,开辟育种新途径,对家蚕精母细胞融合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获取大量精母细胞的精巢摘出最适时期是四龄第2、3日。(2)精母细胞最适的生理盐水浓度是1.3%—1.4%。(3)利用微型振荡器的机械分离法,能有效地将精母细胞分离,其最适作用时间为10秒胶原酶对精母细胞的分离无论皮囊存在与否均无作用。(4)利用生理盐水的低渗处理可使邻接的精母细胞融合,但不能使完全分离的精母细胞融合。(5)聚乙二醇处理可使完全分离的精母细胞融合。  相似文献   

19.
殷工  李京华 《蚕学通讯》2003,23(4):9-11
本文采用SDS-PAGE垂直电泳技术,对10份新疆家蚕品种种质资源的蛋白质条带特征,电泳图谱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这10个蚕品种的UPGMA系统树。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有8-11条蛋白质带,并有29条不同的RF值蛋白带,蛋白质谱较为相似,相似系数在0.65-1.00之间。10个家蚕品种聚为一类,亲缘关系较近,但品种间有差距。  相似文献   

20.
稚蚕人工饲料中几种微量元素的添加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国政  伍章宜 《蚕业科学》1996,22(3):145-149
测定桑叶粉及基础饲料中钛、铁、硒、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别为61~92、520~1000、0.384、5.5mg/kg和37、650~710、0.414、5.4mg/kg。在基础饲料中以6.7~52.2mg钛/kg饲料剂量添加柠檬酸钛,对1~2龄蚕的生长发育未见有促进作用;以柠檬酸混合稀土、柠檬酸钟、柠檬酸镧形式向基础饲料中加入17.4~141.6mg/kg饲料的混合稀土或其单体元素铈和镧,其生长发育没有促进而略受抑制。稚蚕饲料中添加1%磷酸高铁(相当于2400mg/kg饲料),稚蚕期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促进程度随添加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加大,这种促进作用不是通过改变饲料适口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