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袋口绑扎要严.正确的方法是让果柄从果袋开口处的缺口通过,在把扎丝绑在横向折叠的袋口处的同时,要把附近的一片叶子夹在袋口处的"v"形夹下面,通过夹着带叶柄的叶片来固定果袋,这样套袋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1)梨袋口绑扎不严。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小,但影响很大。袋口不严给梨木虱、黄粉虫入袋提供了方便,并可使雨水流入袋内。有人提出把扎丝绑在果柄上,这样做易损伤果柄,造成落果或干缩果。有人提出像苹果套袋一样,让果柄从果袋开口处的缺口通过,把扎丝绑在横向折叠的袋口处,但由于梨果柄较长,果袋不易固定,风吹摆动果袋,果柄处的开口就容易被撕裂。正确的方法是让果柄从果袋开口处的缺口通过,在把扎丝绑在横向折叠的袋口处的同时,要把附近的一片叶子也要夹在袋口处的“V”形夹下面,通过夹着带叶柄的叶片来固定果袋,这样套袋的效果较好。2)梨果面…  相似文献   

3.
在苹果套袋之前 ,应先将整捆果袋放在较潮湿处 1~ 2天 ,使果袋返潮变得柔韧便于使用。树冠中果实的套袋顺序 ,应先上后下 ,先里后外 ,以减少碰落果实。果实套袋时 ,先撑开袋口 ,托起袋底 ,用口将袋体吹膨胀 ,使两底角的通气口张开。手执袋口下 2~ 3cm处套入果实 ,使果柄尽量深入袋口 ,然后从袋口的中央向两侧分别折叠紧 ,合拢袋口后撕开扎丝并反转 90°,将袋口上移接近果台 ,幼果悬在袋内中央 ,用扎丝旋转 1周扎紧袋口。注意 ,扎丝应尽量靠近果台扎紧 ,不要夹在果柄上 ,以防果柄受损引起落果 ;也不要将莲座叶套入袋中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使…  相似文献   

4.
选宽1~1.5cm的硬塑料打包带,剪成10~20cm长的段,然后用烙铁粘连制成圆环。圆环的大小依袋口径而定,一般为袋口径的2/3。袋栽平菇时,按常规法装料播种至离袋口4~5cm处,将圆环套住袋口,把袋口翻卷过来压住圆环,这样就成了似罐头瓶口的袋口,再在袋口上盖塑料薄膜或牛皮纸,用橡皮筋扎紧袋口。此法扎袋口,发菌快,菌丝浓密洁白,杂菌污染率比常  相似文献   

5.
苹果套袋后,康氏粉蚧、玉米蟓等害虫从果袋通气孔或袋口等孔隙处钻入袋中危害果实,由于农药喷不到袋内的果实上,无法将害虫杀死,使其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了果实品质,降低了果农的经济效益。现将其综合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套袋是提高酥梨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如果方法不当 ,会使黄粉蚜入袋危害 ,造成损失。 1999年我场三、四分场的酥梨套袋果 ,就受到黄粉蚜的严重危害 ,幸好防治及时才基本得到控制。1 入袋时间和危害状况6月上旬套袋 ,黄粉蚜在 6月中、下旬入袋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虫卵并存。入袋黄粉蚜先在果梗上危害 ,后转至果肩、萼洼、梗洼处 ,虫量大时 ,也危害果面。2 发生原因2 .1 梨树休眠期刮树皮等防治工作搞得不彻底 ,虫口基数大。2 .2 喷药后没有及时套袋 ,或药剂浓度不当或喷药质量不高 ,把活的黄粉蚜套入袋中。2 .3 袋口捆扎不严 ,黄粉蚜…  相似文献   

7.
1果面色泽不均匀套袋果面有片状、条状或边缘不甚清晰的绿色痕迹。发生原因为套袋时袋口扎绑不严密,有透光的地方;套袋方法错误,套袋时将幼果裹在袋的一侧,随着幼果的发育将袋撑破;果袋的质量不合格,袋纸薄厚  相似文献   

8.
苹果套袋后,康氏粉蚧、玉米象等害虫从果袋通气孔或袋口处钻入袋中为害果实,因为农药喷不到袋内果实上,无法将其杀死,它们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了果实质量,给果农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现将我县康氏粉蚧、玉米象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措施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我们试制塑料袋装菌种初见成效,已制菌种万袋以上,成品率达90%。制作时,将塑料薄膜剪成36×25cm(或50×18cm)大小,用缝纫机缝成袋子,并在接缝处夹少许棉花,以利通气。装料时,先在袋口套一个直径11cm的竹简(或铁筒),料装至袋高4/5处,捣紧即可。  相似文献   

10.
<正>梨黄粉蚜(也叫黄粉虫)性喜阴暗,近年已成为陕西梨区的主要害虫。套袋期是防治黄粉蚜的关键时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选用防虫药袋。采用防虫药袋,可有效防治黄粉蚜、康氏粉蚧和食心虫等害虫。2)袋口浸药或夹药纸。套袋前给袋口浸蘸6%林  相似文献   

11.
苹果树盘铺反光银膜 ,可增加漫射光量 ,提高下部果实的着色度 ,但对离地面较远的中部内膛果实效果不大 ,而采用内膛挂反光袋能够促进树冠内膛果着色。目前很多食品袋的内面都是铝箔膜 ,亮度很好。只要把这些袋翻过来 ,让铝箔膜朝外 ,就是一个反光袋。在袋底部用剪子剪 1个孔 ,穿进 1根纤维纸绳 ,将袋口朝下挂在树冠内膛适当部位即成 (若袋口朝上 ,容易积存雨水和其它污物 ) ,每株树挂袋量可依树体的大小决定 ,一般大树挂 2 0个 ,小树挂 1 0个左右即可。铝箔袋一般都很坚固 ,来年仍可利用。此方法不需投资 ,且简便易行 ,各地果农不妨一试。苹…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袋栽榆黄蘑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几种不用套环省料、省时、透气性好的封口方法。 1.别针封口:装好料后,将袋口合并对齐,向下折叠1.5cm左右,然后向折叠的一面卷成圆筒,接头重叠2cm左右,用直别针别住重叠处即可。 2.胶布封口:装料至适当部位,压平表面后,料面离袋口的距离约等于袋的直径。先将一面折向对面,再旋转60度折另一面,剩下的一面往回折,然后用胶布粘住接头即可。 3.摆放封口:操作要求同胶布封口法,但不封胶布,只在灭菌时袋口与袋口相对挤紧,接种后培养时,仍将两袋口相对放置。 4.玉米芯封口:适于发酵料开放式接种。边装料边层播菌种,最后袋料中央扎孔,再在穴中补菌种,或装满袋整平料面中央扎孔,往表面和孔里接菌种,将袋  相似文献   

13.
1黄粉虫 是主要入袋害虫之一,危害套袋梨果,连续套袋果园危害严重。黄粉虫喜阴暗,如果袋口封得不严,果袋无防虫效果,易从袋口、通气排水口钻入袋内危害。6月上中旬向果实转移,8月中旬果实近成熟时危害最重,常致果实带袋脱落。7月中旬、8月中下旬是黄粉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效果较好的药剂有40%乐果乳剂、80%敌敌畏乳剂、2.5%溴氰菊酯和20%杀灭菊酯乳剂等。危害严重的套袋梨园,应摘袋喷药防治或待虫口基数降低后再套袋。  相似文献   

14.
一、套袋的效果 (一)长把梨套袋,出口率高达90%以上,产值提高30% (二)提高果的外观品质。果实在袋内生长,减少了风吹日晒,可使果皮细腻光洁,果点小,颜色发黄。 (三)减少农药残留,防止病虫侵入。 二、保护袋的种类 (-)报纸袋。选纤维较长的废旧报纸(如《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用缝纫机缝合而成13×18cm的长方形纸袋。这种袋纸张不含石蜡,经风雨易破碎,但成本低,容易制作。 (二)单层石蜡袋。为淡黄色或浅褐色,较耐雨淋,结实。可避免袋贴果实。这种袋成本低,制作容易,在生产中能大量应用。 (三)双层纸袋。日本少林制袋公司生产,外层浅黄色,内层白色,双层纸都带蜡,韧性好。袋口处有一3cm  相似文献   

15.
王武 《山西果树》2014,(2):61-61
<正>选择什么样的果袋关系到套袋栽培的成败。现将辨别果袋质量优劣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果农参考。一要看透气孔通不通。把纸袋撑圆,看下边的透气孔是否畅通,通则好,不通则不能用。二要看遮光好不好。把袋撑圆对着光看纸袋遮光好不好,遮光好能用,遮光不好不能用。遮光好的果袋套上后,苹果在阴暗处生长,脱绿好,除袋后上色好。遮光不好的果袋,苹果除袋后不脱绿、难上色,即使上色,色泽也不亮不均匀。三要看袋渗水性强弱。把纸袋平放在桌面上,给上面倒上一点白酒,看渗的快慢,渗的慢的相对较好,快的则不好。渗的快下雨袋子就湿,紧贴在果面,易产生果锈。  相似文献   

16.
《吉林蔬菜》2019,(2):47-47
1催蕾1.1 "再生法"出菇将发满菌的金针菇栽培袋移至培养架的顶层或搬入栽培室进行搔菌,可直接诱导原基分化。催蕾阶段,菇房温度最好能控制在13~14℃,给予弱光照和通风。当鱼籽般菇蕾布满料面时,将棉塞、套环拔除,打开袋口,把塑料袋口向外折起卷至离料面2~3厘米处,袋口不能盖湿布或报纸,开袋后加强通风,使菇逐渐失水枯萎变深黄色或浅褐色,然后再从干枯的菌柄上形成新的菇蕾丛。  相似文献   

17.
在塑料大棚内,挖80cm宽,长不限.深15cm的地沟,把发好的菌袋薄膜卷至 2/3处,竖放在地沟中,空隙内填实细土(腐殖土),四周也用土封好,浇透水。再解开上端袋口,撑开一般高15cm左右,上面盖地膜,  相似文献   

18.
代料栽培平菇,不论是垛袋垒菌墙还是脱袋床架栽,都不如阳畦不脱袋高产,具体做法:先按常规整地做阳畦,把发好的菌袋用小刀竖直每隔scm划15cm长一刀.底端解开绳挽至与料面平,上端把袋口从扎绳处剪去,似开非开即行。然后竖直摆在阳畦上,袋间隔约hm,依次摆完,空隙填营养土,菌袋上胃Zcm厚言养土,这样无论是增加营养,还是提高湿度都比较容易。试验表明,这样种植比全脱袋的产量高。袋栽平菇阳畦不脱袋出菇高产技术@孙启风!山东金乡化雨南马村孙武庄 272204~~  相似文献   

19.
据测配料栽培的黑木耳营养价值比段木栽培的高,而且不附有泥沙和朽木碎屑,食用方便。特别是用棉子皮生产的黑木耳营养价值较为突出,其栽培要点如下: 1 配料和装袋 配方为棉子皮90%,玉米面8%,蔗糖1%,石膏1%。料拌好后装入聚丙烯塑料袋中,袋的规格为35×17cm,用普通蒸锅常压灭菌,可用0.03~0.04mm厚的聚丙烯塑料袋,若用高压锅灭菌,则必须用0.06mm厚的塑料袋。随装料随用手稍加压实,料面要平整,中间用圆木棒从上至下扎一直径2cm左右的通气孔。在袋口外加套直径为3.5cm、宽3cm的普通塑料环,并将塑料袋口外翻,形成象瓶子口一样的袋口,袋口加棉塞,并用牛皮纸包扎,立即灭菌。 2 接种与发菌 每袋接种量为5~6g,使菌种占据袋内表面一薄层;然后按原样仍把袋口包扎好。置室内发菌,前期20天室温以保持20~22℃为好,20天后室温可控制在23~24℃。发现有杂菌污染(主要是青霉、绿色木霉和黑曲霉),要及时处理。污染轻微的杂菌斑,可用注射器慢慢注入30%的氢氧化钠;污染较重的,用刀片在污染处切开塑料袋,用镊子将杂菌取  相似文献   

20.
1 主要入袋害虫1 1 康氏粉蚧 又称梨粉蚧 ,在我市每年发生 3代 ,第 1代若虫发生盛期在 5月中下旬 ,第 2代在 7月中下旬 ,第 3代 8月下旬。以 2、3代若虫、成虫在果袋内集中为害为主。随着套袋时间延长 ,发生越来越重 ,由于苹果套袋后 ,1代未杀灭的康氏粉蚧沿包扎不严的袋口或透气孔、透水孔进入袋内。康氏粉蚧主要在果实萼洼或梗洼处刺吸汁液 ,使果面发生许多褐色圆形斑点 ,上面粘有白色蜡粉 ,斑点逐渐木栓化 ;随着苹果的生长 ,为害部位凹陷。1 2 玉米象 每年发生 2代 ,多数是由于山区果农分散居住于果园附近 ,存储和晾晒谷物粮食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