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西省农业气候资源呈现多样性、差异性和开发潜力大的特点,为了实现区域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利用山西省109个县市的多年气候资料,根据区域的农作物研究所需的各类农业气候条件,在干燥度指数自然分区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域农业气候综合开发和区划的指标,将山西省划分为7个农业气候区,并对各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进行分区评述。提出了山西省农业以气候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复种指数较低,气候资源时间上利用不充分;(2)植被覆盖率过低,光热资源在空间上利用不充分;(3)水土流失面积大,土壤肥力下降;(4)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提了充分利用山地气候资源、实现立体化农业布局和提高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是山西省农业气候资源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及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的差异特性开展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是统筹土地利用,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化以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为了协调土地功能差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结合土地生态位概念,运用GIS中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从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发展适宜性、生态环境适宜性等3个方面,构建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生态位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栅格单元为评价单位,对冀东山地丘陵区卢龙县进行生态位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发展适宜性、生态环境适宜性区域差别明显。在生态位适宜性框架下,划分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等4个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分区结果显示,卢龙县北部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中部以农业发展为主,南部依托现有城镇发展体系,注重内部挖潜,合理扩张产业园区。通过土地利用功能评价与调控研究为卢龙县土地资源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所谓节水型农业,就是以消耗最少的水资源来获得较高的产量,通过强化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源,根据水资源条件来确定农业生产布局。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最少的用水量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使水资源开发、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得到长期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和政县农业气候资源,包括光照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介绍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以为提高当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评价县级区域农业资源丰度对于指导农业资源利用具有实际意义。运用农业资源丰度指数模型对河南省封丘县农业资源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封丘县农业气候资源较丰富,但水土条件不足,需通过灌溉和施肥加以补充。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封丘县农业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必须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合理配置水土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以宁夏1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模型,借助Arc GIS 10.0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探讨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理想态势。结果表明:1宁夏县域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量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发达区域农村人口人均虚拟水量普遍高于欠发达区域,农业生产以北部平原地区为主体进行布局,中南部地区布局较少;2宁夏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北部地区高,中南部地区偏低的宏观态势;3农业生产布局合理型的县市有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红寺堡区、盐池县、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沙坡头区、中宁县和海原县;农业生产布局过密型的县市有银川市、石嘴山市、利通区和同心县;农业生产布局过疏型的县市有青铜峡市和泾源县。在此基础上,提出宁夏水资源短缺县市,应在挖掘农业地域资源潜力的同时,加快探索实施虚拟水战略,而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县市,应继续发挥地域水土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为水资源短缺县市实施虚拟水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广水市农业自然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林特、中药材资源、草地资源和水资源;大力发展农业企业,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国道铁路生态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使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空间分析技术基础。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过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GIS技术在植烟土壤适宜性评价、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养分管理分区及变量施肥、烟草病虫害预测及农业气候与烟草种植区划和评估等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探讨了GIS技术在未来烟草农业现代化中进一步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克苏地区是自治区重要的粮、棉、绿色林果生产基地。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因地制宜,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以发展农村沼气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初步达到了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粮食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和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科学识别区域农业生产适宜空间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瓜州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方法定量分析了县域内适宜农业生产的空间和限制因素。研究表明:瓜州县适宜农业生产的空间主要分布在疏勒河流域平原区,也是现状人口活动密集区;县域内适宜农业生产区中西湖镇和南岔镇面积最大;制约瓜州县农业生产空间的主要因素有水资源、土壤质地和土壤盐渍化。通过瓜州县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为县域内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佛山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及优势条件,指出现代都市农业要向专业化和区域化发展,不同地域确定不同的主导功能.在对佛山市都市农业进行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探讨了未来佛山市都市农业生产布局与空间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农业其后年景预测可为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科学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一定依据,分析江苏省1961—2014年全年粮食作物相对气象产量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降水对相对气象产量的影响权重最大,其次为日照和≥0℃活动积温,说明农业气候年景受光照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的综合影响。为了将光、温、水的综合影响定量化,构建农业气候年景综合指数,将历年综合指数与相应年景进行统计分析,划定丰、平、歉年所对应的综合指数范围。基于太平洋海温和大气环流对长期天气过程影响的滞后性,同时考虑预报因子的显著性、稳定性和独立性,应用最优化技术,建立农业气候年景综合指数的预测模型,经过历史拟合和试报检验,效果理想,可投入业务应用,提前1年预测综合指数,从而确定农业气候年景。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气候区划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为农业的合理布局,分区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当前,尤需论证现有作物布局,种植制度,农业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合理程度,是否符合自然规律。七十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地区在以粮为纲的思想影响下,片面强调多种多收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谯城区林果产业发展方向,制订林果产业发展策略,有效促进该区林果产业快速发展,对谯城区林果产业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区位交通条件、产业发展基础等方面,阐述了谯城区林果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明确了该区林果产业在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以及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谯城区交通便捷,经济区位良好,林果资源品质优良,立地条件适宜发展林果种植,产业基础较好,但是目前林果作为新兴产业,规模较小,科技投入和产业化水平较低。未来谯城区应发挥特色林果资源优势,选择发展生态林果经济型和观赏林果经济型,产业发展策略上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优良品种培育;拓展林果产业的多功能性,大力发展休闲林果产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立体循环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西安农业生态在光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应合理保护和利用,主要存在河流污染、农田农药污染、新病虫害危害、秸秆焚烧等生态问题,应采取治理工业污染,合理使用农药,种植多样化作物,增加湿地等措施改善我我市农业生态,并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西北农业大开发的若干战略问题抉择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讨论了西北农业大开发的若干战略问题,认为西北大开发中农业开发事关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应当优先启动,农村经济发 本地区实现生态重建的基础而应优先发展,干旱山塬区林果草生产的生态经济效果优于粮食生产而应重点发展,水土流失治理应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而西北农业大开发的关键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短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西北农业大开发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采用2007—2011年烟叶区划区域内加密自动站点资料和2001—2010年常规气象站点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区域所属乡镇烟叶种植面积及产量资料,参考烟草种植的生物学指标,结合区域农业气候资源特点,通过对烟叶产量与农业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对各影响因子求取权重、多指标加乘等数学方法,得出烟叶生长适宜性分区气候指标。最后利用GIS技术,作出区域优质烟叶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图,并进行分区评述。结果表明,将烟叶生长期热量指标作为主要指标,降水、光照指标作为次要指标进行烟叶适宜性气候区划,其区划结果与实际种植情况基本吻合,故针对目前无完整的、长序列气象观测资料的县级区域所属乡镇而言,其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唐燕秋  陈佳  杨春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58-19360
综合环境功能分区是实施环境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但如何开展综合环境功能区划目前国内研究较少。以重庆北部新区为例,构建了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GIS和RS技术,开展了土地现状、高程、坡度、起伏度、粗糙度和林地景观等单因子适宜性评价,叠加形成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将用地在空间上分成了最适宜、适宜、一般适宜、不适宜和最不适宜5个等级。基于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开展了北部新区综合环境功能分区,并依据不同分区的功能、环境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对策,对区域综合环境分区的思路进行了研究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对农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将简要介绍农业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平衡自然环境与农业生态资源之间的关系、提升光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陕西关中地区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为该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确定了计算水资源生态足迹所需的3个关键参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全球均衡因子和地区产量因子,对关中地区及各地市1994-2008年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并与陕西省其他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核算期内,陕西关中地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比较稳定,平均为0.704 5hm2/人,各市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水平高低依次为咸阳>渭南>铜川>西安>宝鸡>杨凌;在核算期内关中地区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变化较大,平均为0.196 0hm2/人,与陕北、陕南相比是陕西省最低的;在核算期内,关中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均远远大于生态承载力,水资源生态赤字平均为0.507 7hm2/人;各用水账户中,生产用水(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和林渔牧副业用水)是水资源生态足迹的主要贡献者,占水资源生态足迹的80%以上。【结论】陕西关中水资源生态赤字较大,必须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建立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法律体系、水价格体系,实施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减小生态赤字,以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