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菌毒素可以影响寄主植物体内酶及代谢途径发生改变,本文报道了5种酶类和4种代谢途径在毒素影响下的变化情况,这不仅可以做为毒素的定量生物测定方法,还可以用来研究毒素的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生物测定方法在茶树轮斑病病原菌毒素生物检测上的敏感性,筛选其中较好的方法。[方法]用叶片浸渍法、针刺法、涂抹法、根伸长测定法、根冠细胞分析法等生物测定方法测试10种非寄主植物叶片和6种非寄主植物根对茶树轮斑病病原菌毒素的敏感性。[结果]茶树轮斑病病原菌毒素原液对非寄主植物的离体叶片都有致病作用,不同植物反应不同;6种生物测定方法中根冠细胞分析法效果较好。[结论]试验表明根冠细胞分析法快速、简便、精确,是一种能较好地检测茶树轮斑病病原菌毒素毒性的生物测定方法。朱涛(1976一),女,河南平顶山人,在读硕士,讲师,从事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细胞和细胞器水平详细介绍了6种真菌毒素生物测定法,为研究毒素的定量测定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杀菌剂生物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和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监测抗药性的发生、发展和对抗药性机理的研究等工作都离不开生物测定。概述了杀菌剂生物测定的意义、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生物测定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杀螨剂穿透生物学与杀螨剂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螨剂生物测定是准确了解田间条件下螨对各类杀螨剂敏感性变化的最常用方法.生物测定方法的选择有赖于靶标生物的形态特征和杀螨剂的作用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基于杀螨剂穿透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按最接近于自然条件下药剂对靶标生物的穿透途径制定最佳的测定方案.从杀螨剂穿透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常用杀螨剂生物测定方法评述以及穿透生物学对杀螨剂生物测定的指导意义3个方面分析了杀螨剂生物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氟磺胺草醚的生物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利用对氟磺胺草醚敏感的玉米、向日葵、高粱为指示作物,利用土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氟磺胺草醚不同浓度对作物的抑制作用,并建立了氟磺胺草醚玉米生物测定方法——玉米株高法.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生物测定条件为在27℃条件下,培养120 h.研究结果对土壤中氟磺胺草醚的快速测定和轮作换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甜菜夜蛾 2龄幼虫对三蔬安进行不同方法的生物测定 ,研究生物测定中喂毒方法 ,观察时间以及计算方法的反应中值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三蔬安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在以甜菜夜蛾 2龄幼虫的生物测定中以LC50 方法操作较稳定 ,观察时间以 96h为宜 ,数理统计方法选用工作机率值法为好。  相似文献   

8.
生物测定一般是指刺激源对细胞、组织、个体或者生物群体产生效应的大小和利用生物产生的反应以此来度量刺激源暴露的量,是害虫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针对目前主要农林害虫的生物测定方法进行了概述,包括触杀式、胃毒式和内吸式三大生物测定方法,以期为生物测定实验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谷物真菌毒素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物真菌毒素主要是作物在生长阶段或者谷物存放过程中受到真菌感染而由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和饲料对人和动物具有严重的急慢性毒性,因此研究去除毒素污染的途径,将有效保障谷物类产品的食用安全.本文综述了控制毒素产生的策略,及各种真菌毒素去除方法,主要包括控制真菌生长以减少毒素的产生,利用物理去除、化学吸附方法去除毒素,以及通过化学分解或酶促降解毒素等,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短期夜蛾2龄幼虫对三蔬安进行不同方法的生物测定,研究生物测定中喂毒方法,观察时间以及计算方法的反应中值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三蔬安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在以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生物测定中以LC50方法操作较稳定,观察时间以96h为宜,数理统计方法选用工作机率值法为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着重介绍组织或器官水平测定、整株水平测定、酶水平测定、细胞或细胞器水平测定4种方法,并就生物测定供试生物选择、除草剂浓度设置和施药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抑制光合作用除草剂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介绍了抑制光合作用除草剂的作用原理和除草剂的生物测定方法,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抑制光合作用除草剂的生物测定方法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杀菌剂开发中的室内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杀菌剂开发中的室内生物测定,探讨了活体和离体的相互关系,生物测定类型的选择问题,同时从多角度阐述了杀菌剂生物测定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茄病镰刀菌毒素的研究Ⅰ.毒素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从豌豆根腐病病株分离获得的茄病镰刀菌(Fu)D-016菌株接种在PSD培养液中,且25℃恒温箱内黑暗静止培养14天后,可获得具有毒性的培养滤液。培养滤液及提取的粗毒素经生物测定都具有植物毒性效应。粗毒素经分离纯化后进行的初步鉴定表明,该菌可产生茄病镰刀菌烯醇和T_2、二醋酸草镰刀菌烯醇、H-T_2等毒素。  相似文献   

15.
在真菌毒素传统检测方法基础上,建立并完善4类真菌毒素免疫亲和净化与荧光法(或HPLC)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对杭州市粮油类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并作安全性评估。黄曲霉毒素总量和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样本数为28个,检出率为25%;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样本数为48个,检出率为22.9%;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样本数为49个,检出率为42.9%;呕吐毒素的检测样本数为39个,检出率为15.4%。4类真菌毒素的平均检出率约为30%左右。4类真菌毒素安全性评估结果为: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超标率最高,呕吐毒素安全性较好。检测结果表明,杭州市粮油类农产品真菌毒素污染广泛,部分真菌毒素超标比较严重,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谷物及油料类农产品真菌毒素安全性监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将从豌豆根腐病病株分离获得的茄病镰刀菌(Fu)D-016菌株接种在PSD培养液中,且25℃恒温箱内黑暗静止培养14天后,可获得具有毒性的培养滤液。培养滤液及提取的粗毒素经生物测定都具有植物毒性效应。粗毒素经分离纯化后进行的初步鉴定表明,该菌可产生茄病镰刀菌烯醇和T_2、二醋酸草镰刀菌烯醇、H-T_2等毒素。  相似文献   

17.
真菌毒素对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有极强的危害。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国外近年来发表的关于真菌毒素的文献,归纳总结了国外对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对国外关于真菌毒素的危害研究、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真菌产生毒素的影响因素研究、检测方法研究、污染状况调查、预防措施和脱毒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王朝华  董金皋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0):1215-1220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结合蛋白的研究是近年来毒素研究中的热点及难点之一。本文介绍了真菌中广义蠕孢菌属 (Helminthosporium)、链格孢属 (Alternaria)、壳梭孢属 (Fusicoccum)、轮枝孢属 (Verticilium )等 10余种真菌毒素在结合蛋白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尤其是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甘蔗长蠕孢毒素、燕麦维多利亚毒素、玉米长蠕孢T小种毒素、玉米炭色蠕孢菌毒素结合蛋白研究的技术与方法。提出毒素结合蛋白的研究应采取同位素技术与免疫化学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这对探讨植物与病原菌在分子水平上的识别机制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果品主要真菌毒素污染检测、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果品在生产、贮运过程中易发生真菌性病害,不但可引起腐烂或腐败,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部分霉菌还可能产生真菌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是继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后,影响果品质量安全的又一类关键风险因子,具有强毒性。大量研究表明,真菌毒素可致DNA损伤,低浓度下即可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使肝脏、肾脏和胃肠道发生病变,并且可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研究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进行精准检测、风险评估和控制,对于果品质量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展青霉素(Patulin,PAT)、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链格孢毒素(Alternaria toxins)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存在于果品中的主要真菌毒素种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分别将PAT、AFB1、AFM1和OTA列为第3类、1类、2B类和2B类致癌物质。通常果品中检出的真菌毒素含量极低,因此对检测方法的要求较高,目前主要的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含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含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等,但往往由于化学结构和性质各异,无法采用一种标准方法完成对所有真菌毒素的定量测定。因此,筛选准确、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也是该领域当今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已有8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果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来保护消费者健康,但均未涉及链格孢霉毒素。许多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真菌毒素风险评估研究,基于毒理学数据的评估结果表明,大多情形下通过果品摄入的真菌毒素水平极低,不会对居民健康产生危害。果品中的真菌毒素可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进行防治、降解和控制,但无法将被真菌毒素污染后产品中的毒素完全脱除,果品中真菌毒素污染重在"防"而非"除"。本文从果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种类、污染状况、毒性、检测方法、限量标准、风险评估及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概述,同时,对果品中真菌毒素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真菌毒素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真菌毒素制备过程包括产毒素菌株的培养,真菌毒素的分离和提纯以及毒素的生物检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为真菌毒素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