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鼢鼠亚科动物中凸颅亚属鼢鼠的物种界限一直不清楚。研究测定了甘肃境内鼢鼠类线粒体DNA D-loop和ND4基因序列,获得了23条长度为414~424 bp的D-loop和17条长度为425~438 bp的ND4基因同源序列,通过其序列分异、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分析,探讨该类群的分类学地位。结果表明:凸颅亚属鼢鼠序列间变异类型丰富,单倍型多样度高,其种间遗传距离大于种内遗传距离;基于邻接法(NJ)、贝叶斯推论法(BI)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甘肃鼢鼠、高原鼢鼠、斯氏鼢鼠、秦岭鼢鼠均各自构成单系,并构成2个进化枝,其中甘肃鼢鼠最为原始,单独构成一枝;高原鼢鼠与斯氏鼢鼠为姐妹群,处于较进化的位置,后与秦岭鼢鼠聚在一起构成另一枝,支持4个种均为独立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24只鼢鼠,其中包括:9只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6只甘肃鼢鼠(M.cansus)、6只斯氏鼢鼠(M.smith)、3只秦岭鼢鼠(M.rufescens)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分析了鼢鼠属凸颅鼢鼠亚属的遗传多态性。从GenBank获得19条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用最大简约化法绘制出43条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个体间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认为,秦岭鼢鼠和斯氏鼢鼠遗传关系最近,并且与甘肃鼢鼠、高原鼢鼠关系接近;前4种鼢鼠与罗氏鼢鼠,中华鼢鼠和东北鼢鼠依次疏远;草原鼢鼠最早的分歧出来。  相似文献   

3.
甘肃境内鼢鼠Eospalax亚属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评价甘肃境内鼢鼠凸颅亚属母性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研究该亚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测定了分布于甘肃11个不同地方31只属于鼢鼠中凸颅亚属的不同鼢鼠,其中包括:9只高原鼢鼠、9只甘肃鼢鼠、9只斯氏鼢鼠、4只秦岭鼢鼠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 140 bp。从GenBank获得包括平颅亚属在内的21个细胞色素b全序列总共52条全序列,用MEGA软件分别绘制出本研究的31条全序列和总共52条全序列的2个系统发育树。运用测定序列,结合相关软件分析31条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的变化特征;分析和探讨本试验的Eospalax亚属4个种的分类及系统发育。本研究为鼢鼠的系统发育提供了分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评价甘肃境内鼢鼠凸颅亚属母性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研究该亚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测定了分布于甘肃11个不同地方31只属于鼢鼠中凸颅亚属的不同鼢鼠,其中包括:9只高原鼢鼠、9只甘肃鼢鼠、9只斯氏鼢鼠、4只秦岭鼢鼠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bp。从GenBank获得包括平颅亚属在内的21个细胞色素b全序列总共52条全序列,用MEGA 软件分别绘制出本研究的31条全序列和总共52条全序列的2个系统发育树。运用测定序列,结合相关软件分析31条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的变化特征;分析和探讨本试验的犈狅狊狆犪犾犪狓亚属4个种的分类及系统发育。本研究为鼢鼠的系统发育提供了分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披碱草属四种植物主要形态特征的变异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披碱草属四种不同生境来源的18个居群的180份材料进行形态特征比较分析.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1)披碱草属4种植物的不同居群在形态特征上具有变异性;(2)不同居群内及居群间的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3)穗部形态特征中的颖及稃特征是种间和种以下分类的重要依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颖长、颖脉数、外稃长、内稃长、小穗长、小穗宽等是种间分类的重要特征指标.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等于5时可将来自不同生境的18个居群分为3类,经鉴定第一类为披碱草和老芒麦,第二类为麦宾草,第三类是圆柱披碱草;其中麦宾草的归类清晰.  相似文献   

6.
7.
种子特性是种子质量评价的基础。本文研究了28份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质的颖果性状。结果表明:外稃和颖果长宽在种质间、地域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多数种质的內外稃都不易脱落,但外稃较內稃易于脱落;外稃长与颖果长、颖果长与千粒重、颖果宽与颖果比重极显著相关(P<0.01)。而内稃脱壳指数与外稃长及颖果长、千粒重与外稃宽均显著相关(P<0.05)。这些研究结果对羊草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斑茅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不同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m)种质形态学特征多样性和变异程度,确定适合作为能源植物开发的斑茅种质,本研究对斑茅种质资源的11个形态学特征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斑茅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的变异,其中:茎粗变异幅度最大,变异范围为8.86~37.36 mm,变异系数高达49.66%;其次为旗叶长和倒二叶宽,两者变异系数分别为45.10%和44.20%。(2)斑茅形态学特征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斑茅种质的株高越高,茎秆越粗壮,茎节数越多,花序数量越多,反之亦然。(3)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斑茅种质资源可划分为三大类,源自不同地区的斑茅材料,形态相似的材料基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9.
对15份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质的14个形态学性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1)不同种质紫花苜蓿的植物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变异,其中以分枝数变异最大(32.58%),荚果长(27.21%)次之,而小花长变异最小(10.47%);2)变异系数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分枝数、荚果长、主枝侧枝数、花序长和荚果数5个性状是造成紫花苜蓿种质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3)以14个形态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供试的15份种质材料分为两类。形态学变异研究可为种质育种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掘青稞的优异种质资源,考察了来自西藏各地区100份青稞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以田间调查数据的平均值作性状比较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的变异系数较低,株高、千粒重、穗长的变异系数中等,单穗粒重受环境影响的变异系数大;100份青稞品种(系)可分为3大类,第Ⅰ类共2份材料,其特点是株高较高,千粒重较高,穗长中等,单穗粒重较高,全生育期中熟的品种(系);第Ⅱ类共11份材料,植株矮小,千粒重中等,穗长最小,单穗粒重最小,全生育期较早的品种(系),第Ⅲ类中的87份品种(系)大多是株高中等,千粒重较小,单穗粒重中等,穗长最高,全生育期最晚的品种(系)。西藏地区青稞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矮秆、穗数多、千粒重偏低等特点,可为今后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To help resolve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Myospalacine (zokors) and to clarify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zokor species, complete mitochondrial 12S rRNA and cytochrome b gene sequences were determined for seven zokor species from China.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all extant zokors, except the Siberian zokor (Myospalax myospalax) and Smith's zokor (Eospalax smithi), were reconstructed with the Chinese bamboo rat (Rhizomys sinensis) as an outgroup.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generic status of Eospalax and also support the validity of the specific status of Eospalax cansus, Eospalax baileyi and Eospalax rufescens.  相似文献   

12.
吕文坤  曹致中 《草业科学》2009,26(12):50-55
通过田间试验及纤维含量测定,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主茎长、节间数、节间长等形态学性状与其纤维含量的关系,为在田间选择低纤维苜蓿单株提供有效地优势性状。试验结果表明:苜蓿品种(系)间,各形态学性状、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性状变异系数依次为节间长(29.91%)>主枝侧枝数(22.45%)>主枝茎粗(20.82%)>分枝数(19.76%)>节间数(12.57%)>主茎长(8.87%)>ADF(4.18%)>NDF(3.24%),各形态学性状与NDF和ADF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茎长与NDF和ADF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主枝侧枝数与ADF也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形态学性状与NDF和ADF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究冰草属(Agropyron)植物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选育出优良冰草(A.cristatum)种质资源为提高小麦(Triticum aestivum)远缘杂交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蒙古冰草(A.mongolicum)(母本)和二倍体冰草(父本)进行杂交获得的F_1代群体为材料,对该群体116个单株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16个单株在所有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变异(11.2%~40.13%),小穗粒数、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30.56%、40.13%;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对其重要性状之一千粒重影响最大的是每小穗小花数(r=0.168,P0.05),直接通径系数为0.364,其余性状依次为穗长(r=0.235,P0.05)、小穗粒数(r=0.126);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6.50处将群体材料分成三大类群,其中第1类和第3类冰草材料都具有高秆、多枝叶的特点,可用于选育优质牧草,第1类冰草材料具有多小花多穗粒等优良性状,可成为饲草和小麦遗传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对12份苜蓿种质资源进行全年株高、茎叶比、分枝数、主枝侧枝数、主枝节间数、鲜草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选出累计贡献率84.141%的前3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对12份苜蓿材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欧式水平上可将其聚为3大类,第1大类在江淮地区表现为产量高,全年高度、分枝数、主枝侧枝数均高于其他材料,比较适宜南方的气...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高原鼢鼠干扰对高寒草甸无脊椎动物类群组成及其数量的影响,选取青藏高原祁连山东段天祝县高原鼢鼠栖息地,用鼠丘数量代表干扰强度,设置高,中和低3个干扰区并调查各区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和无脊椎动物类群及其数量。采用多元排序分析无脊椎动物类群对栖息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因子。各区共捕获无脊椎动物累计9目317只,其中,高、中和低强度干扰区无脊椎动物类群分别是9目,8目和8目;不同干扰区无脊椎动物优势类群不同。鞘翅目成虫,柄眼目和鳞翅目幼虫是共有优势类群,鞘翅目幼虫是高强度和中强度干扰区优势类群,而双翅目幼虫是中低干扰区优势类群;伴随高原鼢鼠干扰强度增加,无脊椎动物总密度和植食动物密度明显增加,高干扰区无脊椎动物总密度显著高于低干扰区(P<0.05),植食性无脊椎动物密度也显著高于低干扰区(P<0.05);冗余分析和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紧实度和含水量是影响高寒草甸无脊椎动物类群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高原鼢鼠通过改变高寒草甸土壤物理性状进而影响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及其数量。  相似文献   

16.
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3个苏丹草(Sorghum)材料6个农艺性状与产量和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叶长、茎粗对苏丹草干鲜草产量影响最大,且叶长与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是影响干鲜草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2)茎粗、叶长、叶宽适当,分蘖数和节数少的苏丹草植株、品系或品种的营养价值较高。在苏丹草育种的过程中,根据具体产量育种或品质育种的目标,选择与苏丹草高产高品质关系密切且表现稳定的农艺性状,明确各性状的主次关系,为苏丹草选育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weather indices on the performances and egg characteristics of layer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verage egg data from randomly selected layers at the poultry farm of the Feder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Ibadan, Nigeria, in 2003. The layers used were selected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experiment. Data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ggs were obtained from selected eggs, and weather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climatological sta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Ibadan, Nigeria.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q and p sets of data obtained (q being the weather indices and p being the egg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of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hen day production and other egg characteristics are associated with some weather indices. Some level of redundancy was detected in the result.  相似文献   

18.
中国竹节草野生种质资源调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研究调查了竹节草野生居群在我国的分布区域,并研究了其分布区气候及土壤、生境类型、群落组成及其形态学多样性,结果表明,1)在中国,竹节草分布于海拔10~1 000 m的热带以及北纬26°59′以南的亚热带地区,土壤pH值范围在3.50~7.43;2)其主要生境是河滩草地,路旁草地,向阳坡地等; 3)竹节草群落中主要优势植物种有地毯草、牛筋草、狗牙根、两耳草、假俭草和马唐属植物等;4)15个野生居群的竹节草植株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有较大差异,尤其是茎节长度、匍匐茎的叶长、叶面积、直立枝的叶长和生长速度的变异系数在16%~24%;发现了一个野生株系在试验期内未抽穗结实;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竹节草不同居群的外部形态性状有较大的变异,说明我国竹节草野生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