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山西省河津市农机推广站为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过多次参观、考查、选型,为农机户新购了6台玉米收获机,使秋收投入作业的玉米收获机达到了10台。在秋收作业中,河津农机局要求机手在整个作业中作好作业记录。2005年11月3日,河津市农机局组织玉米收获机的机主和机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对玉米收获机械的可靠性、适应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机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下面是国丰牌和玉丰牌两种机型在河津市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玉米收获机的投入使用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如何避免作业中的不安全隐患,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即:农民能否购买到实用的玉米收获机,培训工作能否做好,收获机械是否正确安装、调整、操作,进而确保玉米机械收获安全作业。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农机化导报:进入七月以来,玉米收获机市场似乎比眼前难耐的酷暑还要火热。不少农机手将注意力转向下半年的玉米机收市场,有关人士预测:玉米机收将迎来新一轮飞跃。从上半年的补贴情况不难看出,随着玉米主产省将工作重点转向玉米收获机械化,玉米收获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未来玉米收获机仍将是购机补贴的"宠儿"。据了解,今年山东省已经补贴玉米收获机械3700多台,其中背负式玉米收获机2068台,自走式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收获主要是靠人工,机械收获程度低,不足3%。玉米人工收获是农业生产中劳动强度最大的作业之一。玉米机械收获成为玉米种植户的渴求。近几年,随着农机工业的发展,及国家农机补贴力度的加强,玉米收获机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很多农户使用上了玉米收获机,但在使用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机器的作业效率。这里我们讲一讲如何做好玉米收获机的维护调整工作,以提高玉米机械收获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做好玉米收获机的选型工作,塔城地区农机推广站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对引进推广的石家庄天人玉米割台、中国收获机械总公司生产的“开拓者”BH4146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新疆机械研究院开发的牧神YZ-2600型全辐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牧神4YZ-4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汲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4YW—Q型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等5种机型进行跟踪调查,对机具的生产性能、收获损失率、剥皮率、作业速度、机具可靠性等主要参数进行了实地测试。通过对以上几种机型进行一个作业期的调查测定,综合评定出了各种玉米收获的主要性能,为今后向广大农民推荐性能更佳、适用性更强的机型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2011年补贴机具质量调查监督工作方案》,促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山西省农机主管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玉米收获机质量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掌握了当前玉米收获机的质量状况,并向有关企业进  相似文献   

7.
鹿泉市自1999年开始引进示范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技术,但推广工作一直不令人满意。在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扶持以及玉米联合收获技术日益成熟的前提下,2006年鹿泉市推广了5个品牌共21台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面积7000多亩。从使用情况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质量、厂家技术服务以及配  相似文献   

8.
紧急启事     
2005年,河津市农机推广站在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下,经过多次外出参观、考察和选型,帮助农机户新购6台玉米收获机,由此2005年秋季全市投入生产作业的玉米收获机达到10台,同时机手还在推广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认真地完成了整个作业期间的作业记录,对玉米收获机械的可靠性、适应性和经济性进行了考核,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玉米联合收获机是秋季北方用于大面积收获玉米的主要机械,其保有量近年大有增长的势头。2011年,梨树县全县拥有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56台,2012年秋季作业之前,又有20台将投入秋季作业中。这些玉米收获机械完全投入到秋收当中,将为梨树县增添新的收获动力。多年以来,梨树县玉米机械收获徘徊不前的局面将彻底得到改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为了满足农民需求,一些生产企业推出了小麦、玉米两用收获机。这种收获机是在原小麦联合收割机上增加了玉米收获的功能。在夏季,直接用于收获小麦;在秋季,对其传动部分稍加变动,换装玉米割台、果穗箱,配上果穗输送装置,即可收获玉米。我站于2008年12月对河北省境内在用的部分小麦、玉米两用收获机产品进行了质量调查。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掌握宁夏回族自治区现有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整体质量状况,加快玉米机械化收获推广步伐,促进农机化健康发展,不断优化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并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根据农牧厅工作安排,把农业部农机化质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到具体工作之中,宁夏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于2008年9月-11月对全区7家玉米收获机供货企业、11家生产企业的35台玉米收获机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对4台新引进机型进行试验。调查采用走访购机用户的形式进行,调查机型基本覆盖了全区玉米收获机的机具类型。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秋季,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经过市场调查选择金亿春雨4YZP-2A型玉米收获机开展了试验示范工作,技术人员亲自驾驶收获机作业,查测试验数据而且又组织人员深入我市部分乡镇农机户家中、收获作业现场,广泛征求机手、营机户对该型号26台玉米收获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总体结构机架、发动机及行走机构、卧式割台、液压机构、升运器、粉碎型还田机、剥皮机构、果穗箱等。2.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3.
广饶县是农业大县,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4万hm2,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1045台,,2010年,全县完成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3.6万hm2,机收率90%,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一、政策推动。近几年,广饶县农机部门一直将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为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重点,努力扩大玉米收获机的补贴数量和补贴范围。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推动了玉米收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收获玉米一般多采用联合收获作业技术,国外多采用摘穗并直接脱粒的收获方式,我国现阶段普遍使用的是摘穗并秸秆处理的收获方式。在用玉米收获机普遍为国产机械,有自走式、背负(悬挂)式、牵引式等类型。自走式发展最快,小型的有单行、两行,大中型有三行、四行、五行以上和不对行的;牵引式用得很少。田间作业操作技术有一定差异,这里我们以在用量最大的中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为主进行介绍。1.收获作业前的准备玉米收获作业前要做好人员、机器、田间、运输车等4方面的准备。(1)人员的准备。根据多年、多形式作业的实践与调查,从机组(每台收获机)本身来说,实际作业中,一般需  相似文献   

15.
玉米小麦兼用型收获机是利用玉米小麦通用的自走式底盘,通过配置玉米摘穗台、升运器、配置玉米果穗箱、秸秆切碎还田装置,即完成玉米摘穗、集穗、秸秆还田工作。同时,换装为小麦收获割台等专用部件后,又可收获小麦,解决单用即作业功能单一、季节性闲置的问题,可大大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实现一机多功能,是深受农民用户欢迎的新型收获机械。兼用型收获机就其小麦、玉米收获的结构配置而言,  相似文献   

16.
沧州市农机管理部门2005年大力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利用农机补贴项目资金引导农民群众购置玉米联合收获机36台.全市60多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单机作业500~1200亩,亩收费40~60元,机手创收183万元以上,多数机手1~2年就可收回投资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强劲推动下,大庆市农机部门把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和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特别在近两年实现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新突破,由试验示范转入大面积推广阶段。2008年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到107台,全市玉米机收作业面积达到68.7万亩,机收率达到15.7%。为了快速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强劲推动下,泰安市农机部门把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和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特别在近两年实现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新突破,由试验示范转入大面积推广阶段。2008年,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到1570台,全市玉米机收作业面积达到98.7万亩,机收率达到35.7%。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以来,全省降雨持续偏多,特别是9月份以来,降雨量连破70年纪录,对玉米收获带来很大影响。为减少玉米收获损失,可以选择如下技术措施:1.选取履带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与轮式收获机相比,履带式收获机对地表压力小,对湿滑和轻微积水地块适应性好,作业质量与效率可完全满足收获要求。2.选择正确的作业参数,并根据自然条件和作物条件的不同及时对机具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使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机收损失,提高作业质量。对板式割台收获机,可适当减小  相似文献   

20.
2008年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已达3200万亩,而玉米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却不足3%,显然,玉米机械化收获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随着国家对农机具补贴的优惠政策的实施,我省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将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为提高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突破口,从2005年开始,在经过近3年的示范和选型基础上,于2008年在全省进行了大面积推广使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玉米收获机的保有量约800台(套),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将突破150万亩。通过调查,玉米收获机在我省总体使用情况良好,但也发现玉米收获机存在的许多问题,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