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0—2013年统计数据,从农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和农村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构建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进而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农户计算机拥有量、农村宽带接入户和农村人均图书馆馆藏量等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是导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区域差异,计量结果表明,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同时由于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的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7~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步加强;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因此,应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3.
2003—2017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Tobit模型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并且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效率也具有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显著推动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东部地区需积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有效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提高其产业结构层次,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应主动选择性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绿色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间存在着高梯度产业地区和低梯度产业地区,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我国经济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将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通过非均衡发展使东部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1999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出台后,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本文通过对1999年西部大开发进入实际阶段以来东、西部整体经济和各项经济要素的分析,发现东西部经济与东部经济的差距并没有缩小,西部经济的扩散效应和东部经济的极化效应明显,梯度转移迹象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找出影响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加快实现经济平衡发展,首先,通过界定出关键变量市场一体化的研究范围,对细分后的内、外部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其次,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有针对性地论证中国地区市场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最后,基于市场一体化的研究视角探索出一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政策建议。实证结果显示,内部市场一体化对区域经济不均衡增长的作用整体存在着非线性影响;而外部市场一体化进程明显快于内部市场一体化进程,并且不同地区因经济政策的实施力度不同,相继出现了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态势;同时,由于全国市场一体化的演变进程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因而内、外部市场一体化的交互项对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存在差异,即东部和中部地区发挥了替代作用,且东部地区效果更明显;而西部地区发挥了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各地区教育的发展。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数据包络分析是基于“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不同区域教育系统的优劣。研究结果发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教育系统效率依次下降,东部地区大多数省市的教育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而中西部地区大多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区域教育效率差异的关键因素,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我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区域生态效率空间收敛分析的理论框架。利用2004—2015年的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各省的生态效率,分析了区域生态效率的区间差异,然后利用空间滞后模型讨论了β收敛情况。结果显示:1)区域生态效率逐年改善,区域差异明显,但大部分区域的差距在缩小;2)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考虑空间互相关下,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收敛速度呈现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的格局;3)在引入城镇化等控制变量后,β条件收敛速度上升,东部和西部尤为明显;4)城镇化和市场化促进了生态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因此,提升区域生态效率收敛依赖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市场化改革的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实现了持续较快的增长,但区域间农业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为突出。基于1978—2017年31个省区市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和经济产出数据,利用泰尔指数从南北方、东中西部2个维度测度中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差距及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从区域间发展差距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南北方农业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是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来源;从区域内部看,南方地区内部省际农业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发展差距大于中部和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运用累加型LHM全要素生产率指标(additive luenberger-hicks-moorst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dicator)测度2001—2016年我国30个省(市、区)食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我国食品工业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3个子产业TFP稳步提升,但增长不一;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变化差异不大;从区域上看,宏观经济及农业资源禀赋的差异影响食品工业的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TFP增长率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降低的趋势,食品制造业TFP增长率表现为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地区,饮料制造业TFP增长率表现为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地区。因此,应加快食品工业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优化发展环境及立足资源禀赋协调区域发展,以实现我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中部地区未来将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地区,打造国家现代化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区域。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持续高于东部地区,但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显得更加突出。本文针对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对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水水平。本文主要根据几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在不同区域中投入进行研究分析。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我国从东部到西部农村中基础设施整体发展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直接影响这农村经济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实现区域的绿色发展,本研究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并构建PVAR模型,采用GMM的方法进行了估计,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了东中西部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对区域生态效率都有一个稳定持续的正向影响,脉冲响应呈现出东部地区冲击效应大、持续时间长、下降速度快的特征,而中西部的响应并不明显;方差分解表明金融集聚贡献稳定增加,呈现出中部贡献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的格局,而产业结构则呈现出西部贡献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的格局。基于此,一方面改善金融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加强金融人才的引进,引导新兴产业和生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要积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全国产业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13.
将技术要素作为内生变量纳入随机前沿模型,对2003~2011年中国不同区域的技术效率水平进行测度,并重点分析造成区域技术效率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整体来看,我国平均技术效率水平稳步上升;从区域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最高,高出中部地区约3.04%,高出西部地区约7.87%,且三大地区之间的技术效率差异呈现收敛趋势;科技投入、高科技产业规模、人口素质、经济外向度和地方保护是当前导致区域技术效率差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环境规制是协调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中常见的政策工具,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中,厘清环境规制与碳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对破解中国低碳约束的发展难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对中国30个省市碳生产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区域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环境规制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不尽相同,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碳生产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加大研发强度、降低能源强度是提高中国区域碳生产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创新水平能否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事关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成败的关键。在对我国各地区的创新水平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程度进行量化考察的基础上,分别从创新的区域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双重角度,通过构建非空间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创新水平能否支撑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从创新的区域效应来看,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创新水平能够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西部和东北地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不显著。但是,从创新的溢出效应来看,在全样本下,全国各地区的创新水平对邻近地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显著。分样本情形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创新水平促进本地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并且也能够一定程度支撑邻近地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西部地区的创新水平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均不显著;东北地区的创新水平既抑制邻近地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也对本地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支撑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东、中、西部保险在区域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区域保费增长数量及速度、保费收入的GDP弹性、潜在保源转化率上有较大差距,而在保险结构、保险经营、保险法律、保险监管等方面呈现出趋同性,没有多大的差别和明显的区域保险特色.因此,应从区域保险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东部保险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制定中、西部保险发展的差异化扶持政策,实施区域保险经营行为差异化,以促进区域保险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增长极”理论支撑着我国西部地区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通过研究西部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当前西部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区域“增长极”理论,探索我国西部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发展路径,为促进西部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区域经济差异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成熟的区域经济差异计量模型,借助SPSS等统计软件,系统地对广州市内部的经济差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从时间演变特征来看,广州市各区(市)之间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维持在高水平缓慢增长;从空间分布规律特征来看,第一类地区集中分布在中心区域,第二类地区集中分布在广州市西部和南部,第三类地区分布在广州市边缘,且县区差距巨大;从各类地区内部经济差异看,各类地区内部经济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三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可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点在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不同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东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最强,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因此,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及政策优惠应该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这样才有利于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耕地资源非农化驱动机制及其区域差异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耕地资源的非农化过度产生了诸多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影响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耕地资源非农化的驱动机制及其区域的差异性,有助于揭示如何在坚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耕地资源安全与城镇化的发展。【方法】首先采用2001-2008年中国耕地资源非农化、城镇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和耕地资源禀赋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中国耕地资源非农化机制进行研究,为了对比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进而分别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对比分析三大地区在耕地资源非农化驱动机制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在控制城镇人口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变量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二次项、耕地禀赋变量均呈现显著状态。东中西部地区在耕地资源非农化机制方面存在差异性,在控制所有影响因素变量后,耕地资源禀赋变量在东部地区呈现出较强的显著性,而固定资源投资变量在中西部地区呈现出较强的显著性,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变量弹性系数要大于西部地区。【结论】耕地资源非农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倒“U”型规律。城镇人口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对耕地资源非农化的驱动呈现显著的正向作用,城镇人口每增长(或者下降)1%,耕地资源非农化数量将提高(或者降低)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或者下降)1%,耕地资源非农化数量将提高(或者降低)0.7个百分点。耕地资源非农化驱动因素在东中西部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东部地区耕地资源禀赋是影响耕地资源非农化的显著因素,耕地资源禀赋富足的区域趋向于更高的耕地资源非农化速度。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的非农化则受到固定资产投资作用强烈,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耕地资源非农化驱动作用要大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