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明汉 《茶业通报》1999,21(3):27-27
“安徽红茶”以拼配产品为主,近年也有少量加工产品原箱出口。其工夫茶拼配原料祁红工夫、池红工夫又分别以祁红毛茶和池红毛茶为原料精制加工而成。1 祁毛红:是以祁门县为产地的红毛茶。高档毛茶条索紧细,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有明显“金黄圈”,滋味醇厚,回味甘,具甜香。低档茶梗头偏重,色泛枯红,香气仍有,但不明显。祁毛红身骨重实,条索挺直,精制工夫茶制率高,但收购价格略高。2 池毛红:是指石台、东至、贵池以及黟县等地所产的红毛茶。制法上与祁毛红相同,但毛茶品质水平相对较低。贵池、石台、东至、黟县所产毛茶因…  相似文献   

2.
茶叶通过筛、扇、轧、切、拣等技术措施,达到整饰毛茶形状、调剂品质,使之符合商品茶规格要求。然而,毛茶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主观上的工艺安排,操作技能;客观上的毛茶性状,机械性能等因素都对毛茶的制率和产生碎茶的多少有很大影响。如何提高正茶率,减少碎茶和脚茶是茶叶精制过程中必须经常注意和改进的问题,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发挥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位于安徽省宣州市南郊15公里处的周王茶场,95%土质属红黄壤,土层深厚,pH4.5~5.5,土壤有机质为1.41~2.39%,海拔60~100米。全年无霜期约236天,春夏多雨,水热条件较好,适宜茶树生长。该场现有茶园6064.8亩,七座绿茶初制厂,一座绿茶精制和花茶厂,职工772人,茶叶工人人均包茶地14.5亩,共有436个家庭茶场。1988年产干毛茶200万斤,平均单产173.8公斤。  相似文献   

4.
红碎茶品质的物质基础在鲜叶的嫩度、匀度与鲜度等,一般以一芽二,三叶初展为主。红碎茶的色、香、味品质的形式,是初制中的物理与化学变化的结果,也就是初制中各个工序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红碎茶按标准样交售给国家,必须经过把毛茶进行精制加工的过程。初制时应分为提毫,一至四次切和茶尾。因一次切的毛茶净度好、色泽乌润、梗少,  相似文献   

5.
徐钢军 《茶业通报》1989,11(3):16-17
鲜叶—杀青—揉捻—干燥是绿毛茶初制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是初制茶质量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原料是决定产品质量的物质基础,但加工工艺处理不当,初制技术掌握不好,即使有优质的原料也不会生产出内外兼优的毛茶。因此,从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的观点出发,对操作者、鲜叶原料、初制设备、加工工艺方法、生产环境等五个方面必须环环扣紧,层层抓好,加强对这五大因素的管理,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这无疑对国家、集体、个人都会带来一定的好处。本文就初制毛茶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谈几点看法。初制绿毛茶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为鲜叶质量保证、在制品质量保证和质量检验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红碎茶生产中,如何多生产碎茶,减少头、片、末茶,是提高红碎茶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较粗老的低级茶青,毛茶碎茶率更低。为了提高茶头、茶末的价值,提高低级茶青的碎茶率,本人在生产单位工作时,曾作过将茶头、茶末作添加剂在初制中再利用的试验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闽东,现有茶园面积五十六万亩,年收购达二十一万担,占全省的40%多,茶类以烘青绿茶为主,初制是高耗能商品,而且需燃质高,据调查生产一公斤绿毛茶需投入能量四万三千多大卡,折标准煤2.4公斤,比生产一公斤钢,平均耗能折合标准煤1.6公斤还多50%。闽东制茶燃料,当前仍以薪柴为主,随着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制茶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近几年闽东地区在节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形势的发展还是不相适应。笔者就结合闽东能源结构和情况,谈谈今后解决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  相似文献   

9.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  相似文献   

10.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茶叶收购一直实行茶农采摘鲜叶初制厂初制加工,基层收购站,按死板的牌价坐站收购。这种传统的旧模式与放开后流通体制,分茶到户后的责任制的新形式很不适应,产生了许多的弊端:一是农村推行联产到户承包责任制后,同原来集体经营的情况不一样。茶农在自己承包的茶园采下鲜叶后交给初制厂加工,有的按折率取回干毛茶,有的要等初制厂出售干茶后扣除加工费再拆帐分钱。这样,茶农不关心毛茶初制质量,却要承担风险。因此,采取  相似文献   

12.
发展茶叶生产,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一项有益事业。唯制茶所需燃料较多,就我县一九八三年各茶叶初制厂生产情况调查来看,加工一担毛茶,要消耗5~6担木柴,燃料消耗占制茶能源百分之六十九。占整个制茶成本百分之三十二。随着茶叶生产和其它多种经营的发展对薪炭林的需要,已使我县的燃料日趋  相似文献   

13.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  相似文献   

14.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  相似文献   

15.
我场现有茶园6.400亩,3个制茶厂,1个加工厂,加工厂有各种机械18台,每年承担1万担切细红毛茶加工出口任务。历年来,采用老的技术措施,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平均日产鞋30~40担,月产量仅800~1,000担,以致每年有跨年度毛茶3,000~4,000担,影响茶叶品质,减少了经济收入。今年根据本场具体情况,对切细毛茶加工技术进行了改革,经过一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操作简化,流程缩短,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加工出口红茶10.265担,制率比去年提高2%,收入比去年增加10.2%。新的操作流程分:筛分、复火、拣梗、分撩、付茶处理五个组成部分。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2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5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22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5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叶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2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5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22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5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叶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18.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叶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19.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叶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叶经济实体。2015年秋-2016年春可出圃良种茶苗4000万株,品种有:舒茶早、龙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