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秸秆是一项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中国的秸秆产量大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具有极大的利用前景。本文对中国农作物秸秆的资源数量、分布及其应用现状和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作物秸秆在设施栽培中的利用途径和效果以及现在的研究方向,并简要分析了未来秸秆在设施栽培中应用前景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燕麦产业技术发展情况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近年来世界燕麦主产国燕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详细阐述了燕麦的育种、栽培、加工利用,总结了中国燕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取得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中国燕麦产业与世界燕麦主产国的差距,提出了中国燕麦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蔬菜是中国农产品中的优势出口品种,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出口国家。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蔬菜出口增长迅速,但发展的潜力仍然巨大,进一步扩大对美国的蔬菜出口,对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中国对美国出口蔬菜的现状,美国对蔬菜的市场需求,以及中国蔬菜的比较优势,探讨了制约中国蔬菜出口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蔓越莓小浆果栽培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需冷量、抗寒性与冻害、霜害、光周期、光照强度、水分、土壤类型和结构、土壤pH、土壤无机营养、土壤有机质、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水分、菌根等。并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北美原产地栽培经验,提出了栽培环境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草莓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草莓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辽宁、江苏等地,品种主要从国外引入,各种栽培方式并存,市场主要是国内鲜销和冷冻出口。针对中国草莓生产现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辽宁东部地区香菇覆土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东部地区香菇生产已有30年的历史,先后研发推广半熟料菌块栽培、半熟料陆地栽培、半熟料冷棚地床栽培和全熟料菌袋栽培等栽培模式,栽培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然而面临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仍然存在某些不足。2007年以来先后学习了湖北省和河北省的香菇生产模式,分析总结了现有栽培模式的优势与缺陷,历经2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适合辽宁东部地区的香菇生产栽培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树莓发展现状及产业化前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树莓在世界及中国的栽培现状、市场状况和发展前景,介绍了辽宁省沈阳市树莓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和经验。概述了目前辽宁省树莓主栽品种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2004~2015年橡胶种植业科技重点研究领域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其相关科技的市场需求,提出了未来10a间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科技的7个重点研究领域和10个重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设施园艺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设施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虽然设施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和世界设施园艺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hm^2(2003年底),为世界第一,比1981年的1.4万hm^2增长了150余倍。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沿海地区很有希望成为多极化的世界制造中心的一极。本文在波特教授“钻石体系”的基础上,针对钻石体系中“需求”这一环展开实证分析。论述需求对中国沿海地区发展世界制造中心的作用,并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市场需求的具体各项指数进行了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越橘隶属杜鹃花科(Eficaceae),越橘亚科(Vaccinioideae),越橘属(Vaccinium),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目前我国对野生越橘属植物资源的收集和保存越来越重视,其中主要资源为笃斯越橘、红豆越橘、南烛和江南越橘等。我国研究者对野生越橘的生态、生理生化、繁殖培育、栽培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也相继开展了深入研究,且成果显著。我国野生越橘资源丰富,又具有先天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优势,所以深层了解其特性,提高繁育水平,形成系统研究和规模生产,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彭浩  吕龙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00-10402,10434
研究了中国人参的药用史和栽培史,并结合近几年的调研活动和科学研究成果,探讨了不同模式人参栽培的关键技术,指出人参种植业的发展方向为发展林下参栽培和发展非林地人参栽培。  相似文献   

13.
作物栽培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直接服务于作物生 产的科学。简要回顾了中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历史,指出作物栽培在人类发展文明史中占有重要 地位,明确作物栽培科学的涵义及其理论体系,强调了新世纪下发展作物栽培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并 针对当前作物栽培科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为作 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开拓许多新领域,新世纪下作物栽培科学必将与时俱进,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花生栽培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花生栽培模式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综述,对花生栽培模式演变过程中各个阶段做了分类介绍。分析了不同阶段中清棵蹲苗、地膜覆盖、单粒精播、麦套种等关键增产栽培技术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花生栽培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我国花生未来栽培模式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总结70年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历程与科技成就,对探索未来水稻栽培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70年来,我国水稻栽培科技界抓住水稻不同主产区大面积生产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深入开展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关系的研究,探索水稻生育调控、栽培优化决策和栽培管理等新途径与新方法,取得了一大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重要栽培技术和理论,形成了一批重大栽培科技成果。笔者着重从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群体质量及其调控、精确定量栽培、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超高产栽培、优质栽培、绿色栽培、逆境栽培和区域化栽培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栽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水稻栽培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技术研究;二是加强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研究;三是加强水稻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研究;四是加强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研究;五是加强水稻智能化、无人化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智利越桔的生产概况、主要栽培技术、果实加工技术和市场、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智利越桔的考察结果提出了我国越桔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烤烟覆盖栽培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单元覆盖栽培和二元覆盖栽培2种覆盖栽培模式及其各自特点,对覆盖栽培效应进行分析,指出覆盖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以为烤烟覆盖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遮荫栽培与间作栽培表现为株高较高,茎粗较细,生长发育较露地栽培延迟。遮荫栽培由于降低高温季节的温度,改善了环境条件,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的膨大,因此最终产量以遮荫栽培为高,达6369.3kg/667m2;虽然间作栽培也可改善高温季节的温光条件,但因后期玉米与番茄生长的矛盾突出,影响了番茄的生长,因此间作栽培的产量仅为4770.7kg/667m2,比露地栽培产量5806.2kg/667m2低17.83%。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玉米生产中良种良法机械化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中国玉米育种和栽培技术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时期良种良法相结合状况,概述了当前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简要介绍了美国玉米生产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出了今后中国玉米育种、栽培技术和机械化协调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