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群  徐年声 《食用菌》1995,17(4):21-21
用塑料袋生产食、药用菌栽培种的方法,近几年在各地发展很快,部分地区已完全取代玻璃瓶制种。与玻璃瓶制种比较,它具有成本低、运输方便、点种操作简单的特点,但在生产中的成品率不如用玻璃瓶理想。我们经几年的生产实践和研究,基本找出了造成塑料袋制种污染率较高的一些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生产方法的改进,现提出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塑料袋制种过程中,采用塑料绳或棉线封口的方法,效果很好,成品率在95%以上。首先按常规装袋灭菌,料装好后取塑料绳一根,长约15厘米左右,然后用活结扎紧上口,装锅灭菌,灭菌完毕后,取出料袋按无菌操作接种,接种时把上口的活结拉开,  相似文献   

3.
围绕采用何种方法制种能将成本降低,制种手续简化,培养周期缩短,污染系数减小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塑料袋无套环、棉塞法制种的研究和试验。经过一年多的试验,此法制种平均每袋可比用瓶降低成本31.6%,生产效率提高2—3倍,重量减轻75%,比用塑料袋加套环、棉塞每袋降低成本5.13%,生产效率提高3—4倍。现简介于下:1.取一条两端均未封口,规格为12×25cm 的聚丙烯塑料菌种袋,把一端迭成一束,用左手捏,右手拇指与食指将一内径为5mm的橡胶圈(每两只一分钱)撑开套于叠好的一端上(距边缘2cm)。  相似文献   

4.
用塑料袋取代玻璃瓶生产菌种,是食用菌制种技术一大改革。然而,若应用不当,往往严重污染杂菌,甚至成批报废,造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1983,(6)
近年来,我市郊区木屑栽培香菇生产发展很快,但是木屑栽香菇需要大量玻璃瓶制种,投资大,用工多,大面积推广受到限制。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试验成功用聚丙烯塑料袋代替玻璃瓶制香菇栽培种的新技术,逐步取代了投资较大的玻璃瓶制种。但这项新技术的装料仍然要靠手工操作,费工较多,且每袋的重量和坚实度不一,袋外污染,塑料袋容易破损。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6.
一般制种都是在装料时加棉塞后进行灭菌,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仍有30%左右的棉塞受潮、污染,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污染率更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改变了操作程序,将加棉塞放在灭菌之后。具体做法是:塑料袋装料后直接绑扎封口,广口瓶或加颈圈的塑料袋用耐压塑料薄膜封口,然后进行灭菌,同时把作塞用的棉花装入耐压塑料袋内扎口灭菌。接种时把灭菌过的棉花(连袋)  相似文献   

7.
香菇塑料袋制种,经过高压灭菌,袋子往往胀气破裂。聚氯乙烯袋消毒后不脆化,但具有毒性。聚丙烯袋虽无毒,消毒后则脆化脱壁,易引起杂菌污染。加之上海制备香菇栽培种时正值高温季节,空气中杂菌孢子基数大,萌发条件适宜,对塑料袋制种带来不便。为了防治污染,提高塑料袋制种的成品率,我们作了各种单因子试验,结果如下: (一)消毒时间塑料袋料重比瓶装多2~2.5倍,用进口的聚丙烯塑料制袋,按常规木屑培养料的配方,每袋湿料1.8斤,消  相似文献   

8.
我们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掌握了塑料袋制种的主要环节,有效地防止和控制了杂菌污染,成品率逐年提高.1986年生产香菇、毛木耳菌种共59281袋,平均成品率达95.13%。本文就塑料袋制种的技术关键介绍如下.(一)提高装袋的质量制种前要检查塑料袋是否完好无损,凡袋壁有泡点的坚决不用。袋底折角时,角度大小要适当,并要顺着压边方向折。配料的湿度,在常规湿度的前提下宜干不宜湿。装料的松紧度要适当,料面要紧而平,不能有断层,以免灭菌后  相似文献   

9.
<正>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的制种阶段,输液瓶作为盛装容器替代塑料袋用于菌种生产,不但具有抗高压、耐高温、不易机械扎伤的优点,还可重复利用,且瓶口较小,容易用棉塞密封,无论在接种还是在培养阶段,受外界杂菌感染的几率很  相似文献   

10.
塑料袋种菇,需用套环。我市90%以上的种菇户都是采用塑料编织包装带制成直径6—8cm 的大套环。套环口径的大小影响感霉程度谈一点体会。我场制种和出菇全部采用塑料袋,常年  相似文献   

11.
利用保护地进行丝瓜杂交一代制种,可简化露地制种杂交隔离操作规程,省时省工;栽培模式由原有1年1制变为1年2制,使年生产种子能力提升。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母本的种植密度,可有效增加每667m^2产量。近年来经多次试验得出,保护地密植制种667m^2种子产量70奴以上,比露地制种增产10%以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如何保证塑料袋菌种的成品率张子峰(江西省赣州市食用菌开发职务公司341000)利用塑料袋制作栽培种,从整体上与用菌种瓶制作相比,具有运输方便、成本低、装料块、省工等几大优点。据了解,有些生产者,对塑料袋菌种的制作和管理还不太了解。为此我们对塑料袋制种...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塑料袋制种具有成本低、使用和运输方便等优点.但生产中往往因塑料袋质量问题(如有砂眼),或操作不慎造成的袋壁破损,导致杂菌侵入.在北方低温季节因塑料袋硬脆,破袋现象尤为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的双层薄壁微孔料筒制种方法,在节约开支的情况下,达到透气好,发菌快,避免了破袋污染的目的.几年来,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共制菌种11多万袋,无一袋因破袋造成污染,这项技术于1989年12月通过了市级鉴定.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胡萝卜制种大多仍沿用3~5枝多头留种的传统技术。此法产种量较低,种子质量较差,成本较高,制种效益低,难以扩大制种面积。笔者经过长期实践,对胡萝卜制种增产增效摸索出了一些改良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效果颇佳。应用面积达到400 hm~2。脱毛籽芽率由过去的70%左右提高到90%以上。667 m~2产净籽量由70 kg提高到140 kg,产值在1 500元以上,种子千粒重稳定在1.5g以上。现将有关技术改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用塑料袋作容器制种。通常要在袋口套塑料套环,然后再加棉花塞。我们参考台湾样品生产的塑料套盖,不需用棉塞,经大面积制种使用效果很好.(一)塑料套盖套盖分为套环和盖子两部分。该套环与普通套环基本相同,只是在下端呈喇叭口形状;盖子则类似普通的墨水瓶盖,但内侧设有螺纹,而是沿着盖子的内侧壁有间隔0.3~0.4mm 供通气的竖槽。使用时只须将盖子直接在套环上压紧即可.  相似文献   

16.
用塑料袋取代玻璃瓶装麦粒生产蘑菇菌种:一是装料、取种极为方便二是便于运输;三是破碎损耗率低;四是价格低廉,成本降低。但因塑料袋菌种成品率低而无法普及。本技术生产菌种,可使塑料袋菌种成品率达到玻璃瓶生产菌种成品率的水平,并大大提高了制种效率。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使用塑棉结合塞防杂 塑棉结合塞的塑料部分呈内中外三个环形固定在一起的形状,在中环之内和内环之上用少许棉花填紧密,内塑袋装料后,套上套环(颈圈),塞上塑棉结合塞封袋口,相关部位的袋口薄膜就被套环和塑塞夹压得很紧密。同时被夹压的口膜随着塑料塞…  相似文献   

17.
我站从1989~1991年采用塑料筒袋制平菇栽培种,成功率均在98%以上。用塑料袋制栽培种与罐头瓶制种相比有三大优点:①运输方便,深受顾客欢迎;③料装袋比装瓶快,省工;③按250g 配料计算,用罐头瓶每瓶装料250~300g,需瓶900个左右耗资54元,而用23×40×0.025cm 的双层筒袋,每袋装料2.25~2.5kg,需单个筒料袋200只左右,耗资仅14元。袋料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用棉籽壳生料和熟料多次栽香菇均获成功,每百斤干料可收鲜菇80斤以上。 (一) 制种用棉籽壳做原种时,作了三种配料对比:①棉籽壳(长、短绒都有)98%,糖1%,石膏粉1%;②棉籽壳60%,木屑30%,麸皮8%,  相似文献   

19.
橄榄生产上长期存在结果迟(一般从播种到结果要10年以上)和幼苗移栽成活率低(一般只有30~40%)两个难题,影响橄榄生产的发展。从1978年开始我们在县农科所搞小苗嫁接试验,今年已有一株开始结果。1981年春又试验采用塑料袋育苗,于3月26日播种,目前苗高达40厘米以上。从10月至11月已移植了3批,成活率均达100%。现把塑料袋育苗情况具体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据测配料栽培的黑木耳营养价值比段木栽培的高,而且不附有泥沙和朽木碎屑,食用方便。特别是用棉子皮生产的黑木耳营养价值较为突出,其栽培要点如下: 1 配料和装袋 配方为棉子皮90%,玉米面8%,蔗糖1%,石膏1%。料拌好后装入聚丙烯塑料袋中,袋的规格为35×17cm,用普通蒸锅常压灭菌,可用0.03~0.04mm厚的聚丙烯塑料袋,若用高压锅灭菌,则必须用0.06mm厚的塑料袋。随装料随用手稍加压实,料面要平整,中间用圆木棒从上至下扎一直径2cm左右的通气孔。在袋口外加套直径为3.5cm、宽3cm的普通塑料环,并将塑料袋口外翻,形成象瓶子口一样的袋口,袋口加棉塞,并用牛皮纸包扎,立即灭菌。 2 接种与发菌 每袋接种量为5~6g,使菌种占据袋内表面一薄层;然后按原样仍把袋口包扎好。置室内发菌,前期20天室温以保持20~22℃为好,20天后室温可控制在23~24℃。发现有杂菌污染(主要是青霉、绿色木霉和黑曲霉),要及时处理。污染轻微的杂菌斑,可用注射器慢慢注入30%的氢氧化钠;污染较重的,用刀片在污染处切开塑料袋,用镊子将杂菌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