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莱芜片姜的群体结构与产量构成因素试验分析,总结出种植莱芜片姜必须采取科学的栽培措施,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使群体与个体协调发展,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莱芜小姜的群体结构与产量构成因素试验分析,总结出种植莱芜小姜生产上必须采取科学的栽培措施,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使群体与个体协调发展,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化学诱变剂DES和NaN3对莱芜大姜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DES、NaN3溶液对莱芜大姜的萌动根茎和幼芽根茎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浸渍处理,并对VM1代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对莱芜大姜VM1代的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萌动根茎对诱变剂的敏感性高于幼芽根茎。其中,用0.035mol/L的DES溶液浸渍莱芜大姜的萌动根茎和幼芽根茎30 min,或用0.001 mol/L的NaN3溶液浸渍莱芜大姜的幼芽根茎180 min,其VM1代的株高均比对照降低30%以上,又保持了较高的成活率,是进行生姜化学诱变育种的适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60Co-γ射线辐照生姜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用25cy和30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莱芜大姜和金昌大姜的萌动根茎与幼芽根茎,并系统分析了其VM1、VM2和VM3代材料的田间表现。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对VM1和VM2代的抑制效应明显,且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两品种的萌动根茎对辐照处理更敏感,诱变效应更强。莱芜大姜幼芽根茎的临界剂量为25Gy,是对莱芜大姜幼芽根茎进行辐照诱变处理的适宜剂量。金昌大姜的临界剂量低于25Gy。筛选出了2个增产20%以上的高产突变株系GDC2531和PZC3026。  相似文献   

5.
辽宁鞍山地膜拱棚生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进种姜 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虫、商品性好的山东莱芜片姜和莱芜大姜做姜种。种姜于3月中、下旬运回,由于当时天冷,运输汽车必须采取防寒保温措施,以免姜种受冻。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浓度的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和秋水仙碱对莱芜大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cv.Laiwu ginger)和金昌大姜(Z.officinale Rosc.cv.Jinchang ginger)的幼芽根茎进行不同的时间处理,调查VM1代的生长指标表现情况,结果发现多数生长指标均受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同一EMS处理浓度下,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4g/L的EMS溶液浸渍处理莱芜大姜及金昌大姜的幼芽根茎3 h,或者0.15%的秋水仙碱溶液浸渍处理莱芜大姜及金昌大姜幼芽根茎3d,其VM1代的株高抑制率均在30%左右,因此这两种处理方法是利用EMS和秋水仙碱处理生姜进行诱变育种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莱芜姜、大黄姜、来凤姜、怀姜、沙姜、罗平小黄姜、南姜、竹根姜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罗平小黄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7.04‰,竹根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仅0.04‰,莱芜姜、沙姜、南姜、怀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集中在0.50‰~3.00‰.沙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最高,达10.69‰;莱芜姜、罗平小黄姜、来凤姜、怀姜、南姜、竹根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集中在5.50‰~9.00‰;大黄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最低,仅4.34‰左右.生姜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共6种,分别为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其中缬氨酸仅存在莱芜姜、罗平小黄姜、沙姜中,以组合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8.
乙烯利浸种对不同品种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不同浓度的乙烯利(EPT)浸种处理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品种莱芜大姜、莱芜小姜及宜春风亭山姜,研究了乙烯利浸种对生姜发芽、植株生长的影响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使用乙烯利150~500mg/L浸种莱芜大姜和莱芜小姜及150~250mg/L浸种宜春风亭山姜,都能提高生姜的出苗率,使植株增高,分枝数、叶片数增多,根茎产量提高;但不同生姜品种增产的幅度有一定的差异,均以250mg/L乙烯利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3个品种分别比对照增产了31.7%、25.2%、39.0%。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姜地方资源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各地搜集到生姜资源9份,对其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生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莱芜大姜、河南黄姜、潍坊大姜最低;安徽大别山生姜、贵州小黄姜、河南黄姜和四川生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莱芜小姜和贵州小黄姜的粗纤维含量在20%以上;云南黄姜Vc含量最高,其次是四川生姜;山东莱芜小姜、贵州小黄姜干物质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生姜资源,其次是安徽省大别山生姜、云南黄姜、四川生姜。  相似文献   

10.
1.莱芜片姜 莱芜片姜又名莱芜小姜,山东省莱芜市地方品种。近年来,北京、河南、河北等省(市)相继引种,为华北、华东地区主栽品种。该品种生长势较强,一般株高80-90厘米,生长旺盛时可达1米以上。叶绿色,  相似文献   

11.
<正> 1 引用良种 培育壮芽 1) 选种。生姜品种宜引用高产、优质、抗病、生长势强的“莱芜大姜”或“莱芜片姜”。并要选择肥大、皮色黄亮、不干缩、未受冻、无伤口、无霉烂、无病虫害的姜块作种。  相似文献   

12.
生姜芽尖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寒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37-11038
以山东莱芜片姜和黄苗生姜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芽尖芽、愈伤组织等诱导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山东莱芜片姜和黄苗芽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均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诱导莱芜片姜、黄苗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均为MS+2,4-D 0.2 mg/L+6-BA 1.0 mg/L。  相似文献   

13.
生姜光合特性研究再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结果表明 ,莱芜大姜的光合速率高于莱芜小姜。中部壮龄叶的光合作用强于基部叶 ,顶部嫩叶光合作用最弱。生姜全生长过程的光合速率变化呈单峰曲线 ,其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呈双峰曲线。生姜光合作用的适宜光强为 90 0~ 1 2 0 0 μmol·m-2 ·s— 1,适宜温度为 2 5~ 30℃。  相似文献   

14.
1 品种选择 根据栽培目的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丰产、抗逆性强、耐储运、商品型好的莱芜大姜脱毒品种.  相似文献   

15.
利用秋水仙碱处理莱芜小姜的幼芽根茎,经过多代筛选、标准化繁育,经连续三代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及评价,获得了优异的大姜新品种鲁优1号,并对品种的一组特性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6.
生姜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播种前准备 选种选用山东省济南、莱芜大姜或菜姜。选种时应严格剔除具有黑色或黄褐色圈纹的病姜块,若区别不开,可将姜块置于28℃环境中,经30分钟后有白色液体流出的即为病姜。  相似文献   

17.
<正>1播种前准备选种选用山东省济南、莱芜大姜或菜姜。选种时应严格剔除具有黑色或黄褐色圈纹的病姜块,若区别不开,可将姜块置于28℃环境中,经30分钟后有白色液体流出的即为病姜。  相似文献   

18.
莱芜姜瘟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莱芜生姜优质高产的姜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减产60%-8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生姜的商品性和出口品质,给广大姜农带来惨重损失,文章初步探讨了莱芜姜瘟病的发生规律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提出了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赵金飞  刘朝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01-17303
[目的]筛选强拮抗能力强的芽孢杆菌。[方法]从山东莱芜采集病姜及附近土壤中分离出姜瘟致病菌高毒力菌株,并利用芽孢杆菌进行了拮抗试验。[结果]LW-4、LW-7、LW-32这3株菌对姜瘟致病菌有较强的拮抗能力,其抑菌圈面积较其他菌株大。[结论]为防治姜瘟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莱芜大姜为对照,研究了生姜新品种山农1号和98168的生长特性,分析比较了其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山农1号株高82.4 cm,分枝数12.1枚,分别比莱芜大姜低7.3%和17.1%,但茎粗及根茎鲜重分别比莱芜大姜高14.0%和29.6%;98168株高、茎粗及根茎鲜重分别比莱芜大姜高9.0%、6.6%和15.7%。山农1号及98168的叶片较大,产量较高,分别比对照增产30.4%和16.2%;虽然两品种根茎干物质含量分别比对照低9.2%和2.6%,但挥发油含量分别高19.5%和9.6%,粗纤维含量分别低15.8%和0.6%,表明生姜新品种的综合品质较好,适于保鲜加工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