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确定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2)和氯前列烯醇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选择产后适宜的激素处理时间,选用51头年产奶量在5 000 kg~6 000 kg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后的时间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产后2周)、试验Ⅱ组(产后20 d~40 d)、试验Ⅲ组(产后40 d~60 d),分别用LRH-A2、氯前列烯醇或LRH-A2 氯前列烯醇进行处理。并在每组随机选择3头,用B超观测处理前后奶牛的卵巢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奶牛产后2周用LRH-A2处理,有利于缩短产犊间隔。  相似文献   

2.
产犊季节和胎次对测定奶牛日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产犊季节、胎次对奶牛测定日泌乳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指导日粮配方调整、增加牛奶产量和提升原料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江苏某奶牛场2012年度408头奶牛共3012条生产性能测定记录,用线性模型分析产犊季节和胎次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305d产奶量及体细胞评分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对测定日产奶量和305d产奶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无显著影响;不同胎次除对乳脂率影响显著外(P〈0.05),对其它奶牛泌乳性能及体细胞评分均影响极显著(P〈0.01)。[结论]夏、秋两季产犊奶牛的305d产奶量高;2~3胎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佳,随着胎次的增加,特别是5胎及以后,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产犊季节和胎次对荷斯坦牛部分繁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和胎次对荷斯坦牛部分繁殖指标的影响,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利用海丰奶牛场引进的澳系荷斯坦牛的繁殖指标数据,分析了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对部分繁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产犊季节对产后第一次发情泌乳天数、配种指数、产后受孕天数以及产犊间隔等繁殖指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胎次对发情泌乳天数、产后受孕天数以及产犊间隔等繁殖指标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本研究中,秋季产犊的奶牛繁殖指标最佳.此外,头胎产犊奶牛的繁殖性能在各胎次中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荷斯坦牛繁殖管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苏省徐州市某奶牛场约800头荷斯坦奶牛1998到1999年产犊间隔与产犊季节、产奶量、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奶牛的产奶量对产犊间隔也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及犊牛性别对产犊间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产犊间隔(calving internal,CI)又称胎间距,即两次产犊间的时间间隔,能够综合反映奶牛发情、配种、妊娠和产犊等繁殖性能,是衡量奶牛繁殖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和产犊数量的重要因素,对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影响。最新研究显示,适宜产犊间隔与牛群泌乳能力相关,泌乳能力越高,适宜产犊间隔应越长。但是,即使中国规模化牛场产奶量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中国大多数牧场还在追求更短的产犊间隔。为此,作者对影响荷斯坦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简要阐述了产犊间隔对牛场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中国荷斯坦奶牛养殖确定适宜产犊间隔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估计河南省青年牛初次产犊年龄与成年母牛产犊间隔遗传参数。收集河南省17个牧场2008—2017年14406头青年牛的初次产犊年龄记录与8912头成年母牛的产犊间隔记录,使用DMU软件DMU_AI模块采用AI-REML结合EM算法的动物模型估计性状遗传参数。动物模型中的固定效应包括出生年季、产犊年季和牧场效应,产犊间隔性状动物模型还包括胎次效应;随机效应包括加性效应和残差效应。结果表明:青年牛初次产犊年龄的遗传力为0.21、成年母牛产犊间隔性状遗传力为0.05,与相似研究结果相近,为制定区域性、精细化的育种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产犊季节、胎次及不同牛场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情况,以期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 872次相关信息,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了泌乳天数之外,A牛场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最佳,且显著高于B、C两个奶牛场(P<0.05)。[结论]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本研究中三个牛场的奶牛适宜在夏、秋两个季节产犊,此时泌乳性能较好;此外,头胎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在各胎次中最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温带气候条件下874窝杜洛克和659窝大约克母猪的繁殖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胎次、季节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产仔数、21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影响显著(P<0.05);哺乳期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影响显著(P<0.05)。母猪1~7胎繁殖性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哺乳期的延长母猪断奶再发情间隔先减少后增加,夏季高温高湿对母猪产生热应激,影响其生长性能的发挥。在生产中,加强对初产和六胎以上的母猪饲养管理,及时淘汰老龄母猪,在夏季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等工作,推荐采用21~28d断奶。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地区1998-2016年28个场区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比较不同产犊季节对1~3胎奶牛泌乳曲线相关参数的影响。使用Wood模型对1~3胎不同产犊季节群体和个体泌乳曲线进行拟合,并获得相应胎次下不同产犊季节奶牛泌乳曲线参数a、b、c (分别代表泌乳潜力、产奶量上升至顶峰速率、产奶量达到顶峰后下降速率)、泌乳曲线二级参数Per、PY (分别代表泌乳持续力、泌乳峰值)及305 d产奶量(305MY)。群体和个体水平的曲线拟合采用SAS 9.2中NLIN模块进行,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各胎次奶牛泌乳曲线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产犊季节对Wood泌乳曲线的泌乳潜力、达到峰值的上升速率、达到峰值后的下降速率、泌乳峰值及305MY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于泌乳持续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夏季产犊牛泌乳曲线整体低于其他产犊季节,且胎次越高趋势越明显,1胎牛受到的影响较小;从胎次上分析,头胎牛泌乳持续力极显著高于经产牛(P<0.01);头胎牛夏季产犊305MY比其他产犊季节的低274.33~490.17 kg,经产牛夏季产犊305MY比其他产犊季节的低440.76~930.68 kg。以上结果提示,北京地区牛场应注重做好经产牛和头胎牛的防暑降温工作,注意调整配种时间,避免夏季产犊牛过多,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以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奶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2480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产犊季节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的数据,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显著影响305天脂肪产量(0.01P0.05),春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长(358±10d),而冬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短(299±18d),春季与夏季产犊奶牛的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秋季、冬季产犊奶牛(P0.05),夏季产犊奶牛305d脂肪产量最高。[结论]综合各产犊季节样本量及相应泌乳性能,认为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最适宜产犊季节为夏末秋初,此时泌乳性能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引进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繁殖与生产管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胎次和泌乳阶段对荷斯坦奶牛血液乳成分前体物及泌乳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选取不同泌乳阶段的1~4胎奶牛60头荷斯坦奶牛饲喂相同全混合日粮,每15 d采集血液。血液检测参数有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非酯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A)、总氨基酸(T-AA)5种乳成分合成前体物及甲状腺素(T4)、生长激素(GH)、皮质醇(COR)、胰岛素(INS)、催乳素(PRL)、孕酮(PRG)6种激素的含量。利用SAS 9.2中Proc Univeriate程序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利用Proc Mixed线性模型评估胎次、泌乳阶段的固定效应。结果表明:1)胎次可显著影响泌乳奶牛血液INS及PRL含量(P0.05),而对血液COR、GH、PRG、T4及5个乳成分前体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泌乳时间延长,血液GLU含量逐渐递增,且泌乳早期(0~21 d)显著低于其他泌乳阶段(P0.05),而泌乳早期血液BHBA和NE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泌乳阶段(P0.05),同时血液T-AA含量在泌乳中期(22~100 d)显著高于其他泌乳阶段(P0.05);泌乳阶段对奶牛血液COR、GH、PRG、T4和INS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对血液PRL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泌乳前期COR含量显著高于泌乳中期和后期(201~305 d)(P0.05),而泌乳后期的GH、PRG和T4含量均较高。本方法能提高利用生化检测指标评估泌乳荷斯坦奶牛代谢状态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奶牛养殖者监测奶牛健康状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在奶牛养殖业中,难产是奶牛临床上的常发病,助产是处理难产的常用手段。助产的发生会导致母牛受胎率降低、冻精使用量增加、空怀时间增加和首次配种时间后移等繁殖问题。本研究从细菌学角度分析助产对奶牛产后子宫菌群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牧场受胎率提供数据参考。在宁夏地区某大型奶牛场,以助产和非助产奶牛为研究对象,在产后45 d进行子宫灌洗,采集灌洗液样本共7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测序等方法分离细菌。结果共分离出10个细菌属,12种细菌,其中,非助产奶牛子宫冲洗液中分离出链霉菌属、链球菌属、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气球菌属5个属的细菌;助产奶牛子宫冲洗液分离出志贺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棒状杆菌属、芽胞杆菌属、气球菌属、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9个属的细菌。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助产和非助产奶牛子宫菌群差异显著,助产导致子宫内菌群多样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讨激素剂量、超排间隔及重复超排次数对和牛重复超排效果的影响,为建立稳定、高效的和牛供体重复超排方案提供依据。本试验共选取63头15~18月龄的和牛供体母牛进行超排处理,其中17头和牛供体随机分成2组,分别以200、200、200 mg的FSH注射总剂量和200、220、240 mg的FSH注射总剂量进行3次重复超排,每次超排间隔30 d,研究激素剂量对和牛重复超排的影响;24头和牛供体随机分成3组,每组分别以60、45、30 d的超排间隔,每次200 mg的FSH注射总剂量进行3次重复超排,研究超排间隔对和牛重复超排的影响;22头和牛供体采用每次200 mg的FSH注射总剂量进行连续7次重复超排,每次超排间隔30 d,研究重复超排次数对和牛重复超排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FSH注射总剂量为200、220、240 mg获得的头均胚胎总数和头均可用胚胎数显著高于每次均为200 mg的FSH注射总剂量(P<0.05);与超排间隔60 d组相比,超排间隔45 d组获得的头均可用胚胎数显著降低(P<0.05),而超排间隔30 d组获得的头均可用胚胎数也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重复超排在6次以内,获得的头均可用胚胎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注射FSH总剂量为200、220、240 mg连续超排3次的超排效果优于注射FSH总剂量为200、200、200 mg组;超排间隔越长,越有利于母牛生殖道的恢复,获得的可用胚胎数越多,但超排间隔30 d,也可获得良好的超排效果;高强度重复超排以30 d为超排间隔,超排5~6次为宜。  相似文献   

14.
非遗传因素对荷斯坦牛305天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非遗传因素对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的影响,笔者收集了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1996-2005年度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记录资料,通过采用SAS 8.1软件的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分析了年度、季节、产犊间隔和胎次对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度、产犊间隔和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季节对产奶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对遗传参数估计提供效应值划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环境温度变化明显影响奶牛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试验以8头泌乳奶牛分别在春季、夏季进行消化试验,以比较季节温度变化对奶牛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奶牛日粮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7.79%、45.77%和39.08%,相应夏季的表观消化率则为68.3%、67.81%和51.09%,夏季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春季(P<0.05)。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276头高产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其中120头初产奶牛和156头经产奶牛均表现为分娩期异常或产后期异常,如难产、胎衣不下、双胎难产、早产或子宫感染。试验牛被分为处理组与对照组。处理组在产后20d间隔811连续两次皮下注射氯前列烯醇(0.4mg/次),对照组注射4.0mL灭菌生理盐水。然后观察其首次发情的时间、适合第一次人工授精的时间、首次授精妊娠率、150d妊娠率、产后的空怀天数、重复配种奶牛的比例和每头牛的授精次数。结果表明,产后应用前列腺素对产后首次发情的时间和产后首次人工授精的时间没有影响,但处理组奶牛首次人工授精的妊娠率明显升高,这在头胎牛更为明显;产后应用氯前列烯醇可明显减少平均授精次数、缩短产后空怀时间、增加产后150d泌乳奶牛的妊娠率、降低产犊后重复配种率。  相似文献   

17.
将41头产后40-100天卵巢静止奶牛分为四个处理组:OIUPMSG(n=12)、1000IUPMSG(n=12)、1250IUPMSG(n=12)及1500IUPMSG(n=5),处理后一周内的排卵率分别为0.0%、83.33%、91.67%及40.0%(P<0.01),从处理到妊娠间隔时间分别为89.1±36.7天、29.8±2且.7天、51.9±25.2天及60.2±29.6天(P<0.01);29头试验母牛又按产后40-60天及产后61-100天分为两组,处理后一周内的排卵率分别为92.9%及66.7%(P>0.05),从处理到妊娠间隔时间分别为50.3±27.0天及38.5±27.0天(P>0.05)。结果表明,PMSG处理卵巢静止母牛具有明显效果,其中以1000IU为最优,处理时间的早晚对处理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parity number on the dry matter intake (DMI) of cows during the first week after calving. Eighty‐three cows were evaluated from 14 days before to 7 days after calving. DMI and milk yield were measured for 7 days after calving, and the calving score was measure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The average DMI during the first week after calving was reduced in the first‐lactation heifers and high‐parity number cows. A quadr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ity number and the DMI was observed. The first‐lactation heifers had lower prepartum serum total protein (TP) concentration and milk yield, higher prepartum serum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 (NEFA) concentration and calving score than the multiparous cows. The recovery rate of serum calcium (Ca) after calving was slow in the cows in the parity 6. The DMI wa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the serum Ca concentration after calving, milk yield, and prepartum serum TP concentration and was negatively affected by the calving score and prepartum serum NEFA concentration. We conclude that the DMI immediately after calving tends to be lower in first‐lactation heifers and high‐parity number cows, but factors that reduce the DMI differ according to parity number.  相似文献   

19.
胎次对荷斯坦牛产奶量及乳脂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胎次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67头健康无病的荷斯坦奶牛,研究了胎次对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及乳脂率的影响,并分析胎次与产奶量及乳脂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胎次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显著(P<0.05),而未对乳脂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由相关分析可知,胎次和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452,P<0.01),胎次与乳脂率的相关不显著(r=0.056,P>0.05).  相似文献   

20.
通过奶牛生产性能(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测定体细胞数,探究奶牛的胎次及其不同泌乳阶段对其乳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和乳损失量的影响。通过对某养殖场泌乳期奶牛DHI的测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随奶牛胎次的增加而增加,但SCS在不同胎次的不同泌乳阶段表现有所不同。一胎牛SCS随着泌乳期的延长而增加,前期、中期与后期的SCS呈显著性差异(P<0.05);二胎牛与三胎牛SCS呈现相同变化规律,泌乳前期的SCS较泌乳中期高,而泌乳后期SCS显著高于前2个泌乳阶段(P<0.05)。乳损失量随胎次的增加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且泌乳早期和泌乳后期乳损失量高于泌乳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