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场于1982年接受省鲫鲤杂交研究协作组下达的湘鲫制种及养殖试验任务,同年2月24日从湘阴引种,4月6日制种获得成功。在湘鲫制种的同时,我们进行了湘鲫的养殖效果试验,充分显示出湘鲫的各种优良性状。现将我场五年来的,湘鲫放养情褫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科委邀请国内部分水生生物学教授及水产界的专家对一种新的鲫鲤杂交优良养殖鱼——湘鲫进行了鉴定。湘鲫是从5个鲫鲤杂交组合中选出的最佳组合,是以红鲫为母本、湘江野鲤为父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这种鱼的生长速度比本地鲫和红鲫快3~4倍。  相似文献   

3.
《内陆水产》1985,(4):30-31
鲫鲤杂交鱼是由省鲫鲤杂交协作组采用湘阴渔场经过数代自然繁育的母本红鲫与父本湘江野鲤杂交而成。我场于1982年便开始了推广养殖试验,1983年在我场大面积推广获得成功。今年,为了更进一步推广养殖,我们进行了杂交鱼和本地鲫鱼在鱼种池率的混养对比实验,以观察杂交鱼和本地鲫鱼在池塘中生长情况,现将实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红鲫为母本,湘江野鲤为父本进行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简称“湘鲫”。1985年6月在湖南湘阴县通过鉴定。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湘鲫”具有生长快,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为改革淡水养殖品种结构提供了新的对象。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湘鲫雄性部分能育,因此在学术上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湘鲫是红鲫(♀)×野鲤(♂)杂交育成的,具有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的优点。食性与红鲫、野鲤的食性相同。鲤、鲫鱼及不同种的鲤、鲫鱼的食性研究资料,见于报道的很多,共同揭示了鲤、鲫鱼或不同种的鲤、鲫鱼的食性基本相同,同属杂食性鱼类。笔者对湘鲫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鱼苗、鱼种阶段的食性,肠管内食物的重量百分比进行了分析,并观察了成年个体与食性相关器官的形态结构。同时对照父母本进行了食性及相关器官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吉林省池塘养殖品种单一、养鲤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的矛盾,我们进行了“鲫、鲤鱼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旨在利用母本肉质好,营养价值高和父本生长速度快的优点,培育出受人们欢迎的杂交鲫品种。本项研究将杂交鲫与彭泽鲫、异育银鲫进行成鱼养殖试验,以比较其成鱼阶段生长速度、抗病力、群体产量和经济效益,以便确认杂交鲫的杂种优势。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本试验于2000年在吉林省沙河水库渔场进行,试验塘面积分别为0.13公顷(1#)、0.3公顷(2#)和0.4公顷(3#)。以沙河水库水作为水源,用泵注水。…  相似文献   

7.
1982-1984年,我县共制鲫鲤杂交鱼苗290多万尾,除由省统一调拨支援兄弟县市200万尾外,留下本县试验养殖推广90多万尾,放养面积6088.47亩,产鱼134,840斤,  相似文献   

8.
《科学养鱼》1992,(5):6-6
湘鲫是湖南省水产研究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成的杂交鱼。它是以红鲫为母本,湘江野鲤为父本的杂交子一代,是一种广温、杂食、耐低氧性的底层鱼。从湖南至辽宁的广大地区均能养殖,如能采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则效果更为理想。湘鲫由于生长快、适应性强、群体产量高、体形美、肉质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所以,湘鲫养殖是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淡水养殖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丰富淡水养殖的品种,台山市科委最近从湖南省生物研究所引进了湘鲫的繁殖制种技术,100多尾亲鱼和亲鱼原种已在3月底空运回台山。4—5月份已孵出幼苗30多万尾,目前已向养殖户供应湘鲫鱼苗20多万尾。  相似文献   

10.
用红鲫做母本、湘江野鲤做父本进行人工杂交所获得的杂种一代(鉴定定名为湘鲫)具有显著的杂交优势和良好的养殖效果。本试验主要对湘鲫的繁殖制种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探讨,以求解决应用于养殖生产大批量生产湘鲫鱼苗的制种技术。一、材料和方法 1.亲本选留,母本红鲫来自湘阴县东湖渔场养殖池塘,选择其体型端正健壮  相似文献   

11.
周工健 《内陆水产》2004,29(6):28-28
湘云鲫、湘云鲤是世界上目前唯一能大规模用于商品鱼生产且不可自然繁殖的优良三倍体淡水鱼类养殖品种,已推广到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省市养殖。为充分发挥湘云鲫、湘云鲤养殖效益,现将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影响养殖效益的问题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红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iely(L.)为母本,湘江野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为父本的杂交后代——湘鲫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和生产效果。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湘鲫及其亲本的病原寄生虫的研究,来评价湘鲫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鲫鲤杂交一代(F1,简称:红杂,是将红鲫作为母本,湘江野鲤作为父本,经人工授精繁育而成的一个优良的养殖搭配品种。一九八四年经常德县郭家铺乡渔场的养殖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单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我省池塘养殖品种单一,养鲤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的矛盾,我们在1999年鲫、鲤杂交制种的基础上,进行了杂交鲫与彭泽鲫、异育银鲫鱼种养殖对比试验,旨在比较以上几种鱼的生长速度、群体产量和抗  相似文献   

15.
李枫 《水产养殖》2009,30(1):13-14
杂交黄金鲫是由母本为散鳞镜鲤,父本为具有观赏和食用价值于一体的红鲫进行杂交而获得的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品种,该品种外形如鲫鱼,体高、头小、体厚实丰满,体色为金黄色,十分艳丽。黄金鲫的个体增长比彭泽鲫高201%,比红鲤高242%,并且具有生长超快、耐低氧、抗病能力强,耐低温、耐长途运输、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2007年在窑湾镇刘宅村进行养殖试验,增产效果显著。2008年推广面积达5020×667m^2,分布在窑湾镇刘宅和瓦窑镇大新两个养殖区,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徐伟 《水产学报》2005,29(3):339-343
利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水晶彩鲫、红鲫、锦鲤和荷包红鲤的相互杂交试验,测定各个杂交组合子代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体色分离比例。结果表明:4种鱼能够相互杂交受精,孵出鱼苗。孵化率锦鲤自交最低为46.4%,其它组合为70%~80%;杂交鱼苗经28d的人工饲养,水晶彩鲫与荷包红鲤、锦鲤的正、反杂交,同其它杂交组合比较有明显的差别,其生长速度慢,个体之间差异大,成活率低;杂交子代的体型分为3类:鲫鱼型、鲤鱼型和鲤鲫型。鳞片反光组织(虹彩细胞或鸟粪素细胞)为2类:完全型、缺失型。体色分离复杂多样,水晶彩鲫与红鲫杂交是水晶彩鲫,红鲫与锦鲤、荷包红鲤杂交是青灰色鲤鲫杂种,水晶彩鲫与锦鲤、荷包红鲤杂交都会出现水晶彩色和青灰色鲤鲫杂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高寒鲤,鲤鲫杂交(F1)、松浦鲫肌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肌肉中水分含量分别为7682%、7846%、805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91%、1861%、1558%;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08%、154%、096%;灰份含量分别为126%、120%、098%。并就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及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比较。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908%、9080%、8360%,其顺序为高寒鲤>鲤鲫杂交F1>松浦鲫;四种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64%、689%、603%,其顺序为鲤鲫杂交F1>高寒鲤>松浦鲫。并对高寒鲤,鲤鲫杂交F1,红鲫生长速度进行了测定,当年秋片体重分别为9521g、12490g、6353g,其顺序为鲤鲫杂交F1>高寒鲤>红鲫。鲤鲫杂交F1是一个氨基酸组成全面,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的新的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18.
21、为什么湘云鲫、湘云鲤不宜与其它鲤、鲫鱼品种混合养殖? 答:湘云鲫和湘云鲤都是三倍体新型鱼类,它生长快.耐密养,但它们的性情温和、不好斗,与其它鲫、鲤鱼养在一起,在争抢食物方面不敌对手,在饵料供应不充足的情况下.混养的湘云鲫、湘云鲤吃食比其它鲤、鲫鱼品种少,影响其生长速度,不能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在小水面高密度养殖条件下,不宜将湘云鲫和湘云鲤与其它鲤、鲫鱼品种混养在一起。同时,利用湘云鲫性情温和、不钻泥、不混水的养殖特点,珍珠养殖塘内放养.可以取到其它鲤、鲫鱼品种不可替代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农业部最近公布了适宜在我国推广的一批水产优良养殖品种。这些品种有:1.荷包红鲤、兴国红鲤、彭泽鲤、建鲤、松浦银鲫、荷包红鲤抗寒品种、德国镜鲤选育系等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新品种(品系)。2.丰鲤、荷包鲤、三杂交鲤、杂育银鲫、福寿鱼、奥尼鱼、岳鲤、鞭容鲤等品种具有杂交优势,但只适宜在人工能够完全控制的池塘、网箱和养殖工厂中使用,禁止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天然水域中放养。3.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露斯塔野鲮、革胡子鲶、大口黑鲈、散鳞镜鲤、虹鳟、道纳尔逊氏虹鳟、太平洋牡蛎等为适宜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推广的…  相似文献   

20.
湘云鲫是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土刘筠为首的科研小组应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培育出的一种三倍体鲫鱼品种。它具有自身完全不育、生长速度快、食性广、抗逆性强、易起捕、耐低氧、肉味鲜美等特点。湘云鲫被国家列入“863”项目,在全国进行推广养殖。我场1999年在盐城市科委、东台市科委的指导下,于5月份从湖南长沙中试基地引进部分湘云鲫乌仔进行养殖,并在甲鱼精养地中进行当年有成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和方法1.池塘条件(l)湘云鲫乌仔强化培育地:面积4亩,水深1-1.5m,四周楼板护坡。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