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疾病。其特征是咽、舌、肠道麻痹 ,知觉消失及四肢瘫痪。此病在小尾寒羊中发病率很高。笔者从 1998年开始试用归芪益母汤加味治疗该病 6 8例 ,全部治愈 ,治愈率达 10 0 % ,现予报道 ,供同道参考。1 病因小尾寒羊由于一胎多羔 (一  相似文献   

2.
小尾寒羊的饲养繁殖四川涪陵市畜牧食品局陈德祥小尾寒羊具有三大优点,一是一年产两胎,四季均能发情配种繁殖,幼母羔5月龄开始发情配种,当年产羔,妊娠期148d,产后1~3个月再发情;二是一胎产多羔。每胎产仔2~6只,最多产9只,人工哺乳可达到全活全壮;三...  相似文献   

3.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4.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5.
生产瘫痪也称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瘫痪、昏迷和低血钙为主要特征。发病时间在产前5~20天不等,也有产后发生。产仔率多的羊,发病更急,症状更重。可造成母羊死亡,给畜牧业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笔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羊生产瘫痪,治愈率达85%以上。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产后瘫痪又名生产瘫痪,是母畜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性疾病,通常是由于体内钙磷含量不足、分娩过程中肌肉神经受损等原因引起。笔者对生产中发生的一例荷斯坦高产奶牛的产后瘫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正>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parturient paresis),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其特征是全身肌肉无力、低血钙及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目前奶牛业发展迅速,但奶牛产后瘫痪严重影响了高产奶牛产量的提  相似文献   

8.
正羊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畜在分娩前后突然发生以肌肉松弛,昏迷和低血糖、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1发病情况2018年7月25日下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镇昌肉羊养殖合作社饲养860只羊,其中有1只3岁小尾寒羊生产第5胎,难产,采取人工助产术。助产前,将手伸入产道检查胎儿胎位及胎向,发现怀三个羔,第一个羔羊胎儿呈横生,因无法  相似文献   

9.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对产奶牛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病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产后尿漏是指母畜产仔后从尿道不断地排出尿液,有如漏壶漏水一般。查阅《元享疗马集》、《中兽医治疗学》和《兽医手册》等书籍,均未见有记载,兽医杂志亦无有关的报道,故笔者自命名为“产后尿漏”。1985年以来,笔者诊治9例产后尿漏患畜,其中杂交一代母牛4例,年龄3~5岁,体重350~450kg,中下等膘情,产第2胎;长杂母猪5例,年龄2~3岁,体重150~200kg,中等膘情,3例生产第2胎,2例生产第3胎。2 主要症状患畜在产前产后有尿频史,产后3~7d淋漓不断的流出尿液,如同漏壶漏水一般,昼夜不停,…  相似文献   

11.
奶牛生产前后,由于机体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状态,致使代谢过程极不稳定,而在围产期不仅常发生低血钙的生产瘫痪,而且还容易发生低血镁症、低钾血症、低磷血症等,尤其是奶牛生产诱发的代谢性低磷血症,在临床上极易被错误诊断,故笔者将在临床诊治中遇见的其中典型1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1999年3月2日,我场89~82号奶牛于产后第四天发现后肢运动不灵,四肢肌肉僵直,左后肢尤为明显且病情呈加重趋势,约3小时后,该牛侧卧于牛床且常有回视后躯动作,不能自行站立。强迫站立,站立不稳,遂以产后缺钙进行治疗,每次静脉滴…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沽源县小河子乡一农户饲养小尾寒羊48只,其中公羊3只,羔羊22只,母羊23只,其中有4只母羊产前腿软,不能支持体重,常常卧地不起。静脉点滴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两天后又能站立如常。9只母羊产羔21只,其中16只羔羊前腿弯曲,挛缩不能立,头部胀大,生产时羊水特别多。大羊缺奶,喂牛奶共成活8只,3只母羊产后瘫痪,经补钙治疗后恢复,所喂的饲草饲料有:玉米、玉米青贮、麸皮,少量麻饼,莜麦秸秆,胡萝卜。类似上述情况还有6户。东坊子村一农户养奶牛4头,其中母牛2头,犊牛2头。一头母牛产后3d瘫痪,经补钙治…  相似文献   

13.
正母畜产后瘫痪也称乳热症或产后风瘫,是母畜在分娩前后出现的一种低血钙,尤其是高产奶牛比较多发,母猪和羊也有发生。母畜的产后瘫痪会表现出精神沉郁和食欲不振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站立不稳及知觉丧失的现象。母畜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就是血钙的下降,同时血磷和血镁的下降也是其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产后瘫痪又名“产后风”或“胎风”,是指母畜分娩后发生腰腿疼痛,卧地不起的一种病症,该病多发于产后几日或十几日。该病在畜牧生产中较为常见,文中仅以马产后瘫痪为例,就该病的中医疗法做一介绍。1病因及病理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母畜在妊娠期间,营养不良或者是劳役过重,导致畜体虚弱,加之产后气血亏损,风寒乘虚侵入肌肤;除此之外,临产前胎儿的发育比较迅速,期间摄取母体大量的营养,导致母畜肾气损耗,出现产后血虚,致使肝肾不足从而不能养筋,最终骨痿,故发此病。  相似文献   

15.
1  病因母猪产后瘫痪主要是缺乏钙和磷、或钙、磷比例 失调。也有的因骨盆神经和产道神经挫伤所致。母猪产后没有得到很好护理,畜舍内寒冷、 潮湿,常引起此病的发生。2  症状一般在分娩后2~5 d发病,病猪不吃或减食,精神不好,奶少 。肌肉颤抖,起立不稳、步行困难,前肢爬行,后躯摇摆,渐渐卧地不起。3  预防3.1  合理搭配饲料。除精粗饲料注意搭配外,还应 每天加喂骨粉、食 盐各25~30 g。3.2  注意母猪的保暖、运动和饮水。4  治疗4.1  中药及针灸①当归、川芎各30 g,鸡蛋壳5个,…  相似文献   

16.
实用技术     
巧用泥鳅治畜病一、治母畜缺乳母畜产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引起乳汁不足。取鲜泥鳅250~500克,煮汤加入白酒125~250克为引,喂母猪,每天一次,连服3~5天即可下奶。取鲜泥鳅1~2条,剖肚去杂,瓦上烤黄,研成细末,拌料喂缺乳母兔,效果显著。二、治...  相似文献   

17.
辛佩英 《北方牧业》2009,(16):24-24
<正>生产瘫痪也称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瘫痪、昏迷和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笔者在临床上所见的二十几例患羊,均为高产良种母羊。发病时间在产前5~20天不等,也有产后发生。产仔率多的羊,发病更急,症状更重。可造成母  相似文献   

18.
可消化粗蛋白(克)80~10090~15090~14090~130当年羔的育肥,指当年羔羊经过放牧与适当补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肥育后,当年屠宰产肉。当年羔的快速育肥技术的实质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多质优的羊肉。1肥羔生产的优点1.1羔羊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羔羊肉质具有鲜嫩、精肉多、易消化及膻味轻等优点,深受欢迎。国际市场上羔羊肉的价格高,一般比成年羊肉高1/3~1/2。6~9月龄羔羊又可生产优质毛、皮。1.2羔羊当年屠宰,加快了羊群周转,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出栏率及出肉率,减…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后瘫痪的综合治疗吴敏秋(江苏省畜牧兽医学校,225300)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病。母猪一般发生较少,但本地区近年来时有发生,并有逐渐增加的势头。笔者采取补钙,强心补液,清理胃肠及恢复胃肠机能的综合措施,一般经3~5天可基本...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我县丰济村李某饲养母猪20头,其中后备母猪4头,经产母猪16头。2002年3月,该场相继发现有2头后备母猪发情无规律,3头经产母猪产期推迟一月之余,生下的仔猪全是死胎;有2头母猪产后5~6天走路不稳,所生仔猪40天后相继发生白痢、白肌病和水肿病。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2临床症状患病母猪发情无规律或久配不孕,或产期推迟,产死胎;产后5~6天出现停食或瘫痪;产下的仔猪在40天后出现食欲不振,粘膜苍白,有的四肢缩于腹下,行走不稳,驱赶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四肢作游泳状运动,额部、眼睑浮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