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基因p53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表达及其生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Leica显微图像处理系统;【结果】p53阳性蛋白表达于法氏囊和胸腺内淋巴细胞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法氏囊内均有少量p53表达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层与淋巴小结之间靠近上皮层的固有膜内,其次是淋巴小结边缘及淋巴小结与淋巴小结之间的固有膜层内。在1周龄和12周龄固始鸡胸腺内有少量p53表达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胸腺小叶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其次是皮质内,很少出现在髓质内。p53在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脾脏内均无表达;【结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细胞凋亡基因p53参与了固始鸡中枢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凋亡调控,对免疫器官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动态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动态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Leica 显微图像处理系统,对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动态表达进行研究。【结果】Fas在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免疫器官内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均不相同,呈波浪样动态变化;Fas表达于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不表达于细胞核;Fas表达阳性细胞在固始鸡不同免疫器官内分布位置不同,呈散在或簇团状分布:法氏囊内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靠近上皮细胞的固有膜层内、淋巴小结与淋巴小结之间区域、淋巴小结边缘,淋巴小结内少量淋巴细胞也有Fas表达;胸腺内主要分布于胸腺小叶髓质,极少出现在皮质内;脾脏内主要分布于红髓和边缘区、淋巴小结周围和动脉周围淋巴鞘周围的区域,动脉周围淋巴鞘极少有Fas表达,淋巴小结无Fas表达。FasL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表达与Fas相似,但表达量与Fas相比较少。【结论】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参与了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凋亡调控,并对免疫器官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一步法从17 日龄来克亨SPF鸡胚和90 日龄成年鸡的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组织中提取总RNA(TRNA),用鸡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 (bcl-2) cDNA探针进行Northern blot杂交。发现bcl-2 在成年和胚胎鸡的不同免疫器官中表达量不同, 成年鸡bcl-2 的表达量多少依次为胸腺、脾脏、法氏囊, 而胚胎鸡则是胸腺、法氏囊、脾脏。同时用流式细胞法测定这些器官的细胞凋亡情况, 胚胎鸡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0.40% , 0.68% 和0.38% ; 成年鸡则是6.98% , 1.17% 和0.61% 。结果表明, 鸡bcl-2 基因通过阻抑细胞凋亡直接调控正常免疫器官的发育, 在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bcl-2是免疫细胞亚型选择的重要调节物。  相似文献   

4.
鸡大肝和大脾病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大肝和大脾病鸡进行了超微结构的研究。根据超微结构的变化,肝和脾是本病的靶器官,有时胰也受到损害。主要特征性变化是:肝和脾细胞的核周间隙增加,核染色质边移,线粒体浓缩,内质网扩张和空泡化,有时细胞器消失。在自然病例和接种后4周病鸡的肝和脾细胞的内质网池和胞浆中均见有大量病毒颗粒,间质有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羊口疮病毒(ORFV)YX强毒株感染羊胚胎鼻甲细胞(OFTu)的细胞超微结构和病毒形态发生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熟的病毒粒子呈椭圆形,有囊膜,大小约为150 nm×250 nm,可见两面凹陷呈哑铃形的核酸芯髓和2个侧小体结构.病毒在胞浆中复制,在高尔基体形成囊膜,最后病毒粒子通过细胞膜出芽和细胞裂解方式释放病毒粒子.感染细胞超微结构主要表现为:内质网扩张呈囊、池内分离;线粒体增生、嵴肿胀、变暗、模糊不清,最后空泡化;高尔基体出芽、扩张;细胞核溶解呈早期凋亡现象,胞浆出芽,最后整个细胞裂解、破碎.  相似文献   

6.
印楝素A诱导Sf9细胞凋亡的显微和超微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印楝素A诱导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perda蛹卵巢Sf9细胞凋亡的显微和超微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5μg.mL-1印楝素A对Sf9细胞具有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从凋亡小体和贴壁细胞数量变化判断,印楝素A处理12 h,细胞开始出现少量凋亡小体,12~24 h凋亡小体逐渐增多,但贴壁细胞未见明显减少,因此24 h之前(0~24 h)属于凋亡早期阶段;24~36 h凋亡小体大量出现,贴壁细胞逐渐减少,属于凋亡中期;处理36 h以上,凋亡小体和贴壁细胞急剧减少,细胞凋亡进入晚期.观察诱导24 h的细胞超微结构发现,胞内的主要细胞器在数量或形态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溶酶体数量显著增加,线粒体内部嵴变模糊,内质网从囊泡状变成线管状,细胞核出现分页、皱缩以及区域性膨大等.  相似文献   

7.
仙居鸡和固始鸡胸肌肌苷酸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技术,测定仙居鸡和固始鸡胸肌肌苷酸的含量。结果表明:①仙居鸡胸肌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固始鸡;②仙居鸡和固始鸡胸肌肌苷酸含量性别间表现为公鸡低于母鸡,其中仙居鸡公、母鸡间差异显著;③胸肌肌苷酸含量与12周龄体重相关分析表明,仙居鸡和固始鸡胸肌肌苷酸含量与12周龄体重呈负相关,其中仙居鸡胸肌肌苷酸含量与体重相关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将72只6日龄艾维因鸡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36只)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喹乙醇处理组,36只)饲喂基础日粮和喹乙醇,建立鸡喹乙醇蓄积中毒模型。运用显微技术对鸡喹乙醇中毒时肝肾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Ⅱ组鸡只肝、肾超微结构变化表现为线粒体膜、细胞核膜不完整,线粒体嵴减少、空泡化,肾线粒体膜增厚,Ⅰ组无异常变化。结果提示,鸡经喹乙醇蓄积中毒可导致严重的肝肾损害。  相似文献   

9.
用一步法从17日龄来克亨SPF鸡胚和90日龄成年鸡的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组织中提取总RNA(TRNA),用鸡B-细胞淋巴瘤/白细胞病-2基因(bcl-2)cDNA探针进行Northern blot杂交。发现bcl-2在成年和胚胎鸡的不同免疫器官中表达量不同,成年鸡bcl-2的表达量多少依次为胸腺、脾脏、法氏囊,而胚胎鸡则是胸腺、法氏囊、脾脏。同时用流式细胞法测定这些器官的细胞凋亡情况,胚胎鸡法氏囊、  相似文献   

10.
240羽1日龄固始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1、2、3组,对照组饮用自来水,试验1~3组饮水中硼含量分别为100、200和400 mg.L-1,试验期为6周,研究硼对固始鸡生长及肝、胰组织结构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组,鸡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不明显;部分周龄鸡体重、日增重、肝重、胰重及肝、胰器官指数较对照组差异显著;肝和胰组织结构,1~2周龄呈现轻微损伤,3~6周龄则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试验2组,鸡可见轻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鸡体重、日增重、肝重、胰重及胰器官指数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同周龄对照组;1~2周龄鸡肝、胰病理组织学变化较明显,此后随周龄的增加,肝、胰组织结构逐渐恢复。试验3组,鸡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最为明显;鸡体重与日增重,肝、胰重及其器官指数变化与试验2组相似;1~2周龄肝、胰病理组织学变化最为明显,肝细胞肿胀或空泡样变,肝血窦狭小,胰腺泡内可见空泡样结构。结果说明,饮水中添加100 mg.L-1硼对固始鸡早期生长及肝、胰组织结构发育有轻微抑制和损伤作用,对后期(3~6周龄)则有明显改善和促进作用;高剂量硼(饮水中硼含量200 mg.L-1以上)对固始鸡(尤其是早期)生长及肝、胰组织结构发育均有明显不良影响甚至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茶多酚对固始鸡生产性能和脂类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茶多酚对固始鸡生产性能和脂类代谢的影响,选取1日龄固始鸡90只,随机分为3组,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3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25%和0.050%的茶多酚。于21日龄、42日龄时测定血清中脂类指标,于42日龄时测定腹脂率、肝脂率和生产性能。结果显示:0.025%、0.050%的茶多酚能降低试鸡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鸡的腹脂率和肝脂率,试验期试鸡的生产性能未受到任何影响。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茶多酚有利于改善固始鸡的脂类代谢。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固始鸡十二指肠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组织学特点,应用大体解剖学和组织切片技术,对0~20周龄父母代固始鸡的十二指肠进行了发育形态学研究,并用Logistic方程模型模拟十二指肠质量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周龄的增加,固始鸡十二指肠的长度、质量、周长、绒毛长度、肠腺隐窝深度、肠腺宽度及各肌层厚度均增大;十二指肠相对生长率、十二指肠指数和肠腺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肠绒毛有分支现象;淋巴组织的发育比较缓慢,到6周龄后才出现有淋巴小结。  相似文献   

13.
肉种鸡MDV和REV人工共感染的动态病理学与抗原定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深入了解MDV与REV人工共感染肉种鸡后疾病的发生、发展状况,为二者临床复杂的混合感染提供确实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明确的诊断时间。【方法】MDV和REV强毒株人工共感染1日龄肉种鸡,定期剖检,进行病理组织学、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和肿瘤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肝、胰腺、腺胃、盲肠扁桃体、心肌在感染后1周出现以小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2~9周时,大部分实质器官出现以幼稚淋巴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为主的渐进性增生灶,部分增生灶中可见原始网状细胞和马立克氏病细胞;10周后免疫器官实质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免疫组化显示,肝、脾、法氏囊、胸腺等在2周时呈双抗原阳性;电镜下,肝脏肿瘤组织中可见多形态淋巴细胞,核分裂相和细胞凋亡同时存在,同一细胞中可见MDV和REV两种病毒粒子。【结论】MDV与REV共感染对病程起协同和促进作用,发病早,病变明显;免疫酶及荧光方法可用于共感染的早期诊断(2周以前);而后期(4周以后)可通过病理组织学进行鉴别诊断,两种病毒粒子、马立克氏病细胞、原始网状细胞、多形态和幼稚淋巴细胞可作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40日龄自然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20只,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检查。组织病理学变化包括法氏囊、脾和胸腺的淋巴细胞坏死,坏死部位有异嗜性白细胞浸润以及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增生、滤泡之间水肿、肾病及病毒性脑脊髓炎等。超微结构变化的特征是淋巴样组织坏死,表现为电子密度增加,核的染色质边移。网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出现很多约55nm的呈结晶状排列、周围无囊膜的病毒颗粒,有些自噬空泡中也含有病毒颗粒。肾远曲小管的微绒毛丧失或数目减少,核浓缩或溶解,靠近肾小管管腔的细胞浆中有很多自噬空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致瘤性病毒REV、ALV-J单一感染和共感染肉鸡后血液和脾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与脾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方法】用一定剂量的REV和ALV-J单一感染及共感染1日龄肉鸡,取感染后不同日龄鸡的血液和脾组织,无菌分离淋巴细胞,用3H-TdR掺入法和MTT法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活性,并对脾脏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抗体结合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分析组织病毒感染量变化。【结果】感染REV和ALV-J的肉鸡血液和脾T淋巴细胞的增值活性和CTL杀伤活性在整个感染监测期出现降低,单一感染比,共感染两种病毒的肉鸡在某些阶段出现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加重;检测感染后17 d和37 d的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表明感染病毒的脾脏组织出现间质稀疏,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生发层被破坏或减少,17 d较37 d出现病理变化更为明显;同时采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进行IFA检测发现脾内淋巴细胞含有大量病毒粒子,在共感染两种病毒的肉鸡脾细胞内均检测出两种病毒,且含有病毒数量明显多于单一感染一种病毒的肉鸡。【结论】REV和ALV-J共感染后肉鸡T淋巴细胞功能抑制更为严重,这可能与两种病毒在肉鸡体内数量积聚增加、互为促进有重要关系;同时这两种病毒感染后造成T免疫细胞增殖活性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降低,可能是病毒持续感染、增殖及组织病变、产生肿瘤细胞的前提,本研究为家禽临床生产中防治REV和ALV-J感染提供免疫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present investigation i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ingle- and co-infection with REV and ALV-J on T lymphocytes bioactivities and histopathology in broiler chickens. The bioactivities of blood and spleen T lymphocytes including lymphoproliferation responses, cytotoxicitic responses, and histopathology of spleen were detected in broiler chickens singly- or co-infected with REV and ALV-J at different days post inoculation and the virus expressions in spleen of infected broiler chickens were detected with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lood and spleen T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responses and cytotoxicity in broilers infected with REV or/and ALV-J were inhibited in the whole observed period compared with controls. In the co-infected chickens they were highly inhibited than in the single-infected. The histopathology of spleen in infected chickens at 17 and 37 d post inoculation (dpi) indicated that cell interium increased, the numbers of lymphocytes decreased, and the regrowth were destroyed or decreased, especially more significantly at 17 than at 37 dpi. The different numbers of virus were detected in spleen lymphocytes in REV- infected and/or ALV-J-infected chickens. In the spleen of co-infected chicken, both REV and ALV-J were detected and the total numbers of viruses were more than in chickens singly-infected with REV or ALV-J. Thus, the co-effect of REV and ALV-J caused more immunosuppression on T lymphocytes bioactivities in broiler chickens than single-effect of ALV-J or REV,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sever histopathology and the product of tumor cells. This study will be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co-infection with many viruses and control them in poultry.  相似文献   

17.
硼中毒对固始鸡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0羽1日龄固始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饮水中添加硼,添加量分别为04、00 mg.L-1,试验期6周,研究硼中毒对固始鸡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每周末每组取鸡10羽,颈动、静脉放血致死,立即解剖取肾脏,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Olympus显微摄影系统观察并摄影.结果显示,试验组1-4周龄肾脏组织结构病理变化明显,血管球萎缩,结构模糊,甚至碎解,肾小囊腔变大,肾小管受损明显;5周龄起,试验组肾脏的组织结构呈现一定恢复状态,但仍可见一定数量结构受损的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小管.结果表明,饮水添加400 mg.L-1硼对固始鸡肾脏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具有明显的损伤和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内毒素和连翘酯苷A对鸡脾淋巴细胞中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日龄雏鸡正常饲养至50日龄时,心脏采血处死,表面消毒后,剖检用脾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脾淋巴细胞,将脾淋巴细胞分为20个组,具体为4个剂量组×5个时间点。4个剂量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5μg/m L)、连翘酯苷A预防低剂量组(200μg/m L连翘酯苷A+5μg/m L LPS)、连翘酯苷A预防高剂量组(400μg/m L连翘酯苷A+5μg/m L LPS)。5个时间点分别为0、6、12、24、48 h。通过采用ELISA和Real time-PCR方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IL-17水平。[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LPS组脾脏淋巴细胞中炎症因子IL-17含量升高;与LPS组比较,连翘酯苷A组脾脏淋巴细胞中上述炎症因子含量下降,表明脾脏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呈正相关性,通过抑制LPS诱导的鸡脾脏中上述炎症因子的升高,减轻炎症反应。Real time-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LPS组脾脏淋巴细胞中炎症因子IL-17 mRNA表达量升高;与LPS组比较,连翘酯苷A组预防组脾脏淋巴细胞中上述炎症因子表达量下降,变化呈相关性,试验表明连翘酯苷A可以通过转录水平抑制LPS诱导的鸡脾脏淋巴细胞中上述炎症因子表达量的升高,减轻炎症反应。[结论]连翘酯苷A抑制鸡脾脏淋巴细胞中IL-17水平,可起到抗炎功能。  相似文献   

19.
将540只4周龄祖代固始鸡放养于一山地果园饲养至18周龄,利用其体重与体型参数的实测数据,讨论分析了放养条件下固始鸡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放养条件下祖代固始鸡4~10周龄以胫长、体斜长和胸骨长发育为主,10~18周龄以胸宽、胸深和骨盆发育为主;放养期体重增长缓慢;与舍饲条件相比,体重和骨骼生长均存在减缓和延迟现象。并给出了部分体型参数对日龄的拟合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