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四川桉树基因收集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100年的引种历史,四川共收集了130余种桉树,但目前仍保留有40余种桉树,这些树种在四川省的林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利用巨桉和直干兰桉已营建工业原料林近70万亩.在四川具有发展前途的桉树种有:巨桉、直干兰桉、柳桉、史密斯桉、邓恩桉、迪恩桉、亮果桉、赤桉、大花序桉、尤曼桉.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类学研究,确认了四川引种栽培的、已到达开花结实年龄的桉树约有28种、7变种和6杂种。本文对以前种类概念上和名称上的混乱作了订正,对易于引起混淆的种类作了比较,记述了这些种类的原产区、生态学特性及四川引种栽培现状,编制了分种(包括变种和杂种)检索表,最后,对桉树分类学常用术语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四川桉树引种及良种选育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我国从80年代中期系统引入桉属优势种质资源,各地选择出适合本地的主栽种(品种),并培育出多个改良品种,开始桉树无性系造林。在集约经营措施下将桉树人工林从80年代前的6.0m3/(hm2·年)提高到30~45年m3/(hm2·年)。四川1986年以来引入了优势桉树种质资源500余个种批号,通过栽培试验研究,选择出巨桉、邓恩桉、史密斯桉、直干桉、尾叶桉等优势种、种源、家系,建立了一定面积约1.33万公顷示范推广林,革新和优化了四川桉树主栽种。本文还阐述了四川桉树良种选育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周学术 《绿色科技》2019,(9):112-113
概述了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培育大径材桉树的主要技术,提出了培育大径材桉树的主要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桉树培育技术百年发展史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桉树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的重要树种。但是,支撑桉树快速发展的培育技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文中简要介绍了世界桉树引种概况,总结了我国桉树培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展望了我国桉树培育技术发展方向,并就影响桉树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桉树培育技术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为桉树零星引种和四旁绿化阶段;二是桉树培育技术的起步阶段,以1954年成立“粤西林场”为标志;三是桉树培育技术的积累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1990年形成了造林和抚育技术措施体系的雏形;四是桉树培育技术的快速发展阶段,从1990年以后,桉树造林和抚育技术措施体系基本形成。随着全年造林技术得到发展和完善,现代桉树培育技术体系将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随着按树速丰林的迅速发展,如何更新成为桉树栽培的新问题.桉树萌芽林生长迅速,采取萌芽更新方式在生长、投资、收益各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在生产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桉树萌芽林培育过程中要注意施肥、培土等技术措施,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减少主要是因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减少。对桉树人工林培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对桉树人工林培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柞蚕抗菌肽D基因转化桉树培育抗青枯病株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尾叶桉叶盘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优化 ,获得尾叶桉 (Eucalyptusuro phylia)叶盘外植体的再生植株。将携带外源目的基因的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与尾叶桉U6无性系叶盘共培养 ,经愈伤组织诱导、卡那霉素筛选和植株再生 ,获得 2 0个小芽 ,再将小芽转入附加卡那霉素(Kam) 4 0 μg·mL- 1 的E3-B培养基中诱根 ,获得 8株存活且可再生的转化子。取转化苗叶片作胭脂碱合成酶活性检测电泳后呈阳性 ;分别以γ 32 p dCTP及地高辛标记柞蚕抗菌肽D基因作探针 ,与转化苗DNA作点杂交及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 ,结果均呈阳性。以上结果表明 ,柞蚕抗菌肽D基因已整合到尾叶桉基因组中。将从桉树青枯病重病区分离的强毒青枯菌 (Pseudomonasspp .)株 (9910 16 )以 1× 10 9cfu·mL- 1 浓度接种转化试管苗 ,以未经转基因的尾叶桉U6 无性系试管苗为对照 ,结果表明转化苗接种死亡率 5 6 7% ,对照死亡率为 86 7% ,由此可推出导入柞蚕抗菌肽D基因的尾叶桉转化苗明显提高了对青枯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减少主要是因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减少。对桉树人工林培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对桉树人工林培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桉树大径材培育--桉树培育的新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作为纸浆材树种已经得到认同和广泛发展,但桉树作为高价值的大径材来培育的却不多.在培育大径材方面,桉树也存在明显优势:第一,桉树生长速度快.与中国常用大径材培育树种比较,桉树大径材的轮伐期可能只需其它树种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时间,即10年左右.第二,桉树木材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有木材基本密度大,木材颜色较深,多为红色或深粉红色,结构紧密,纹理交错,坚硬耐久,是家具制造、室内装饰、细木工、镶木地板、雕刻、单板、胶合板及建筑用材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为选择出适合在川南地区造林的桉树无性系,对17个桉树新无性系在川南地区的宜宾市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 SC-GU2、SC-GU1和 GR-6三个无性系生长表现好,4年生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均高于对照 DH32-29,其中单株材积分别比 DH32-29高出9.51%、4.53%和4.94%;其次是 G5,在川南地区也生长较好,生长量仅次于 DH32-29。4个桉树无性系 SC-GU2、SC-GU1、GR-6、G5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均均极显著高于5个赤桉无性系(H1,、H2,、H3、 H4和 H10),年均胸径、树高、蓄积分别达3 cm、4 m、31.72 m3·hm-2以上,表现了速生丰产的特性,可作为下一批优良桉树无性系在川南地区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介绍了柠檬桉的生物学特性,采种育苗、造林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等,为柠檬桉人工造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东江林场1998~2000年在桉树无性扦插育苗方面一些成功的技术经验,其中包括桉树采穗圃的营建和管理,以及扦插苗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技术作为现代育种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桉树育种,常用的标记包括RAPD、ISSR、EST等.我国桉树分子育种在绘制指纹图谱、构建连锁图谱、数量性状定位等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展望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提高桉树育种效率、缩短桉树育种周期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桉树青枯病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所取得的进展。包括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生物防治如拮抗细菌、菌根真菌、植物诱导抗病性以及抗病基因转导技术的研究进展;桉树抗病育种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控制桉树青枯病的营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国营林场长岭岗营林区开展了史密斯桉母树林营建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史密斯桉母树林要以优良种源选择为基础,并在立地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块组织实施;依次按50%、40%、40%的疏伐强度进行3次疏伐管理,母树林合理保留密度约270株·hm-2.7年生史密斯桉母树开始开花,花期10-12月,预计种子将于11月一翌年1-2月趋于成熟;母树平均胸径23.1 cm,平均树高17.4m,平均冠幅7.9m,长势十分理想.可为史密斯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如今生态问题已上升到生态安全的高度,为建设"美丽中国",恢复由连年多代栽种桉树纯林所形成的生态环境,营建桉树人工混交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混交林对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森林防护作用、抗性能力和提高效益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大片栽植桉树人工纯林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和国内外桉树人工混交林的试验研究特点,指出我国过去对桉树人工混交林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提高经济效益,而对提高生态效益的研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并提出了桉树人工混交林营造技术的要点,以期消除桉树纯林种植所带来的弊端,为营造混交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桉树内生菌根资源菌较丰富,共14种,隶属接合菌亚门内囊霉科的3个属。其中以球囊霉属(Glomus)的近明球囊霉(G.claroideum Schenck and Smith),缩球囊霉(G.constrictum Trappe),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Karsren)Berch),摩西球囊霉(G.mosseae),有较广泛的宿主,为优势菌群,小果球囊霉,大果球囊霉,微丛球囊霉为零星出现,感染宿主相对较窄。通过5种桉树固定标准地的调查,我们发现不同桉树树种内生菌化率有显著差异,且内生菌根真菌随林分年龄增加而增多。  相似文献   

19.
介绍川西云杉生态、生物学特性.根据保存的人工川西云杉林成活及生长情况,认为迪庆州寒温带地区是川西云杉适生区,川西云杉是高寒山区天然林采伐后理想的迹地更新树种.藉此,对其种子采集、圃地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