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内外第一家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科研机构。现有在职人员142人,其中院士1人,高级研究人员5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组建了1个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省级创新团队。拥有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沙)、杂交水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国粮农组织杂交水稻研究培训参考中心和长沙、三亚两大研究试验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2.
<正>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内外第一家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科研机构。现有在职人员142人,其中院士1人,高级研究人员5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组建了1个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省级创新团队。拥有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沙)、杂交水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合国粮农组织杂交水稻研究培训参考中心和长沙、三亚两大研究试验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水稻分子育种平台采用省部共建协调机制,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水稻分子育种共享平台——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长沙落户。目前国家水稻分子育种大平台通过引进一批海外高端人才,组建了150余人的科研团队,创建了国际一流的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标记实验室,与中国农科院黎志康团队合作开发了56K水稻基因芯片,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相似文献   

4.
李振声院士,遗传学家,1931年2月出生于山东淄博,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  相似文献   

5.
汉枫缓释肥料是一种新型肥料,肥效释放缓慢,但是肥效持久。为了验证黑龙江汉枫缓释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汉枫缓释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汉枫缓释肥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率为4.5%。  相似文献   

6.
汉枫长效免追肥是由汉枫缓释肥料(黑龙江)有限公司生产。2008年,在黑龙江省友谊农场进行了汉枫免追长效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试验,主要目的是对长效免追肥对水稻生育期的全程供肥能力和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检验,对这种减少施肥次数以提高管理效率的技术进行探索,并提出该产品在该地区生态条件下的使用改进意见,为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旨在整合种子产业链的长沙种子仓储物流园日前在长沙正式奠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奠基仪式,并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对湖南种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长沙种子仓储物流园由湖南省发改委批准立项,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项目,总投资7.6亿元。项目位于长沙  相似文献   

8.
世界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界五大洲21个国家和地区的244名代表于1986年10月6—10日在长沙举行,来自世(其中国外代表9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情景见封二)。 1976—1986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9.1亿亩,增产稻谷900多亿斤。近年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施肥模式已无法满足农业生产转型,缓混肥应用技术不断普及,市场上涌现出了大量不同品种的缓混肥,筛选一款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缓混肥尤为重要,对推动本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选取3个不同品种的缓混肥,研究分析了其对常农粳12号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缓混肥对常农粳12号水稻生长及其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汉枫(30-6-12)效果最佳。其能有效提高常农粳12号的最高分蘖数,比施用艾萨斯(33-5-12)提高了10.6%。其在抽穗前期及成熟期能有效提高剑叶SPAD值。其可提高常农粳12号水稻植株关键生育期各部位的全氮含量,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养分支撑。施用汉枫(30-6-12)缓混肥同样能提高常农粳12号水稻的生物量,在成熟期分别比施用艾萨斯(33-5-12)和华昌(26-10-15)高1.2%和0.8%。在水稻产量方面,施用汉枫(30-6-12)缓释肥后理论产量分别比施用艾萨斯(33-5-12)和华昌(26-10-15)提高了0.07%和0.15%,实际产量分别提高了9.6%和6.1%。  相似文献   

10.
汉枫专用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枫玉米专用肥由汉枫缓释肥料(黑龙江)有限公司生产。为给汉枫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对汉枫肥在玉米生产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已在实验室培育成功的转基因水稻是否有一天能端上人们的餐桌?食用转基因水稻是否安全?带着公众的种种疑问,记者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2.
<正>已在实验室培育成功的转基因水稻是否有一天能端上人们的餐桌?食用转基因水稻是否安全?带着公众的种种疑问,记者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3.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启发院士领衔的水稻国家创新研究团队,日前成功克隆了正调控水稻粒重的数量性状基因GS5。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显示.该基因在高产分子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由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宝源生物有限公司和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11年8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以下简称"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教授,沈阳农业大学实验室主任为邹洪涛教授,实验室现有骨干人员125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研究员61人,高级工程师8人,副教授42人,讲师12人,实验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3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相关仪器配套设备总价值超60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袁隆平院士领衔研究成功的杂交水稻,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加大这一重大科技成果的进一步推广,3月17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适型超级杂交稻新组合选育与示范"区域专项在湖南长沙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6.
<正>《菲律宾商报》记者庄铭灯长沙26日电:"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今天在这里表示,杂交水稻帮助菲律宾水稻产量提升超过50%。袁隆平今天早上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参加"海上丝绸之路主流媒体湖湘行"的记者座谈时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菲律宾水稻产量在每公顷4.5 t,而使用杂交水稻的产量是7-8 t。袁隆平介绍说,前总统阿罗约很重视发展杂交稻,按其当  相似文献   

17.
5月4号,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副主任宋长青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副局长冯仁国研究员等特邀专家和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部分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正>湖南省启动杂交水稻农机农艺融合示范项目"杂交水稻超高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项目"在长沙正式启动。副省长张硕辅,"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启动仪式。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受邀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启动"国家杂交水稻农机农艺融合项目",对加快推进水稻高产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批准建设,2006年12月通过建设验收。在2006年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现任主任钱前研究员、副主任杨长登研究员、叶恭银教授、庄杰云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洋院士、副主任程式华研究员。实验室以解决我国稻作科技和水稻生产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宗旨,顺应农业科技发展大趋  相似文献   

20.
在水稻矮化育种成功 60 周年之际,回顾了黄耀祥院士在水稻育种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1959 年 通过人工杂交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矮秆品种——广场矮,开创了一条水稻矮化育种的新 途径。水稻矮化育种的成功,使水稻单产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与墨西哥的小麦矮化育种一起,引领了农业史上 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并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在水稻矮化育种 基础上,黄耀祥院士先后开创了水稻丛化育种、半矮杆“早长”超高产育种、半矮秆“早长、根深”超高产(特) 优质育种和超级稻育种,创建了高效的杂交育种“组群筛选法”,从而建立了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丰富和 发展了水稻育种学。黄耀祥院士带领育种团队先后培育出 60 多个水稻新品种,其中推广面积超过 66.7 万 hm2 的 品种有 15 个,先后获得国家、省 ( 部 ) 级等各类科技成果奖 15 项,为我国粮食增产和水稻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 贡献。通过回顾黄耀祥院士在水稻育种研究上取得的主要成就,展示他不断解决水稻生产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他求真务实、敏锐创新、甘于奉献、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以期对农业科研工作者有所启迪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