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引起家禽腿病的营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禽腿变态(Leg Abnormalities)的因素是多年来的研究课题。大量的工作证明,禽腿变态与许多营养因素直接有关。一、简单的养分缺乏引起禽腿变态的营养因素最早受到注意的是某些营养缺乏或不足,造成机体发育受阻和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2.
鸡的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鸡容易发生腿病 ,造成经济损失。营养不良是引起腿病的主要因素。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可能是日粮有营养缺陷 ,或因某些传染病、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问题、中毒、遗传因素和种鸡的缺陷等影响养分的吸收、利用或需求。传染病和中毒等因素也能直接引起腿病。防制腿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禽胚胎疾病出现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雷  王新爱 《中国家禽》2007,29(4):35-36
为了应对自然界优生劣汰,禽胚胎已形成一系列完善的保护机制,在正常情况下,都能正常生长发育。但在某些异常的理化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其发育也会出现偏差,使禽胚胎感染疾病,或引起出雏后雏鸡死亡。禽胚胎疾病的出现主要原因有:孵化管理不当、营养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传染性微生物疾病。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引起肉鸡腿疾的营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燕  陈启良 《中国家禽》2002,24(14):31-32,35
肉鸡腿疾的发生率在家禽养殖中屡见不鲜,国内外有关腿疾的病因有不少报道.肉鸡腿疾常见的主要是胫骨软骨发育不良、腿扭曲、禽痛风及胫骨粗短症,这些腿疾的产生都与目前生产上未能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使用各种营养物质有关.现就针对引发腿疾的营养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酶是动物体内各种物质化学变化的催化剂,几乎所有的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据有关资料报道,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既能增进禽体健康、补充动物体内酶源的不足、消除饲料中某些抗营养因子、促进畜禽生产,又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还对控制禽场的环境污染有明显作用。将两种或几种酶复合添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及抗营养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豆粕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成分比较齐全、平衡,是单胃动物很好的日粮蛋白源.但豆粕中还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对动物体内某些消化酶有着抑制作用或与营养物质络合成不易消化的成分,对动物体内的某些器官具有破坏作用,对动物的生理、生长、健康等造成不良的影响.现就豆粕中存在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及其抗营养机理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禽类寄生虫轻则夺取禽体营养,引起禽体大量营养消耗,降低禽体抵抗力,重则破坏禽体组织细胞,引起疾病,产生毒害作用,因此,搞好禽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对家禽的健康非常重要。禽常见寄生虫按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寄生于消化道内的球虫类、吸虫类、绦虫类、蛔虫等,寄生于呼吸道的吸虫类、线虫类、弓形虫等,  相似文献   

8.
谭清华 《中国家禽》2006,28(20):26-27
鸡在饲养过程中,常发生软脚、跛行、麻痹、蹲伏不愿走动、腿爪变形和瘫痪等腿部疾患。鸡群发生腿疾直接影响鸡群整齐性,提高鸡群的死亡率。家禽腿病是复杂的多因子疾病,诸如营养、饲养管理水平、环境、遗传、病理性因素等都可引起腿病。本文对鸡腿疾患的营养性因素,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但有些饲用植物在生和与生产、加工、贮存过程中往往产生一种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抗营养因子(ANFS),其主要作用是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利用率,从而影响动物健康与生长,现在虽对某些抗营养因子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并已有可能降低甚至消除其抗营养作用,但其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仍很严重,不可忽视,本文就抗营养因子的主要有害作用,将抗营养因子分为五类,分别就其主要存在的饲料原料,作用原理,消除方法做一综述。1抑制蛋白质消化和利用的抗营养因子抑制蛋白质消化和利用的…  相似文献   

10.
对于雏禽和仔猪而言,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可能是有害的。减少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能改善动物的健康、促进生长。本文讨论了几种主要的抗营养因子及如何克服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禽类营养与免疫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了有关禽营养与免疫之间的互作关系。免疫反应的营养调节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充分的营养水平可使禽的免疫力提高,减少发病率。营养对免疫应答的影响亦要考虑到各个营养素。  相似文献   

12.
石鸡属鸟纲、鸡形目、雉科、石鸡属,别名“嘎嘎鸡”、“红腿鸡”和“朵拉鸡”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其肉质细嫩、野味香郁、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级营养滋补品和特禽佳品。而且骨软肉厚、内脏小,屠宰率82%以上。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在家禽营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在家禽营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厉保林目前认为,可以纳入维生素范畴的这类物质共有16种,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有许多实际上是构造及作用相似的某些物质的总称,一般将这类物质称为同组或同族维生素。目前禽用饲料中添加的是工业合成维生素,它对...  相似文献   

14.
在用做饲料原料的植物和籽实中,普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抗营养因子。凡采食后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或引起动物中毒的物质,均属饲料的抗营养因子。1抗营养因子的种类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存在于豆类及其饼糊和某些块根块茎类中。它抑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糜蛋  相似文献   

15.
家禽的免疫抑制与免疫失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免疫抑制性疾病和营养、药物、毒素在家禽免疫抑制和免疫失败中的影响,及引起禽群免疫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刘铭 《饲料广角》1989,(2):24-27
球虫病早就被人们公认是一种影响营养利用的疾病。它对营养利用造成的影响是: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以及色素沉着明显减少。另外,球虫病能加剧营养缺乏症,引起渗出性素质、肌肉萎缩症和腿病。要根本控制和消除由于这种疾病造成的损失,不仅要认识球虫病与营养的关系,更重要的须弄清二者为什么会出现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乎所有可能做为饲料的成分中都含有某些抗营养因子。如果日粮中抗营养因子水平太高,就会给家禽以及其它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带来许多问题。对饲料组分中所含抗营养因于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将有助于饲料配方师适当地运用各种原料搭配,以使其  相似文献   

18.
营养代谢性疾病是营养紊乱和代谢紊乱疾病的总称,营养紊乱是因为动物所需的某些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或缺乏,或因某些营养物质的过量而干扰了另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引起的疾病;而代谢紊乱是因机体内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改变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抗营养因子是影响和降低饲料中各养分利用率的一个主要因素,酶制剂之所以能显著提高某些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机理之一是它能够消化溶解某些抗营养因子,从而改善动物的消化机能,提高代谢水平,弄清楚抗营养因子与相对应的酶的关系。对于如何根据当地饲料资源来选择日粮类型以及如何根据需要来选用酶制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慧 《四川畜牧兽医》2000,27(12):26-26,28
随着酶制剂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对不同种类的动物,不同的日粮类型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饲料中添加酶制剂,除分解特定的底物外,还可最大限度地消除饲料中某些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影响动物机体的内泌,增强免疫,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