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鳍病、爱德华氏病是鳗鱼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以往一般采取药浴消毒后,投喂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防治,鳗鱼对药物的抗药性明显增强,疗效受到影响。今年上半年我们采用了无锡海得公司生产的中药制剂鳗病灵进行防治鳗鱼赤鳍  相似文献   

2.
《水产科技情报》1999,26(1):42-43
十八、用药简介▲常用药品:序号药品作用用法用量停药期(d)1鳗力强治赤鳍病、爱德华氏病、弧菌病、赤点病口服:100g/20kg饲料,连用7d。302百力强治赤鳍病、爱德华氏病、弧菌病、赤点病口服:100g/20kg饲料,连用7d。303鳗旺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3.
迟缓爱德华菌病,是由迟缓爱德华菌引起鱼类、牛蛙等水生动物疾病的统称,其中鱼类疾病有肠道败血症和肝肾坏死病、鳗赤鳍病、鳗臌胀病、鳗溃疡病、鳗肝肾病、鳗肝肾综合症等。迟缓爱德华氏菌还可引起人体肠炎、腹泻、脑膜炎、蜂窝组织炎、肝脓肿、败血症等症状。为我国的三类水生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4.
《海洋与渔业》2009,(7):36-36
病名:鳗鲡水霉病 病原:水霉菌,各年龄阶段的鳗鱼均可危害,白仔和黑仔尤其严重,一旦蔓延,死亡率相当高。通常在水温10~20℃时发病,13~18℃为发病的最适温度;水霉病还往往和爱德华氏菌病、烂尾病、赤鳍病等疾病并发。  相似文献   

5.
鳗种的红头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文华 《科学养鱼》1995,(11):26-26
鳗种的红头病从鳗苗培育成鳗种的过程中,容易患一种头部发红的病。此种病好似一种炎症,又好似出血状,俗称红头病。日本鳗和欧洲鳗均会发生。如果爱德华氏菌病对鳗种的危害称一号病的话,那么“红头病”可称得上二号病了。红头病的发病特点急、死亡率高,种群发病时间短...  相似文献   

6.
通常认为,丝蚯蚓是鳗苗放养后开食的最好饲料,然后通过驯养而逐步改投喂配合饲料,对白苗投喂白仔饲料,对黑苗投喂黑仔饲料。但由于投喂丝蚯蚓往往会引起爱德华氏菌赤鳍病,因此,日本一些养鳗单位已在使用其它人工饲料作为开食饲料,以代替丝蚯  相似文献   

7.
开始进行捕捞鳗苗的工作,注意防治水霉病。由于成鳗在越冬中体质减弱,投饵不宜给予饱食甚至有残饵,应以七八成饱为度。再者,由于鳗鱼摄食率时有变化,很容易给饵过多,引起水质恶变,若发现搅水后易出现泡沫而不消失,必须立即减少给饵,并打开增氧机。本月常发疾病有赤鳍病、锚头鳋病。三月份鳗鱼养殖的操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许浩华 《内陆水产》1995,21(2):21-21
鳗鱼烂尾病的防治鳗鱼烂尾病在天气多变,水温25℃左右的5、6月份时常发生,严重危害小规格鳗种。一旦患病,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容易并发赤鳍、烂鳃等鳗病,导致鳗种的大量死亡。现将我场几年来采取常用药物预防和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病因与诊断由柱状粘液性细菌感...  相似文献   

9.
鳗鱼肝肾综合症,又称为爱德华氏病。这种病在鳗鱼生长的各个阶段均可发生。白仔阶段发病,病情急且死亡率极高,鳗种或成鳗阶段发病,也会造成严重死亡。这是养鳗业中危害极大的鳗病。 1.鳗鱼肝肾综合症的诊断在白仔鳗阶段,如果是用丝蚯蚓开食,在投喂第五天前后有可能发病,要注意观察。正常健康的白仔鳗,当水温提高到25~27℃时,白天一般潜伏水底或在背阴处游动。夜间则在水的中上层顺水流方向游动,  相似文献   

10.
鳗鱼患车轮虫病虽没有患拟指环虫病对鳗鱼影响那么严重,治疗也没那么艰难,但因虫体繁殖力强,易侵及多数鳗鱼并造成伤亡,因而也是威胁鳗鱼养殖的重要外寄生虫。从欧洲鳗、日本鳗到美洲鳗,鳗苗、黑仔、幼鳗到成鳗等各阶段,皆易受到本虫之侵袭而导致较重大的病害。该虫传播速度快,一旦鳗池有本虫侵入,即使开始时仅有数尾发病,也会很快蔓延全池的鳗鱼。因此若不能及早正确诊断本病而施以对策,将会给养鳗场带来较重大的损失。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鳗鱼的鳃、鳍及体表,并不侵入体内。鳗苗及幼鳗多见寄生于体表及鳍,而成鳗多见寄生于鳃部,少量寄生时对…  相似文献   

11.
三、欧洲鳗病畜防治据何义进等(199)对欧洲鳗鳗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38种主要病种对欧鳗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细菌性疾病9种,占24%,真菌性疾病2种,占5%,寄生虫病15种,占39%,非寄生性疾病9种,占24%,病因不明性疾病3种,占8%。其中狂奔病、红头病、爱德华氏病、赤鳍病、细菌性烂鳃病、烂尾病、肠炎病、水霉病、拟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白点病、鳗居线虫病是危及欧洲鳗养殖生产的主要病害,在总调查发病频率中占8694%。袁定清(1995)对饲养欧洲鳗疾病类型及病因分析认为严重影响欧洲鳗的生物源性疾病主要有:(1…  相似文献   

12.
鳗鲡肝肾病     
鳗鲥肝肾病,其痫脲为迟缓爱德华氏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高温季节及春季白仔苗培育期尤为流行,可引起白仔鳗大量死亡,幼成鳗死亡率较低。症状 肝、肾脏肿大,肝脏首先具点状出血,随后具斑点状溃疡病灶,严重时旱蜂窝状糜烂,腹腔股溃烂,引起由内向外的穿孔,  相似文献   

13.
鳗鱼疾病的发生、蔓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鳗生产的发展。本文介绍鳗鱼的几种主要疾病的症状、流行危害及防治方法。1.水霉病该病是由于腐生性的水霉菌寄生在鳗鱼体表或鳃上而引起的疾病。亦有人认为是先感染赤鳍病,继发感染水霉病。症状:病鳗的体表,尤其是吻端、头部,有时在体侧、尾部等处寄生菌丝体,如覆盖一层灰白色棉絮状物。有的鳃部也寄生  相似文献   

14.
1.鳗赤鳍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鳗赤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病鳗胸鳍、腹鳍及臀鳍或整个鳍和皮肤充血或出血。严重时下鄂及腹部出血或溃烂、肛门红肿、肠道部分或全部充血发炎、肝脏淤血、胃充血呈红色。病鱼大都无力摇晃于水面。春、夏季为该病的流行季节,特别在霉雨季节,更易发病。主要危害二龄以上的成鳗和亲鳗。防治方法:①放养前,鱼池彻底消毒。②定期用磺胺类药物拌饵投喂,每50公斤  相似文献   

15.
王广和  朱永祥 《内陆水产》1997,22(10):26-27
1995年3月至1997年2月,我们多次从病鳗的鳃、肝、肾、腹水病料中同时检出柱状噬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病原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1病鳗症状初期鳗鱼摄食下降,傍晚和夜间在水面上无力逆游晃动或紧贴池壁或挂在食台上,反应迟钝,2天后每池有死鳗20余尾。捞起病鳗只见腹部各处皮肤出血,一片潮红,肝区肿大,鳍充血,严重的前腹部穿孔。解剖见鳃上粘液很多,鳃丝肿胀,呈暗红色或灰白色,鳃片缺损,有的只剩下鳃柄,指压鳃部有血水流出,肝脏、肾脏肿大,有脓疡病灶,胃内多有积水,有的腹水达20ml。2病原菌分离…  相似文献   

16.
鳗鱼凹凸病是近两年来苏北沿海养鳗场危害较大的新鳗病。本文就其病因、症状、危害、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作详细介绍。一、病因鳗鱼凹凸病又称鳗鱼匹里虫病。是由孢子类的鳗匹里虫寄生于鳗鱼肌肉上引起的。本虫在筋纤维间形成大大小小的群体,这些群体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8—195微米×26—117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由于日本鳗鲡苗种不足,苗种价格高,导致养鳗成本偏高,而欧洲鳗鲡养殖水质要求高,造成许多地区养殖受到限制。美洲鳗鲡以苗种价格低及成鳗对水质要求不高而成为鳗鲡养殖的对象之一。但是美洲鳗鲡在白苗阶段对水质要求比较高,过高的放养密度、水质差、红虫处理不洁等会诱发爱德华氏菌病、红头病和烂尾病。2015年4月初,三明建宁一家鳗场出现南美鳗白苗爱德华氏菌病和拟指环虫病综合感染,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鳗鱼状态恢复,摄食  相似文献   

18.
浅谈鳗鲡疾病无公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为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提供了发展机遇,但药物残留问题却成为鳗鱼出口的主要障碍,特别是鳗鱼的出口国日本,由于实行更严厉的药物残留检验制度,使我国鳗鱼出口严重受阻,价格低下,甚至只有日本国内价格的1/3,鳗农亏本严重,制约着我国养鳗业的健康发展。我国鳗鱼疾病中,烂尾病、烂鳃病、肝肾病(爱德华氏菌病)仍然是威协着鳗鱼养殖业的三大疾病,前几年靠化学药物、抗菌素防治鳗病的措施,虽  相似文献   

19.
蔡少炼 《水产科技》1998,(1):20-21,38
鳗苗汛期已来临,鳗苗培育工作即将全面展开,鳗苗培育是鳗鱼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个环节,其技术要求较高,而能否有效地做好培育期常见病的防治,则是保证鳗苗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本人结合实际工作的经验,并查阅有关资料,现将点滴体会总结如下,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何辉成 《内陆水产》1996,22(5):20-20
鳗鳔居线虫病治疗一例鳗鱼鳔居线虫病,是由线虫的幼虫借寄生于剑水,被鳗苗误食,而进入鳗鱼鳔内,吸取鳗鱼营养,营成虫的寄生生活所造成的鳗鱼病。其症状,病鳗体质消瘦,生长慢,严重的,腹部膨大,浮于水面,作“之”慢游。养鳗者虽对鳗苗的开.口饵料──水生丝蚯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