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菲律宾 目前,菲律宾正在进行土地改革,并计划在今后10年内通过土地改革使390万无地农民获得耕地。但在今年第一季度,土地改革计划的执行率仅为预期目标的41.62%,没有完成任务。为此,土地改革部受到了批评,主要是工作中出现了腐败现象和管理不善。1989年5月,菲律宾土地改革部负责人菲利普·朱科(Philip Juico)和该部门的20位工作人员被解雇,原因是朱科准许在南甘马粦省以6270万比索(合298万美元)购买1889公顷的土地,而这片土地的原拥有者是1988年以300万比索(14.3万美元)购  相似文献   

2.
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生产关系安排,是一切制度中最为基础的制度。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土地制度内容逐渐被丰富,土地所有制形式也不断扩充,从公社所有制到国家土地所有制再到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其中呈现出一定的演变规律和历史特点。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古代各朝代主要土地制度的梳理,找出土地制度演变的规律和历史特点,并试图从中获取对当代土地改革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第二章坎坷的历史之路一也有风雨也有晴──农业合作化运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中国人民摆脱长期战乱之苦,步入建设社会主义的和平时期。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深得民心,这就是土地改革运动。当年轰轰烈烈开展的土改运动,推翻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农民一夜间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从1950年冬至1952年夏,安徽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给全省1600万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土地3000万亩,房屋200万间,耕畜20万头,稻谷3.5亿斤。…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建国之初的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地主私有制,随后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则确立了农村集体所有制。这为日后的改革开放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及建设基础设施提供了制度性便利。同时,消灭了土地食利阶层,从所有制上保证了分配的公平正义,为创造良好的公平环境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5.
1950年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在全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951年 1951年9月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部分中央局、省委的代表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同志,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决议(草案)》。  相似文献   

6.
<正>60年土地制度改革1950年,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1952年,土改基本完成,4.2亿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当家作主的农民生产热情高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然而,1958年开始,实行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农村"三级所有,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旧的成立,农村的土地制度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演变过程.1950年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随后,通过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逐步发展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的土地由个人所有完全转变为集体所有,这种体制实行集体统一经营和平均主义分配的管理办法,严重脱离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极大地挫伤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喀拉拉邦的种植部门要求邦政府实施2004年喀拉拉邦土地改革(修正)法案,该法案允许种植公司在全球经济萧条使整个国家经济萎缩时使用其5%的土地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喀拉拉种植者协会(APK)会长MPCherian说,阿萨姆邦政府已经允许种植者最多使用10%的土地用于多样化活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农民心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为稳定民生,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土地改革.这些土地改革政策,使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并激活了土地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现行的土地政策,已经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为了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的迅速腾飞,新一轮的土地改革已势在必行.而农村土地的流转,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农村土地改革成为重头戏。土地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现在农村有劳动力的多数都进城务工了,剩下妇女、老人、孩子在家,劳作力弱;二是农村确实缺少资金。那么,土地改革到底怎么改?改革后对从事农业的朋友有啥影响?"三权分置"——使土地"活"起来"三权分置"到底是什么?"三权分置"是指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种权力分开。为什么要实行"三权分置"?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土地集体所有、集体  相似文献   

11.
对解放后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3次变革进行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土地改革运动的基础上,我国曾经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随着以农业合作化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形式逐步确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自由流转受到全面禁止;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自发、无序地流转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步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农村土地改革成为一个重头戏。土地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现在农村有劳动力的都进城务工了,剩下妇女老人孩子在家,劳动力弱;二是农村确实缺少资金。那么,土地改革到底怎么改?改革后对具体干农业的朋友有啥影响?"三权分置"——使土地"活"起来"三权分置"到底是什么?"三权分置"是指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种权力分开,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为什么要实行"三权分置"?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土地集体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土地政策土地是人民生存的根本,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建国前及第一次土地改革,废除了土地私有制;第二次土地改革实施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我国10亿人民的温饱问题。然而,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把承包的责任田粗放经营或弃田撂荒的被动局面。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我国土地使用权推向市场与国际接轨已势在必行。我国农业产业化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施第三次土地改革已迫在眉睫。目前在粮食价格无法也不可能再提高的情况下,既要使农民有饭吃,又要使农民有增收的可靠途径,我认为:应在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政学会是民国时期研究土地问题的重要学术团体,对中国土地理论的开发与国民政府地政事业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土地改革主张深受欧美土地改革理论与方法的影响,一方面,欧美经济学家的土地改革理论与著作被翻译传入中国;另一方面,地政学会成员在与欧美土地专家进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借鉴欧美土地改革理论与方法,进而提出自己的土地改革主张。地政学会对欧美土地改革思想的吸收与借鉴并不是简单地移植,而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对中国土地问题进行本土化研究,以推动国民政府的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15.
土地问题在津巴布韦独立前长期存在.独立后津巴布韦政府试图在维持白人农场格局和确保黑人贫民温饱之间寻找平衡.进入20世纪90年代.津巴布韦经济形势恶化使得土地问题再度尖锐化,并迫使政府通过土地改革来满足无地黑人的土地诉求.政府试图通过强制性土地改革缓解政治经济危机.这种强制性的土地改革不但导致了西方经济制裁,土地改革失败也导致了粮食短缺、恶性通货膨胀以及政局动荡等政治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彦威 《农业考古》2001,(3):123-126,128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极 大地调动起了 农民群众的劳动热情。摆脱了封建土地制度枷锁的解放区农民积极参加农业 生产,各科研机关也克服困难努力工作,这些都促进了解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放区日益 巩固和壮大,为赢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一、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各根据地普遍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抗战胜利后,解放区的广大农民强 烈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山西、河北、山东、华中解放区的一些农民 直接从地主手中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土地管理方式,使得农村的土地资源得到更高效率的利用,相关土地改革部门应该重视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紧跟国家的土地改革前进步伐,保证该政策的正确实施,将土地流转尽可能多的应用于我国农村,确保土地的合理分配。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现状,并对该项政策对农业经济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改革是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条件。越南经过近20年的市场化土地改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土地法律体系;在国情上,又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中国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应适时制定中国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土地法;制定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土地产权法规,同时兼顾地方差异性;建立公开、透明、市场化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物权化和明晰化。  相似文献   

19.
土地的碎片化,既捆住了农民,阻碍了农业的现代化,也让土地资源的规模效益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农民无法立农而富。这便是中国土地存在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流转”便成为土地改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强化农村土地改革,有利于充分挖掘农村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使其价值得到高度的重视。因此,本文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深入研究农村土地改革的对策,必须要强化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土地的集体产权归属性,高度重视并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土地流转等方面给农民赋予更充分、更广泛的财产权利,时刻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放在农村、农业问题的同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