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蜜蜂为棉花杂交授粉有下列优点: 1.经蜜蜂授粉收获的棉花种籽发芽率高; 2.经蜜蜂重复授粉所结的棉籽,培育的棉花生长期要缩短5~11天,收获期提前; 3.经蜜蜂授粉的棉花,第2代棉株粗壮,抗病力增强,特别是抗枯萎病能力比自花授粉的第2代强得多; 4.杂交棉花的第一代,落铃率下降,特别是第3代,落铃率能比自花授粉的下降18~37%;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讨植物精油(商品名:智然香,天然百里香酚≥1.2%;天然香芹酚≥2.3%)与硫酸粘杆菌素对不同菌株的抗耐药性。本试验采用琼脂平板法,在不同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物精油与硫酸粘杆菌素并接种不同世代、不同分离源的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植物精油与硫酸粘杆菌素的效价比随着世代的不同、分离源的不同而差异较大。植物精油对第1代和第3代的野生型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和2.1%;对第1代和第3代野生型乳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2%。硫酸粘杆菌素对第1代和第3代野生型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8%和2.7%;对第1代和第3代野生型乳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8%和1.5%。植物精油对标准型大肠杆菌和野生型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2%和2.0%,对标准型乳酸菌和野生型乳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20%和2.30%;硫酸粘杆菌素对标准型大肠杆菌和野生型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和1.8%,标准型乳酸菌和野生型乳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8%和2.1%。所以,在本试验中,植物精油的抗耐受性要好于硫酸粘杆菌素。  相似文献   

3.
野蚕(Bombyx mandarina Leech)亦称野桑蚕,属鳞翅目蚕蛾科,分布于我国桑树种植地区,北起辽宁,西至陕西、四川、贵州,南迄湖南、江西,东达沿海各省及台湾等地均有发生。总体上,野蚕年发生代数由北向南依次增加,据报道黑龙江省年发生1代;辽宁、河北省年发生2代,5~6月份危害最重;山东省年发生2~3代,以第2代危害最为严重;陕西安康地区年发生3代,有3眠和4眠两种(彭云武等,2006)。黄尔田(1980~1984)对江浙沿太湖流域的野蚕调查表明,野蚕在浙江嘉湖一带年发生3代,个别孵化较早的越冬卵能够产生第4代,而太湖流域的吴县地区则以4代为主(李兵等,20…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冬天气温偏高 ,加上南方雨量多 ,湿度大 ,很多病虫种类无明显越冬休眠期 ,年发生世代增多 ,发生历期缩短 ,一些次要病虫变为重要病虫 ,同时诱发新的病虫。桑白蚧就是目前我国南方落叶果树中为害日益严重的害虫之一。桑白蚧又名桑盾蚧、桃介壳虫等。一般一年发生 2代 ,第 1代若虫 5月中下旬出现 ,7月第 1代成虫出现。第 2代若虫 8月出现 ,9~ 10月出现第 2代成虫。而现在桑白蚧在南方一年发生 3~ 5代。在福建 ,4~ 5月第 1代 ,6月第 2代 ,7~ 8月第 3代 ,9月第 4代。若冬天气温偏高 ,还可能发生第 5代。防治方法 :以若虫分散转移期药…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 X毒株细胞适应的第 5代、第 1 1代和第 1 7代毒感染 38日龄非免疫雏鸡进行致病性试验 ,确定 X毒株的毒力 ,并比较 3个代次毒的致病性差异 ,进而利用 RT-PCR扩增其VP2 基因可变区 ,测定其核苷酸序列 ,从分子生态学角度研究了非鸡胚源细胞传代培养对 IBDV X毒株毒力和抗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IBDV X毒株表现为中等毒力 ,在 Vero细胞上传代后 ,其毒力有所减弱。VP2 可变区氨基酸序列有 3个位置发生了替换 ,即第 5代毒氨基酸残基 2 62位为半胱氨酸 ,而第 1 1代毒和第 1 7代毒则变为酪氨酸 ( Cys→ Tyr) ;第 5代毒的 2 90位为缬氨酸 ,而第 1 1代和第 1 7代毒则变为蛋氨酸 ( Val→Met) ;第 5代毒和第 1 1代毒的 31 6位为赖氨酸 ,而第 1 7代毒则变为精氨酸 ( Lys→Arg)。 2 90位氨基酸替换导致该区域二级结构的改变 ,并对 IBDV的抗原性有显著影响。上述结果提示 ,这些氨基酸残基可能对维持IBDV的毒力和抗原性是必要的。通过毒株间 VP2 可变区序列的比较和系统发生树的分析 ,证明 IBDV X毒株与 Bursin-2疫苗毒关系很近。  相似文献   

6.
试验利用已有具有产谷氨酸的5株芽孢杆菌为试验菌株,研究其耐受稳定性,以利于该芽孢杆菌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应用。通过测定该5株芽孢杆菌第1代、第20代在不同p H值的酸和不同浓度胆盐的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对试验芽孢杆菌进行耐受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5株后备芽孢杆菌经过20代培养,表现出不同的耐受性。其中,第1代芽孢杆菌中J2、I3、C34在p H=1.5时的存活率为23.92%~46.43%;第20代芽孢杆菌中J2、I3、C34在p H=1.5时的存活率为16.41%~54.73%。在0.3%浓度的胆盐中,第1代芽孢杆菌中J2、I3、C34的存活率为54.07%~91.51%;在0.3%浓度的胆盐下,第20代芽孢杆菌中,J2、I3、C34的存活率为10.53%~92.25%。通过以上结果指出芽孢杆菌J2在不同p H值和胆盐浓度下稳定性最高,并具有传代稳定耐受性,可以作为微生态制剂后备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将狂犬病病毒ERA株接种犊牛睾丸细胞进行了 2轮传代 ,并逐代测定毒价 (LD50 )。结果 :第一轮从 1 5代传至 2 6代 ,其毒价均 >1 0 4 .0 LD50 /0 .0 3mL ,但 2 0代以后似有下降趋势 ;第二轮从 1代传至 2 8代 ,9~ 2 2代毒价为 1 0 4 .5~ 1 0 5 .33LD50 /0 .0 3mL ,2 3代为 1 0 4 .0 LD50 /0 .0 3mL ,2 7、2 8代均 <1 0 4 .0 LD50 /0 .0 3mL。将第 6、1 6、2 8、2 9代ERA/BTC培养物和第 3代ERA/BHK 2 1细胞培养物分别作电镜负染观察 ,比较病毒颗粒形态 ,未见明显差异。将第 1 1代ERA/BTC培养物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毒种批 ,其病毒含量为 1 0 5 .2 2 LD50 /0 .0 3mL ,水分≤ 2 .38% ,安全性、免疫原性、特异性和纯净检验均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8.
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的寄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桑天牛卵啮小蜂 (Aprostocetusprolixus)是一个新种 ,对桑天牛有较高的寄生率。观察发现该寄生蜂 1年 2~ 3代 ,老熟幼虫以休眠状态越冬。 6月下旬越冬代的成虫开始羽化 ;第 1代成虫 7月下旬开始羽化 ,8月上中旬为盛期 ;第 2代幼虫一部分以老熟幼虫直接越冬 ;第 2代成虫 8月下旬至 9月中旬羽化 ,8月底与 9月初为盛期 ,所产小蜂幼虫从 9月中下旬开始陆续以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探明了该寄生蜂的羽化时间、交配、产卵、寄生等行为习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梨木虱在湖北省各梨产区大面积发生,危害梨树芽、叶片、嫩梢和果实,严重影响了梨树的产量及果品质量。本文报道了梨木虱危害症状、梨木虱卵、幼虫、成虫的形态特征,系统研究了武汉地区梨木虱成虫种群和幼虫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梨木虱在武汉地区1年发生5代,越冬代羽化高峰期为3月29日,第一代梨木虱羽化高峰期为5月7日,第二代梨木虱羽化高峰在5月28日,第三代梨木虱羽化高峰期为7月9日,第四代梨木虱羽化高峰期为9月4日,第五代梨木虱羽化高峰期为10月19日;第1代、第2代和第3代幼虫危害梨树叶片,而第4代和第5代不危害梨树叶片,而是取食梨园中的幼嫩的杂草。本研究为梨木虱的测报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成功分离培养家兔毛乳头细胞(DPCs),为体外开展家兔毛囊发育的相关机制研究提供良好模型,本研究采用中性蛋白酶与胶原酶两步消化法,分离并纯化长毛兔DPCs,观察体外生长的DPCs细胞形态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长毛兔DPCs在第47天进入对数生长期;体外培养的DPCs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波形蛋白(VIM)表达均呈阳性,证实分离培养的细胞确为毛囊真皮源性的毛乳头细胞。ECCK-8比较第3代和第9代DPCs的增殖特性,显示在120h和144h生长高峰时,第9代的细胞密度显著低于第3代的细胞密度(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在72h、96h、122h和144h时,第3代DPCs的G0/G1期比例显著低于第9代(P0.05),而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第9代(P0.05),表明传至9代以后DPCs不再适合体外培养。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长毛兔毛乳头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为体外研究家兔毛囊发育机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蜜蜂杀螨剂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蜜蜂杀螨剂的开发研究目前仍是国内外学者甚为关心的话题。蜜蜂杀螨剂在我国的应用大致可分为 3代 ,第 1代以传统熏蒸剂和熏烟剂为代表 ,起始于 2 0世纪 6 0—70年代。第 2代前期以双甲脒、杀虫脒等脒类为代表 ,广泛应用于 2 0世纪 80年代 ;后期以拟除虫菊酯片型剂和复方乳油杀螨剂为代表 ,开始向脒类提出挑战。第 3代以天然成分为基础 ,向着“天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桑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以幼虫寄生桑树顶芽内,用口器咬伤顶芽组织,吸食汁液,轻者造成顶芽畸形弯曲,重者造成“止心“,腋芽萌发,侧枝丛生,叶质老化,树势矮小,桑叶减产20%~40%。目前该虫已成为我县桑树主要害虫之一。笔者经几年对桑瘿蚊的调查、防治,总结出一整套防治桑瘿蚊的综合措施。1 桑瘿蚊的生活规律桑瘿蚊在我县1年发生5代,各世代幼虫发生期一般为第1代在6月中旬末;第2代在7月上中旬;第3代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4代8月中下旬;第5  相似文献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当今基因组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基因测序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第1代Sanger测序技术发展到第3代单分子测序技术。新兴的第3代测序技术虽有亮点,但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仍是基因组测序中最为常用的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非常广泛。笔者对这3代测序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昆明系小鼠饲养层细胞制备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离不同胚龄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对MEF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并对MEF不同的消化时间进行探讨,研究影响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分离与培养的因素.结果表明,分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最适胚龄是12.5 d~14.5 d;37℃条件下,用2.5 g/L胰蛋白酶作用PMEF,作用时间不应超过15min;离散贴壁的成纤维细胞,作用时间以2 min~3 min为宜;MEF在第2代~第5代增殖旺盛,7代以后细胞出现急剧下降.所以选择第3代MEF是制做饲养层的最佳时机.MEF分离方法简单,来源方便,增殖迅速,是用于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的有效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将流产布鲁菌病疫苗候选株RB6原始菌种,经体外连续传20代,取其第3、5、10代培养物分别检测培养特性、细菌含量、纯净度、变异、毒力和免疫效力,合格产物加入冻干保护剂定量分装冻存管冻干保存,批号分别定为2010RB6F3、2010RB6F5、2010RB6F10;取第13、14、15、20代培养物做上述指标检测,检验合格后加入冻干保护剂定量分装20mL西林瓶、冻干保存,批号分别定为2010RB6F13、2010RB6F14、2010RB6F15。根据对各批次的检测结果和种子批的建立原则,最终确定了第3、5、10代冻干品可作为基础种子批,第13、14、15代冻干品可作为生产种子批。  相似文献   

16.
选用从雷州半岛近岸海域分离鉴定的2株海洋红酵母(胶红酵母J6和黏红酵母J2)作为出发菌株,进行亚硝基胍(NTG)和紫外线(UV)复合诱变,以期筛选出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先用NTG处理出发菌株的菌悬液60 min,再用UV照射120 s,且要连续诱变3次;每次复合诱变后的菌悬液经短时间的液体培养后涂布于红酵母琼脂平板培养,从中筛选出一定数量的第1、2和3代突变菌株;将突变菌株接种于红酵母发酵培养基,经培养、离心和烘干,制备出干菌体细胞;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干菌体细胞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筛选出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并进行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胶红酵母J6的正向突变率为56.57%(56/99),6株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中,第3代3株,第2代2株,第1代1株,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突变株是胶红酵母J6-82,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9.56%;黏红酵母J2的正向突变率为53.01%(44/83),6株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中,第3代4株,第2代2株,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突变株是黏红酵母J2-75,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3.64%。本试验采用的NTG和UV 3次复合诱变的方法有利于海洋红酵母的变异及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升,且突变菌株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选用从雷州半岛近岸海域分离鉴定的2株海洋红酵母(胶红酵母J6和黏红酵母J2)作为出发菌株,进行亚硝基胍(NTG)和紫外线(UV)复合诱变,以期筛选出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先用NTG处理出发菌株的菌悬液60min,再用UV照射120s,且要连续诱变3次;每次复合诱变后的菌悬液经短时间的液体培养后涂布于红酵母琼脂平板培养,从中筛选出一定数量的第1、2和3代突变菌株;将突变菌株接种于红酵母发酵培养基,经培养、离心和烘干,制备出干菌体细胞;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干菌体细胞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筛选出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并进行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胶红酵母J6的正向突变率为56.57%(56/99),6株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中,第3代3株,第2代2株,第1代1株,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突变株是胶红酵母J6-82,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9.56%;黏红酵母J2的正向突变率为53.01%(44/83),6株高产类胡萝卜素的突变株中,第3代4株,第2代2株,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突变株是黏红酵母J2-75,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3.64%。本试验采用的NTG和UV 3次复合诱变的方法有利于海洋红酵母的变异及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升,且突变菌株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并对细胞的增殖、核型及凋亡情况进行检测,以了解水牛卵巢颗粒细胞体外生长特性,建立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结果发现,分离获得的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存活率约为60%;采用DMEM培养基,颗粒细胞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态优于TCM-199和DMEM/F12培养基;细胞培养24 h后开始零星增殖,3~5 d增殖速度达到高峰;第1、3、5、7代颗粒细胞正常核型比率差异不显著,均在85%以上;第1代颗粒细胞的凋亡率与第5代差异显著(P<0.05),与第7代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DMEM培养基更适宜用于水牛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水牛颗粒细胞能稳定地进行传代培养,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但细胞凋亡率会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而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收集福建某猪场2015-2018年长白猪的生产数据,研究公猪代数、血缘对母猪产活仔数、仔猪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白猪不同代数对产活仔数与初生重有显著差异,产活仔数第3代最多,为12.34头。初生重第2、第3代最高,代数1至代数2的初生重呈上升趋势,代数3、代数4呈下降趋势,表明选择第3代最好;血缘关系对产活仔数呈现差异性,其中血缘2最多(12.24头),相比其他血缘有很高的优越性。血缘对于初生重也有很大差异影响,血缘23与血缘2、15、17有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棉铃虫在安阳市果树上属于偶发性次要害虫。然而近年来对部分苹果的为害趋于严重。 1995年在安阳县安丰乡调查 ,幼果受害率高达 32 % ;1998年在滑县四间房乡调查 ,幼果受害率为 12 7% ,最高达到 35 %。年均为害面积 35 0 0hm2 以上 ,占苹果总面积的 10 %左右。1 为害习性棉铃虫在安阳一年发生 4代 ,个别年份有少量的第 5代发生。 5月中下旬 ,第 1代幼虫开始为害苹果幼果 ,6~ 8月进入为害盛期 ,主害代为第 2代和第 3代。棉铃虫在苹果树上的为害有趋嫩性。成虫昼伏夜出 ,将卵散产在嫩叶、嫩梢及果实上。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 ;1至 2龄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